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 “用间第十三”

2017-01-28曹永孚

孙子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将帅孙子兵法敌方

《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

【原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①,公家之奉②,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③于道路,不得操④事者七十万家⑤。相守⑥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⑦,不知敌之情者,不仁⑧之至也,非人之将⑨也,非主之佐⑩也,非胜之主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有的版本为“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所恃而动也(有的版本为“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注释】

① 费:消耗的费用。

② 奉:通“俸”,指国家开支。

③ 怠:疲惫、懈怠。

④ 操:操持、从事。

⑤ 七十万家:古时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分担供给。如果兴兵十万,就会有七十万家不能正常从事生产。

⑥ 相守:相持对峙。

⑦ 爱爵禄百金:爱,吝惜。爵,爵位。此句指不舍得赏给人们官位和俸禄。

⑧ 不仁:没有仁爱之心。

⑨ 非人之将:不是军队或部下的好统帅。另有一说,指不懂用人的将领。

⑩ 非主之佐:不是君主的得力助手。

【释义】

孙子说:凡兴兵十万,千里征战,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大量金钱;里里外外动荡不安,老百姓在路上疲于奔波,不能从事正常生产的有七十万家。敌我双方相持数年,只是为了赢得一天的胜利,如果因为吝啬官位和金钱而不重用间谍,导致不能掌握敌情而遭受失败,那就太没有仁爱之心了。这样的决策者和指挥员,就不是军队的好统帅,不是国君的好助手,不是胜利的主宰者。

因而,英明的国君、优秀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取得超群出众、出类拔萃的功业,就在于他事先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判断敌情。而要事先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判断敌情,一定不要依赖于筮卦占卜、求神问鬼这些迷信的办法,一定不要凭着老经验做简单类比推断,也一定不要机械地观察日月星辰运行位置去验证,一定要从了解敌情的人那里去获得。

所以,使用间谍有五种: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这五种间谍同时都使用起来,就会使敌人因摸不清我军的行动规律而无法应对。这就是以间致胜的神妙道理,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因间(或称乡间),就是指利用敌方的乡里百姓做间谍;所谓内间,就是指利用敌方的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就是指收买或利用敌方的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就是指故意散布虚假情况,让己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敌方知道上当后往往将其杀害而无法生还;所谓生间,就是指打入敌方后能活着回报敌情的。

所以,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更亲信的了,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了,所有事务当中没有比用间更机密的了。不是才智超群的将帅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义慷慨的将帅也不能使用间谍;不是用心精细巧妙的将帅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啊!真是无处不可使用间谍呀!用间的计谋尚未施行而被泄露出去,间谍和知道机密的人往往都要被处死。

凡是要攻击敌方的军队,要攻打敌方的城邑,要刺杀敌方的人员,都必须预先将那些驻守的将帅、将帅身边的近侍之臣、掌管传达引见的官员、负责守门和寝舍的人员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务必刺探清楚。

必须查找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的间谍,再根据情况进行收买和优待,并经过开导、诱导,交给任务,将他放走,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由于能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所以乡间、内间就可得以使用了;由于能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所以散布给死间的虚假情况就可以传给敌人;由于能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所以生间就可按计划行事,如期回报敌情。这五种间谍使用的办法,国君都必须懂得,尤其要懂得会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从前商(殷)朝的兴起,是由于重用了在前个朝代夏朝为臣的伊尹;周朝的兴起,是由于重用了在前个朝代商(殷)朝为官的姜子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智谋超众的人做间谍,一定能成就大业。这是用兵作战的重要环节,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情报而采取行动。

【解析】

“用间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最后一篇。看似专讲“用间”,实则与孙子的主体军事思想紧密相连。对于“用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有歧见,也有误区。有的感觉,“用间”神秘莫测,离我们很远。也有的质疑,“用间”属于诡道诈术,是否有违道义。其实,只要认真地领会一下孙子的原文本意,就会看到,“用间”既大有玄机,又并不遥远;虽属诡道诈术,却也大可为我所用。究其思想内涵,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用间”是降低战争成本和伤亡代价的明智选择。为什么要“用间”?孙子一开头就以十分中肯而鲜明的语气,从战争消耗、百姓负担、社会动荡、荒于耕作等方面,阐发了由于不明敌情而遭致失败的巨大危害性,从而引申出“用间”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他甚至毫不留情面地指责那些因为吝啬官位和金钱而不愿“用间”的行为,是“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话说得如此尖刻,既反映了孙子对“用间”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这与“作战篇”中所阐发的“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百姓之费,十去其六”等观点是同出一辙的。可以看出,孙子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着眼于“安国全军”“唯人是保”。他力主“用间”,核心目的是要以此为手段争取战争的主动权,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这并非有违道义的阴谋诡计和厚黑之术,而是于国于军于民都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就“间”本身而言,它是中性的,关键是看为谁服务。过去,由于受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影响,人们往往把“间”贬义化甚至妖魔化,一听到“间谍”“特务”等字眼,自然就想到阴险狡猾的敌特,故而抱以仇视和敌视,而对正面的情报人员则称为“地下工作者”,有的当兵分到特务连还觉得名声不好。由此一来,不免对孙子“用间”思想的正义性产生疑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正义不正义,不在于用间不用间。“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已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常态,只不过是看谁更高明、更巧妙。我党我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进行了大量艰苦、惊险、缜密的隐蔽战线斗争。例如以“龙潭三杰”(李克农、钱壮飞、胡底)、“龙潭后三杰”(熊向晖、申健、陈忠经)为代表的众多无名英雄,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深入虎穴,出生入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大量的文艺作品如《永不消逝的电波》《51号兵站》《智取威虎山》《英雄虎胆》《潜伏》《悬崖》等等,都生动地反映了这些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牺牲和奉献。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他们,中国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二、“用间”是“知彼知己”的重要渠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的一大主导思想。那么,如何得“知”?孙子批驳和摒弃了那些依赖于筮卦占卜、求神问鬼、简单类比、机械验证等做法,坚持以人获“知”、实地得“知”,这是个了不起的颠覆。古往今来,通过“用间”获取情报而赢得胜利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因“用间”不善、情报不灵导致失败的也屡见不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就充斥着大量的间谍、情报工作。美军在中途岛战役大胜日军,使之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而及时准确地调整了兵力部署、掌握了制胜先机。历史上,日本是一个精于收集情报的国家,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中国大量的情报,也收买了大量的汉奸,因而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侵华战争。据史料记载,1937年12月山东济南论陷后,日本侵略者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推行殖民统治,将大批特务派往济南,成立二十多个特务组织,进行收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报及破坏各抗日组织的罪恶活动。所谓的“八大公馆”实际上是日本宪兵队本部直接领导下的八大特务机构。日本侵略者之所以招致失败,从根本上说来,一是由其反动性决定的。二是由其狂妄性决定的。珍珠港一战偷袭成功、侥幸取胜,就狂妄轻敌、不可一世、情报误判,特别是未能从世界力量对比和战争发展全局上做到知彼知己,因而注定了了失败的下场。

三、“用间”是“上兵伐谋”的具体体现。“上兵伐谋”是孙子兵学思想的一大精髓所在。如何才能做到“上兵伐谋”?“用间”就是一种特殊的心战手段,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也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用间”不仅仅在于获取情报,也能起到策反、斡旋、统战等作用。世界处于冷战时期时,情报工作异常活跃。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和前苏联的克格勃(即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解体后演化为对外情报局)等情报机构强力博弈。我们国家的安全部门和军队的情报部门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和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争取了外交斗争、军事斗争和隐藏战线斗争的主动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动荡不安、错综复杂,情报工作同样不可缺少,甚至愈演愈烈,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信息化、智能化。有隐蔽的,也有公开的;有人工的,也有技术的。我们应当全面、辩证、历史地领会孙子的“用间”思想,既要“用间”,又要“防间”,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存亡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同时规定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防间反恐势在必行。

注:本文采用的《孙子兵法》版本,系谢祥皓、刘申宁1994年编录出版的《孙子集成》中宋雕本“魏武帝注孙子”样本。

(曹永孚 整理并解析)

Chapter 13Using Spies of The Art of War

猜你喜欢

将帅孙子兵法敌方
少林韦陀十八手
4打5,敌方还剩几个人?
《孙子兵法》组歌
水果大作战
人工智能有助于处置敌方炸弹
与众不同的老鼠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
《为将帅书写辉煌》出版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