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17-01-28孙墨笛
文/张 鹏 孙墨笛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文/张 鹏 孙墨笛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我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媒体融合的特点、本质和内涵,才能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只有借助媒体融合的力量,才能健全现有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机制,整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寻求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媒体融合 高校党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必将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深远影响。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高校党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历来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其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创新了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途径。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随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的加速推进,高校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着融合媒体的熏陶和渗透,对世界的判断和认知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1.基于“互联网+”理念,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创新方式方法,已成为媒体融合时代的必然要求。信息的获取、阅读、学习方式发生的深刻变革,提升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如老师在课堂传授、运用校园广播、学校官网以及校园刊物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但实际效果有限。但媒体融合形式下的思想教育形式多样,党员可随时随地进行理论学习。仅就高校理论学习新媒体平台为例,根据其所依托的技术可分为:基于Web网络的高校理论学习新媒体平台,如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北京高校党员教师在线”;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理论学习新媒体平台,如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的“党建云客户端、党员教育客户端”等;基于无线通信网的高校理论学习新媒体平台,如“北京印刷学院等高校的党员学习彩信(手机报)”;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理论学习新媒体平台,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团委的“北大新传党团课堂”微博,等等。
2.缺乏媒体融合的经验,导致监管难度增加,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化。媒体融合时代,大学生接受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相当一部分的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公众号、交友软件、微博以及电子邮箱这类开放的、不易监控的新媒体为高校学生灌输不健康的思想,使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冲击。广泛的信息传播途径使得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不断增加,信息源头追查难度增大,给网络监管及预警处置和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增加了难度。智能手机摄像功能强大,在校园发生突发事件时,学生可以通过实时录像上传到网络,使得每一次突发事件都能呈现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给学校造成被动局面。不仅如此,校园新媒体违法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比如,利用手机发布不正当的言论、传播色情信息等;利用微信、聊天软件进行考试作弊等。又如,当前因“校园贷”造成的多起恶性事件,多数是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施的犯罪。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高校学生心中的世界是开放的、虚拟的、自由平等的;在价值观上,他们否认学习的苦役性,主张生活的娱乐化,这就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在当前媒介融合如火如荼的形势之下,高校应该结合媒体融合时代的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多元化的创新。
1.融合观念带来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偏向于说教和强迫接受,从效果来看,效率较低。融合观念给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理念转变。宏观层面,国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将新媒体、融合媒体的使用应用于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中观层面,各高校可将融合理念应用于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教育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渗透和教育;微观层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将转变观念,运用更为有效的融媒体手段开展工作,不再是机械的一对一、点对点教育。
2.融合技术带来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方式方法的变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依靠老师授课的方式,安排固定的时间和课堂,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媒体技术主要是依靠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及慕课等形式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技术获得所需教授的信息并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视频、语音、图片、文字甚至是符号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需要传授的内容,并且可以通过新媒体实时地上传到教育平台,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方针及正确思想传达给学生,进而开拓了高校老师教书育人的空间。融合机制带来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原有机制的变革。此外,通过新的传播方式,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同时面向多人甚至是整个学校,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刻。
三、发挥融合媒体优势,占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高地”
当前,不少高校探索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方案,其中就有运用移动媒体等进行技术层面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占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高地”,仍需坚守如下原则。
1.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在媒体融合时代,冗杂的信息不仅能够迷乱学生的心智,也能使一部分思想教育工作者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时代,更应当提高思想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假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那么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2.转变思维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在媒体融合时代,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加深对媒体融合环境下新媒体的认识,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变原先枯燥无味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高校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而促进思想政治知识的吸收和转化。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微信群、开通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等。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媒体方式能够使老师和学生在虚拟的交流平台具有平等的话语权,有利于激发接收者的学习热情,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取得有实效的教育效果。
3.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质。高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媒体融合时代下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保证学生的头脑清醒,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第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体融合时代道德观。手机媒体作为媒体融合时代最常用的媒介方式,使用手机媒体是个人问题,一般情况下没人监督,但在使用手机媒体时应该增加自律意识,严格要求自己。现在的大学生主见性较强,学校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不沉迷于手机网络,更不要使自己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第二,高校制定相关规范约束学生网络不文明现象的发生。比如不浏览黄色网站、不传播病毒、不剽窃别人的信息、不散布不正当言论等。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媒介依赖”与“媒介焦虑”。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媒体融合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不良信息的泛滥和诱惑的增多,干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下,手机成为大学生最青睐的产品,软件开发商为迎合大学生的趣味开发各种各样的APP,当手机不在手边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出现心神不宁甚至暴躁的现象,产生严重的手机依赖。医生指出,“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就是大学生,高校应该通过校园广播、网上课堂等形式普及手机心理健康教育。
[1]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中国广播,2012(05).
作者张鹏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学院团委书记孙墨笛系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