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本土民族舞蹈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影响研究
——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
2017-01-28周丹青湖南科技学院
□周丹青 湖南科技学院
一、目前国内对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动态
国内目前对于我国民族舞蹈的研究相对全面,主要书籍有2009年12月16日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委员潘志涛教授主编的《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在这之中就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民族舞蹈的特色与传承方式。由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钟宁教授主编的《瑶族、壮族、苗族和彝族——中国民族民间舞特色教程》该书中对于瑶族、壮族、苗族和彝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另外还有2006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永州瑶族》等一系列的书籍。
二、永州市目前“建设历史文化”动态
2016年12月16日永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国务院批复。多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千年古城风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工作目标,正确处理古城保护、建设与利用的关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体系。完成了“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先后公布170处历史建筑保护名单,进行挂牌保护。投入14.8亿元,用于文物保护和古迹修缮,较好地延续了古城历史文脉。
2017年03月11全国人大代表、永州市委书记“李晖”在“谈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说道:“获评势必将给古城带来积极改变。”李晖说,“获评本身就是对永州历史文化的最大认同,对永州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认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张货真价实的城市品牌”。永州会用好这张金字招牌。李晖说,“文化让城市更有品质、文化让城市更有活力、文化让新型城镇建设更富魅力,文化才是特色城市最大的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永州本土民族舞蹈的传承与推广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影响是在永州成功省报历史文化名城与贯彻全国人大代表、永州市委书记“李晖”同志的古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大前提下提出的,永州作为有着29个民族,和37.57万少数民族人口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本土民族舞蹈自然是其本土特色不可或缺的一面旗帜。推动本土民族舞蹈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相结合,从而使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达到提高名城的本土效应与文化效应,为更好更快更具永州本土气息的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建设历史永州、文化永州、古城零陵做出贡献。因此,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背景下永州本土民族舞蹈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影响研究是一项学术与社会意义并举的工作。该课题研究不仅可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与积极发展永州特色旅游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更好地推广与保护永州本土民族舞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人们更好更易地了解和认识永州本土民族的特色,这将对永州文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永州主要少数民族目前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永州主要少数民族为瑶族、壮族,在落实国家关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上,目前关于瑶族、壮族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已经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创新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地方群众对瑶族舞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与保护领域的意义重视不足,瑶族舞蹈普及力度不足,作为永州特色地方文化的“名片力”不强。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永州瑶族舞蹈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然而关于它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结合的研究一直是较为稀少的。
四、永州少数民族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结合的可行性
2016年12月16日永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国务院批复。永州的少数民族特色便应是“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抹重色,在古城的景区规划中,我们不难找到“江华瑶族自治县”的身影,但是从目前的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来看,想要把永州的瑶族与壮族等少数民族融入文化名城建设中,为文化名城建设添砖加瓦,就要先解决传承的问题,从这一问题的可行性来说,永州作为文化名城自然也有着众多历史悠久的院校,其中就有目前永州的唯一一所高等本科学府——湖南科技学院,而该学院目前也有着众多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在瑶舞还是在瑶歌的传承上都能做到合理的课堂化与原生态相结合,高等院校本身便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各方面人才的重任,并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精神和智力支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将永州的地方高校参与瑶族舞蹈、瑶族歌曲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不仅能为永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服务不仅能为“名城”建设添砖加瓦体现永州的“民族文化软实力”,同时这也是时代和社会所赋予的重任,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发扬民族精神、推广永州文化特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