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声乐表演专业“女声表演唱”特色课程的教学探索及课程实践
2017-05-09杨霖希
杨霖希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高职高专声乐表演专业“女声表演唱”特色课程的教学探索及课程实践
杨霖希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本文对高职高专院校声乐表演专业的“女声表演唱”课程进行教学探索,分别从女声表演唱的特点及教学价值;教学实践及意义;曲目选择和教学难点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梳理,希望通过女声表演唱这样新型课程的教学开发,对当下的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反思,通过女声表演唱这样的实践型课程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音乐表演人才。
女声表演唱;教学探索;舞台表演
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艺术职业学院是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类型,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全面深化艺术职业教育改革,各职业高校贯彻落实,更新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更新育人模式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结构上来说,职业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音乐专门人才,肩负着培养教育、教学、管理等第一线需要音乐人才的使命。但是高职教育同时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建设不足、师资团队“双师型”比例低、课外实践教学环境匮乏等。声乐表演专业是艺术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中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学习声乐的学生近些年呈几何数字增长,但是随着全国各大综合高校纷纷开设音乐专业,生源大战年年上演,优秀生源流失严重,高等职业学院成了“落榜生”不得已的选择,生源质量每况愈下。与此同时,教学团队“双师型”比例低,难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社会实践的需要,课程设置实践性较低,分科过细、结合性较差,高职声乐专业发展面临着窘境。
国家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中曾经指出:高职教育应当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且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这些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的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模式定位有别于本科院校和其他师范类艺术院校。根据被教育主体的教育背景、专业特点、教育资源和区域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但授人以鱼亦应授人以渔。
高职声乐表演专业,一般设置了声乐基础训练、演唱技巧训练、舞台表演训练、艺术实践项目和教学成果展示等模块。以声乐技术与理论为主,辅以视唱练耳、歌曲弹唱、中外声乐表演艺术史、中外艺术歌曲赏析等辅助课程,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每个不同学校的音乐教学实践,会有目的性的进行调整。女声表演唱是符合高等职业艺术院校的一种特色课程,是近些年来结合社会需求,以实训项目和社会实践需要改革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组合课程。这种具有特色的综合性的声乐训练,可以在声乐舞台艺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突出“舞台社会化、课堂舞台化”的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精髓。
一、女声表演唱的特点及教学价值
女声表演唱是指女高、中、低声部,加入肢体动作表演,辅以伴奏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它的特点就是:1、要求音色保持统一、整齐,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2、根据作品的不同特点和风格,加入合适的肢体语言,3、在追求整体的声音质量的同时,还应兼顾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现力。女声的音质清透、明亮、细腻,音色优美、动听、层次丰富,与此同时,从表演身段上,女性较男性更具有柔美的身姿、亲切的脸庞、视觉效果良好,能够较为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激发听众的共鸣,表演唱打破传统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观念,构建以舞台表演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方向,以音乐应用技能为支撑的新型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具有很大的益处。
二、女声表演唱的教学实践及意义
女声表演唱是声乐课的一种教学形式,不同于传统“一对一”教学,这种集体授课形式有很多好处也是“一对一”课程所无法媲美的。首先:集体歌唱互动有利于创造立体的声场,对于培养发声时的良好技能状态、歌唱时的呼吸、吐字,都有良好的作用。其次,小组课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的综合能力,如“唱”、“听”、“讲”、“演”、“教”,这是一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思想和情绪的碰撞,教学可以互相聆听,互相观察。1、教师引导学生焕发相应的思维和情感,学生在声乐技巧学习中,互动交流、感受,更形象、直观,容易找到自身缺陷。2、互相之间的合作交流,不仅体现在演唱上,而且配合表演,学生经常以合作的形式呈现,默契度上升、增长舞台经验,加强自信、锻炼胆量,声乐老师在指导课程的过程中扮演监督和指导的作用,随时指正学生合作表演中的不足,并且指导他们的形体表演达到自如、流畅。
社会机构和专业剧团对于歌唱人才的要求全面,而单一的声乐演唱技能往往局限了毕业生的求职之路。声乐基础功训练和歌唱的基本演唱技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艺术灵感。女声表演唱这样组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避免学生过度追求声音技术忽略音乐表现力,最大化的发挥学生的个性。
三、女声表演唱的曲目选择及教学难点
女声表演唱在曲目选择上以女声多声部小合唱、女声重唱等作品为主。亦可根据课堂的教学情况改编一些原生态少数民族的多声部合唱。中国多声部民歌犹如挖掘不尽的宝藏,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主要集中于西南和南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女声表演唱抓住传统民族特点,在舞台表演中穿戴少数民族服饰,加以特色的舞蹈肢体动作,使得演唱锦上添花,同时也增加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当然这其中就是要借助形体老师的帮助,在课程的训练过程中,声乐老师与形体老师良好地配合,一人负责声音的训练和作品艺术处理,一人负责形体的编排和舞台的表演。
女声表演唱的教学难点在于以下几点:1、在声乐技巧方面,应保持声音的统一,根据不同作品的风格、体裁、艺术特色,来调整音色,多人的组合难免会有不同的音质,必须有良好的配合度。2、在咬字和吐字方面,培养字正腔圆的归韵和整齐收声。抒情而具有歌唱性强的作品,吐字亲切柔和,音色明亮细腻。气势宽广而长线条的作品,强调声母,注意字头,努力保持韵腹和韵尾结合的连贯性和字词之间的衔接性。3、在形体表演方面,教学者须根据作品进行动作设计,指导表演者在演唱同时兼顾生动传神的形体动作。
声乐学习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过程,但集体的表演性又要讲究将个性磨合,培养共性。作为教学工作者,必须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获得舞台表演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形成自身指导他人进行舞台表演的教育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中具备独唱能力的学生往往较少,而小组唱、合唱这种方式,可以扬长避短。即避开他们声乐技巧方面的不足,也提高表演团队的协作能力。如小组唱形式,给学生分好声部、各司其职,选择声音技巧要求不高,又适合舞台表演的曲目进行训练,然后要求同学们互相观察,互相评价,通过其他同学的表现间接把握自己的状态,提高鉴赏能力。当然在选曲上,也要注意传统与经典、现代与潮流结合,明确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并以此进行了课程结构的分析与调整,从而培养学生从事教学、舞台表演、音乐组织、管理的相关职业能力,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的。培养以一专为主、全面发展的知识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