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情笔墨 创造意境

2017-01-28济南市长清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艺术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中国画

□周 敏 济南市长清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中国山水画注重写意性,历来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缘物寄情、以形传神,强调“气韵生动”(谢赫六法中的第一法)。历代前贤墨客对山水画意境笔墨的论述可谓浩瀚如海,“再如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画有尽而意无穷”“笔墨之妙、画在意中之妙也”……山水画强调气韵、传神,它的创作过程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画面的每一部分似乎都可以体现作者的某种追求,使画面既能流露所描绘景观的风韵,又能体现其具有传统与现代意识相融合的审美视觉效果,注重“意”“趣”“情”“韵”和浓郁的典型特点,不为具体的某景某地所拘泥。它的表现形式是自由的,从不脱离现实,讲意匠,叫意匠经营,它的造型规律是“不似之似,是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取其神韵,写其大意,达到‘以物托志’的目的。”

没有意境的山水画不能感动人心,意境是绘画的灵魂。中国画自古就形成了重视意境形式的传统。意境的产生,是作者在生活中对某种事物的观察、感受,生发想象,体验吸收,经过意匠经营、主观陶冶,对物态高度提炼和简化,并利用恰当适应的表现形式,构成情理形神的统一,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志和完全个性化的诗一般的艺术境界。它是绘画基本要素的综合反映,通过作品呈现出来。

意境的呈现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诗画相通,诗画同源,早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说法。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会使观察者获得画面以外的美的享受和诗的联想,进入诗的境界。作为一个画家,既要有诗人的情思,又要有丰富的、具体的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作者通过琵琶的刚柔、强弱、松弛、快慢等的启发,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迸发灵感的火花,创造出灿烂辉煌的诗作。

联想可让画家对某种事物赋予某种含义。如看到竹子,可以联想到它的中空外直、心向上的品格;看到一朵纯净的白荷,可以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韵……画家笔下的事物,已被变为胸中之物,赋予了某种象征和化身,强调了主观思想与客观思想的统一。潘天寿的《露气》、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听山泉》、傅抱石的《观瀑图》,都是好的例证。

诗画结合,贵在含蓄。艺术美感享受的获得,最终要通过读者对作品的观赏、品味、思索和想象来获得。作品是有限的,而意境是无限的,这种有限中的无限,也就是所谓的含蓄美吧!

山水画意境的创作,离不开画家的丰富生活阅历,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十分精辟的说法。要创作就必须到生活中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现实的真实,作为美术的山水画,更不能用来“案城域、辩方州,标镇阜、划浸流”(王微,《叙画》)。它必须在现实生活对客观外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艺术加工,使其更典型、更美,才能更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山水画的意境在下笔之前(即意在笔先、落笔之中、收笔之后)落笔要有“以形写神”的“无我”之境,一个求形似(指所描绘的物象),一个不求形似但两者都有形(指物体的形状,即重视客观依据)。形的表现,关键在于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宝藏,它是一种固定的表现形式,来源于客观对象,但又是主观的东西。在不同画家的表现手法中,笔墨引起的神色迥异的形象的完美、意趣的深邃,一切又从属于其的奇妙变化、高超的构思,精湛的画面效果在必然的笔墨规律支配下产生。所以,脱离笔墨看中国画就等于不认识中国画的绘画形式特征。寄情笔墨,抒写情怀,造型不为形用,抒情不役于情,粗壮、雄浑带有飞白的笔墨,能引起苍劲、老辣的感受,行笔流畅,墨色蕴藉能获得华丽的、滋润的感受。疾笔草草,墨色多变,则又诱发狂放,洒脱的联想,但这一切都体现了一个“情”字,表现山河之情,表现人民生活之情。所以,意境离不开贯通一气的情感,而情感有待于对整体形式的把握,表意需要从物质对象中解救出来,才能获得抒发意境的审美效果。

提高笔墨效果,加强对中国文学的书法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文学固然有象形文字,但它逐渐抛弃了象形国画的写实风格,代之以抽象的线条组合,获得了更为自由、更为多样的形体构造和姿态,发展成心画,体现了书法与绘画的血缘关系,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之说。加强书法技功训练,可以更准确恰当地表现对象。书法艺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内容。蔡邕在《笔论》中描绘汉字写成后说:“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利用抽象扩展人的神思,提高人们的审美想象力,提高驾驭笔墨的能力,从而到达“纵横可象者”的境地。

从审美角度看,书法也具有对称、平衡、流动、形象的视觉美感。汉字的点划具有流动的美,在组合中是万千变化的面貌,产生了生机勃勃、流动飞扬的效果。只有综合在一个图形里,点画才能“为千里陈云、为高峰坠石”,否则便是无生命的横竖而已,这强调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重要性。学习书法的运笔,是为达到某种艺术效应的技巧训练。用笔的方法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粗细、飞白等。用笔方法不同,可起到改变不同形体的结构的作用。幻化的笔墨,形成万般风貌。书法理论中的“布白”计白当墨,都是指用笔的墨色浓淡、粗细来打破空白的对称,达到新的平衡,以取得更高的审美意境。空间感、空白、重笔、笔断意连、飞白等,都能营造一种艺术效果。所以,中国画讲笔墨趣味,讲怎样用笔是和谐的效果,关键就是“凡倾吐日写、故作写作画皆日写”。“倾吐”就是情意的抒发,将书法艺术中的笔墨韵致运用到国画中,因为笔墨形式与创造意境是分不开的。一幅笔墨扎实、意境清新的山水画,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综观山水画创作的整体艺术流程,除注重“写意”的原则外,其表现体系也包括多种因素,如空间、空白、散点透视、运动透视、以大观小这些空间意识。另外,构图也就是经营位置,讲究奇整、开合、虚实、动静、繁简、疏密等。再加上题跋、镶印、装裱等,就可以成为一幅完整的山水画。

结 语

一件艺术精品多是以其精湛的艺术构思与技巧的结合来展示作者的阅历、情感、修养。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要有新意,充分发挥画家的聪明才智,进行各种艺术探索,创造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笔墨山水画中国画
中国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笔墨童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