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闭演唱技法的理论及实践
2017-01-28杨菁
杨 菁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浅析关闭演唱技法的理论及实践
杨 菁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关闭唱法是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演唱技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呼吸、共鸣、控制等演唱问题。在本文中将结合沈湘教授的关闭唱法的理念,结合中外各大演唱名家的演唱技巧,对关闭唱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闭唱法;声乐;演唱;控制;呼吸
根据沈湘教授的教法,关闭唱法的呼吸分为两个同时进行着的过程,他称之为“两头吸气”:一头是以声门为界,气向上吸用来扩张鼻咽腔;另一头是向下要在腰腹之间找到深吸气的感觉。而且“两头吸气”还要配合“胸口叹”,就是从胸口“垂直向下叹气”。乍一听不是很矛盾吗?其实不然,沈湘教授是在传授美声歌唱呼吸的活法。人在自然吸气时,是用肋间外肌、胸大肌、胸锁乳突肌、背肌等向下、向外扩张胸腔,使得膈肌下沉,这样肺泡内气压低于大气压,空气就可以流入肺泡内;而在呼气时,上述肌肉共同向内向上收缩,膈肌上浮,挤压使得肺泡内气压高于大气压,空气流出肺泡。而在美声唱法这种特殊呼吸过程中,加入了腰方肌等腰腹部肌肉群、臀大肌、腿部肌肉等相关肌群的合力,能够使得吸入的气能够动态保持在腰腹部,在此形成一个蓄气区。这个蓄气区就相当于帕瓦罗蒂等人所说的在腰腹部造就的“气球”。这“气球”般的蓄气区并非静止僵死的,而是动态的,作为整个歌唱过程的气源来提供动态循环的气息支持。
从生理角度讲,就是要在运用自然呼吸(当然是大力度的)利用肋间外肌、胸大肌、胸锁乳突肌、背肌等向下压迫膈肌的同时,还要利用特殊呼吸时腰方肌等腰腹部肌肉群、臀大肌、腿部肌肉等相关肌群向上的合力来向上支撑膈肌,使得气体在腰腹部形成上下对抗之力。在对抗中形成动态稳定的蓄气区,就类似搬抬重物一样在腰腹部憋上一口气。由于人总是要呼气的,如果向上的对抗力稍微大一点儿,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与自然呼吸的呼气动作形成合力,造就一道纵贯胸腹腔的强力气柱。这道气柱可以直达声门,并在声门以下引发胸腔共鸣、声门以上引发鼻咽腔、口腔乃至头腔的共鸣。而腰腹部的蓄气区则动态地不断向这道气柱提供气息补充,就像苏伊士、巴拿马这些运河上总要有湖泊作为水柜来动态调节运河水量一样。从胸口“垂直向下叹气”,就是为了自上而下加强自然呼吸的吸气过程,与腰腹、腿部肌肉向上的特殊呼吸的反向力形成动态而相对稳定的对抗态势,保证蓄气区的动态充实。至此,我们已经解释了“两头吸气”中向下的一头以及“胸口叹”的原理,那么向上的另一头呢?这一头就是要冲击声带造就鼻咽腔共鸣了。然而我们要注意,这道气柱是如此的强力,如果不对声带声门以及鼻咽喉共鸣腔加以调节的话,又怎能在“混声区”顺利地递增假声呢?因为假声是声带边缘部分偏振形成的。
至于为什么要采取“o、u”关闭的方法呢?笔者认为是基于以下两条原因:其一,采用“o、u”关闭就弱化了纯母音的发音,容易令声音变轻、音色变暗,有利于纠正此时歌手唱真声本嗓的惯性,从而令声带顺利地转入一种偏振状态;其二,“o、u”关闭可以改善喉腔和鼻咽腔的共鸣腔体形状。根据美国声学家巴索罗缪、范纳德等人展开歌唱生理实验研究大量X光片的结果:美声歌唱有显著的高低两音共振峰。其中高音共振峰为2600-3200赫兹之间(男2600-2800赫兹,女3000-3200赫兹);低音共振峰为500赫兹左右的范围。如果要获得高频共振峰,那么歌手就应该缩小喉腔与咽腔的接口,这时使得喉腔自成为一个共鸣腔来营造初始的2600-3200赫兹高频共振峰;如果要获得低频共振峰,则歌手应扩大咽腔的底部。这两个要求,则可以通过放低喉头来同时得到。故而X光片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优秀歌唱家无论是演唱高低音,其喉头总是放低的,喉口总是缩小的,咽腔底部总是扩展的。这就是为何所有的美声唱法流派都要求保持喉头松弛放低的原因。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咽腔。咽腔可以说是喉腔共鸣二传手,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声乐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声带发出的元音只是喉元音(基音),并不具有丰富的共鸣音色。它经过长达17-20厘米的喉咽腔共鸣管道的多次、复杂的共鸣共振之后,才转变成了耳朵所听到的真实元音。到这里,就可以看出“o、u”关闭的原理了。当发“a”这样口型较宽的母音时,咽腔的上部也是开放的,在喉头保持松弛放低状态的情况下,这就造成了咽腔共鸣管道两端扩张,其结果就是容易导致喉元音经多次共鸣之后变得很不凝聚,转向口腔的方向传输;那么,这时就有必要去采取口型稍窄一些的母音去加以调剂。如果从表面来看是调剂音色,其实质是调节咽共鸣腔的形状,使咽腔上端的开口处相应地收窄,使得咽部的共鸣更为凝聚,方向性更强。这个方向是指向哪里呢?就是头腔,就是把咽部的共鸣音分流出相当的部分向上传输到鼻窦腔来激发头声。
用沈湘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在咽腔这个小空腔里“集中成点状”的共鸣(也就是共鸣变得凝聚)。这个点状的共鸣分流成两个“反射点”,其一在“上口盖中间”,其二在“眉心”。也就是一部分咽腔共鸣音分流到上腭中间再次形成集中共鸣,另一部分咽腔共鸣音分流到鼻窦腔(尤其是额窦)再次形成集中共鸣。两个共鸣反射点交相辉映,就能发出辉煌而富有穿透力的头声(假声)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o、u”关闭只是一种调节鼻咽共鸣腔的具体方法。如果是“i、e”这样的窄元音呢?相应地也可以视情况而加入宽元音的成分或发声倾向,把咽腔上部稍稍往宽里调节,以防止共鸣闷在咽腔里既不能充分反射到口腔也不能充分反射到头腔。这也就是美声界常说的“宽母音窄唱,窄母音宽唱”的道理所在了。无论是“宽母音窄唱”还是“窄母音宽唱”,其要领和实质都是调节咽共鸣腔开口为适中的状态,使口腔和头腔两处都能形成有效的共鸣反射点。以上为笔者对关闭唱法的一些浅薄理解,希望能够在将来教学和演唱实践中能够不断的深入和实践,对这种唱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应用。■
杨菁(1982-),女,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