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媒体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的“印记”
2017-01-28文/周豪
文/周 豪
广播媒体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的“印记”
文/周 豪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那些乡情满满的方言、充满童年记忆的戏曲小调和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习俗等传统文化印记都逐渐被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印记是大众传媒的自觉担当和职责使命。近年来,广播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如河北广播的《燕赵传奇》、陕西广播的《文化三秦》、广东广播的《林兆明的艺术人生》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以下简称《印记》)等。这些节目正在自觉扛起文化传承的大旗,以听觉魅力传递感人故事,为新时期的广播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中,尤以《印记》最具有代表性。截至2017年7月,《印记》系列广播节目已经播出了11个专题,共55期节目,内容涵盖了地方方言、地方戏曲、地名介绍、工匠文化、生态自然等方面。节目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受众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并在《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等各大频道的联动传播下,掀起了新闻回归文化本位的浪潮。
内容:打造具有情怀的听觉盛宴
在全媒体时代,受众更加追求视觉刺激和感官体验,却忽视了“倾听”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实际上,声音更能激发人们的理性思维,促使人们展开深层的思考。作为广播媒体唯一的呈现方式,声音以其特性决定了在文化记录与传承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在口述历史方面有巨大价值。口述历史的出现,有效拓展了文化的记录范围,使文化能够以声音的形式传承下去。随着广播技术的成熟,专业化、数据化的声音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口述历史的精准性和生动性,也使广播成为记录文化与历史的最佳载体。
《印记》围绕“声音”这一根本元素,凸显了广播媒体独特的听觉魅力和人文情怀,利用温暖、精致的内容为受众打造了一场听觉盛宴。例如,在《地名季》中,记者徘徊于老街中寻找城市的点滴记忆和文化烙印,通过声音真实呈现现实生活,从普通、琐碎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地名”演变背后的人文内涵。《地名季》中唱“琅琊”的山东快书、襄阳的流行音乐、黄河码头的船工号子等,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散发着感人的光彩,留下了动人的文化记忆。
在《方言季》每集的开篇,都会有一首用纯真无邪的童声叩开受众心扉的方言童谣,在乡音与民谣的余韵中唤醒他们沉睡的乡情记忆,让人印象深刻。在《繁华散尽说碛口》这一期节目中,记者实地走访了码头的老船工和民间艺人,并融入了船工号子、碛口道清等声音,一下子就塑造了古渡碛口的饱满形象,余韵悠长。而在《郑义门里访孝义》这一期节目中,节目组特别邀请知名播音员方明录制了郑氏祖训,然后再融入振聋发聩、悦耳绵长的钟声,反复出现引人深思。可以说,在内容制作方面,《印记》凸显了声音元素,为受众打造了一场生活化、情怀化的听觉盛宴。
形式:采取精致的季播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在形式上具有碎片化、精品化和年轻化的特征。碎片化有利于节目实现移动端的推送;精品化能够塑造节目的品牌个性,有利于扩大忠实受众群;年轻化则迎合了受众的个性需求,有利于培养未来的受众群。尽管随着时代变迁,广播节目出现了新的变化,但一直没有脱离新闻框架。
《印记》则打破了传统新闻节目的限制,形成了精致化的季播模式。节目对纪实化、技术化、艺术化等手法的综合运用,全面提高了其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情感需求,强化了受众的收听体验。《印记》之所以大胆采用季播模式,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分类选题,方便制播;二是能够增强节目新鲜感,避免受众审美疲劳;三是为节目留下充足空间,可以推陈出新。
可以说,《印记》的季播模式,实现了新闻节目艺术创作的转向,在形式创新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节目的内容拓展。在季播模式的支撑下,广播节目的生产无论是从采写到编辑,还是从制作到传播,整个流程的所有环节都走向精致化。这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回归。
诉求:强化文化引领意识
文化传播要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强调人文关怀与引导,引发受众的深层次思考,强化媒体在思想上的引领意识。只有这样,广播媒体才能实现与受众的深层互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感人和动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习俗礼仪,其中有很多都已经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甚至成为法律建设的重要基石。但是,随着社会体制和社会意识的变迁,许多民俗正在消亡,其背后蕴含的人文价值也正在消逝,实在令人惋惜。对此,《印记》的《习俗季》在传统习俗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年、寿、婚、孝、家这五大主题,从年俗、祝寿、婚礼、家谱等特色民俗入手,以真实故事和代表性事件为主线,通过声音呈现真实场景,在重构的时空中追溯其历史本源,深入挖掘背后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
此外,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明萌生的坚实土壤,承载着文化的根。但在城镇化的大潮下,传统村落正在快速退出历史舞台,古村落中积淀的文化精髓也随之消逝。《印记》的《古村季》为受众讲述了人们为保护古村落所经历的坚守、无奈、期待与困惑等种种现实境遇,以及竭尽全力付出的故事。节目没有将重点放在对文化消逝的追寻、回忆与伤感上,而是放在了对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引领上,以此促进受众形成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传播:构建多元化推广平台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广播媒体构建了多元化的推广平台,能够实现人际传播、口碑传播、大众传播,以达到扩大影响、放大效果的目的。当前,许多媒体都开通了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移动A P P,但效果却没有预期的好,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高品质的内容支撑,也没有在形式上形成差异化竞争。
《印记》中的《职业季》在进行微博、微信和A P P等多元传播的同时,还开设了《老马价值观》专栏,并先后推出了《信使,好久不见》《十指春风》《拍案惊奇》等优秀评论稿件,受到了受众的广泛好评。已过不惑之年的老马为受众展现了童年的绣花被罩、电子表、家书,以及鞍钢员工下班后集体在厂区听评书等许多过去的真实生活场景,激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强化了受众的文化认同。可以说,出自其笔下的评论文章,不仅是对广播节目的补充与延伸,而且是对节目情感与主题的升华,实现了情感的深层传递。
在《方言季》的推广实践中,节目组选取了流行度较高的方言词汇,将其制作成表情包,然后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展开全方位传播,让受众在使用的过程中了解各地方言,有效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当然,除了常见的新媒体推送,《印记》还采用微视频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例如,《工匠季》与花椒直播展开合作,统一设置加V账号,派专人负责直播,还将相关直播链接嵌入到其他社交平台中进行推送。同时,节目组还在新媒体推广中植入“美拍”视频,将工匠们的具体操作流程拍成视频,制作成流水线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节目的知名度,而且能够有效推广那些即将面临失传的“手艺”。《工匠季》首次采用了沙画微视频,全面塑造并凸显了文化的印记感。在沙画的动态演绎下,融入声音、文字和故事,进一步强化了受众的视听体验,优化了节目传播文化和传递正能量的效果。
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功能性需要,而是一种深层次、高境界的心理与情感需求。这需要媒体与受众之间构建双向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节目的基本表达上,而且还体现在节目能否实现与受众的心灵交汇和情绪共鸣上。这就要求节目具有更高的价值诉求,实现节目从新闻功能向艺术功能的转变。就广播媒体来讲,不能仅局限于节目的实用性收听,而是要用广播媒体的听觉魅力传递感人故事,引发受众广泛的情感共鸣和艺术享受,而这也是《印记》最大的创新意义。
作者单位 西安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