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昆曲在南京传承方式的多元化探索

2017-01-29

北方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昆曲南京艺术

燕 飞

(南京晓庄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当代昆曲在南京传承方式的多元化探索

燕 飞

(南京晓庄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六百年的昆曲艺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命运紧密相连。作为都城的南京对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研究等方面似乎有着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进入二十一世纪,古老的昆曲再次被唤醒,南京的昆曲艺术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演出场所、宣传推广等方面呈现出融合时代特征的多元化发展方式。

南京;昆曲;传承;多元化

从2001年昆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15年,在这十几年内,戏曲史上经历了由盛而衰的昆曲又重新走上大众欣赏的舞台。一时间,对昆曲的传承研究在全国迅速展开,昆曲的优秀演员也开始成为有大量粉丝追捧的名家名角,各类媒体争相报道昆曲演出盛况。如今15年过去了,社会发展进入了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观众的兴趣和欣赏方式都在不断变化,古老的昆曲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在传承昆曲艺术方面的方式也应当融合时代特点、区域文化、传播理念等方面进行多元化传承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回顾往昔,从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建造“金陵十六楼”开始,六百年间各个时期的戏曲名家、文人官员、戏曲名伶都为昆曲在南京的形成、传播、发展上做出重要的贡献,是昆曲成为国剧的重要因素之一。直面当下,昆曲在这十几年从低谷期发展很快,以至于出现昆曲热潮。经历由盛转衰的昆曲在这十几年间发展迅速,掀起一股“昆曲热潮”。但社会快速发展产生的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以及移动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类讯息极速地吸引民众的关注,年轻观众每天被纷繁多变、快餐式的娱乐新闻所包围。昆曲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持续地被关注还是昙花一现的繁荣?这是昆曲传承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一、专业昆曲人才在坚守传统的道路上寻求突破

历史上的南京是昆曲发展的重镇。数百年间,昆曲得以生存并繁荣发展离不开驻留南京的专业作家、官员文人及职业演员的执着追求。在当代,南京的昆曲人坚守传统艺术精髓,并融合时代发展努力探索以更好地方式将昆曲传承下去。

(一)剧目创作方面的传承与创新

坐落于南京朝天宫内的江苏昆剧院一直是被公认为代表南昆正宗的艺术本色,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坚守,将昆曲艺术的精神内涵传承至今。历史上的昆曲盛时剧目众多,衰落之后流传于世的折子戏数量锐减,而真正在当代舞台上经常上演的剧目仅仅是有几十出而已。自昆曲再度复兴,江苏昆剧院整理并新编了一些大型戏目,能够演出的剧目有200多种折子戏,10部大戏。这样的演出能力在国内昆曲院团也是首屈一指的。在剧务整理方面,不仅注重对经典折子戏的恢复与继承,而且注重戏曲名著的改变探索。尤其是剧目创作整理方面:一是对经典折子戏的恢复与继承,另一方面是戏曲名著改编探索。

江苏昆剧院以“回归古典,走进现代”为主旨,探索出一条昆曲传承的重要道路,即将名著改编演出。近几年来,他们连续推出了五部大戏:《牡丹亭》(精华版)《小孙屠》《1699·桃花扇》《汤显祖与四梦》等,在保留折子戏中精华的同时,顺应时代特征,在音乐、舞美、灯光及戏剧表演上融入现代理念,对演出方式作了多元化的探索。

南京版的《牡丹亭》的改革是将多媒体技术与昆曲相结合,保留最经典的唱段,严格按照传统进行表演,并不加入太多的现代化的舞美灯光。创新之处在于古戏台上增加LED大屏幕,采用水墨意境的动画三维结合昆曲剧画为背景及名家书法解说词等方式进行多媒体、全方位的展示,之后又推出四组青春靓丽的青年演员担任主演,在南京各大高校巡演,让莘莘学子们在学校里就能感受到昆曲的魅力。2006年《1699·桃花扇》在京上演,则是昆曲名著改编的一次大胆尝试。由著名导演田沁鑫根据孔尚任的原作进行合理删减,但在剧本内容上没有做任何改编,而是在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创新,舞台上重现南明盛世的历史画卷《南都繁绘图》与演员融为一体,昆曲优美哀怨的唱腔、繁华的历史画卷将观众带回三百年前发生在古城南京的那段爱恨情仇、家国兴亡的历史故事,令人感慨万千。在此后的演出中逐渐探索出适应不同观众及演出需要的版本,有原版、简版、青春版、折子版、音乐版等。所有版本的演出都无一例外地获得成功。同时也在韩国艺术节、香港艺术节、瑞士苏黎世艺术节等世界舞台上登场亮相,收获了大量海外的昆曲爱好者。此外,昆剧院还在打造其他不同理念的创新剧目,如与香港文化教父之称的荣念曾合作实验剧《临川四梦汤显祖》《夜奔》等等,每一次的创新剧目都让人感到古老的昆曲与现代观众之间没有距离,艺术可以跨越时空震撼人心。

江苏昆剧院在对昆曲传统的挖掘、保护和传承的道路上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将继承传统、保护国粹作为剧院的首要任务,并融合社会发展特点创新改编剧目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品味,让昆曲不仅仅是历史资料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复兴。

(二)昆曲艺术的繁荣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

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依靠专业昆曲演员出色的唱腔、不断精进的演技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没有昆曲演员的培养,昆曲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衰落的命运。然而昆曲之幸就在于即使在最没落的时候,还总是有一群昆曲演员及爱好者的坚守,使得昆曲从衰落的谷底又重新走向繁荣。

在当下,面对经济繁荣的社会生活,演员的流失及青黄不接也是昆曲艺术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南京的昆曲专业演员人才辈出。既有以“昆曲皇后”张继青为首的“继”字辈演员,又有江苏省戏剧学校的67届、85届、2004届毕业生组成的昆曲优秀演员队伍。这些当年的昆曲学员大都已成为昆曲名角、梅花奖得主,受到粉丝们的热情追捧。

江苏省戏校昆曲班一直为昆曲输送专业人才。现在的江苏昆曲院从院长、主要演员到青年演员大部分都是江苏省戏校的毕业生。当然,从戏校毕业到走上舞蹈还需漫长的舞台经验的积累。而江苏昆曲院一直以来都是老中青三代演员进行梯队建设培养,并要求老一辈演员传授经验给年轻演员,与年轻演员同台献艺。有些年轻演员也拜在这些名演员的门下。如担任《1699·桃花扇》女主角的青年演员单雯就拜在张继青的门下,男主角侯方域的扮演者施夏明于2011年向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拜师。年轻演员的拜名师、扎根传统、传承表演技艺,为昆曲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2015年江苏昆剧院通过现代快报面向全省范围内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招收46名昆曲弟子,委托江苏省戏剧学校定点培养,只为培养他们作为新一代的昆曲接班人。可见,昆剧院的人才培养具有前瞻性,只有人才贮备充足才能让昆曲在现代社会中优雅地停留,散发其魅力。

二、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是昆曲传承的基石

昆曲的发展离不开戏曲理论研究与舞台表演的结合。理论研究可以形成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从而推动昆曲艺术的传播发展,而将剧作搬上舞台则是昆曲能够延续数百年的重要载体。

(一)理论研究著作众多

历史上的南京,昆曲的研究地,众多文人官员都参与了案头创作与分析,写出了诸多传世的理论著作。作为明代戏曲评论家的潘之恒,以《亘史》和《鸾啸小品》为代表作的他,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清代,在南京生活二十年之久著有《闲情寄偶》的李渔,则是集剧作家、理论家、昆曲制作人于一身,对清代戏剧小说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当昆曲衰落的清末民初时期,南京的昆曲依靠吴梅教授的研究与坚守,使昆曲能够进入高等学府。他边教学边演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昆曲的繁荣离不开戏曲理论研究体系的建立。

南京高校里昆曲的爱好者及研究者众多,南京大学承袭吴梅教授的衣钵,继承戏曲教学的特色,让昆曲在高校里仍留有一片天地。专家学者、青年学子从历史发展、声腔格律、史料典籍等方面深入研究昆曲艺术,不断有高水平的研究专著出版,如吴新雷和朱栋霖主编的《中国昆剧艺术》,吴新雷、俞为民、顾聆森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等,此外还有各大高校师生的研究论文。

(二)民间曲社里艺术实践

与专业演员的专业训练不同,普通爱好者只是凭借对昆曲的热爱,便开始迷上了昆曲演唱,想要切身感受那一唱三叹、清丽典雅的水磨腔。历史上的南京在秦淮河畔,都有普通爱好者的身影。当代南京则有诸多昆曲社一直坚持昆曲艺术的交流活动,其中南京昆曲社的历史悠久,最初在老曲家甘贡三主持下,活动地点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变换。但不变的是昆曲爱好者的执着与热情,如今的南京昆曲社又回到有280年历史之久的甘家大院内。此古老宅第坚持昆曲演出已有两百多年,民国时期更是名家云集。在当代,历经战火后恢复原样的甘家大院坚持昆曲的精神得到了传承,踏入甘家宅院就能听到水磨腔起,余音绕梁。这里聚集了众多各个阶层的昆曲爱好者,一些南京高校的老师、研究生都曾在这里进行过昆曲演唱的学习,为昆曲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此外,还有南京高校师生建立的昆曲社也在为昆曲的传承默默奉献。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108教室,周四下午7、8节课,一群热爱昆曲的年轻人相聚在这里,通过昆曲课的学习,昆曲已成为他们的兴趣爱好, 课堂上的他们用一种最传统、最实在的方式学习、传播、探究着昆曲,使现代年轻人能够对昆曲多一分了解,多一分喜爱,逐渐成为传承昆曲的重要力量。

(三)融合了现代营销理念的专业演出人气爆棚

在古代戏曲史中,勾栏、瓦肆都是戏曲演出的重要场所。从朱元璋建“十六楼”开始,其表演场所就是市场运营的产物。演出市场的成熟,可以进一步推动昆曲艺术大众的普及。当代社会的昆曲传播则需要融合现代市场营销理念进行传承和发展。

1.专业剧场人气旺

很长时间,严肃音乐、戏曲音乐的舞台下观众寥寥、场面冷清,尤其戏曲观众鲜见得年轻人的身影。但随着江苏昆曲院的兰苑周末昆剧专场的不间断上演,并以惠民的票价吸引更多的观众。去“兰苑剧场”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吸引着大批昆曲爱好者,使他们有一个长期固定现场听戏的场所。同时也使得许多外国留学生来此了解中国文化。惠民的票价加上高质量的演出,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献艺,既锻炼了年轻演员的舞台经验,又使得观众可以看到名家名角的表演。自上演以来,场内观众爆满,优雅婉约的唱腔听得人如痴如醉,让人感受到现代化发展下的南京古城蕴含着从容淡定的文化气质。除了“兰苑剧场”之外,紫金大戏院、江南剧场都是昆曲上演的重要舞台。近年来的昆曲演出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

2.博物馆里“品”昆曲

通常情况,戏曲爱好者一般都会选择专业剧场、戏园去欣赏精彩剧目。而当一个普通观众走进南京博物院,参观完众多历史文物,准备寻一茶馆小坐休憩时,却发现此处博物馆内的茶馆竟然上演昆曲经典折子戏。那些原本并不了解昆曲的观众在喝茶休闲的时候,偶然间看一眼台上的才子佳人,听一曲牡丹亭的浅吟低唱。一曲唱罢,便得到观众的热烈掌声,有些观众被这情景吸引了,感叹昆曲竟如此美妙。也许一次偶然的驻足欣赏,并不一定立刻就会爱上昆曲,但在这陈列了众多历史悠久的文物中慢慢体味着昆曲的轻柔温婉。

这里的演员是江苏昆剧院的专业演员,每逢单月就会上演经典折子戏。而观众很多是南来北往的游客,是最普通的观众,并非昆曲爱好者。值得注意的是,听戏是免费的,茶馆是只收取十元左右的茶水钱。这看似不赚钱的生意,却是充分了解观众心理,让原本并不打算听戏的普通观众,在喝茶休息的同时可以免费听到昆曲,何乐而不为。在不经意间,从容淡定的品茶聊天中细细体味昆曲的典雅细腻、如梦如幻的舞台艺术。也许有些观众从此便喜爱上了昆曲,即使没有马上喜欢也会对昆曲多了几分好感。看到每天茶馆人员满座,舞台上演员投入地演出,可以看出这就是传统艺术与现代经济相融之后产生的良好反应。面对普通观众,有时我们并不需要说教式地告诉他昆曲有多美,只需在不经意间让声音、让舞台、让环境来吸引他们的注意,便已经成功了。

(四)新形势下宣传推广手段的多样性

1.互联网+传统艺术的结合

以前的昆曲爱好者们通过民间曲社的相聚学习到了昆曲的知识,了解了昆曲演出的相关信息,再到固定场所观看演出。互联网发展之后,江苏省昆剧院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建立了环球昆曲在线网页,网站中会发布有关昆曲的一手资料以及视频等,辅之以实况转播,结合讲座以及远程教学等方式,这样一来让昆曲爱好者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看学习及交流。但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使用,移动互联网成为现代都市人接受讯息的重要载体。因此,昆曲艺术的宣传普及也及时顺应时代潮流,增加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继续推广昆曲艺术。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迅速、及时地推送各种信息资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轻点手机屏幕就会看到自己喜爱的昆曲内容。微信平台的快捷方便,让民众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段观看各类昆曲节目,还可以及时接收江苏昆剧院的演出信息。微信平台上的互动交流,视频短片可以进行实时发布,其传播效率之高是传统媒体宣传无法想象的。昆曲名角的微博账号成为粉丝聚集的平台,任何有关这位名演员的信息动态都会被粉丝阅读后进行转载,阅读用户成几何式增长。一方面增加了粉丝与偶像间的互动联系,利于打造戏曲明星效应。另一方面,粉丝转载可能引发某个话题,引起更多普通观众的注意,从而提高大众对昆曲艺术的认知度与关注度。在互联网微时代的背景下,昆曲也在信息聚集的平台下,留得一方空间延续它的美。

2.融入现代生活的昆曲艺术宣传

现代生活形色匆匆,是什么让地铁里的人们停下了脚步驻足欣赏呢?在2015年4月20号下午2:30,在地铁三号线大行宫站的站厅里,昆曲《红楼梦》的经典片段精彩上演。人们看到了文学著作《红楼梦》的经典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是来自江苏省昆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张争耀、蔡晨成、徐思佳为乘客们带去了昆曲《红楼梦》中《读曲》和《识锁》两个精彩片段。这已经是昆曲遇见地铁活动的第三季了,每一次的活动都点燃乘坐地铁观众的热情,进而有的忘记下车。通过在地铁里演唱昆曲这样的宣传手段,在快节奏的交通工具里演唱昆曲使得其与普通民众零距离接触。没有了门票的限制,普通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在面对六百年前的古老昆曲也会产生好奇,感慨于昆曲的宁静、优雅。昆曲穿越时空的悠然绽放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从容淡定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三、昆曲在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彰显自信

一百多年前,国力的衰弱让我们民族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与西方文化相比之后的自卑感一直伴随至今。如今,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开始走向文化自信与自强。想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将渗入到中国人精神深处的传统音乐文化传递出去。因此,我们的戏曲也需要走出国门,但如今的“走出去”不应只是照搬传统样式,像博物馆里的陈列展示那样是不行的,应该在推出昆剧表演作品的同时将戏曲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向外推广。

在2015年,江苏昆剧院派出了龚隐雷、李鸿良等10名艺术家赴剑桥大学进行昆曲活态展示。这是昆曲艺术家首次走进国外高等学府,以表演及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与剑桥大学的师生及民众进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带来是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是各国间沟通的桥梁。2016年9月在伦敦的“南京周”惊艳亮相。恰逢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将东西方两位戏剧巨匠的相提并论显示出我们文化原力觉醒。在伦敦“南京周”上观众看到了《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杜丽娘与罗密欧、朱丽叶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在莎翁的话剧中听到汤显祖所创作的情诗。昆曲元素从剧院中走上街头这种情境式的表演也许更能吸引大家的关注,它可以促使昆曲及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中的传播。这是一种新的尝试,用现代语言、国际舞台讲述昆曲故事,是传统艺术国际化交流的探索与实践。

四、结语

历史上的南京与昆曲结缘六百余年,昆曲从南京出发,迅速遍及大江南北,成为国剧。如今,南京依旧是昆曲传承的重要城市,它拥有杰出的昆曲人才,热爱昆曲的普通民众,成熟的演出市场,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交流。融入当代社会发展理念的多种传承方式又再一次推动了昆曲大众化的普及。虽然今天的昆曲观众无法与流行歌曲的观众相比,但南京的昆曲人依旧存有那份执着,依旧固守着如画般的昆曲园林,进入昆曲的世外桃源便暂与纷繁的现代社会隔断,穿越时空感受传统音韵的从容典雅。

[1]吴新雷.昆曲艺术概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2]吴新雷.昆曲艺术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叶皓.昆曲与南京.[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

[4]顾兆琳.昆剧曲学探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5.

[5]顾聆森.“大师说戏”当代昆曲保护、传承的丰碑.昆曲伴奏乐器考.[J].中国戏剧,2012(09).

燕飞(1979—)女,南京人,文学博士,南京晓庄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近现代作曲技法。

该论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南京地区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760060)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昆曲南京艺术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南京不会忘记”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南京大闯关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纸的艺术
南京·九间堂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