APP下载

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度探析*

2017-01-29吴亚龙

山西青年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中华儿女实力抗战

张 文 吴亚龙

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度探析*

张 文**吴亚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厘清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不仅是把抗战精神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是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

抗战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

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夺取抗战最终胜利的过程中,自强不息、无惧生死的中华儿女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①拧成一股绳、合成一道力,以伟大的抗战精神一扫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颓势,使中华民族摆脱被压迫、被宰割、被奴役的命运。抗战精神本身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彻底展现和完美升华,时至今日,硝烟虽已散尽,但精神薪火相传,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使其与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令其永焕光彩的同时,凝聚共识、凝心聚力,为“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动力以及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承载着中华民族在新时期新时代价值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与抗战精神在来源、内容以及价值和意义等方面有着诸多相近相似之处,因此深入研究并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把弘扬抗战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既能赋予抗战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又可以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提升国民文化自信,这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来源上的相同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根和弦歌不止的魂,代表着本民族整体的价值目标、理想追求和个性特点,是其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竞争力,也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以及向前迈步发展的内在驱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坚强支撑,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特征,在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发展中,不断地与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停地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它在近代中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条件下孕育出抗战精神,又在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涵养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说,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写就的壮丽篇章,虽然形式各异但本质相同、一脉相承,二者之间紧密相连、高度契合的关系正是以抗战精神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在亡国灭种、危机四伏的抗战时期,上至国共两党的合作,下到市井乡野市民百姓的一致对敌,全体中华儿女敢于牺牲、英勇御敌,真正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将爱国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组成抗战统一战线,这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生动体现。面对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强大的军事力量,落后的中华民族并未退缩,而是选择积极勇敢地战斗,将救国图存视为自身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扬千百年来流淌在血脉中的“勤劳勇敢”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了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自强不息”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共产党人带领大众自力更生,通过大生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为最后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与此同时,抗日战争这一为争取和平而抗击侵略者,与崇尚暴力的法西斯主义斗争的历程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善良天性。由此说来,抗战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升华,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团结统一、英勇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智慧结晶。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从内容上来看,深刻地体现了现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富强”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美好夙愿,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奋斗拼搏的目标所在;“民主”则是全体人民群众的政治渴望,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文明”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指包含中华民族精神在内的整个中华文明、华夏文明;“和谐”一脉相承着传统思想中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的理想追求。以社会层面来看,“自由”是炎黄子孙不断与压迫相抗争的目的所在,是人民的美好憧憬以及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平等”、“公正”、“法治”同样地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无不承载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愿景,是社会主义社会理想的价值属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就个人层面而言,更是流淌着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爱国”是维系国家统一以及各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凝神固本的核心力量,亦是鼓舞国民奋发向上、艰苦奋斗、团结一心的精神动力;“敬业”是对公民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的要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推动,体现着中华民族儿女的勤劳勇敢、踏实肯干;从古至今,“诚信”都是备受推崇的价值观念,“人无信则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中华传统思想一再强调诚信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核心价值观念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友善”是对人际交往、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包含了传统价值观念中与人和善、谦恭礼让的道德标准。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肥沃土壤,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与当前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性质上的相似性

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不仅依赖于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还要依靠“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尤其在当前“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国家之间的竞争由“硬实力”的对抗转为“软实力”的较量,相较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的作用及影响潜移默化、悄无声息,体现为一种精神号召力、凝聚力、感染力,包含以文化观念、精神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软实力以及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态度构成的政治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等的文化资源”②,而政治软实力是“凝聚和团结本国人民的一种强大的、无形的、行之有效的、具有一定政治倾向的精神力量”③。毫无疑问的是,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在具体性质上有所不同,但都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二者之间性质上的相似性是抗战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重要依据。

抗战精神的产生依托于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环境,它是整个中华民族正视民族危机、团结一致的结果;是无数中华儿女直面坚船利炮、不畏牺牲的结果;是全体炎黄子孙面对外强入侵、顽强抗争的结果。抗日战争与抗战精神的互相影响及相互作用,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科学论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使抗战精神不仅成为革命先辈们取得抗战胜利的思想武器,而且其跨越时空的伟大价值在今时今日又成为我们应对国际竞争的精神力量,为我们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撑,是我们全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抗战精神在全民族范围内所展现出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正是其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性质特点,也正是其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关键切入点所在。所以说,我们当前弘扬抗战精神,应当紧紧把握其性质,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相结合,通过其强大的影响力、辐射力,把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喊口号、做样子的层面。

与抗战精神相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质上更具政治色彩。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社会水平逐步提升、经济领域迈步发展的同时,文化领域也日趋多元,西方世界把“普世价值”渗透到文化产品中,以文化输出的方式输出文化产品的方式冲击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试图撼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除此之外,国内社会的急剧转型滋生出道德滑坡、价值混乱等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在此客观环境下,党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积极应对西方价值观挑战的现实需要,又是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巩固领导地位以及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背负的这种政治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政治色彩正是其作为国家软实力中的政治文化或者说政治软实力的性质体现,而“政治文化在国家软实力中占据核心地位并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国家软实力来源结构中的核心要素。”⑤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前者融入到后者的培育和践行时,应当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首要地位,把它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达到增强、提升国家软实力,超越西方霸权思想,引领人类文明方向的最终目的。

三、功能上的一致性

就二者所发挥的功能作用而言,抗战精神在历史上是中华民族战胜侵略者的强大精神武器,在今天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支撑,是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领导地位的巩固和保障,它们同时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一)团结一致,克服社会转型时期困难的现实需要

中国目前正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以及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方式急剧变迁的同时,也带来各种困难复杂的社会问题。例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之某些官员的腐败行径,致使社会资源向“少部分人”靠拢,利益分配集中到“特权阶层”手中,这种现象引起贫富差距扩大、造成强弱群体之间的对立,由此带来的代内失衡和代际不公破坏了社会各阶层间互惠互利关系,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诱发社会冲突。弱势群体中不断积攒的不满情绪致使社会心态失衡,使得机会主义、拜金主义趁虚而入,在此不良思想的影响下,部分民众只顾追求经济利益,抛却道德观念,继而产生社会道德滑坡等问题。前述的官员腐败、阶层固化、社会心态失衡、道德滑坡等问题又反过来阻碍着社会转型的前进脚步以及改革的深入。除此之外,社会转型时期下的文化碰撞日益激烈,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现当代文明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使得部分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质疑,甚至出现宣扬西方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的不和谐声音,这将增强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的尖锐性,不仅直接对人们面临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时的价值选择产生负作用,而且有可能影响到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

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的社会转型必会遭遇上述种种困难和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对经济发展的考验,也是对价值观念的挑战,解决它们需要物质、精神两手抓,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速、调动市场力量的同时;也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思想领域进行“改革”,让人们找到追求金钱物质与遵守道德法规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形成有序的社会竞争,舒缓由物欲膨胀导致的社会关系的紧张状态;还需要弘扬抗战精神,继续发挥其凝神聚气的功能、凝心聚力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华儿女的积极性、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凝聚中华儿女的团结拼搏之力,以此“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固疾,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的实施”⑥。

(二)凝聚力量,加快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指明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对亿万中华儿女梦想追求的集体表达,凝结着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强烈愿望,“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⑦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依靠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更需要加强精神建设凝聚精神力量,还需要发动全体人民群众,让每一个中国人民都成为参与者、缔造者,积极投身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工作中。在这一点上,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同,二者都是凝聚力量,加快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驱动。

历史已经证明,齐心协力是中华民族克敌制胜的法宝,抗战精神所具有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强大功能是我们应对复兴道路上的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另外,抗战精神蕴含着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的中华民族优良品质,可以在全民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倡导为国奉献的精神,使中华儿女勇于担起历史使命,增强其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奉献拼搏的责任感。仍需强调的是,抗战精神根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达成“中国梦”的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塑造坚固的精神支柱,形成共有的精神追求;还能够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强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能够坚定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信念,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形成强大的爱国主义力量汇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当中。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相一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形成较为广泛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所提出的价值目标指明了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凝结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繁荣富强的共同期望,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方向保证;在社会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取向能够弘扬正气、促进和谐,形成符合“中国梦”发展要求的社会风气、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在个人层面提倡的价值准则能够培塑崇高人格、夯实道德基础,从而聚合人心、集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

四、结语

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的性质以及一致的功能,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素材和有力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做标语、喊口号”或者背诵“24字内容”的层面,更重要的应是通过弘扬抗战精神来引起民众的情感共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每个人心里,并且外显于日常生活中,既能让人民群众在认可、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主动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接受者与传播者的有机统一,还能克服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达成“中国梦”、复兴中华民族贡献力量。

[注释]

①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04(01).

②李慎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A].张国祚,主编.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③熊扬勇.论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战略路径.理论导刊,2010,2:26-28.

④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93.

⑤蒋英州,叶娟丽.论政治文化在国家软实力中的地位与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9,13:48-52.

⑥王家刚.烽烟散尽,精神不朽——新形势下如何弘扬抗战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08:44.

⑦谷曼.弘扬抗战精神共筑中国梦[J].新长征,2015,9:3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抗战精神及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6YJCX50)。

**作者简介:张文,男,汉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传播;吴亚龙,男,汉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德育。

D

A

1006-0049-(2017)22-0017-03

猜你喜欢

中华儿女实力抗战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实力抢镜
中华儿女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