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与勒德谬误
2017-01-29臧志军
臧志军
机器换人与勒德谬误
臧志军
根据总部设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2016年,全球约40%的工业机器人卖到了中国,它还预计,2017-2019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将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期,美、日、韩、欧洲的增长大约在5%左右。这些数字表明,在中国“机器换人”不仅真地发生了,而且还在以领先全球的速度进行。
相比制造业,服务业的“机器换人”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更为直观。银行自动柜员机(ATM)的遍地开花,手机银行的广泛使用,都使银行在扩张的同时,不必大规模增加服务人员;移动支付的出现实际上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出纳人员的用工需求,因为大量的收支可以在后台进行,甚至影响到了农贸市场,因为市场上的小摊不必再至少保留一个会算账的人;电子警察早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类交警在路口的巡查,人脸识别、行为模式识别技术也正在使巡警的现场巡逻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从而深刻影响了警力的需求和重新配置。
许多人在惊叹技术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在反复提及一个问题:机器把人换下了,人怎么办?职业教育界人士则在关心:机器换人了,人在未来还能做什么工作?教育该怎么办?这其实根本不是新问题,人类被这些问题困扰几百年了,甚至还出现了一个专门的词语——勒德谬误(Luddite Fallacy)。
故事是这样的,1779年的一天,英国莱斯特市的一个村庄里,纺织学徒内德·勒德(Ned Ludd)觉得整天在织机上工作太辛苦,拒绝继续干活,他的师傅也拿他没有办法,就向当地的行政长官投诉,小勒德得到的裁决是一顿鞭刑。这个孩子一气之下举起榔头把织机砸成了一堆零件。故事到此为止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因为工人对机器的破坏始终伴随着工业革命。但到1811年,英国的失业纺织工人有组织地捣毁了他们视为罪魁祸首的织机,据说,他们的领袖的名字就叫内德·勒德。这两个勒德是否同一个人或者领导损毁机器的人是否真地名叫勒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那时直到现在,勒德成为了那些质疑、拒斥新技术的人群的偶像和旗帜,这群人相信新技术的出现“偷走”了人类的工作,使那些失去工作的人陷入贫困。
不过,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却告诉我们,勒德主义者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三四百年来,人类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机器在不断换人而变得更糟,相反,却是越来越好,这个星球越来越繁荣,于是,主流经济学家发明了“勒德谬误”这个词。当然,勒德主义者们并不认可“谬误”的判断,他们不断地根据技术的最新进展调整着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工业4.0的时代,他们的许多观点颇为有力,比如,与前几次机器换人不同,这次工业4.0是要彻底消灭产业工人,一个最新的例证是,无人驾驶技术逐渐成熟,最有可能率先采用这一技术的是长途公路运输业,一旦无人货车车队上路,大卡车司机这一职业就再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与历次工业革命都长达百年左右不同,这一次的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奇快,很有可能会在人类创造出新工作之时就完全取代了人类工作;与旧的工业革命不同,这次智能化的机器换人是全方位的,不仅制造业要实现闭环生产,许多传统上只能由人完成的非程序化工作也已经大部分甚至完全交给了机器,微信、科大讯飞等的实时翻译技术已经可以让人在日常生活中甩掉人类翻译直接与外国人交流,美国许多法律事务所已经完全由机器判读诉讼文件了。
勒德主义者在上述每个观点上都非常有说服力,但他们仍然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机器与人之间对工作岗位的争夺并不是零和博弈。历史告诉我们,新技术的出现有可能会使原来的生产、服务规模极速扩大,最典型的例子是福特发明了效率极高的生产线,但同时,也创造了无限的汽车市场,从而为大量的产业工人创造了工作岗位;飞利浦放弃在中国新建高级剃须刀的计划而在荷兰建设了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熄灯工厂”,这个工厂每年可制成15 768 000个剃须刀,想想看,如果这个工厂达到完全生产能力,需要多少支持人员(尽管直接生产的人员被精简到最少)?历史还告诉我们,新技术也会催生新的工作岗位,电子商务兴起后快递大军的迅速膨胀就是一个证明。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员达3 700万人,是传统批发零售业的从业人员的约5倍,麦肯锡甚至相信,在全球范围内每损失一个岗位,互联网就会新创造出2.6个。
但勒德主义者关于特定时间段内技术性失业的提醒还是应该被认真对待的:新技术出现后,总有一段阵痛期,有人因为技能错配而失业,更有一些青年因为教育系统的因循守旧而学到了无用的技能,一毕业就被社会淘汰。职业教育系统应该认识到,确如勒德主义者所担忧的,新技术正在消减至少或在重塑产业工人队伍,人类肌肉已彻底被机器打败了,那种紧盯着特定岗位培养青年的职业教育已经过时了,是时候思考一下职业教育的未来问题了。
也许我们都应该停下手中的工作仔细揣摩一下马尔科夫在《与机器人共舞》一书中引用的那句话:技术消除的是岗位,而非工作。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