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同性恋现象的影响因素浅析
2017-01-29杨维莉
杨维莉
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大学生同性恋现象的影响因素浅析
杨维莉*
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同性恋群体进入公众视野。而大学生成为同性恋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具体原因又是什么,这是高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同性恋成因的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突破。
大学生;同性恋;影响
同性恋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存在人类历史之中,是不分国家、民族、性别及年龄的性的少数人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众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日趋理性和逐步包容。同性恋也逐步呈公开化或半公开化趋势,越来越多同性恋群体进入公众视野。而赛金(Kinsey)更是提出并没有绝对的同性恋和异性恋,而是依据性行为发生的频率,在同性恋(0级)到异性恋(6级)之间提出存在5个等级的过渡状态。同样一直被社会和科研作为焦点的大学生,绥铭教授(2001年)一项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同性恋倾向调查显示,有11.4%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不同程度的有同性恋倾向。而大学生成为同性恋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具体原因又是什么,这是高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对于同性恋成因,目前虽然没有统一定论,但是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类自我认知的不断加深,不少实验和研究都论证了生物学因素在同性恋成因中的重要意义。有不少研究指出同卵双胞胎的同性性倾向的共同产生率高于异卵双胞胎,染色体因素是决定性倾向的重要因素。真性同性恋往往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是难以改变的。从内分泌角度的同性恋研究指出睾丸酮水平也影响着个体性别的分化或者性倾向。而利维(1991)通过大脑解剖,指出男同性恋与男异性恋大脑神经核的差异,表明性倾向的生理基础。
二、不合理认知和态度的影响
由于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的限制,同性恋曾经一度被定义为带有宗教性质的邪恶,或者法律法规禁止的罪恶,生理或心理产生的病态。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对同性恋持越来越包容态度,甚至不少学者提出同性恋现象就是一种新型人际关系,但是社会上还是有不少偏见的声音和不合理的认知。由于我国性教育基础的薄弱,很多采取隐晦式教学,大学生很多资讯来源于网络媒体和社交圈的传播。而同性恋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没有正规科学的渠道的普及,不少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内涵甚至实质没有科学的观念,甚至简单的把同性恋等同于同性间的性关系,对于真性同性恋、假性同性恋和兼有性同性恋也混为一谈。现代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让大学生拥有更多接触同性恋圈子的机会,比如同性恋微博、QQ等网络社交圈,同性恋影视文学作品以及同性恋主题酒吧等,一个个新鲜而敏感的主题,引起大学生的关注。而由于青春期特征和社会经验限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呈半成熟趋势,追求个性紧跟潮流,接纳开放的同时,也容易受咨询和所在圈子影响遭遇个体心理发展危机。甚至部分大学生受到影视作品或者其他网络媒体影响,把同性恋作为一种很酷或者很新奇现象进行尝试,而可能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科学合理性心理知识下产生性倾向认同困扰。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
精神分析中强调同性恋性倾向的产生与“阴茎嫉妒和俄狄浦斯情结”的合理过渡密切相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教养方式是性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长期处于软弱的父亲与专制的母亲家庭氛围中,没有提供正常社会模式下角色的榜样,让孩子难以对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产生认同,甚至排斥父母的性别角色,影响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展。而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尤其是由于父母自身对孩子性别角色期待造成的反性别抚养,或者家庭教育中处于单一性别模式,或者幼时游戏、玩耍同伴性别的单一化,都会影响孩子性心理定势,可能造成性别认同问题。而幼年期这些性心理问题没有合理解决或者正常发展,往往到个体青春期或者成年中显露出来。
四、具体应激事件对性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角色的独特性,长期处于宿舍集体居住环境中,生活环境相对单一和纯净,容易受周围同伴影响。而这个年纪正是性冲动和睾丸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处于性欲望较为强烈的青年个体时期。一般受社会规范和自身角色限制,大学生尤其是男性群体处于性需求旺盛而没有合理途径宣泄处境,容易受到亲密关系伙伴的性引诱或者影视作品性刺激,可能会产生同性性行为。而由于这种偶然的特殊的经历,让大学生第一次性行为发生对象恰好是同性,那么就有可能继续保持,进而会对其性倾向产生影响。李银河教授提出的“空白占据”理论正是强调首次性行为的经历影响着性取向的形成,是同性恋的一个影响因素。除此,处于恋爱高峰期大学生活,也可能出现异性恋中严重受挫,逃避异性亲密关系,转而从同性中寻求情感补偿的情况。幼年时期的一些与性相关的特殊事件,比如幼儿时期“性游戏”被不恰当的评价和指责,或者因性教育不足和性安全意识淡薄被同性猥亵甚至发生性关系,而这些经历都影响着同性性倾向的形成。
[1]林振林,王国方.同性恋的进化心理学理论模型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
[2]葛尔·罗宾,等.酷儿理论.李银河,译者.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1-376.
[3]马冬林,韩广梅.假性同性恋心理干预及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程毅,严大龙.上海市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凋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6):706.
杨维莉(1985-),女,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中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
G
A
1006-0049-(2017)24-0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