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四期三馈”管理模式探析

2017-01-28黄连根

职教通讯 2017年12期
关键词:顶岗师傅校企

黄连根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四期三馈”管理模式探析

黄连根

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技能技术的综合性及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顶岗实习的特点出发,针对目前管理现状,探索实践顶岗实习的“四期三馈”管理模式。

职业学校;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四期三馈”

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完善职业技能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提出,“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1]目前,职业学校积极改革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识岗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中,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的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2]因其对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企业持续发展竞争力及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所以,引起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的关注也较大。

一、顶岗实习的特点

(一)学生身份的双重性

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这一特征决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需要像企业员工一样,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岗位技能和生产流程标准。但其本质身份还是学生,学校必须按照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全程参与和配合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二)专业技能的针对性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学习本专业的基础技能、通用技能为主,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顶岗实习的学生面对的是具体的企业岗位,学习的技能会更具体、更复杂和更具针对性。学生进入企业岗位后,会遇到许多学校里、书本上所没有学过的知识、技能。因此,要鼓励学生学会善于向企业师傅请教、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善于应对困难和挑战,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学生管理的复杂性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管理的主动权便从学校过渡到企业。学校的管理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诸如,由于学生分散、企业管理规范程度不一、企业师傅素质参差不齐、各类安全隐患等,形成点多面广的复杂局面,给学校管理带来压力。

二、顶岗实习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生大批的就业岗位,给广大中职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顶岗实习机会。顶岗实习作为实现工学结合的主要途径,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职业素质难以适应企业要求

职业学校的学生尽管经历识岗实习、跟岗实习,对企业、岗位、生产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熟悉,但真正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年龄偏小,思想不够成熟,在面对与学校完全不同的陌生环境,部分学生仍难以接受职业环境和工作状况。其表现为:职业意识不强,不能很好适应岗位要求和企业和师傅的管理;面对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较低,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现代企业的团队工作环境中,自我意识比较严重,个人合作能力较弱。此外,在校学习期间,对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够,没有在专业上的延伸拓展能力,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在具体岗位上无技能优势,工作积极性与信心受到挫伤。

(二)学校管理难以达到精细化要求

顶岗实习阶段,企业师傅往往以一带一、一带多的带徒形式传授生产技能。这就决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阶段时,每个企业或岗位学徒的学生数量往往不会很多。学生分布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企业,即使在同一企业,学生的分布也较为零散,给学校管理带来困难。同时,学校由于师资紧张等原因,难以为各实习企业派驻实习管理教师。这使得学校难以及时、准确了解学生顶岗实习进展情况及学生表现,一方面,导致学生在校管理和顶岗实习管理要求出现脱节现象;另一方面,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无法及时反馈到学校,工学结合的效果不佳。

此外,学校部分领导、教师对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管理也存在误区,认为这是企业的事情,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再用学校制度、教师检查、企业师傅巡访和学生定期汇报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约束。这样,更使学校对顶岗学生的管理流于形式。

(三)企业教育管理难以满足学生成长要求

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参与职业学校的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的部分企业,往往重视技术技能熟练的人才,而忽视后备人力资源的培养、培训,用人而不育人。企业很少配合学校落实企业专用理论、技能的教学强化安排,一般也没有设立相应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缺乏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缺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考核走过场,将顶岗实习学生与企业中的临时工一并管理,或直接交由师傅负责。甚至有的企业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成了填补劳动力缺口的季节性临时工和廉价劳动力。这些做法导致顶岗实习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质量。[3]

三、“四期三馈”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管理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1]的总体要求的抓手和落脚点。“四期三馈”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是指把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分成:实习准备期、实习实施期、实习提升期和实习总结期四个阶段,在整个顶岗实习阶段,学校通过企业师傅、巡点教师的反馈,改进教育教学环节,最终提升顶岗实习质量,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

(一)顶岗实习准备期

顶岗实习准备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是整个顶岗实习顺利和成功开展的重要一环,它对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起着关键作用,主要完成以下五个步骤。

1.成立学校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吸收各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等加入,共同制定顶岗实习实施方案(含师徒结对方案),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预案以及学生实习考核办法。同时,定时举行例会,及时探讨、解决顶岗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

2.考察遴选实习企业。学校对实习企业的考察遴选,对顶岗实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企业的综合实力,不仅关系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成功与否,也影响学校的专业品牌建设,更关系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切身利益。考察遴选时,不仅要关注岗位技能和学生专业是否对口,企业师傅的技能水平、道德素质和生产作业的环境,也要深入了解企业性质、企业文化及企业工作福利待遇等。还需综合分析判断该企业是否符合学校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要求,是否符合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

3.制定完善顶岗实习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各类资料。包括实习计划、校企生三方实习协议、学生实习报告、学生实习考核办法、实习日志、实习检查记录和实习总结等。从而对校、企、生三方职责、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资料积累,为顶岗实习顺利、成功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4.顶岗实习企业师傅和管理教师的遴选。企业师傅不仅要具有本专业较强的技能操作能力、教学指导能力,更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作风正派。学校管理老师可根据顶岗实习的规模和要求,采用驻点、巡点方式,和企业师傅共同配合,共同管理,以确保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5.召开顶岗实习的组织动员会。顶岗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是学生正式顶岗实习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实施期、提升期的思想状态。在动员会中,首先,要把顶岗实习的性质、意义讲清楚,使每个学生明白顶岗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顶岗实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更能培养团队精神,培养体谅、服从、尊重、自信、忍让和节约等良好的品质,使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成功就业。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对顶岗实习后心理可能产生的变化、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带来的压力预先有正确的认识,并教会学生基本的防范及处理措施,从而减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出现因心理问题而产生的不适应岗位、厌恶逆反等意外事件发生。同时,加强人身和财产安全教育,确保顶岗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最后,介绍企业文化,向学生详细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岗位大致特点及工作总体环境等,让学生对即将进行顶岗实习的单位有大致的了解,为学生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奠定基础。

(二)顶岗实习实施期

顶岗实习实施期是职业学校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初始阶段,一般历时1个月左右。该阶段是学生融入企业、了解岗位职责、熟悉岗位技能、培养职业兴趣、深入了解企业的重要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1.做好学生岗前培训工作。企业通过参观、培训等形式,使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充分了解熟悉岗位工作流程、企业现状、企业发展目标、企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观念等,使学生适应新环境,对工作岗位有较为感性的认识。

2.完成分组定岗,与企业师傅师徒结对。通过与企业师傅的师徒结对,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学生拥有职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双导师制是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有效手段。

3.学生逐步进入顶岗实习前的习岗阶段。通过企业师傅手把手的传帮带,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反复练习岗位职业技能,逐渐完成从简单模仿、熟悉运用到活用巧用过程,最终能独立顶岗。在该阶段,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帮助在技能熟练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积极应对挫折,让学生安心实习、乐于实习。

(三)顶岗实习提升期

这阶段,学生基本能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在生产一线独立上岗,是岗位专业知识技能的强化期。学生的学习与岗位生产紧密融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角色意识,包括职业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等。同时,部分较优秀学生的劳动技能在熟练中生巧,较易形成“一宽三强”的特点,[4]即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强,从而实现顶岗实习的教学目的。

顶岗实习提升期也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强化期。通过实习使学生职业道德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明确“责任”“质量”“吃苦”“忍耐”和“纪律”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充分体验技能型人才的工作状态和职业素质要求。

顶岗实习提升期更是“三馈”应用的黄金期,该期间,顶岗实习的各种矛盾、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1.“一馈”。企业师傅对指导教师的反馈。学生在企业主要以企业师傅指导为主,其在技术的掌握、提高、熟练和创新,依赖于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同时,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也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企业师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技能、行为习惯和道德表现等优缺点有着深刻的了解。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师傅经常协商沟通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通过个别辅导、班主任教育和校企共同协商等方式及时处理,以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2.“二馈”。指导教师对学校教学的反馈。实习指导教师在掌握学生实习情况的同时,随时了解各企业技术发展动态及新技术、新技能、新设备和新材料等的应用情况,及时修正、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技能目标等。从而,使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更具开放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真正实现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目的。

3.“三馈”。学校对企业的反馈。通过顶岗实习这一平台,使职业学校师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对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对技术的掌握也更加娴熟。同时,强化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缩短了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磨合期。此外,学校拥有一批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队伍,能广泛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转型以及企业员工的培训项目,使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占住先机。

顶岗实习过程中“三馈”的有效运转,使学校真正实现了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更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有利于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的培养,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切实提升,就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企业降低了人力资源培养成本,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学校与企业相互配合、互相渗透、优势互补、共同协作,在人才培养乃至技术开发、改造和创新的过程中向着互融贯通、双向介入的方向发展,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顶岗实习总结期

顶岗实习结束后,做好后期总结评价工作,利用“三馈”,及时总结顶岗实习的经验教训。评价则采用“三合一”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法。所谓“三合一”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法,即学校驻点(巡点)的指导教师、企业师傅及学生自我考核三方相结合。对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态度(质量与安全意识、劳动态度)、实习过程中企业师傅考核记载与评价、学校驻点(巡点)的指导教师随机督查情况、学生自我评价及对顶岗实习时间、产品合格率、精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表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是职业学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具有强大生命力。但在实践中还需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进一步改革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校企合作模式,按学徒制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以保证该模式的有效实施。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育部文件,教职成[2014]9号.

[2]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Z].教育部文件,教职成[2016]3号.

[3]姚和芳.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与实践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曹素娜.浅谈“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J].时代报告,2011(7):66-67.

[责任编辑 蒋云柯]

黄连根,男,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园艺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7)12-0045-04

猜你喜欢

顶岗师傅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