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广电融合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2017-01-28郝天韵
文/邹 波 郝天韵
江苏广电融合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文/邹 波 郝天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融合创新的推进,省级广播电视台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以下简称“江苏广电”)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及时改版、出品APP、推动三网融合、进行产品开发、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等,按照“内容产品化、产品平台化、平台生态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省级广播电视台创新发展,为其他省级广播电视台提供了诸多可借鉴之处。基于此,笔者以新时代背景下对媒体融合创新的认知为依托,具体分析江苏广电的融合创新实践,探究其在融合创新发展道路上的方法和路径,以期为我国省级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融合创新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江苏广电基本情况
成立于2001年6月的江苏广电,以“责任塑造形象,品质成就未来”为办台理念,以“高标准建设全国一流新型媒体集团”为奋斗目标,连续十二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五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综合实力居全国省级广电前列。截至2016年,其共开播14个电视频道,其中江苏卫视(标清、高清)、优漫卡通卫视为上星频道,城市、综艺、影视、公共新闻、体育休闲、好享购物、教育为地面频道,国际频道为境外落地频道,江苏动视为移动电视频道,靓妆、幼儿教育、财富天下、学习为数字付费频道;拥有11个广播频率,开播10套广播节目,包括新闻综合广播、新闻广播、金陵之声、交通广播网、音乐广播、经典流行音乐广播、文艺广播、故事广播、健康广播以及财经广播;除广播、电视以外,江苏广电还拥有报纸、杂志、影视动漫、院线、影城、网站、学校、家庭购物、新媒体等业态,具备了在多级市场上进行多媒体运营、对内容进行多渠道传播的资源优势。
江苏广电同时拥有各种型号的广播电视转播车、卫星新闻直播车9辆;不同规格的电视演播室15个及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设施;加之数字硬盘播出系统全面启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设备数字化改造基本完成,建设了国内领先的全台制播系统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走在国内省级广电前列,随着媒体融合深入地推进,其创新实践也层出不穷。
江苏广电融合创新实践
改版网络台,打造全新荔枝网(JSTV)。为更好地落实国家三网融合政策,2015年,江苏网络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网络台”)主站完成改版,升级为“荔枝网”。2016年上半年,网络台继续在“创新”上下足功夫,以“传播+分享”为目的,将策划、推广、互动、多媒体创新表达、跨平台发布等各种方式综合运用到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全过程。组建主旋律小分队,开发融创工场,打造“1+6”产品群,积极参与“荔枝云”建设,倾力打造全媒体创意营销生态系统。
2016年1月至6月,网络台各项创收累计为969.05万元(税后),同期增长4.2%,其中,广告(整合营销)788.18万元,同期增长0.3%;手机电视59.71万元,同期减少34.9%;服务121.16万元,同期增长130.3%。
全媒体新闻演播室。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革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几年前,国外就已经开始进行演播室的升级改造,出产了诸如《安德森·库珀360°》等大受欢迎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国内多家电视台也进行了类似的演播室升级改造。
2016年6月,依托全媒体新闻演播室的时政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经全面改版后正式推出。值得一提的是,全媒体新闻演播室通过与江苏广电“荔枝云”平台整合接入,可实现电视、广播、网络资源的快速、有效整合共享,同时拥有融合新闻所追求的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将社交媒体、新闻制作与播出紧密结合。改版后的《江苏新时空》将创新播报方式、版式包装全面升级、增强互动参与、多手段多屏呈现、持续内容创新,增强新闻节目的互动性、鲜活性和可看性,力求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效果。
“全媒体”与“高清”是全媒体高清演播室的两大基本特征。“全媒体”主要是指演播厅作为一个信息处理中心,集合了宽带、卫星连接、直播信号等多种传输手段,使得影音素材可以便利地传进演播厅;当播出的时候,演播厅可以将信号进行编码,向包括数字电视、移动电视、PC等所有终端发送,真正实现了信息接收与传输的全媒体覆盖。“高清”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演播室实现了高清节目的生产要求,其技术条件达到了高清电视的播出标准;二是演播室高清大屏的使用。改版后的《江苏新时空》全媒体新闻演播室就是这一融合的最好呈现,其通过全媒体高清演播室来进行新闻节目的生产有两大优势:一是直播优势,二是互动优势。
江苏广电出品APP。自2012年以来,江苏广电出品一系列手机应用,包括互动性较强的社交类APP,如荔枝社区(2015年3月27日推出);游戏类APP,如最强大脑(同步手机游戏)、江苏卫视客户端、非诚勿扰、一站到底(PK版、题库);用于爆料的新闻原创APP,如荔枝新闻(2016年3月17日推出)、荔枝广场(2016年5月24日推出)、拍拍新闻-校园版(2013年10月24日推出)、手机视讯(2014年11月25日推出)、i拍拍新闻(2014年8月4日);还有城市生活服务类APP,如南京掌上公交(2016年6月24日推出);移动商城类APP,如通享惠(2014年7月17日推出),是国内首次零售业与通信行业联合的创新尝试;音乐广播类APP,如早起的长江之声(2012年5月16日推出)、大蓝鲸(2016年5月19日推出);视频播放类APP,如乐享电视·手机电视(2016年3月22日)、乐享电视(2014年10月2日推出)、无线江苏(2016年2月23日推出)等。
近年来,各大广电系统纷纷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来增加其电视观众的黏性并拓宽网络阵地。在深度化、整合化、面向观众的“个人化”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局限。由此,电视APP应时而动,成为广电媒体又一重要的线上推广方式。
江苏广电融合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一是主站底层改版。基于全新的网络台内容管理系统(CMS)打造“资源池”概念,采用清晰的“签发+推荐”模式实现内容的日常更新,从源头上避免了站点架构混乱、文章无法被检索等问题;基于Solr技术实现站内全文检索;跨终端访问的无缝体验;实现了视频点播的多终端访问;二是荔枝云。积极参与总台荔枝云的建设与测试,并在主站底层改版中充分考虑与荔枝云之间的对接,并与其中几大厂商都有深入沟通与测试,如新奥特和云视的快编、索贝的统一内容池、天马的数据分析与自动拆条服务等;三是微信矩阵与互动开发。为实现总台对微信公众号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同时满足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江苏广电一方面部署了“JSTV微信矩阵管理系统”,另一方面与广州微摇公司进行了深度调研与尝试合作;四是大数据。目前网络台与第三方技术公司进行深入合作剖析用户行为,从而对全站内容进行效果分析,便于更及时找到切入点进行改进。
体制机制建设。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网络台不断进行探索体制机制建设。在内容层面,改变以往单一的新闻采编和传播方式,以内容为核心向新媒体渠道、终端进行拓展,创建多种传播新平台,形成跨媒体运作新业态,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在产业层面,利用政策和内容资源优势,积极开办网络电视台、新闻客户端、手机电视等多种业务,发展新媒体产业,并通过台网联动,将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充分打通,把传统媒体受众精准定位为大规模可掌握不同渠道的用户,建立包括内容、渠道、用户在内的荔枝生态圈。在技术平台层面,打造全媒体内容聚合、采编、生产、分发平台,丰富节目内容、创新呈现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提升管控能力,适应信息化传播渠道多样化的要求。
内容建设。第一,思维理念不断创新。2013年网络台在业内最早提出多屏直播并引入网友“边看边聊”的概念;2014年率先提出新闻秒抢和秒报的概念,并首次将这一做法用于两会报道,一时间引起热议,取得上佳效果;2015年将最新的H5技术运用到全国两会报道,为150位江苏籍代表委员分别量身订制了其参与两会的私人档案,内容上集纳代表委员历年来参政议政的真知灼见,形式上集视频、文字、图片、网友互动为一体;2016年初,网络台成立主旋律报道小组,重点投入主旋律报道的战斗中。积极完成江苏省委宣传部等各级部门各项宣传指令,除了常规报道外,更着力于在主旋律报道创新表达方面奋勇“试水”。用三句话来总结即:精研指令策划在前稳步落实,走出套路求新求变开拓视角,融创工场花式表达产品不断。
第二,表达方式和渠道不断创新。从最早的图文盘点、动图制作、短视频使用,到后来的图解、数说、电子地图、动漫、图文直播、手机视频直播、H5页面推出,网络台一直致力于全媒体表达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同时,全面统筹协调PC端、荔枝新闻、手机电视、乐享电视等多平台发布的资源优势,并通过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多终端多渠道的创新推广,加强信息传播的覆盖度,大力提升传播效果。比如,为江苏省发改委量身订造了美观易懂的长图——“和2020有个约定”以及动画片“出炉记”,“卡通+音乐+顺口溜”的表达令人耳目一新;为南京市发改委设计了“剧透2020”长图,对南京“十三五”进行了清新有趣的可视化表达。特别是动画片“绿”动南京,借助闯关游戏让“南京大萝卜”卡通形象行走其中,推出后广获好评;配合江苏省首届网络社群大会以及新媒体矩阵上线制作的“情暖江苏”公益宣传片:采取“卡通+实景”的方式,独家设计卡通形象“水滴君”手持相机沿途走过十三个城市,分别拍到的一幅幅感人画面,将各地的公益活动进行了集锦式展示,每个城市精心手绘地标,最后用一张张笑脸拼接成“情暖江苏”的原创LOGO,创意独特,配乐精心,也为江苏省网络社群大会开幕式增色不少;应江苏省文明办要求,先后制作“江苏省文明办邀你加入群聊、说说文明旅游那些事儿”长图等图文、H5作品,均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认可,建立并巩固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第三,巩固并进一步提升“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2016年上半年,全媒体平台在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共发稿件8360篇,点击量为76855194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8倍。发起“爱的好声音”公益活动,活动收到了来自各地的好声音,包括著名演员刘恺威、古力娜扎、车晓、关晓彤等,知名广播、电视主持人,以及上百位网友参与。同时尝试跨界融合创新,与滴滴打车合作,通过出租车服务窗口扩大荔枝新闻和全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期间收到数十篇出租车和快车司机来稿,不少稿件点击量高,社会传播效果也非常好。
第四,打造全媒体评论板块,强化网络评论。以《荔枝时评》为主的全媒体评论板块,目前拥有《荔枝时评》《荔枝娱评》《00后说》和《记者手记》在内的四档栏目。主打栏目《荔枝时评》,上半年围绕“十三五”“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2016年江苏两会”“2016年全国两会”“两学一做”等大事件做系列评论,并以苏平名义出品部分原创评论,其中大部分稿件得到宣传部门认可并在省内重点网站进行推广,部分稿件推荐至全国网信系统内部做全网推广,被全国300多家重点新闻网站转发。《荔枝娱评》以影评为主,每周末发稿2篇,并配合卫视节目宣推计划出品原创稿件,推至微信公众大账号转发。《00后说》用“编辑布置选题—老师推荐作者—编辑评估作品”的循环流程,从中挖掘出一批优秀“00后”新作者,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稿件,个别稿件推荐至省宣和共青团做全网推广。“荔枝后窗”在今年初现雏形,采用编辑选题约稿作者的流程,利用独家资源抓住热点及时出稿,其中,六一儿童节最心酸礼物三篇稿件均获得高关注。
第五,重视内容原创策划,精心打造“荔枝出品”。截至目前,网络台已形成包括新闻、评论、娱乐、短剧等多个领域大大小小20多个原创栏目,这些原创节目对外塑造品牌,对内培养人才,旨在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名小编、名评论员、名制作人。
江苏广电融合创新发展战略
重点项目和报道持续发力。主旋律小分队将精准把握当下报道要求,抓住宣传热点:网络文化季、抗战、国家公祭、年终报道、节庆报道;推进独家策划:“锦囊计”、第六届江苏书展、“两学一做”之“听红歌猜歌名”、国家公祭、“十一”黄金周、年终策划(年终内容盘点类)、紫金工作室项目;维护重点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两学一做、争做中国好网民、网络公益暖新闻;锻造团队实力:创造机会,努力在原创报道和独家设计上体现品质,形成风格,巩固实力。
积极推进“荔枝全媒派”融创工场的发展。今年下半年,全媒体平台还将继续拓展稿源,特别是重大新闻的报道加强策划和联动,适时采取联合采访的方式将荔枝新闻的原创报道做大做强,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找寻重大报道线索,改变过去后台等待审核的被动报道方式。加强报道题材的多样性,加强来稿审核把关,强化来稿规范。
荔枝锐评内容矩阵已基本完善,今年下半年将按照现有流程思路继续拓宽《00后说》和荔枝后窗作者,并形成固定推发模式;继续提升时评质量,集中选题类型并明确稿件标准,打造高质量、高点击稿件;主旋律评论需拓宽作者队伍,兼顾宣传报道需要和市场反应。
加速推进网台旗下各类产品的发展。首先是新推出的荔枝新闻4.0版,不仅有上线互动直播功能,还优化了移动直播功能模块,增加了美颜、评论、预告、回看、推荐等功能。并将视频直播、图文直播、互动聊天作为独立模块,可任意搭配,满足不同的直播需求。此外,其还整合了江苏广电的电台资源,实现在荔枝新闻客户端实时收听总台旗下频率直播;部分精品内容经过收录、拆条、筛选、改造,实现点播;利用整点新闻播报的即时资讯内容,组建音频头条,实现解放双手的目的,最终推动江苏广电电台资源的移动端最大化整合和利用,并带动其他优质资源的音频化改造和利用。其次是荔枝网的内容完善和持续的网站推广。建立WAP站,以网络台产品之一的身份与其他各产品并存,并实现与其他多终端内容的无缝呈现。目前WAP站已设计完毕,页面制作将继续推进,并从台网联动、线上线下活动等多渠道展开宣传。
加速落实整合营销发展和创收规划。继续拓展整合营销的思路,为客户在江苏区域落地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策略。台网互动,加强和地面频道的联动,齐心协力把品牌客户在江苏区域的投放拿下来。继续拓展和政府等部门的合作,在带动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能创造产业收益。
作者单位 邹波 江西科技学院协同创新中心郝天韵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