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研究
——以常州社区大学分校“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为例

2017-01-29仲红俐

职教通讯 2017年25期
关键词:分校常州大学

仲红俐

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研究
——以常州社区大学分校“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为例

仲红俐

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是为实现社区教育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推进而探索和推动的一种社区教育运行方式。常州社区大学分校“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建设是促进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建设的重要平台与抓手。该系列项目在前期设计开发与探索实施的过程中,凸显出了一些问题。要紧紧围绕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共享机制,具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强化运行机制的建设,从而为当地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和条件。

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一校(院)一品;运行机制

一、研究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阐释社区教育定义时指出:“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提高社区住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著名学者吴遵民认为,中国社区教育是由地区住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提高地区住民的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其自我完善的要求,切实保障地区居民的自主学习权利。[1]社区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演变过程,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国内社区教育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与模式探索等方面,而关于社区教育平台建设与横向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是指为实现社区教育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推进而探索和推动的一种社区教育运行方式,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变化及市民学习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完善,并与社区教育四级纵向运行系统共同构成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旨在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聚通社会教育力,发挥各相关单位、机构、部门推进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作用与职责。常州社区教育四级纵向运行系统是“常州社区大学——辖(市)区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居(村)民学校”。目前,常州有7所社区学院、61所社区教育中心、943所居(村)民学校。

常州社区大学自2009年成立以来,整合常州的高校、高职校的力量,通过政府的正式批文,成立了社区大学八大分校,这八大分校是常州社区教育支持联盟的主体。常州社区教育支持联盟是指在常州市推进终身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以常州社区大学及其八所分校为主体、社会各界、各研究领域的优秀专业人士积极参与而组成的团体。它是一个横向的、比较松散的组织结构。联盟内的各成员单位是在自觉遵循一种平等协商、自由守信的原则下,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社区教育,以期达到促进社区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常州市社区教育的推展取得了较为扎实的成绩与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常州市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其中社区教育支持联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推进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现状分析

常州社区大学分校“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是指在常州社区大学的管理服务、指导评价下,整合由常州八所高校、高职校组成的常州社区大学分校和三个常州社区大学二级学院的优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出具有各分校、各学院专业优势与区域特色的、满足社区居民各类不同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项目,并进行科学有效地策划、组织与实施而取得的教育成果。推进常州社区大学分校“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的开发设计与运行实施,是加强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建设,整合社区教育支持联盟成员单位的合力,培养更多的优秀社区教育教师,开发出更多的优质社区教育资源的重要平台与抓手。简单来说,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社区教育的角度讲,加强了社区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提升了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能力;(2)从高校本身来讲,为高校提供了服务社会的机会与平台;(3)从当地居民的角度来讲,促进了当地居民精神文化层次的提升与生活品质的提高。

目前,该系列项目一共有十一个,分别为:常州工学院开发的《常州文化传播工程系列一——常州名人和方言的魅力》;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机电技术应用》;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开发的《美化、安全、环保——健康居住生活系列知识》;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发的《常州老年市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程》;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开发的《艺术与生活》;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发的《新市民技能提升工程》;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发的《智慧消费》;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发的《饮食营养与保健》;常州社区大学财经学院开发的《常州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素能提升培训工程》;常州社区大学文法学院开发的《社区工作者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等;常州开放大学财经学院开发的《常州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素能提升培训工程》。这十一个社区教育项目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常州社区大学各分校的专业特色与资源优势,给常州市民传播了大量内涵丰富、类别多样、切近生活的社区教育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常州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实施的形式主要包括开发项目课程、实施课程教学、开展各类知识文化展、科技实训、实践体验、宣传活动和文艺展演等。比如,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已开发出的“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课程有86门,据不完全统计,课程实施次数近300次,近两万市民受益。目前,这十一个社区教育项目均在精心开发与探索实施后,进入深化推广阶段。常州社区大学已组织多次会议,召集各项目负责人与各分校社区教育分管领导,共同商讨项目的设计与推广,解决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协同推进项目建设,使各项目建设得到不断的深化。

(二)主要问题分析

1.与社区沟通交流的渠道畅通度不够。发展社区教育,通俗点理解,就是教育与社区双向互动,相互促进。而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垂直的,分割的,很容易造成教育与社会的分离,体现在社区教育上就是教育与社区的分离。“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是为了满足社区教育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而打造的项目品牌,因此,项目的内容比较丰富、实施形式多样,需要稳定的、足够的社区作为依托和平台。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各分校与社区沟通交流的渠道畅通度不够,而且有的社区居民未能理解社区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对社区教育的参与意识不强,从而使项目工作计划和授课计划实施受阻,或者达不到预期的实施效果。

2.网络平台尚未得到推广和充分利用。随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发展,“互联网+”模式、移动终端技术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市民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实施过程中,网络平台的应用并未得到推广,网络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项目开发的专门网站与课件互动性不强。而且,在加强微课程建设、探索现代化的授课方式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的努力。

3.分校教师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参与“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建设的教师团队力量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分校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整合存在问题,尚未形成教师“团队作战、分工协作”的模式,有的教师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够,因此,学校专业教师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学校层面,鼓励学校专业教师利用专业特长积极开发优质社区教育课程和实施社区教育课程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对项目实施的检查评估与反思不够深入全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针对社区居民这一独特的受众群体,教学研究还未形成常态化;(2)项目的实施前期对市场的调研尚不够充分,未能真正从百姓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我能给与什么”出发,课程模式、教学手段没有脱离学校课堂教育的框架,急需更新和完善。

三、完善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的运行机制

社区教育运行机制是指组成社区教育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方式。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的组成部分,即各要素;各要素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方式。“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建设作为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建设重要的平台与抓手,重点需要紧紧围绕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共享机制这三个着眼点,进一步强化机制的运行。

(一)动力机制方面

1.打造项目特色品牌。社区教育项目是指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依据对社区教育内涵的价值判断,对某一项特定的任务,进行策划、组织实施,所取得的教育成果。[2]针对各“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项目推进的现状进行调研与反思,进一步找准切入点与结合点,调整、优化项目内容,争取凸显出各项目的特色与文化,努力打造项目特色品牌。

2.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开发项目微课程与建立网上学习社区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内涵;在项目开发的专门网站建设上,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与经费做好网络平台建设。

3.强化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报道,扩大社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努力覆盖更多社区人群,全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4.加强社区与教育的双向互动。所谓社会教育化,意味着社会要为一切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样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3]常州社区大学及其分校要主动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单位或组织建立关系,与其形成社区教育合力,不断丰富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的内涵。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推动社区教育,实现教育与社会的结合,这是社区与教育双向互动的目标,也是社区教育的本质之一。因此,社区教育支持联盟成员单位尤其要加强社区与教育的双向互动,促进教育与社区的融合,为社区教育工作的继续推进提供更多的条件与资源,从而推动社区教育的深入内涵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机制方面

1.多渠道筹措经费。要利用各种平台与渠道,大力寻求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教育合作,争取更多的政府与非政府的支持与资助,大力提升社会教育力,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的经费保障,推进社区教育的深入内涵与持续创新发展。

2.完善师资保障。(1)建立并完善高校教师建设社区教育课程的长效激励机制。制度不仅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同样是使教育获得良性发展的决定因素。[4]由上述问题分析可知,许多分校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整合存在问题,很多专业教师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资源是推展社区教育的基本保障,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社区教育的发展。因此,还需要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社区教育,让前期项目研究的投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建立并完善高校教师建设社区教育课程的长效激励机制是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重点是要把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纳入教师的日常绩效考核中,并制定具体规范的细则、要求,进行切实有效的评价考核与奖励惩罚工作。(2)打造教师团队,创新社区教育发展平台。社区教育的深入内涵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寻找推展社区教育更好的平台与抓手。结合常州的情况,目前需要努力地着眼点在于充分发挥常州社区大学八所分校的师资优势,以常州市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为新的发展平台,在社区教育名师的示范引领下,重点以社区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的形式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教学实践、项目实验、网站开发、理论研究和宣传引导,争取以点带面、引领示范、辐射推广,加强社区教育师资的培养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打造社区教育的特色与成果。

3.加强各分校间的沟通协作。由于社区教育支持联盟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结构,不存在行政之间的隶属与管理关系,因此,各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非常重要。常州社区大学八所分校作为常州市社区教育支持联盟的主体,承担着推进当地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职责。因此,一方面,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社区大学分校共同推进社区教育的章程与规范,发挥契约对行动的制约与要求,完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各分校要清晰、正确地认识到发展社区教育对学校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能够自发地产生推展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和驱动力。

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常州社区大学要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指导职能,重视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对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建设的引领作用,尤其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功能、价值上的系统认识,以及在社区教育实施途径方面深刻的认识和研究,针对社区居民这一独特的受众群体,开展常态化教学研究,并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创造更完备的条件,从而更好地理论指导实践,提升社区教育的功效,真正实现惠教于民。

(三)共享机制方面

1.加强分校间的资源共享。具体来说,要采取多种途径,利用各种形式和平台,扩大信息渠道,多方沟通合作,不断加强各分校之间的互动协作与资源整合,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受益。

2.进一步吸纳社会多方资源。社区教育支持联盟,是终身教育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组织系统。加强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建设,要进一步吸纳社会多方资源,不断壮大社区教育支持联盟的队伍,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尤其是要较好地整合当地中小学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互惠,进一步发挥社区教育支持联盟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

[1]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

[2]陈乃林.关于社区教育项目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9(9):16-19.

[3]厉以贤.教育·社会·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78.

[4]刁仁德.教育的经济学批判[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4.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重点课题“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研究——以常州社区大学分校“一校(院)一品”项目建设为视角”(项目编号:15SEW-Z-016);2015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重点课题“社会教育力提升研究——以常州终身教育共同体为视角”(项目编号:JSS-B-2015004)

仲红俐,女,常州开放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终身教育。

G720

A

1674-7747(2017)25-0043-04

[责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分校常州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常州的早晨
《大学》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