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南日报的报道浅谈1950年到1955年黎族地区的农业状况
2017-01-29齐家梦
齐家梦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
从海南日报的报道浅谈1950年到1955年黎族地区的农业状况
齐家梦*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
20世纪至今,国内国外学者对于黎族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却没有从海南日报研究1950到1955年黎族地区农业,海南日报对于黎族地区的农业报道都有详细记载。由此研究海南日报能够更直观的更真实的获取50年代初,中期的黎族地区农业情况。
1950-1955年;海南日报;黎族地区;农业状况
一、海南日报
首先是要介绍一下《海南日报》的历史,从朱纬这篇论文《海南日报看文革时期的》可以知道海南日报它创办于海南全岛解放的第七天,即1950年5月7日,至今已有63个年头,一直是海南报纸的龙头,始名《新海南报》,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琼崖区委员会的机关报。《新海南报》创刊初期,每天出4开2版,1951年1月1日后改出对开4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的指导和对农民的教育,《新海南报》从1952年10月起增出《海南农民报》,4开4版,3日刊;同时,《新海南报》改为4开2版,逐步减少地方新闻,主要刊登新华社国内外电讯。1953年12月后,《新海南报》改名为《每日新闻》,《海南农民报》改名为《新海南报》。1957年2月1日,海南区党委决定《新海南报》实行改版,由4开4版3日刊改为日报,逢单日出对开4版,逢双日出4开2版,以适应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宣传的需要。同时停办《每日新闻》。1958年8月1日,区党委决定《新海南报》改名为《海南日报》,版面扩大为每天出对开4版。1959年12月正式启用刘少奇主席题名的《海南日报》的报名。1960年11月15日以后,《海南日报》因为新闻纸供应紧缺,改为对开4版与4开2版间出。1961年3月至1964年2月每天出4开2版,尔后又改为对开4版与4开2版间出。1963年3月8日起,《海南日报》每周的星期五增出《海南日报农民版》,4开4版,后改为32开半月刊,“文革”初期停刊。受“文革”冲击,《海南日报》于1967年1月15日停刊,改由报社“革命造反派”联合出版《新华电讯》,每天出4开2版。1967年4月,海南日报社实行军管,5月15日《海南日报》复刊,1968年1月1日又停刊,改出《新华电讯》。3月11日《海南日报》再次复刊,以刊登新华社电讯为主,每天出4开2版。1969年1月1日至粉碎“四人帮”后的1982年4月底,《海南日报》每周二、四、六对开4版,一、三、五、星期日出4开2版。1982年5月1日,《海南日报》实行改革和扩版,由原来的隔一天一大(对开4版)一小(4开2版)改为每周6天大报,星期一休刊。1984年5月31日,《海南日报》成为行政区机关报。[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报业志》,海南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57—60页。]尔后《海南日报》分别于1989年、1995年、1999年和2002年先后4次扩版,由原来的对开四版扩大到现在的对开十六版由其创刊于2008年11月3日的《海南周刊》为对开十六版,天天都有彩色版面。逢周一作为《海南日报》的B叠,随大报一起出版。《海南日报》版面设置除了通常的要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产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版面以外,还有相当版面是面向省内、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具有独特浓郁的地方特点的版面,非常受读者欢迎。海南日报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改进中形成自己的办报风格和业务特色.作为地方报纸,海南日报主义既坚持党委机关的党性原则,大突出海南的特点,主要包括热岛特色,重点宣传介绍以橡胶为主的国营农场.其次民族特色,海南有近百万的黎族苗族聚居的广阔山区,海南日报十分重视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卫生,教育事业,培养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地区自治的宣传报道[1]。《海南省报业志》又介绍50年代初,中期新海南报和海南农民报,围绕着民族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为完成清匪反霸,肃反,三反五反,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城市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发挥积极作用。①
二、1950年7月到1955年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获得全面解放。黎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长期的艰苦革命战争,终于获得胜利。1952年7月1日,经中央政府政务院的批准,正式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政治取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海南民族地区的真正的实施。自治区的直辖白沙、保亭、乐东、琼中、东方。1955年10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政府第二次会议,宣布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将自治区人民政府改为自治州人民委员会,会议选举王国兴为州长。②这一时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黎族地区的确立和完善。通过整理这一时期的海南日报发的报道发现对于黎族地区农业报道主要集中在土改、农业合作社、生产方式、抗旱、农田水利、种植业和养殖业和农业技术方面。
三、黎族地区
在中国,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上。黎族主要的聚居在海南省的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白沙黎族自治区、陵水黎族自治区、乐东黎族自治区、昌江黎族自治区、保亭黎族自治区、琼中黎族自治区,其余散居在海南省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市县以及贵州省等地区,和汉族人民杂居在一起。③农业是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是海南黎族地区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④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黎族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农作物的种类少,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产量低,生产方式落后。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50年7月到1955年,在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积肥,抗旱保苗,灭虫,推广先进的生产方式,农业合作社,农业技术等等,迅速发展了农业生产,不断改变落后的面貌。黎族地区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土地改革和土地调整、生产方式,农田水利,除虫积肥,生产工具,农作物等方面。
四、黎族地区的土地改革和土地调整
1951年2月,海南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3月18日,海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邓华、副主席冯白驹和张池明签署命令,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对黎族地区进行土地改革和土地调整。以“确定地权,发土地证”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土地调整工作。1954年,除了五指山腹地的“合亩”地区外,这一工作全部完成。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还着重解决了土地纠纷和土地典当问题2.77万宗。内部划地主、富农共650户,占农户总数的1.6%;共征收地富出租和丢荒的田地约5.4万亩。这些土地连同过去的民主改革中宣布没收而未经分配的土地全部分给了农民,使得7770户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人均分得1.8亩土地[1]。
在乐东、东方、琼中,崖县等黎族地区坚持贯彻总共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放手发动群众,对地主阶级进行了清算和斗争。土地改革过程成立的土改队帮助农民发展农业,例如海南日报1952年4月7日第2版以《崖县土地改革工作队帮助农民解决春荒困难》为题报道入春以来该县第二、三区一带,便发生了春荒,农民生活困苦,土地改革工作队下乡后,便结合着访贫问苦,进行调查春荒情况,并把情况了报告了土地改革工作委员会,并且自动发起捐献钱米来救济贫农。结果第十队的工作同志们节约十七万元救济了断炊农民22人;第八队节省下来的米粮救济了32户。1953年8月,上述地区的土地已完成,年底,进行了滨海渔业乡的民主改革,取消了领海私有权,没收,分配渔霸的渔业工具,初步解放了渔业生产力。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从根本上废除了生产资料的封建有制,使各族人民永远摆脱了封建剥削制度的枷锁,一跃而成为国家政权和土地的主人。在这场变革中,中共在黎、苗、回族地区采取了与汉区不同的政策和办法进行了民主改革,这既符合中共的民主政策,又符合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实际情况。民主改革后,社会秩序稳定,农村生产力大解放,为此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五、合作社
1953年初,中共中央提出“必须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互助合作道路”。1953年的互助合作组基本是自发形成的。1954年一月,海南召开的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确定了互助合作运动的“依靠土改和购粮中的积极分子,大力发展临时互助组,提高常年互助组,办好生产合作社的方针,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黎族地区建立的2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七千零六十六个互助组。组织起来的农民在抵御自然灾害,新修水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行计划生产,统一经营,因地种植,组织较合理的有计划的分工分业劳动,并能在生产过程中组织有效的生产竞赛,农民在劳动过程中变现很大的积极性和热情。⑤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海南日报王新民写的1954年6月25日当地2版以《陵水新村港第一渔业生产合作社冬汛出海十九次捕鱼三万多斤》为题报道陵水县新村港第一渔业生产合作社,自今年十月建设以来,发挥了集体经营的优越性,逐步有四种作业增加至其中作业,并且扩大渔场和湾渔场两个,该社研究小组又研究出四船合拖法,十九次就捕获了三万一千多斤鱼,产量比1953年同期增加了18.6倍。同时该社还扩大副业生产,增加了一千多万元的收入,充分展示来了合作社的优越性。
1954年9月13日第2版林永州写的以《崖县四、五区农民在互助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下积极加强了田间管理,力争超额增产》为报道崖县四、五两个区五万多亩禾田生长良好,农民在互助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加强田间管理。五区已经除草五千多亩,并且施肥。发现田间有害虫,又以互助合作为中心带领农民捕捉害虫,挽救了六百五十亩稻田。耕除草施肥,力争超额完成。九所乡农社有部分因田旱未种,社里立即组织调配劳动力,抓紧雨后补种抢种,力争超额完成。陈运忠写的1955年8月15日第1版以《少数民族地区互助合作运动获得成绩》为题报道自治区少数民族的的聚居的互助合作社运动,现在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区已经建立2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七千零六十六个互助已经组织起来的农户,生产都逐步增加,生活也逐步得到改善。
六、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黎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大致可分为刀耕火种的“砍山栏”与稻田二种类型。到近代,已基本以种植水稻为主,但“砍山栏“的耕作方式在黎族聚居的地区还广泛存在。关于砍“山栏”的具体情况,早在明代的文献里就已有记载,顾山介在《海槎余录》中记道:“黎俗四月晴霁时,必集众斫山木,大小相错,更需五、七日,浩洌则纵火,自上而下,大小烧尽成灰,不但根干无余,土下尺余,亦且熟透矣。徐徐锄转。种棉花,又曰见花。又种旱稻,曰山禾,禾粒大而香可食。连收三四熟,地瘦,弃置之,另择地所,用前法别治[6]。”这里所指的锄转,主要是当时的“熟黎”地区的情况。黎族地区普遍流行的这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由于技术落后,面积种植广但是产量低。1950年以后,随着生产技术的普遍提高,荒山开发减少,砍山栏的这种方式逐渐减少。⑥
七、黎族地区的生产工具
在生产工具方面,解放前黎族地区的铁质生产工具种类少,数量不多,黎族地区大部分都和当地的汉族一样用牛拉犁耕地,犁、耙等当大部分为铁质。⑦然而在1950年七月到1955年期间,工业大力支援农业,尤其机械业对于农业的支援,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例如海南日报1950年8月11日第3版以《自治州机械厂大破[洋奴哲学]、[爬行主义]自力更生制造C650型车床成功解决了大型糖厂蔗轮的加工问题,对支援工农业生产有很大作用》进行了详细报道。
八、积肥除虫
解放前黎族地区的农民一般没有积肥的习惯,黎族地区大部分田地都不施肥,除了一部分沙土田因贫瘠而施肥,肥料主要来源与草木灰和牛粪。有关这方面的情况,高泽强著的《海南黎族研究》中也有明确的记载“黎族群众一般没有堆肥和积肥的习惯,肥料只是日常生活烧火所积的草木灰和在栏里的牛粪。除了一部分沙土田因贫瘠而施放一些草木和牛粪外,其余大部分的田不施肥。⑧1950年7月到1955年期间,黎族地区的农民开始重视除虫积肥,例如海南日报有关这方面的报到有1953年7月8日第1版《陵水三里堂房村兄弟民族农民积极积肥种甘蔗》、1952年1月31日第2版《崖县保临崖城乡农民掀起群众性的除虫积肥运动》。1952年4月5日第4版以《白沙毛栈乡发现害虫,经过发动群众捕捉已消减》为题报到白沙县毛栈乡番满村,在三月十日在稻田枯萎,经过检查发现有害虫。乡政府立即发动该村农民捕获害虫五斤之多。这事引起了乡政府的注意,认为全乡可能都有虫害,召开基层干部会议,了解到各村都有虫害情况,于是发动各村的村民捕捉虫害,全乡总共捕捉虫害七十多斤,挽救了约有七十亩的田稻。
九、防旱抗旱
政府重视防旱抗旱工作,开展一些防旱抗旱运动。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海南日报1952年4月11日第2版以《开展群众性的防旱抗旱运动,争取丰收崖县一、二区的农民纷纷组织起来兴修水利防旱抗旱》为题报道过去该区常常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强迫派人去开矿,以至于水利荒疏,禾田失收,甚至因而抛弃,地主阶级又制造宗派纷争,使水利不能灌溉农田,遇到亢旱时,禾稻签收,农民就没吃的。现在人民政府深切关心农民,大力进行防旱抗旱工作,发动群众修霸,挖池,开井,挽救了3千二百八十三亩的水田。1952年4月12日以《乐东、新民两县组织群众开展防旱抗旱运动》为题报道了乐东县黎族农民,以前不种遭到,后来在政府的宣传教育下,转变观念,该县一、三、四、区的早稻种植面积达一万亩。该县为了保证春作物的丰收,政府派出专人协助各乡开展防寒抗旱工作,兴建小型水利,打下爱国增产基础。但是该县仍有部分地区不重视防旱抗旱工作。
十、农田水利
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在建国前黎族地区的水田排灌主要靠开沟和用竹筒或这椰子树、槟榔树制成的引水灌田的两种方法。⑨黎族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利灌溉条件很差,就是有一些水田,早造也都是撒播,没有水以供插秧;至于旱田只能等夏秋之交雨季来临的时候才有水耕作,因此平均单产低。⑩有的黎族地区村民甚至不会利用水坝、水渠等人造水利设施进行灌溉。然而1950年到1955年,黎族地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水利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黎族地区就从大搞“千塘万井”运动开始,渐渐发展到大型水库和引水工程和石碌碌水库、长矛水库、松涛水库、戈枕引水工程等五项,中型水库蓄水和引水工程170多项,小型水库更多。”以及张跃、周大鸣著《黎族-海南五指山市福关村调查》也提到在20世纪50年代,福关村和什勋已经建设了12条小型水利设施,而且1953年和1954年所开的4条水渠为大,灌溉面积广。其中最大的德隆水渠,宽约1米,深约0.3米,利用南圣河为水源,有效灌溉面积为100亩。⑪除此之外,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有例如海南日报1950年8月17日《崖县仁义乡人民政府大力修筑乌坎壩县长亲临参加》、1951年6月7日第1版《陵水金聪洋田两堤坝业已修理完成》、1951年7月9日第2版《乐东、乐阳、乐岸三乡人民修建东岸堤园水利工程》对水利建设的发展进行了报道。与建国前黎族地区的水利建设情况相比,可以看的出,首先可出水库的建设比建国之前多,而且较之前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黎族地区的水利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同时也能抗旱保苗起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了黎族地区农业用水电的问题,进而促进黎族地区的农业的稳定发展。
十一、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
黎族地区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也有了发展。建国以前黎族大部分地区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产量低;在旱地的坡地也种植番薯、南瓜、甘蔗等作物,;在山栏地主要种植“山栏稻”、山豆、玉米、木薯等,热带经济作物少;家畜主要是牛、猪、羊;家禽主要是鸡、鸭、鹅,养殖的数量少。渔业发展规模小,捕鱼量少,渔民收入少。
十二、种植业
其次与建国之前比,1950年7月到1955年期间,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黎族地区的粮食大丰收,征粮任务超额完成。例如1953年12月19日第2版杨大炎写的以《崖县林家村秋空前大丰收,全村增产粮食近万斤,现在农民正在踊跃卖粮给国家换钱扩大在生产》为题报道崖县秒林乡林家村农民,在共产党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组织起来精耕细作,并且连续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创造了全村晚造增产四万的记录。1953年12月19日第2版陈立大写的以《南山乡黎族苗族农民也喜庆丰收。全乡平均比去年多打了三层粮食》报道了保亭县南山乡黎族苗族农民,在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兴修水利,战胜了自然灾害,今年晚造普遍丰收。而南旦村周延辉的一市亩地,就收四百四十市斤谷,比去年增产三百四十斤谷。1950年9月4日第1版王山以《人人劳动户户增产,保亭县镇南乡人民生活好,大部分妇女已参加劳动》为题报道保亭县镇南乡人民基本上完成了增加生产的任务。全村村民仅开山播种一百一十斤,即收获三万多斤,比去年增加了两倍。同时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改变农民劳动的观点,组织妇女参加劳动。过去,由于反动派的任意剥削,使人们的生产兴趣完全丧失,大家都抱着多生产不如少生产,只要勉强够吃就算了,特别是妇女们一向不参加主要劳动,所以生产成绩甚微,饥饿现象时常发生。现在女子参加了主要的生产劳动。过去犁田、扣稻、炊山、插秧这些都是男子做的,现在女子参加劳动也学会。由于生产的增加,饥饿现象大大减少。1950年9月18日第1版以《崖县夏征查、评工作,已结束重点试行阶段》崖县征粮委员会以第一区的礼智乡保平村为夏征试行重点,进行查田亩,评产量和评纳粮的工作。1950年9月23日第1版力夫写的以《昌感县夏征开始,掀起大规模的竞赛热潮,青年团配合下乡进行夏征》报道昌感县正在集中权利进行征粮工作。十余名青年学生以及有海南督导组拍了十五个征粮队,共同组织一个达九十余人的征粮工作队到昌感进行征粮工作。⑫
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自治州的政府还注意发展多种经营尤其对符合地发特点的热带作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⑬50年代初,海南农业部门贯彻执行了国家农业部门、轻工业部提出的按照国家计划扩大糖蔗种植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的方针,推广甘蔗栽培的先进技术和丰产经验。同时制定了比较合理的收购价格和政策,对主要的甘蔗产调拨肥料、种苗、粮食和发放低息贷款,帮助蔗农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问题。1953年春,经国家农业部门确定,在崖县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甘蔗培育种场,进行甘蔗的有性杂交育种工作。由于推广这些良种,使甘蔗单产比原来提高20%.糖分提高1-3度。通过发现黎族地区对于花生和芝麻种植少。黎族地区的茶树,多生在琼中、白沙两县,当地的群众称为“五指山茶”,历来以土法加工出售,以产于五指山脚下的“水满茶”为最好,具有清热、消滞和防止感冒之功,很受海南人欢迎。但是在1950年大1955年,黎族地区没有出现种茶的现象。在水果生产方面,黎族地区建立许多大型的水果生产区。例如陵水建立香蕉生产基地,乐东县和三亚市3万亩冬种西瓜基地。
椰子是典型的热带作物,收获期长,产油量高,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根据气候的差异,椰子的栽培区分为三个等级。在黎族地区,一级栽培区主要是陵水、三亚和乐东西南部,主要是这些地区年均气温高于24摄氏度的持续天数不超过十天,因此不存在寒害影响,椰子生长旺盛,终年果实累累,产量高,果体大,含油率高,是椰子的高产区。其次保亭是二级栽培区,该区年均气温高于23摄氏度,低于13摄氏度的持续天数不超过二十天,属于低海拔地区。该区处于寒潮外,椰子也能安全过冬,产量较高。三级栽培区主要是白沙、琼中的山区。这些区的椰子虽然可以生长,但是种植数量少。剑麻纤维拉力强,耐磨擦,在水中耐腐性强,是优良的硬质纤维原料,在工业和国防建设方面有广泛的的用途。海南解放后在东方、崖县等地大面积种植,1954年剑麻面积达到4881亩,但以后没有多大的发展。⑭
十三、养殖业
黎族地区的畜禽饲养业以养牛和猪头为主,但是在解放前黎族地区的畜禽饲养业的生产和落后,有些地区害存在野牧方式,就是把牛群放到山林里,任其自然繁殖,到需要的时候将其猎杀或者以供使用,但是这样常常发生畜禽疫情,造成牲畜大量死亡,有些品种日益退化,农民损失惨重。五指山区出现的个体小,生长缓慢的“老鼠猪”,其遗传基因在育种上虽有价值,但在农家饲养的经济效益却很低。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畜禽养殖业,处采取严格禁止宰杀耕牛和奖励繁殖小牛的政策,以保证农民获得耕作的畜力外,还帮助农民解决种苗、饲料、和防治疫情的问题,使家庭畜禽养殖业得到发展。为了开展这些工作,政府还派兽医进入黎族地区,帮助农民防疫灭疫[1]。
建国之后,黎族地区的渔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渔船规模的扩大,捕鱼量的增加,人民收入的增加。例如海南日报1953年12月第一版以《崖县藤海、南海乡渔民兄弟热烈响应增产节约号召,展开了淡季生产增加收入,为明年扩大旺季生产做好了准备》为题报道崖县二区藤海乡渔民兄弟,热烈响应人民政府增产节约号召,积极开展淡季生产。今年大春以来,渔获畅销,钓鱼船扬帆出海,每艘船的收入一般都在一千四百万元以上。藤海乡的渔民自从十月五日至三十一日以来,捕获七千六百多斤鱼,获得三千八百万元的收入。崖县南海乡捕鱼三百多担,梁家坤船出海捕鱼也获得收入四千万元,除了日常开销,净收入渔货款在大笔收入,一千万元以上,为国家增产了一大笔财富,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支援国家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十四、农业技术
开展农业技术改革包括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水稻良种、改革植期、耕作制度等。为了搞好这些工作,黎族地区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1]。水稻的植期原来很大程度受水利的条件的限制。早造插植迟了就没有水,所以大部分早造在上一年冬季就插秧,从苗期到分蘖期处在低温的影响下,往往出现烂秧、或生长不良的现象;扬花期常遇到“清明风”以致于株矮、穗短,造成低产;遇到倒春寒则出现大幅度减产。至于晚造,由于容易受台风的影响,产量更不稳定。黎族地区的农业技术工作者和农村干部,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配合杂优等良种的推广,找到了早晚稻在黎族地区的最佳植期,逐步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⑮(在改善耕作制度方面,主要是把水稻二次连作,改为“稻稻薯”“花生薯”。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花生-水稻-番薯”连作是一种,投资少、收效快的增产方法。经过长期的努力,黎族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黎族地区的粮食生存存在不少问题,水利设施老化,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的单产任然很低[1]。
[注释]
①朱纬.从海南日报看文革时期黎族地区[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2014.
②黎族简史编写组.黎族简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③朱纬.从海南日报看文革时期黎族地区[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2014.
④王学萍.五指山五十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⑤邓力群,马洪.当代中国的海南[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⑥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⑦高泽强.海南黎族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
⑧高泽强.海南黎族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
⑨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⑩高泽强.海南黎族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
⑪张跃,周大鸣.黎族-海南五指山市福关村调查[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4.
⑫1950.7—1955年《海南日报》[N].
⑬邓力群,马洪.当代中国的海南[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⑭邓力群,马洪.当代中国的海南[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⑮邓力群,马洪.当代中国的海南[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1]邓力群,马洪.当代中国的海南[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2]1950.7—1955年《海南日报》[N].
[3]高泽强.海南黎族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
[4]黎族简史编写组.黎族简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5]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王学萍.五指山五十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7]张跃,周大鸣.黎族-海南五指山市福关村调查[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4.
[8]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报业志》.海南:海南出版公司,1997.
[9]朱纬.从海南日报看文革时7期黎族地区[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2014.
齐家梦(1990-),女,汉族,河南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海南黎族。
F
A
1006-0049-(2017)20-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