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牡丹亭》多种形式改编背后的美学价值比较及思考

2017-01-28李丽园

黄河之声 2017年14期
关键词:芭蕾舞剧牡丹亭实景

李丽园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昆曲《牡丹亭》多种形式改编背后的美学价值比较及思考

李丽园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昆曲的命运发生转机,昆曲经典作品《牡丹亭》也以各种形式的改编开始大量出现。本文立足美学视角,选取较有代表性地青春版《牡丹亭》、园林实景《牡丹亭》、芭蕾舞剧《牡丹亭》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剖析各种形式改编背后,我国古典美学相关理论在传统艺术作品现代改编中的支撑意义及这种现象背后带来的学理思考。

《牡丹亭》;改编;美学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个人追求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作品中的主人公杜丽娘,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昆曲表演,充分展示了民族性格的中和之美与民族艺术的精粹之美。昆曲之所以能够跨越明清,直到现在仍有着毫不衰歇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的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与我国古典美学内在呼应的审美品质高度一致。本文有代表性地选取青春版《牡丹亭》、园林实景《牡丹亭》、芭蕾舞剧《牡丹亭》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以剖析各种形式改编背后,我国古典美学相关理论在传统艺术作品现代改编中的支撑意义及其所带来的思考。

一、青春版《牡丹亭》——深扣主题、严守均衡之美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共同打造。该剧于2004年4月开始在世界巡演,白先勇先生根据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在保持了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理念基础上,利用现代剧场的相关概念,把这部传世经典艺术作品以更加青春靓丽的艺术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从内容之情“至、真、深”到结构之“梦中、人鬼、人间”情

深探《牡丹亭》这部文学巨著的主题,则在于一个“情”字。因此,在青春版《牡丹亭》中紧紧抓住的也是这个字,并围绕它来深入阐释汤显祖的“情至”、“情真”、“情深”,全剧的结构也是在这一主题结构逻辑线下递进展开——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在青春版的《牡丹亭》中,汤显祖笔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最终返回人间,与柳生梦梅结成连理。在步入21世纪的海峡两岸的舞台上,这部穿越几百年的经典传统昆曲作品再次以情动人,重新给予爱情最高的礼赞。

(二)从音乐设计之“均衡”到人物铺陈之“均衡”

“均衡”是形式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均衡表现出了相对稳定的视觉上和心理上的感受,迎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昆曲在创作上则严守了“均衡”的原则,内容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含蓄蕴藉;表演上的不温不火等都与“均衡”的内在指示性有关。青春版《牡丹亭》为了保有原来昆曲中的这种均衡,在音乐、唱腔的设计上基本上沿用了昆曲版《牡丹亭》,如此来保持与原作内在美学旨要高度的一致。原剧在人物铺陈方面,有生和旦的两条行动线,将明与暗的内容统起来看,大体上达到完全均衡。青春版《牡丹亭》虽在体量上做了缩减,但人物铺陈成功地沿袭了这一点,做到了生旦戏双线发展,达到了中国古典美学所追求的对称平衡之美。

二、实景园林《牡丹亭》——诗化意境、回归天人合一之美

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由著名音乐家谭盾和“昆曲王子”张军共同担纲,联合舞蹈家黄豆豆等国内各领域顶尖艺术家共同打造,自2010年首演后,共演出130余场。相较于青春版《牡丹亭》,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最大的特点,便是用实景、实情来呈现这部巨作。主创团队将牡丹之亭大胆地还原,交给园林来作为依托,给观众以汤显祖笔下最真实、最纯粹的牡丹之梦。

(一)将古典美学之“意境”赋予诗化之解读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心”与“境”、“情”与“景”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完全融合。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呈现过程中,幽幽的曲笛自水面飘来,恍如梦幻,它将古典美学中的意境重新赋予诗化的解读。加之昆曲“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唯美之感,让观众始终真实地置身于故事当中。园林本身就是乐器:流水为琴弦,山石为打击,花鸟虫草为合唱,风吹草动是交响,再搭配以三五件中国乐器,以极简主义的方式共同来演绎自然之声。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的这种创新的美学理念支撑力,则体现在确实很难再找到其他空间,能够比园林更能够承载中国传统艺术精粹昆曲的意境之美、诗化之美。

(二)将文学剧本之奇幻返璞归真,真正实现情景交融

要救赎自身正在加速消逝、同时又受到西方强劲挑战的中国传统艺术及其所呈现的文化精神,首先我们就要将一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凝练出的精髓“生命”活力灌注其中,这也是我国美学的传统精要所在,即“天人合一”。实景园林版《牡丹亭》将舞台子搭到了现实中,将戏曲中的场景实景再现,让观众在欣赏昆曲的同时,更可以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牡丹亭畔,梦回曲中,这是实景园林版《牡丹亭》最为独特之处。可以说,回归是实景园林《牡丹亭》最大的艺术追求,将作品回归昆曲最为惬意自在的演绎状态,与大自然的风声、鸟声、蛙声相映成趣,构成一曲和谐的自然交响乐。

(三)芭蕾舞剧《牡丹亭》——大胆创新、追求以简代繁之美

芭蕾舞剧《牡丹亭》是由中央芭蕾舞团于2008年5月推出的中国原创芭蕾力作,它撷取传统艺术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的精华,通过舞者杜丽娘和两个精美化身的交融,以西方芭蕾为手段、通过改编传统艺术中的经典作品,进而探索中国传统经典艺术作品与西方艺术具体在实践上的相交融合,这种创新思路的价值尤其值得关注。

1.突破中西艺术美学壁垒,大胆追求形式创新

芭蕾舞剧《牡丹亭》大胆通过形式上的创新,使其在众多关于《牡丹亭》的改编版本中独树一帜。实质上来看,作为典型西方艺术的当代芭蕾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上有很大不同,对于这一点的处理,芭蕾舞剧《牡丹亭》则在充分尊重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通过西方古典芭蕾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不仅仅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舞蹈形式结合,同时,主创人员更是大胆地将西方经典音乐作品引入,真正打造了一部中西合璧的《牡丹亭》。

2.以简代繁,以美学理念为桥梁嫁接中西艺术

昆曲表现的是一种虚拟之美、写意之美,这种虚拟与写意,很大程度上依凭中国美学的以简代繁这一理念为支撑。可以说,这种美的打造,是人们的幻化之美在想象中共同完成的延伸。芭蕾舞剧《牡丹亭》抓住中国古典美学以简代繁这一要义,内容铺排上,放弃了文学原著的大量情节,重新打造梦园与冥界的交织;音乐上,也放弃了曲牌的唱词,取以代之后现代配乐与人声特效的交汇;同时,放弃了梦境园林所追求的浪漫意境,用以黑白两界与红粉佳境的交替来取代。不能否认,用当代芭蕾的形式来改编这一我国经典昆曲力作较之青春版《牡丹亭》与园林实景《牡丹亭》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种始终秉持中国古典美学精神来对传统艺术作品进行与西方艺术大胆嫁接的尝试,对于发展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做出了实验性的探索,还是很值得关注。

艺术对象是表现性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某种语言,而要把这种语言表述出来则需要为它找到一种合适的外在形式。在这其中,“美”是形式的另一个名称,它像一种超越的本质一样从外部形式降临到内容之中。同时,它还是审美性质的另一个代名词,每当它的内容被赋予一定的外在形式之时,它就会以某种方式使自身获得充分的表现。对于如《牡丹亭》这般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经典作品,当今时代要做的,就是为它们找到这种与现代嫁接的最合适的外在表现。不管艺术作品沿着哪条道路寻来自身的外在表现,百变不离其宗的是其中其蕴藏强烈的美学理念与审美质素,这也是其能够穿越历史始终保持活力的要义。

[1]彭银修.东方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胡继华.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刘纲纪.东方美学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根基[J].文艺研究,1989,05.

[4]刘静.幽兰飘香——昆曲之美[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

[5]约翰.杜威,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猜你喜欢

芭蕾舞剧牡丹亭实景
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
牡丹亭
“实景与想象”——明清武夷主题的意象式文人山水画研究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花木兰》剧照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读《牡丹亭》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央芭蕾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