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论孝德
2017-01-28王德成
□ 王德成
百善孝为先—论孝德
□ 王德成
在清代学者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国社会家庭伦理的出发点,在维护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为人,必须要有孝德。
人不可不知孝
孝由“老”的上半部分和“子”组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其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乘老也。”其实,孝蕴含着浓浓的真情:当“子”年幼之际, “老”把“子”紧紧地庇护在身下,为其撑起一片蓝天,替其遮风避雨,让其顺利成长;当“子”长大了,“子”成为“老”的支撑与依靠,他把“老”背起,安顿他们的生活起居,使其安享晚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孝,就是子女要像父母曾经对待自己那样去爱父母,将心中的仁慈发挥到极致。人类正是在这种老抚幼、子养老的不断交替中生生不息。
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中国文化呈现出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孝作为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备受古人推崇,秦汉兴起的“以孝治天下”的做法,促使孝走上政治舞台,成为贯穿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孔子指出,“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父母对子女恩重如山,一个不爱、不敬父母之人,何以忠心事君、安抚百姓?统治者坚信,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于是有了“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之说,进而催生出了举孝廉等选官制度。虽然在以孝选官盛行的几百年内,也曾暴露出此制度的一些弊端,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孝在国家伦理、社会风俗等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可见,孝是对人之为人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基。故传世典籍给予了孝极高的评价:“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视孝为天经地义之事,是人之为人必备的德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视孝为个人修身养性之本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则对弟子如何尽孝做出了具体要求。
总之,恩深莫过父母情。尽孝是每个人必尽的义务。在现代社会,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孝德之人呢?《孝经·开宗明义章》给出了答案:“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孝开始于侍奉父母,中经效忠君王,归宿于安身立命,这三个阶段架构起孝道思想的三维主体框架。
行孝莫拖延
《孔子家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去齐国途中遇到正在痛哭的丘吾子,问其缘由,丘吾子诉说其人生有三大过失使其后悔莫及,只有以死了之。其中第一大过失即为年轻时好学,走遍天下,后来回家却发现父母已去世,道出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哲理后,投水而亡。孔子随后告诫弟子,要引以为戒,于是弟子中有十三人辞别孔子回去奉养父母。这个故事从反面告诉我们,人生苦短,生命亦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孝稍纵即逝,尽孝一定要趁父母健在之时。假如我们忙碌于功名利禄而难以尽孝,当我们功成名就之日,必然会因“纵然赚得百千万,黄泉何处买爹娘”而抱憾终生。
可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在生活节奏持续加快、人们面临着来自生活与工作各方面压力的当下,孝道在履行上却因家庭成员代际间的分离居住,致使人们孝道观念淡漠,及时尽孝显得不那么容易。其实,及时尽孝并不难。尽孝,无非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满足父母的需求。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城镇老年人中有37%的人认为钱不够花,32.3%的人认为病痛较多,同样的问题,农村老人的数据则分别是47%和42.3%。这不能不引起子女反思。孔子倡导“事父母,能竭其力”,其实,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并不难,只要我们少一次购物,少一顿应酬,少抽一盒烟,少饮一瓶酒,就能让父母的物质生活有所起色。
难做的是如何慰藉父母的精神。1999年春节晚会上,一首饱含人间真情的《常回家看看》,唱哭了在场的观众,引发了千家万户的共鸣。“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真挚的歌词,提醒着每一个忙碌的人,忙,不是不回家的理由;再忙,也不要忘记父母翘首盼望的眼神。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帮他们干点儿活,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纵使你在天涯海角,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几分钟的视频,都会了却父母对你的担忧。在传统节日、父母的生日等特殊日子,送他们一份惊喜,让他们知道,你的心中,总为他们留有一个位置。
行孝敬为先
不同的人对孝有着不同的理解,其践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巨大的差别。有的人物质至上,使父母在衣食住行上得以满足;有的人注重物质赡养的同时不忘丰富其精神生活。可是,我们更多的人则对父母缺乏耐心,对他们的一些行为难以容忍,我们常嫌父母思想顽固、说话口罗唆、动作迟缓,甚至对他们呼来喝去。这些做法,背离了真正的孝,因为真正的孝,其核心在敬。
两千多年前,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突出了孝要以尊为前提。孔子亦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发出了“不敬,何以别乎”之问,将敬置于比养更高的层面。以孝著称的曾子,则将孝分为大孝、其次和其下三个等级,最高等级的孝是在言语、行为和内心都尊敬父母,其次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好生侍奉他们,最差的孝则是为父母养老送终。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孝呢?
要和颜悦色。和颜悦色对待父母,是孝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史书记载,子路曾问孔子,一个为了养活父母手脚都磨出厚厚茧子的人,为何没得到孝子的名声呢?孔子告之曰:“意者其不敬与?辞不顺与?色不悦与?”孔子认为,养、敬、顺、悦,是孝的不同层次,最高层次的孝是悦,即在侍奉父母之时一定要保持愉快的表情,这虽然很难,但并非不能为。何以为之?就要看我们内心是否“诚”了。《礼记·祭义》指出:“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也就是说,孝要以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为支撑。孝内化于心才外显于形。色难其实质是心难,只有去其心魔,让感恩和爱充满内心,和颜悦色地孝敬父母必然水到渠成。
要顺从父母。顺从父母,是孝的另一深层次要求。当然,所谓顺从,并不是不讲原则地盲从,而是要分清是非,当顺从时则顺从,不当顺从时则要见机行事,从而使父母免于不义或无礼之中。《孔子家语·六本》记载了曾子耘瓜因误斩其根而遭受父亲打晕被孔子怒批之事。孔子借“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来教育曾子,使曾子认识到在父亲暴怒之际挺身以待,打死也不知躲避的做法,不但危及自身还会陷父亲于不义,明白了“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的道理。所以,孔子反对一切愚孝的行为,倡导“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在父母有不妥的言行时,应该委婉地劝阻他们,如果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仍然要“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传世经典给我们留下了敬老爱老的广博智慧,为我们立下了如何尽孝的标杆,也给了我们“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的警示,让我们反思孝德在当下如何传承与发扬的问题。《孝经·庶人章》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传统农业社会,普通老百姓尽孝,就是遵循天地之道,分清土地肥瘠,勤劳耕作,勤俭节约,使财物、粮食不缺,以孝养父母;同时还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言行谨慎,不因自己的不端行为使父母蒙羞。虽然时代变迁,但孝之真理却亘古不变,牢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我们应该尽最大能力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吕氏春秋·孝行览》指出,“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一语道破孝在治理天下国家中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天下之本在家”,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根据国情、形势变化对传统孝道观进行阐释、借鉴和扬弃,并探索和体现新形式的孝,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做新时期孝亲之典范。
(作者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