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传统民歌中蕴含的民俗文化调查*
2017-01-28佟鑫
佟 鑫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河曲传统民歌中蕴含的民俗文化调查*
佟 鑫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民俗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它是一方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中积淀下来并世代相传的文化内容。民间歌曲是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它在另一个方面能够直接地体现当地的民俗文化。本文将站在民俗视野的角度,分别从物质生产、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及民俗信仰四个方面来对河曲的民间歌曲进行分析与研究。
河曲民歌;物质生产;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俗信仰
河曲地处山西省西北部,与陕西省府谷县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隔着黄河西北相邻,素有“鸡鸣响三省”的美誉。河曲自古属于晋国边地,与戎狄等北方少数民族有文化、贸易等活动,长久以来都是北方部族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汇点。因此,作为山西文化的边缘地区,从物质生产、文化生活到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河曲的民间音乐艺术中都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民俗文化更是极具地方特色。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河曲传统民歌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笔者曾经数次到河曲进行了田野调查工作,在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之后,将从物质生产、岁时节日、人生礼仪以及民俗信仰四方面对河曲传统民歌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物质生产
(一)衣与食
物质生产民俗在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河曲位于山西、陕西及内蒙的三省交汇处,历史上为汉族、蒙族与戎狄的杂居地区,因此在服饰上既保留了汉族传统,同时也带有蒙族人民喜穿动物皮毛的特点。尤其是在解放前夕,每到秋冬季节,跑了一年口外的穷人们就盼着能够挣下银钱买一身白茬子皮袄来防风御寒,但就连这一身皮袄也经常成为土匪们掠夺的目标,歌曲里唱到:“跑一年口外卖一年艺,强强地挣下身绵羊皮。讨吃回家走到沙蒿塔,被土匪刁抢浑身剥。走口外穿回双烂不踏踏鞋,老母亲看见眼泪涟涟。”(《唱起曲子刮野鬼》)
河曲位于忻州市西北部,地势东高西低,由于地面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再加上气候干燥、霜冻期长,因此粮食作物多以不挑地势,不苛求水肥的高粱、糜子、小麦和玉米为主,其中用糜米做成的酸粥更是当地人的特色美食。河曲民歌中唱到:“山药酸粥辣角角菜,你是哥哥的心中爱。喝上酸米汤不口渴,想妹妹想的心难活。”糜米酸粥被当地人称为“保命粮”、“救命饭”,据《河曲县志》记载,北宋时期辽兵常常侵扰百姓,百姓措不及防经常丢下泡在水中的糜米被迫躲入深山,回来后由于不忍丢掉将就煮熟充饥,却意外地发现其香气袭人、酸爽可口,由此酸粥就作为一种饮食文化习俗世代相传。聪明的河曲人为了在西口路上也能够吃上家乡的糜米酸粥,还配备了浆米罐,当地盛传:河曲人能离开乡土,离开家中的妻儿老小,但是离不开这个浆米罐。走口外的河曲人,无论是停脚在包头,还是在河套,都要吃上家乡的酸捞饭。歌曲中也唱到:“西口路上没好饭,西包头找浆米罐。糜米酸饭豆腐菜,你是哥哥心中爱。”解放以后,随着生活的提高,聪慧的河曲人民更是把糜米配合各种食物发挥到了极致,做成了各式花样,比如:山药酸粥、葫芦酸粥、玉米酸粥、糜米窝窝、糜米黄儿等。除此以外,像歌谣中唱到的“船湾的葡萄,樊家沟的蒜。唐家会的胡萝卜,大梁上的海红子。翠峰山的莜面山药蛋,赤泥也的西瓜蛋”(《河曲名产谣》)等都属于河曲有名的特产。
(二)住与行
由于河曲地理环境特殊,雨水偏少,所以过去的河曲人多住在黄土打成的窑洞中,背靠山崖掏洞穴,为了方便晾晒粮食,还把窑洞的顶部打制成平整、瓷实的打谷场,歌曲中唱到:“一苗苗白菜房檐上晒,自瞅对象心中爱”,又如“山药萝卜土窑窑里放,那就是咱的总地方。土窑窑不高低倒头,黑洞洞世界咱为朋友”(《黑洞洞世界为朋友》),因此,这一孔孔窑洞不仅是当地民众安身立命的家园,也是晾晒谷粒、存储粮食以及小妹妹站在房檐上深情瞭望情哥哥的相思台:“穿上红鞋房上站,瞭不见哥哥瞭山畔。三九天黄风四九天雪,因为瞭哥哥冻了脚。十冬腊月数九天,因为瞭哥哥冻了妹妹脸。”(《房檐上瞭哥哥好心焦》)
河曲农村山路崎岖,为了方便运送货物,常常以驴、马、骡子、牛和骆驼作为代步工具,因此在民歌中也有体现:“不大大青马喂上二升料,三天路程两天到”、“买不起马子买上一头牛,娶不起老婆为朋友”、“黑赤墨毛驴光脊梁,鞭子一甩急忙回”等。
二、岁时节日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①在当地影响较大且流传至今具有程式化规模的岁时节日有两类:年俗时令和庙会节日。
(一)年俗时令
传统的年俗活动表达了普通民众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以及家人平安祥和。无论是腊月二十三的饴糖供灶神,还是年三十的除夕守岁,以及正月十五的转灯游会,无一不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与憧憬。河曲的年俗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结束,其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当地人津津乐道,比如:农历腊月初八要以豆煮汤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要麻糖供奉灶神,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腊月二十四开始清扫一年积下的尘垢,贴窗花、年画,寓意除旧迎新;大年三十白天贴对联、挂红灯,晚上要除夕守岁,当晚有诸多讲究,不说不吉利的话、不许哭闹、不许地下洒水、不许炉内灭火,在院子中还要点灯碗,家人都要在腋下带红枣、蒜瓣等物,直到丑时发了旺火、放开门炮祭神和祭祖并每个屋子打了醋炭以后,守岁的活动才算完毕。此后的几天,亲戚邻里之间就开始互相走访祝贺,并且互相宴请各方的宾客。在上元节这天,河曲人民的重头社火活动就是“九曲黄河灯游会”,当地有句名言:三十的旺火十五的灯,最吸引大家的还是形态各异的彩灯。歌曲中也唱到:“正月十五闹花灯,我和哥哥去观灯。西瓜灯红腾腾,白菜灯绿茵茵,茄子灯紫英英,葱儿灯格筒筒,圪溜把弯黄瓜灯,摇头摆尾狮子灯。”(《咱兄妹拜的个什么年》)天上明月高悬,地上灯光灿烂,大家沿着“九曲黄河阵”的入口穿过九曲十八阵,里面蜿蜒曲折共计九十六处,人们在这如同迷魂阵般的九曲阵中奋勇前行,边赏花灯边探索正确道路,仿佛畅游在天宫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二)庙会节日
在旧时,河曲几乎村村都过庙会,主要内容为唱戏、摆供、诵经、祭祀,目的是为家人祈求平安。当地规模最大的要数文庙祭祀。据传,文庙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位于旧桥儿街北,在清道光二十二年又增建崇圣祠、名宦祠等。每年于二月和七月分两次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由河曲知县率领众生员焚香跪拜,宣读祝文,祭拜孔子。据同治版《河曲县志》载,就是乡间文庙举行祭礼仪式时会唱到《文庙祭孔歌》,分为迎神和送神两部分,迎神歌为:
“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事之师。祥徽麟绂,韵和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②送神曲为:“凫绎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胶庠。”③其他庙会节日如,娘娘滩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祭祀汉武帝母亲薄太后;县城内北极阁每逢清明、中元、十月初一会祭祀城隍,当地谚语:“城隍三出府,河里点豆腐”;县城南关于三月初十、五月十三、八月十五会举办三场庙会,每次演戏3天;县城东南处十五里的岱狱殿村,在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也会举办盛大的庙会,该村的村民称其为“天齐会”,当地传言,每逢此日各路神仙都会齐聚此地,因此方圆数里的百姓都会来凑火红,热闹非凡。
三、人生礼仪
完整的人生都要经历诸如诞生、成年、婚配、丧葬几个重要的程式,因此伴随此过程也有相应的人生礼仪。作为构成社会民俗事项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都会有不同的礼仪规范,这和当地的生活经验、生产习惯、民俗文化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礼仪习俗。下面就河曲当地的诞生礼和婚配礼俗来进行分析:
(一)诞生
诞生礼的举行不仅是对喜获新生命家庭表达的庆贺,同时也是被全社会所承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人”的活动方式。在河曲得男孩为大喜,而生女孩称小喜,在出生十二天时,众亲友会带着红糖、红鸡蛋以及长挂面等贺礼来庆贺新生命长命百岁,而主人也会宴请宾客吃软油糕。当地有首民歌唱到:“头首首,胖娃娃,亲戚朋友送吃喝……四大盘带水饺,每人吃片软油糕。”(《过满月》)等到满月当天,各家都会举办规模不一的满月宴会,如贫困的家庭多吃粉汤和油糕、中等家庭讲究吃一盘猪肉、一盘鸡肉和一盘羊肉,俗称“三圆盘”,而富裕的家庭更是讲究,要吃六个炒盘和六个蒸碗的“六六”或八个炒盘和八个蒸碗搭配的“八八”以示祝贺。
(二)婚配
从对河曲民间歌曲进行梳理中我们发现,河曲传统的婚配基本沿袭的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旧俗,大致有以下几类:
1.童养媳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旧时穷苦的河曲人由于家穷无法养育女儿,不管对方年龄是否合适,从小就把女儿送去婆家,因此女孩子很小时就做了人家的童养媳,而她们也是饱受婆家的折磨和歧视,如歌曲中唱到:“童养媳妇不大大,公又打来婆又骂。大姑子大来小姑子小,童养媳伺候她们正好好。高一碗来低一碗,轮到我面前没一碗。”(《童养媳妇不如鬼》),又如:十三上到了婆婆的家,麻绳绳捆住火柱打。婆婆咬牙女婿笑,大姑子糟践我活不了。(《童养媳妇活不成》)
2.媒妁之言
由媒人撮合男女的姻缘,在我国古就有之,《礼记·曲礼》曰:“男女无媒不交。”媒人不仅是一桩婚事成败与否的关键性人物,同时也决定了日后男女双方婚姻是否合适与幸福。在河曲民歌中,就流传了大量表达对媒人做主婚姻不满的歌曲,比如:“罩起笼节盖住锅,黑鬼媒人害了我。黑鬼媒人爱喝酒,把我问给鬼见愁。黑鬼媒人爱吃荤,把我问给活死人。”(《黑鬼媒人害了我》)又如:“一出大门花椒树,谁给咱管媒狼咬住,一出大门坐上轿,咱给媒人戴上孝。三苗苗榆树并排排,正好给媒人割棺材。”(《传不死鬼媒人死完了》)
3.父母之命
当地有句谚语:“女儿十三娘儿一般”,意思是说女儿家到了十三岁,父母就可以为她问婆家。旧时由父母包办的婚姻,很大程度上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很少会考虑男女双方真正的感情因素,因此也造成了婚姻当事者只能听天由命,任凭父母安排。由于双方缺乏感情基础,所以也造成了婚姻的不幸,但因为主事者是自己父母,也只能暗暗落泪,把所有的不满都在歌曲中抱怨出来:“青菜芜荽半畦畦,父母主婚不愿意。红油门拴黑漆漆,寻的个男人不如意。”(《父母主婚不愿意》)还有,“妈妈大大坏了心,寻的男人不依心。妈妈大大坏了心,把我葬在红火炕。”(《妈妈大大坏了心》)
4.自主婚姻
追求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是各个时代爱情的最高理想,在当地的传统民歌中,一部分勇敢的河曲女性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与婚姻的渴望,用非常直白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她们勇于追求爱情的决心,同时把蔑视封建礼教和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地展现,如:“亲亲亲亲你不要抖,咱二人顶上两颗头。咱二人抱的紧紧地,哪怕人头落就地。咱二人抛上天大的胆,哪怕他两颗人头挂高杆。”(《铡草刀剜头不后悔》)再如“枣溜儿马两分披披鬃,你敢带来我敢跟。雪花落地化成水,死心塌地要跟哥哥你。哥哥走前我在后,咱二人至死走上一条路。”(《咱二人至死走上一条路》)
四、民俗信仰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④在旧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教育相对落后,民众普遍缺乏对大自然的科学认识,因此把不同的自然现象转化为了神灵主宰并加以崇拜,在旧时的河曲县,这种神灵崇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具体如下:
(一)农神信仰
尚在远古时期,神农氏伏羲就开始教授人民农耕技术,因此伴随着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祭神活动也源远流长。在河曲400多个村落中,几乎每村都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爷。每年开春准备耕种前,村民们都自发地去土地庙给土地爷焚香上供祈祷,祈愿丰收年!而等到秋收结束,要再次供奉土地爷表达谢意!当家中新娶媳妇时,也要由公公带领媳妇向土地爷敬供,如这首流传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歌谣唱到:“土地老爷背锅锅,要问新人吃馍馍。(新媳妇送土地爷馍吃)土地今年五十九,要问新人喝烧酒。(新媳妇敬酒)你要敬供土地,住娘家是阳膛膛天气,你不敬供土地,住娘家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吃饭没米喝水没水,媳妇子你敬不敬土地?(新媳妇敬供土地)(《拜土地》)
(二)鬼神信仰
在河曲的大小村子里,几乎都建有规模不一的龙王庙。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建于明朝正统年间的两处龙王庙,“一处在旧县东门街,另一庙建于旧县城外。”⑤相传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三是龙王的生日,因此每当此日都要举行盛大的龙王庙会,当地人称“神头会”。此外,求龙王降雨润苗也是当地村民们的头等大事,与供奉土地神相似,每逢春旱时人们会去庙中求雨,到秋收时节,还要再次上供龙王以表谢意。因此,当地许多村落都会在龙王庙前搭建戏台,方便求雨跪拜以及办庙会唱大戏。例如这首流传于1938年河曲县坪全村跪拜在龙王神位前来求雨唱的《献龙神歌》:“青龙青龙请在空,请在空中把雨生,咱求青龙爷早开恩,雨洒青苗救万民。拉阿弥陀佛,青龙爷呀……”。除此以外,为了祭祀走西口丧于黄河的船工们,河曲人于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河灯节会,把365盏河灯放于河神庙前用于祭拜祝祷,仪式结束后将河灯顺着黄河水流向下漂去,目的是用来普度落水的鬼魂和其他孤魂野鬼,帮助其尽快投生转世。
五、结语
民俗意为民间习俗,是地方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及生产活动中集体创造、世代传承并共同享用的一种文化生活,因此它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就如同夯实的历史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及未来,也见证着一个国家与一个民族人民生活的发展与变化。这种民俗习惯一旦形成,会以地域为特点体现一方人民的民风习俗及行为习惯,而民间歌曲作为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直接地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视野的角度来研究民间歌曲,能够更好地把握民歌的创作背景,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民俗与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
注释:
①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8:131.
② 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M].清同治11年第二卷:1.
③ 同②
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8:187.
⑤ 刘喜才.河曲民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8:123.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8.
[2] 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M].清同治11年第二卷
[3] 刘喜才.河曲民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8
[4] 张存亮.河曲歌谣集成[M].河曲:河曲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 1987,3.
2016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河曲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D22)
佟鑫(1983-),女,山西大同人,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与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