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德育理念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

2017-01-28韩治国王艳丽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君子教育

韩治国,王艳丽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a.党委宣传部;b.图书馆,广东 肇庆 526020)

【教师教育研究】

“知行合一”德育理念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

韩治国a,王艳丽b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a.党委宣传部;b.图书馆,广东 肇庆 526020)

“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也是指导教育教学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作为师者,在教育教学中,应“以德化人、诲人不倦、推陈出新”,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德育理念;内涵;途径

“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也是指导教育教学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

一、“知行合一”德育理念的内涵诠释

“知行合一”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1]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意思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后能行,思想与行为是一致的,应该成为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北宋程颐、程颢兄弟共创“洛学”,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2]。程颐说:“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格犹穷,物犹理也,犹曰穷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能穷则不能致也。”他们认为“知”为先。南宋朱熹[4]也同样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欲知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诚。”强调了知先行后,以行为重的观点。

明代王阳明[5]246-247把“知行合一”论发扬光大,并且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的“致良知”。人的主体与客体如何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把“知”即意念也当作最初的“行”。对于“行”他解释道[5]11-12:“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因此,王阳明的“行”包括了学、问、思、辩多方面内容。他认为[5]13-14:“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之知之成。”他主张把“知”和“行”结合起来,不能离开“行”而求“知”。意思是说,不行就不是真正的知,行的本源上有好恶之意。“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进一步解释说,知的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的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来就不可以分离。如果再从字面上深入剖析,“知”是知道,是醒悟生命本质,背后真理真相,是知天命,天命难违。天命,是每个人的要完成的使命,是每个人的灵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行”指自己的行动,职业、岗位或轨道,以自己的兴趣和天赋特长,为哪些人服务,实现怎样的理想。“合”是人的意识和宇宙意识链接,意识清晰和明确了,天人合一。“一”即一切,一切围绕这个使命而行,可创造无限可能性。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古人所谓“知”是根源信念系统,是累积的潜意识,指的是道德观念、思想意念和事物之理;“行”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类似当今德育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上述德育理念,对今后做好教育工作仍具有指导作用。因为,作为“为人师表”者,只注重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不重视品德养成不能称得上是好老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十八大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6]。”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环节、根本任务,要实现树人目标,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践行“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

二、“知行合一”德育理念的实施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2016年12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说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北宋张载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8]这就应该成为我们当前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回归”指向。“为天地立心”即立天地之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有天地之性,有气质之性,天地之性即人性,要做到人性至善,要做有远大理想有高尚追求的人。“为生民立命”完全可以契合为教育方针的“为人民服务”,这里的“生民”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指的是人民大众。“命”指老百姓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选择了“为人民服务”,生命就有意义,人生就会绽放异彩。“为往圣继绝学”。“往圣”,指历史上的圣人,儒家指的是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绝学”,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传承历史,并力求创新,把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为万世开太平”。“太平”“大同”等观念,是周公、孔子以来的社会政治理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并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建设美好的社会,实现人类共同的理想。这四句话应该成为高等教育育人的价值体系认知。

从教育角度来讲,“知”指书本知识,“行”指动手能力;“知”蕴含道德良知,“行”强调道德实践。教育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学生人格塑造,即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讲,知行合一的人才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志存高远,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人格健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行胜于言;学生自觉学习,刻苦用功,奋发进取,个人价值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对社会有贡献之人。

很多高校都把知行合一作为校训或办学理念,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是“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复旦大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一)以德化人

《大学》有言:“德者,本也。”[9]一个人,只有坚守德为本,方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方能为社会、为他人做更多的有益之事,也方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方为不朽[10]。老子的《道德经》论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11]。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而“德”是指人的德性、品行,“道”和“德”相互作用造就万物。《易经》中也说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天指的是宇宙,地指的是大地,意思是说,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像地一样,气势厚实,增厚美德,容载万物。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传道为第一位,用自己的品格去感化学生的行为,带动学生与人为善,教师道德自律的同时也影响学生[12]。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3](《论语·为政》)教师要用道德来教育学生,用礼教来规范学生,人们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荀子主张:“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行为世范,学为人师。”(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14]。教师要立心、立身、立言,思想清明,语言洁净,行为端正,在化民成俗、表率人伦方面发挥先导性、典范性作用。

以上可以看出,古人把“立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价值体系的核心,代表着社会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处理伦理关系、人际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教育“树人”的根基。

儒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安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君子从自身修养开始,并不断自我反省。《论语》的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孔子主张,学到一个道理就要不断地把它运用到自身的修养,这样才能使身心愉悦。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来安定天下,把内在的修养落实到外在的政治实践。《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意思是说,君子要不断反省自己。君子思念的应该是道德,不能像小人一样只思念乡土。《新语》认为:“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告诫大家建功立业的人必须有道德。林则徐有十条格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不为百姓,做官无益。”这与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异曲同工。《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学记·学记》中说“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依靠读书人收到教化群众、转移社会风俗的效果,使远近的人都能悦服而向往之,这就是大学教育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之道”在于学生品德的修养,良好心态的养成。传统中国的大学,在学习内容上和现代大学是有巨大区别的,传统中国的大学重“德”,“尊德性”和“道问学”是绝对不能分离的,所有的知识最终都化为对德行的感受,才能算作真正的“学问”。而现代大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德行,重“知”而轻“行”。

(二)诲人不倦

教师的伟大主要体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奉献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作为“人师”者,要学会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而不是生搬硬灌地传授知识。“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礼记·学记》)。立志从事教育的人如果既懂得了教育成功的经验,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就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了。所以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明白道理。引导而不威逼,劝勉使学生增强意志力而不严加管教,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引导而不威逼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严加管教则学生会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则学生会用心思考。如果能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并且能够用心思考,这样的教师就可以称得上一个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了。“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春秋繁露·玉杯》)。因此,“诲人不倦”中的“诲”,既指的是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不仅课堂上讲,还应该体现在自己的行为行动中,只有言行一致者,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我们知道,大凡生而好学为最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生而好学和虽督促不学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只要得到相应的熏陶和督促就肯学了。学生不愿努力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熏陶和督促的力量不够,而熏陶和督促,尤为熏陶最为重要。

(三)推陈出新

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而教育的方式手段没有唯一。推陈出新是创新思维的灵魂,作为师者,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冲破旧习惯、旧范式的束缚,建立一套既属于自己,又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方法。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流传千古,告诉我们,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的学习才是目的。隋唐颜师古说“创,始造之也。”“始造”就是创新的意思。“自得、自立、自道,不倚师友载籍”。(《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主张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创新能力,敢于在实践中坚持独立思考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方法,只有自己实践摸索得来的教学理论与实战经验,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朱熹也讲过:“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教师要靠自己的良知,穷其一生,方可师德人格精神自立,学术创新成就自得。

“唯知常而后能应变。”常中有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一条普遍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希望,不仅要让高校教师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还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如果我们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做到“知行合一”,成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我们的教育就会风清气正,就会让人民满意,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1]金履祥.论语集注考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37-37.

[2]王孝鱼.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987-988.

[3]佚名.程颐[EB/OL].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811720-6024525.html.

[4]朱熹.朱子语类(壹)·卷九[M]//朱子全书:拾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

[6]胡和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2-12-29(03).

[7]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N/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6.html

[8]宋·张载.张载集摘[M].北京:中华书局,2002:523.

[9]曾参,子思.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必读本·大学·中庸[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10]左丘明.左传[M].杜预,注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11]老子.老子[M].高文方,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12]韩愈.师说[N/OL].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71178.aspx.

[13]胡玉敏.读论语学为政[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4]方勇,李波.荀子[M].上海:中华书局,2015.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dea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nd Its Ways of Implementation

HAN Zhiguoa,WANG Yanlib
(a.Office of Publicity;b.Library,Guangdong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being one of Wang Yangming’s most significant educational theories,is a brilliant expos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bout epistemology and practice,and also an ideological cognition and methodology to guid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bout moral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Theories such as education through morality,instruction without fatigue,bringing forth the new through the old should be practiced by teachers in order to reach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action.

Keywoorrddss::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moral education idea;connotation;ways

杨怀玫)

G614

A

1009-8445(2017)06-0054-04

2017-03-1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5XJY03)

韩治国(1966-),男,山西大同人,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助理研究员,院聘副教授。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君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君子无所争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有君子之道四焉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