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医学生就业能力探究
2017-01-29王云鹏
王云鹏,陶 然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论著
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医学生就业能力探究
王云鹏,陶 然*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传统职业生涯向无边界职业生涯理念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医学生应同步于信息化、数据化、多元化的时代节奏,重新审视并解读医学生的就业能力,厘清传统职业生涯与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的区别,明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优化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优质就业,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传统职业生涯;无边界职业生涯;医学生;就业能力
一、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医学就业能力的新诠释
(一)就业能力的一般诠释。
学术界对就业能力的界定可以从四个角度去分析:其一,从通用角度看,就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和意愿[1];其二,从个体行为的角度看,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2];其三,从建构角度看,就业能力是一种嵌入了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这种建构包含职业生涯识别、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维度[3];其四,从动力角度看,就业能力是由个人核心价值观驱动的,与个体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意识水平相关。
(二)对医学生就业能力的诠释。
1.职业能力。2010年12月4日,《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题名为《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报告,该报告概括了未来医学卫生人才职业能力的基本标准:岗位胜任力、批判性思维和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医学生从事并胜任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和保障。(1)岗位胜任力:2007年,四川大学将“胜任特征”概念引入我国医学教育领域,把医学生的胜任特征分为六个方面[4],即职业发展能力,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能力,辅助知识,个人特质和成就导向和行动。(2)批判性思维:目前,我国学者对批判性思维构成的研究也趋于一致,认为批判性思维可分为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等七个方面[5]。(3)职业素养:杨雪梅,周烁等[6-7]学者把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概括为六项:坚定的医德信念、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强烈的敬业精神、严谨的科学精神、高尚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
2.通用能力。通用能力是一种可迁移技能,是实现由传统职业生涯向无边界职业生涯转换的重要职业素养。(1)生涯识别能力:即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职业及生涯发展路径的准确认知。医学生在接触医学知识时,要根据自身的领悟力、操作技能、从医的热情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去探索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2)人际沟通能力:即与同行同事的交流交往、尤其是有效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医生除了应具备治病救人的精湛技术外,还应有感受患者心境的情怀,人际沟通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魅力,正因为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需要医生在沟通中体现出人性的光辉,而这种人文关怀正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真谛。(3)学习能力:即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多样化学习技能。医学生除了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外,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适应医疗技术的革新变化,适应无边界生涯时代对传统职业的更新与演变,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以驾驭未来的职业。(4)创新能力:即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未来医疗事业的促进与推动。创新能力是各行各业重要的职业能力,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推进作用。
二、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一)学校层面。
1.回归教育本质,恪守医学使命。医学教育的使命之一是专业化:它是立足于医学学科建设,确立以医学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但在强调医学教育专业化的同时,还须规避“专业为上”的极度功利主义倾向,忽略了医学的人文精神,割舍了医学的人性温暖。医学是向善的事业,是人的科学,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离开人性温暖的医学是没有灵魂的医学[8]。因此,医学教育使命之二是人文性:它要能触摸到医学的温情,注重培育并呵护医学生的人文元素,濡润出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医学生,使医学呈现出人的温度,以体现出医学教育的人道情愫[9]。
2.革新教育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会盲从主流高校致力于创业实践的呐喊,也不会以成功创业的数量和质量为准绳绑架自己,而是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索引,把创新创造的方法渗透于医学专业教育之中,把创新创造的智慧根植于医学思维中,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平台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医疗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其宗旨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最终内化为医学生的精神和品质。
(二)个人层面。
1.做好无边界职业生涯准备,积极探索自己的职业锚。医学生要结合专业属性和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特征,以挖掘和发挥内在潜能为核心,结合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等因素,在无边界的职业环境中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找出自身就业力与未来职业胜任力之间的差距,制定缩短差距的详细规划和发展路径,使自己成为无边界职业生涯领域的践行者、主宰者。
2.崇医尚德,提升自身的职业胜任力。《柳叶刀》杂志中把医学生的基本胜任力分为三个标准,即岗位胜任力、批判性思维和职业素养。这是对从事医疗卫生事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医疗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大学期间,要掌握夯实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临床实践技能,重视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养成,以医学社团为平台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感触社会对医疗事业的需求,感知医学生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巩固自身的职业能力。对于医学生而言,终身学生在以下两个方面尤为突出:一是加强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无边界职业生涯不是弱化专业知识和淡化职业技能,反而更重视发挥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在行业就业中的基础地位和迁移作用,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从事医疗相关职业的基础和保证。二是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医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各种高新技术的革新与推动,同时也需要医务人员吸收并接纳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最先进的医疗操作技术。
4.调整择业心态,拓展就业途径。随着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到来,面对越来越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很难有一种专业或技术完全对应一种特定的职业,即使比较对口的医学专业也面临着就业难的瓶颈,因此,医学生可以通过见习实习、生涯人物访谈等方式,客观详实地认知医疗卫生事业及行业职业的基本情况,找寻与专业相关的契合点,放眼市场需求,尝试那些与医学相关和相近的职业,不断探索就业路径,敢于触碰未知的职业领域,把握时代需求,成为无边界生涯时代择业、固业、创业的开拓者。
[1]Harvey L.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7(2):97-109.
[2]Vander Heijden,Beatrice I.J.M.Prerequisites guaranteelife-long Employability[J].Personnel Review,2002,31(1):44-61.
[3]Fugate M,Kinicki AJ,Ashforth B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2004,65(1):14-38.
[4]董海瑛,万学红,吴 敏.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5):348-353.
[5]鞠永熙,孙 峰.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109-111.
[6]周 烁.关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1):83-84.
[7]杨雪梅.论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3):430-431.
[8]杜治政.当代医学人文理念与实践论纲[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2-7.
[9]张功震.医学教育使命的坚韧与媚俗[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3,34(7):5-7.
TheExploratoryResearchaboutEmploymentAbilityofMedicalStudentsintheContextofBoundarylessCareer
Wang Yunpeng,Tao Ran
(DailianMedicalUniversity,Dalian116044,Liaoning,China)
The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career to the idea about boundaryless career i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Medical students should catch up with the trends such as informatization,big data and diversification.They should have the fresh look and interpret medical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and clar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career and the theory of non-border career,define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direction,optimize medical students’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so that to have satisfactory employment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service.
traditional career;boundaryless career;medical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G473.8
A
1002-1701(2017)06-0007-02
*通讯作者
2016-03
王云鹏,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辽宁省青年教育科研骨干专项立项: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医学生就业能力探究(JGZXQDB02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研究工会分会2016年高校学生工作立项: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下医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研究(LX2016Y039);大连医科大学校级校改重点课题: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DYZD16008)。
10.3969/j.issn.1002-1701.2017.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