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7-01-29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林 博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不仅仅是知识型和实干型人才,更侧重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即能够在储备一定知识的同时,具有情感、道德和文化素养。所以,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艺术和文化,并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一、人文精神与美术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文精神成了目前的主流趋势,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人文教育的发展更为广泛,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文精神,是指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1]。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却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导致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情况,如重功利而轻价值、过度模仿失去创造性等。所以,在一些高职学校的美术课堂上,应该着重表现人文精神。而艺术作品本身就是很多人文精神的代表,它的美能够与人文教育完美相融合,在艺术熏陶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能够使整个教育更人性化,也更有意义。
二、高职美术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设计安排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可以通过感受、理解、思考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1.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思想内涵
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毕业时所面临的是即将就业的严峻形势,所以更多的课程在教学中都具备更多的实践作用,目的是促进学校向社会的过渡,但是除了具备卓越的技能外,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单一型的人才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必定有所限制,而人文精神的渗透则能够在思想文化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性化教育,因为人文精神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中心所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同时也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美术教学是高职美术课程的重要要求,能拓展学生精神广度
在教学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而且要考虑教育深度。高职作为以实用型为主的职业技术培养学校,在进行高职美术教育时,要更贴近高职美术课堂要求。高职美术教育将美术定义为人文类教学,其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当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者,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是很有必要的[2]。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不仅需要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需要精神层面的熏陶,通过美术教学可以更容易将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感受、理解,拓展人文精神的广度,从而达到高职美术课程要求,实现情感、道德、文化修养的提升。
三、目前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对人文精神认识水平不高
目前,在高职教育中,学校和学生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美术教学分散,缺少课程教学应有贯通性,教学过于强调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内容过难、过深,严重脱离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导致学生产生畏难、逃避、甚至排斥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3]。所以,大多数学生对于美术作品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让学生产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自然无法将人文精神更好地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去,美术教学课程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想要加强学生对人文精神水平的认知,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2.美术教学中对多元文化精神的包容度不够
人文精神是包容一切的,无论是内容还是精神都是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并且是不区分国家、文化和风俗的,所以在人文精神培养中需要更多的包容和多元化。但在我国当前的高职美术教学中,对本土文化过于推崇,导致缺乏多元文化的融合,其实这也是对非本土化的一种不尊重。而就我国教育形式而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侧重对本土文化的宣讲,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讲授自然地对人文精神作出评判,忽视更多非本土的人文精神,最终导致对多元文化精神包容度的缺失。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丰富教学内容,避免课程教学的单一性。
3.学校对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培养有限
大多数高职学校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只是按照课程大纲进行枯燥的讲解,甚至很多实践课程被其他学科挤占,明显忽略了美术教学在学生成长策略上的重要意义。这样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学习美术没有用,以后也不从事艺术行业等,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根本不会主动去思考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也不能够养成基本的美术欣赏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损失,对于学校来说变成了资源浪费,这是一定要改变的教学态度,否则一定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学环境非常差,或者说地方有限,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因素之一。
四、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具体建议
既然美术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知道并了解问题所在后,就应该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来完善高等职业学校对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侧重艺术作品的自我感受和多元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整体认知,实现在情感、文化、道德修养方面的提升,从而深化人文精神内涵,提高学生个人艺术水平。
1.增加基础美术作品鉴赏,侧重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更乐于接受直接的教育形式,所以,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时,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技能、技巧,而且要导入相应的文化知识理论,这样更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和创造能力[4]。就像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能够引起大家共鸣的,最先能够实现人类情感上的交流表达的就是美术作品,而且不同流派的画作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对美术作品的鉴赏环节,或者让大家随意地说一说对美术作品的一些想法,体会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其实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感受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力量,从而体会到人文精神所在,促进自己内心的感知,而不是靠教师生拉硬拽地去背,这是很有意义的。
2.合理优化美术课堂环境,提升学生艺术精神素养
在课堂上,除了教学内容以外,就是课堂环境,可以说课堂环境更为重要。课堂环境不单单是指教室,也包括课堂状态和课堂氛围。例如,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可以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每位学生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及独特想法,使学生的个性品格在作品中得以展现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作品才能展现各自的风貌,从而呈现独特的艺术魅力[5]。有人认为高职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就是大人了,不需要教师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教师的指导有些时候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感知度,使其找到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表达,这样其实就让每位学生可以置身于自己内心的艺术环境中去学习、感受,是可以有效地提高艺术素养的,因为美术学习不同于数学公式的死记硬背,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去引导,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在,自我体会人文精神的所在。
3.尊重不同精神的多元化,拓展人文精神广度
对于人文精神培养,有的教师很容易就走入误区,过于片面地追求某种单一的精神文化。其实,不同地区的精神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会让人文精神多样化,这种精神文化没有好坏之分。随着社会文明的变化,艺术精神都是逐渐提炼出来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观念,所以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对多元文化的容纳,美术教育中倡导本土人文精神,同时也应认识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异域人文思想,尊重国外优秀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培养并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容纳百川,在体味不同人文精神的同时,提升自我艺术修养,思考人文精神的交流与贯通,从而拓宽人文精神的广度。
4.多方面注入精神文化修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
对于学校课程来讲,在教学上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和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独立的艺术文化修养,所以将人文精神运用到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首先,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7]。如趣味性的美术常识问答、背后故事集锦等,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更多与美术作品的互动,学生才能够习惯于将美术与生活相结合,从而注入精神文化修养。社会上经常会有一些画展,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回来之后可以办个小型座谈会,让学生谈一谈对哪幅作品印象最深,有什么感受,如果同样的命题,放在自己身上又会怎么去表达,甚至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度探讨,为什么作者会在那个时代画出这样的作品,有什么深意,或者作品本身的精神是什么等,让学生将自己放置在当时环境中,从历史发展、人文走向去理解故事,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个人文化艺术修养,促进其人文精神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前提,结合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教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品鉴、表达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其道德文化修养,真正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正实现自我升华,同时也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