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红圈中的中医文化

2017-01-28冯晶晶贾成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东方红印记疗法

冯晶晶 贾成祥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450046)

东方红圈中的中医文化

冯晶晶 贾成祥*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450046)

里约奥运会上出现的神秘东方红圈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由拔罐所引起的罐斑被称之为东方红圈,印记在外国运动员的身上,不仅见证了他们获得金牌的瞬间,同时也把属于中医文化的拔罐治疗成功地推向了全世界,文章通过对拔罐疗法在运动员之间风靡现象的思考,详细说明了中医的治疗原理,神秘的东方红圈向全球证明了中医文化的存在价值,同时也显示了国外对中医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认同,为我国中医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东方红圈;拔罐;罐斑;中医文化;非药物疗法;适宜技术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已经落下了帷幕,最博人眼球的则是神秘的东方红圈。东方红圈是什么?在奥运会上,许多优秀的运动员身上出现了圆圆的、红色的印记,这种印记被称为神秘的东方红圈。

尤其是夺得23块奥运奖牌的菲尔普斯,其身上的红圈在各大媒体的镜头下展现,面对外国媒体的好奇,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禁莞尔,这不就是拔火罐留下的印记吗?这一次赢得世界瞩目的不是因为菲尔普斯的再次夺冠,而是其背后的紫色圆形拔罐印记,一时间,“拔罐”成为世界热议的“神奇”。

神秘的东方红圈,在中国看来,就是拔罐留下的痕迹,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很平常的医学现象,但是却成为里约奥运会的焦点,这也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西方对中医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同。

拔罐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拔罐成为了里约奥运会的最大赢家,在各个金牌运动员的代言下,迅速地走向世界,被全世界的人所好奇,所了解。

神秘的东方红圈在中医中被称为“罐斑”,是拔罐后给人以最直接的感官特征。罐斑,又可以称之为罐印,是指通过起罐吸拔而出现的伴有微热疼痛感的点片状紫红色瘀点或瘀斑。这些拔罐后出现的皮肤反应也可以说是体内病理的外在反映。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认为罐斑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并在《中国针灸学》里对吸罐疗法说明要拔至“见紫红色为佳”。在我国现用的本科教材《刺法灸法学》中也十分详细地提出了罐斑显示不同颜色的意义[1]。如果体内湿盛或者寒凉,罐斑则显示为水汽、水泡或者水肿;如果湿气中夹杂着血瘀,罐斑则体现为血红或者黑红色水泡;如果罐斑没有出现发热现象,单纯呈现紫红或者紫黑色,表明是寒加血淤症。赵喜新等[2]在罐斑的研究中也发现感冒人群拔罐后的罐斑与正常人群的罐斑有显著差别。这说明多数医家认为罐斑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机体的不同状态和疾病的治疗效应[3]。

拔罐是我国医学非药物民间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推崇拔罐,轻的方面说是以强壮身体为目的,重的方面则是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拔罐疗法是通过罐体作为媒介,以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空罐内的空气,形成一种负压,使罐能够吸附于体表的患处或者穴位,在一定的刺激下,形成局部充血显示为罐斑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时间的流逝,拔罐这一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从古代的吸血排脓,到应用于肺痨和风湿等内科疾病,不仅扩大了治疗范围,更奠定了拔罐成为针灸治疗的重要疗法的历史地位。

在古代,拔罐这一治疗方法又被称之为“角法”,原因则是用动物的角作为治疗工具。我国关于拔罐疗法的最早记录是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其中就是把拔罐称之为角法治病,并用于治疗痔疾:“牡痔居窍(肛门)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系以小绳,剖以刀······”随之,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角法的工具已经进化到牛角,并且用于治疗脱肿[4]。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繁荣发展时期,医学上自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除了已经在使用的兽角,又开发了竹罐替代兽角。竹罐能够迅速取代兽角的原因一是遍地都是,取材方便,而且价钱低廉,使用广泛,易于推广;二是竹罐比兽罐轻巧,吸拔作用强,能够更好地提高疗效。王焘的《外台秘要·卷十四》中就有记载:“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节长三、四寸,孔经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细竹作之。才冷搭得螯处,指用大角角之,气漏不嗍,故角不厌大,大即朔急差。速作五、四枚,铛内熟煮,取之角螫处,冷即换。”

由竹罐完全替代兽角是在宋金元时代,同时在这个年代也出现了药筒法,比原来单纯用水煮的方法有了进步,“吸筒,以慈竹为之削去青。五倍子(多用),白矾(少用些子),二味和筒煮了收起。用时,再于沸汤煮令热,以筋箕(箝)筒,乘热安于患处。”这是在元代医家萨谦斋的《瑞竹堂经验方》中明确记载的。药筒法不同于一般水煮的竹罐,药筒竹罐是在配置药物的水中煮过,然后用时在沸水中煮,趁热在穴位上使用,达到药用和热拔的双重作用。

直至明代,拔罐多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等外科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中医外治法之一。历史的长河蔓延到清代,竹罐的价格低廉,容易获得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同时它的缺点也暴露了出来,竹罐的吸力比较差,容易掉落,最重要的是放置的时间过久,干燥后会出现干燥漏气的现象。人们的智慧是无穷的,为了弥补竹罐的不足,出现了用陶土烧制的陶罐,并且在清代[5]正式提出了“火罐”一词。在病症方面,也不局限于吸拔脓血疮毒,“拔罐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正如《本草纲目拾遗》中所说,可以运用于多种病症。

不止一位外国运动员身上有“东方红圈”这种印记,美国选手阿历克斯·纳多尔在自己的instagram晒出了自己拔火罐的照片,他还向《今日美国》大谈“拔火罐”的好处:“这是让我今年保持健康的秘密武器,它的效果比我以前花钱做的其他治疗都好。”除了菲尔普斯,喜欢拔罐的体育运动员还有美国体操运动员纳杜、游泳运动员库格林,白俄罗斯游泳运动员桑科维奇等。

为何中式拔罐在运动界如此风行?美国体操运动员AlexNaddour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以前比赛完,也就做个按摩、泡个澡,作为赛后放松,可对于身体的放松效果很短暂。后来,尝试了拔罐,甚至在网上花15美元买了一套拔罐工具,顿时感觉运动生涯都不一样了。”原来,运动员们着迷的是拔罐可以帮助缓解肌肉酸痛,尤其是游泳运动员,长期泡在水里,身体发凉发痛,离不开拔罐。

据了解,拔罐对于缓解疲劳、祛除湿寒效果特别好,这也就是为什么跳水、游泳运动员尤其偏爱拔罐的原因,这些要泡在水里训练的运动员,最容易得湿寒,拔罐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气。赛前生病是教练和运动员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预防尤为重要。拔罐疗法对于运动员来说,一能激发经络之气,振奋衰弱的脏腑机能,提高抗病能力。二能通过拔罐的温热吸拔,排出体内的风、寒、湿邪及瘀血,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此外,运动员训练强度大,颈、肩、背、腰、臂过度屈伸,常会出现局部的肌肉疼痛,这是肌肉劳损的表现。有时运动中还会出现磕碰、撞伤,局部肿胀、淤血。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与经络不通、局部淤血等因素有关。拔罐能够刺激经络,可以使局部的劳损疼痛、淤血肿胀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拔罐是用负压的方式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助于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

运动员出现跌打损伤是常事,也难免会有红肿热痛的症状,甚至有瘀血。中医认为,人体需要气血调和,人体组织的正常运行需要气血的供养和调节,如果发生病理变化,则是气血失和,导致脏腑的组织功能出现异常情况。“不通则痛”,运动员受伤可能引起气血不通,而拔罐疗法则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就是经络,拔罐能激发和调整经气,疏通经络,并通过经络系统而影响其所属脏腑、组织的功能,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达到“通则不痛”的疗效。

奥运会是激动人心的时刻,运动员的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决定了金牌与记录的产生,但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能展现出最佳状态,而最不利于比赛的两个状态是两个极端,过度兴奋与慢热产生的兴奋度太低。拔罐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研究表明,拔罐所出现的负压能够产生一种刺激,可以调节神经兴奋度,使整个神经系统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拔罐能够双向调节,类似于补泻疗法一样,能够在兴奋状态与抑制状态进行相互转化,针对人体病理特征进行良性调节。

不管是运动员比赛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害怕的就是出现肌肉痉挛的现象,由于过度紧张、疲劳或者热身准备不充分出现的现象,拔罐疗法可以通过负压疼痛刺激患处的神经,调节痉挛部位周围的血管和肌肉活动,通过肌肉牵张达到抑制肌肉痉挛的作用,能够达到比较明显的止痛效果。

不久前,25岁的美国体操运动员亚历克斯·纳道尔(Alex Naddour)晒出了拔罐后的自拍,接受采访爆料:拔罐是其健康的秘诀,仅花15美元就从亚马逊上买到拔罐用具,“这钱花的太值了!”由此看来,目前国外最流行的是真空气罐[6],真空拔罐不同于传统火罐,相对于传统火罐的容易烫伤,不易把握温度,不能调节负压,不容易起罐等等,真空气罐则没有这些缺点,真空气罐则是通过机械抽气形成的负压,把罐体吸附在疼痛部位或者穴位处,刺激体表及经络,从而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的一种非药物疗法。

不过,真空拔罐的渗透力不够,反而会使得外部皮肤感觉很紧,不足以达到去除风寒湿的效果,而需要用酒精的传统火罐渗透力相对会好一些,能达到去除风寒湿的效果。不过中医建议,如果手法纯熟,拔火罐还是会比真空拔罐好许多,因为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温度。传统的拔火罐疗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能够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而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以迅速带走局部堆积的炎性渗出物及致痛物质,最终达到消除肿胀和疼痛的目的。

这一段时间,奥运会赛场里外国运动员身上拔罐的印记,以“洪荒之力”席卷了全中国的媒体。大家喜笑颜开:“歪果仁也在用拔罐了!”“外国人的金牌中国人也出了一份力!”中医的确又多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机会。随着纵身一跃,运动员已带着“中医印记”在奥运会场为自己的理想、国家奋斗,而我们中医人也该安心定志,为中医事业努力,为祖国中医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未秋平,冯强.罐斑产生机制探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54-55.

[2]赵喜新,王磊琼,李鸿章,等.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在拔罐疗法中的罐斑显色差别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5):24-25.

[3]洪寿海,刘阳阳,郭义.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2,32(2):261.

[4]杨金生.拔罐疗法的历史沿革[J].中华医史杂志,1999,29(2):82-84.

[5]张洁,李中正,李桂兰,等.中国罐具发展简史[J].湖南中医杂志,2011(2): 95-97.

[6]张维波,黄涛,田宇瑛.针灸疗法高技术化的最新进展——电热發石,抽气罐和激光针研究简介[C].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201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 the Oriental Red Circle

FENG Jing jing,JIA Cheng xiang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46,China)

The Rio Olympics appeared on the mysterious oriental red circle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can spot caused by cupping is called the oriental red circle imprint in the foreign players,not only witnessed their gold medal of the moment,but also the cupping therapy belongs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successfully to the whole world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cupping therapy. Through fashionable phenomenon between athletes,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described,mysterious oriental red circle to the world proved that the existence value of Chinese culture,but also showed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foreig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riental red circle;cupping;cupping spo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nondrug therapy;appropriate technology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2.061

1672-2779(2017)-02-0134-03

:李海燕本文校对:李贞莹

2016-09-27)

*通讯作者:zyjcx@126.com

猜你喜欢

东方红印记疗法
Entrevista ping-pong “Mi mayor logro es haber aprendido español”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几时印记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30年印记
东方红20周年谱华章
幸福印记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东方红闪耀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