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洱源白族唢呐田野调查报告

2017-01-29苗亚辉

北方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洱源县白族唢呐

苗亚辉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大理洱源白族唢呐田野调查报告

苗亚辉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本文以大理洱源白族唢呐为研究对象,以大理洱源白族地区为田野点,将得来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梳理,并加以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民族学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提炼,试图从音乐文化背景入手,对其唢呐音乐及其行为做出解释。

大理洱源;白族;唢呐

一、田野点概况

洱源县是云南省大理州下辖的县之一,它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是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洱源县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集的格局,白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1.5%。洱源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洱源人民勤劳智慧、能歌善舞,2003年洱源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白族唢呐民间艺术之乡”。唢呐艺术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审美时尚化的趋势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唢呐艺术的传播严重受限,做好唢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使得唢呐艺术在原有的自然与文化空间仍能激流勇进、熠熠生辉,也需要进行探讨。

二、调查经过与总结

笔者在2016年5月16日实地走访了大理洱源文化馆及馆长杨灿华、原文化馆馆长杨光辉、洱源电视台职工段正孝、洱源县右所镇元井村唢呐老艺人杨士才。

笔者基于此前河南沁阳唢呐艺术的调查资料,在2016年5月16日到洱源县文化馆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访了洱源县文化馆馆长杨灿华、原洱源县文化馆馆长杨光辉、洱源电视台职工段正孝。以及,2016年5月17日前往洱源县右所镇元井村,对已88岁高龄的唢呐老艺人杨士才进行了访问调查。

洱源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洱源人民勤劳智慧、能歌善舞,2003年洱源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白族唢呐民间艺术之乡”。原洱源县文化馆馆长杨光辉老人是洱源县申报“唢呐艺术之乡”的主要负责人,从1999年到洱源文化馆工作以来直到退休,一直负责组织民族民间艺术的排练及演出活动,因此对洱源县唢呐艺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唢呐艺人情况的掌握如数家珍。洱源唢呐具体起源于何时,目前没有文字资料,无法知道确切时间。因为从洱源地区流传的传统看法来看,吹鼓手是属于三教九流之派的,在正式文献中也很少看到有关于唢呐手的记载。但据杨光辉老人说,通过对现在的老一辈唢呐艺人师承关系的调查,往上推算,应该距今也有二百多年。

1988年,洱源县便已经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白族唢呐乐队,但没有正式的名称,就叫做洱源县白族唢呐队,经常参与县里、州里甚至是国家级的大型文化活动,比如云南省首届艺术节、中国第三届昆明艺术节、99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历届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开幕式等等。洱源县唢呐艺人目前大约有300多人,主要分布在白族聚居的乡镇,比如说邓川镇、右所镇、茈碧湖镇、凤羽镇等,这些乡镇虽然都有唢呐艺人,但是没有固定的唢呐队伍,一般都是根据需求临时组织起来的,具有随机性。在这些白族唢呐手聚集较多的乡镇中,最突出的就是茈碧湖镇的松鹤村,它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大松甸、溪登村、石照壁。大松甸是茈碧湖镇唢呐手数量和唢呐艺术发展最突出的一个村公所,但它是彝族村公所。《社会是如何记忆的》的第一章社会记忆中的第九页,写到“处死国君是一场仪式革命,着装特许是一场狂欢节式的解放。我们在这两种行动中看到,人们正试图为一个激进的开端划出边界;在这两种情况下,脱离回忆的因素——明显的和隐含的回忆因素,那种开端,那种社会延续的新形象,是不可思议的。建立一个开端的企图,不可避免地要回溯一种社会记忆模式”。①这段话的意思就一句简单的哲学语言可以概括为,新事物的产生是无法脱离旧事物的。而在大松甸这样的一个彝族村落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白族唢呐手,也是有原因的。据杨光辉老人介绍,由于最早开始在大松甸教唢呐的唢呐手的师傅是白族人,因此才会将白族唢呐传至该彝族村落。

洱源唢呐与沁阳汉族唢呐在形制上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汉族唢呐有背孔,而白族唢呐是没有背孔的,七个音孔全部都在前面。而在演奏技法方面,并非同汉族唢呐一样一个乐句换一口气有明显的句读,白族唢呐主要运用的是循环换气法,也称为鼓腮换气法。在曲牌方面,白族唢呐参与不同的社会活动、不同的场合会运用不同的曲牌,尤其在丧事中曲牌的运用更为严格。白族唢呐曲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做寿、结婚、竖房等喜事中运用的曲调,也就是喜调。比如结婚时就有《迎亲调》,待客就有《迎客调》《送客调》,比如上梁盖房子就有《龙上天》,栽秧的时候就有《栽秧调》等等。

第二类就是丧事调,也就是在人们去世之后葬礼上所用曲调。喜事调使用的界限不是非常明确,在一些热闹、喜庆的场合一些曲子可以通用,但是丧事调就不同了,它是专曲专用,何时送丧、何时绕灵、何时哭灵,这些时刻该用哪些曲调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些典型的丧事调有《送丧调》《哑子哭娘》《离别歌》《孝子献礼》等等。

第三类就是唢呐作为白族吹吹腔的伴奏使用。白族吹吹腔的伴奏全部用的都是唢呐。在白族吹吹腔表演中,它的声腔是徒歌,没有乐器的伴奏,声腔唱完之后进行以唢呐为主奏的吹打,然后再进行声腔演唱。

洱源白族唢呐发展至今,虽然没有河南沁阳唢呐历史悠久,但是白族唢呐与白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结合的非常紧密,不论是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祝寿宴客、劳动生产等各种民俗活动,都离不开唢呐的参与,这也为目前白族唢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到积极作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支持。

注释:

①保罗•康纳顿.社会是如何记忆的[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

[1]艾伦•帕•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袁静芳.民族器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保罗•康纳顿.社会是如何记忆的[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杨红斌.中国民族乐器的悲情表现艺术[J].大理学院学报,,2008(1).

[5]杨光辉.白族唢呐简介[J].中国音乐,1988(12).

[6]黄锦华.白族唢呐锣鼓乐浅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9(8).

猜你喜欢

洱源县白族唢呐
又听唢呐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唢呐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思考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
唢呐(短篇小说)
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运用
白族
凤起之城——洱源县凤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