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信息化条件下“庙算”的几点思考

2017-01-28

孙子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战场胜利战争

对信息化条件下“庙算”的几点思考

周 一

“庙算”是古代兴师作战之前,在庙堂里谋划作战大计、预测战争胜负的活动。信息化条件下,“庙算”融入了更多的成分,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但其作用与地位依然重要。做好“庙算”工作,把握信息化战场制胜规律,是营造有利于己的战场态势、实现最终作战目的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指挥员谋略水平的重要手段。

孙子兵法 庙算 制胜规律

《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里的“庙算”,指的是古代兴师作战之前,先在庙堂里谋划作战大计、预测战争胜负的活动。“庙算”周密而充分,胜利条件就多,就容易取胜,反之则容易失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军事科技的进步,“庙算”的地点从庙堂搬到了指挥方舱里、一体化指挥平台上,预测胜负的过程也由相对简单的“摆石子”“插军旗”的沙盘对垒发展到数字化的计算机模拟、网上指挥对抗等动态评估,使新形势下的“庙算”过程加入了许多高科技元素。

一、“庙算”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孙子在其兵法首篇《计篇》中提出的“庙算”思想,其内容主要涉及分析作战的形势、制定作战方案、评估作战方案、定下作战决心以及遴选参战将领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是对作战行动的一种充分准备活动,主要是解决打不打、怎么打、能否打赢的问题。《计篇》全文,其实主要就是在论述“庙算”思想,比如提出了具体的“庙算”内容“五事七计”、阐述了“庙算”的重要性“多算胜,少算不胜”等。这是因为“庙算”活动在时间上处于战争的初始阶段,而从指导战争的角度来看,“庙算”是对战争的顶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思而行”是中国人决断大事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在战争这类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上,“先计而后战”是这个特点的具体体现。在孙子之前,关于战争的准备和谋略活动虽然大量存在,但是缺乏理论层面的概括和总结。《孙子兵法》首次将这种准备和谋略活动进行提炼,以“庙”字阐述此类活动的重要性和地域性,以“算”字阐述诸如统计、对比、谋划、决断等的具体内容。因此,“庙算”二字从理论层面揭示了战争谋略的精髓,并得到了后世的肯定和应用,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孙子本人对于“庙算”的定位,就是告诫人们要慎重地对待战争、精确地谋划战争、细致地准备战争。他的这一论断不仅符合战争活动的普遍规律,而且也让“庙算”成为历代战争指导者关注的重要环节。

“庙算”思想是中国古代战略决策活动的基石,孙子不仅在概念上对其进行了解读,而且还将兵法内容拓展到了“庙算”的行动、要求、方法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战略决策体系回路。“庙算”思想的诞生,不仅使战略决策行动更加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使战争逐渐成为一种过程可控、结果可估的较为稳定的军事实践活动,而且也更加有利于历代军事家研究战争、总结规律、创新理论。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就是“庙算”活动的绝佳展现。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不仅来源于对时势的精准考量,而且体现了“庙算”思想对战争指导者的巨大影响。

二、信息化战争时代“庙算”的主要做法

形式与方法上的变化并未改变“庙算”在作战准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做好“庙算”工作仍然是营造有利的战场态势、实现作战目的的先决条件之一。信息化条件下,可以从“庙算”之前、“庙算”之时和“庙算”之后的三个阶段,把握运筹谋划的关键内容,增加己方的胜利筹码,以达到“算多而先胜”的效果。

1.“庙算”之前,做好对客观情况的充分掌握

从整个作战进程来看,“庙算”只是作战准备中的一个部分,是指挥、参谋人员在战前分析敌情、排兵布阵、谋划战法的过程。而从“庙算”自身来看,也应进行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来保证“庙算”的顺利进行,而这其中又以充分掌握现实客观情况为重点。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指挥、参谋人员在不了解客观事实的情况下作出的判断和决策,其实践价值也很难得到保证。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指挥员不熟悉所属部队的训练水平和作战实力,盲目将主要由新兵组成的第131摩步旅投入最前线的城市作战,最终导致该旅身陷险境,险些全军覆没。反观我军著名开国将领韩先楚,从当班长开始就坚持在每次战斗之前亲自侦察敌情、勘察地形、熟悉部队。在1946年的鞍海战役打响之前,他多次前往纵队所属的炮兵团检查训练情况,熟悉该团的战斗力水平,而后才定下了“重炮强攻海城、全歼敌184师”的决心,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孙子兵法》在开篇中就提到“五事”与“七计”,即“道、天、地、将、法”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并将其作为“庙算”之前应当掌握的具体情况和分析判断的重点内容。历代军事家则根据自己面对的实际情况,对此作了一些细化和发展,比如,《管子·七法》中说:“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虚实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曹操在《孙子略解》中亦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从我军丰富的作战经验来看,扎实衡量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全面分析战场环境的各种因素,是进行战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也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信息化条件下,对于客观情况的搜集、分析更应注重丰富全面、特点突出的要求,使“庙算”之前的准备工作更加完善、更切实际。

其一,对于可能影响“庙算”的客观情况应当尽可能全面的把握。不管是孙子提出的“五事”“七计”,还是我军长期沿用的“敌、地、我、友、天”,都是在为“庙算”这一谋划作战的环节做信息情报方面的准备。“庙算”之前,掌握的客观情况越多、涵盖的范围越广,就越有可能拨开战争迷雾,形成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信息化条件下,大数据平台、云系统、网络数据库等高技术手段可以提供远超人脑记忆容量的信息和高速的信息融合处理方式,为指挥参谋人员搜集、分析更全更重要的战场信息奠定基础。其二,在信息情报丰富全面的基础上,务求特点突出。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两场一模一样的战斗,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必定各不相同。这从客观上决定了在“庙算”之前,身处不同战局的指挥、参谋人员所掌握的客观情况也必然不尽相同,尤其是在信息高速流转的情况下,某些微小的变化也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面对海量信息,“庙算”参与者必须紧密结合战局特点,从中筛选关键性的“要害”材料加以分析,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在“庙算”之前就形成思维意识领域的“不对称”优势。

2.“庙算”之时,做好对胜利条件的精准考量

战场形势波谲云诡,胜利的天平不会无缘无故地向某一方倾斜。为将者要运筹帷幄,通过“庙算”实现对战局的准确判断、对敌我的准确了解、对战法的准确运用,为己方争取胜利砝码。要做好对胜利条件的精确考量,从数量上、质量上、动态配合上积累取胜因素,形成必胜态势。

争取更多的胜利条件。“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庙算”之时,取得的胜利条件越多,取胜的几率就越大,反之则很难取胜,倘若一点胜利条件都没有,那么求取胜利无异于痴人说梦。胜利条件多多益善。在筹划作战时,要积极地利用现实条件,创造优势对比。从敌人的角度来看,我方的胜利条件就是对方的失败因素,当我方招招制敌之际,也是对方穷途末路之时。官渡之战前,曹操的谋士郭嘉通过全面的分析,得出曹袁对比的“十胜十败”,即曹操在“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个方面完胜袁绍,这成为曹军最终取胜的重要基础。

争取更强的胜利条件。在敌我对抗之时,胜利条件也分三六九等,有轻有重。楚汉相争之初,项羽出身高贵,刘邦出身卑贱;项羽兵强马壮,刘邦人少兵弱;项羽占地广阔,刘邦偏居一隅……刘邦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然而,刘邦牢牢把握住了“智胜”这一关键条件,让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人杰”为其所用,而项羽却是“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最终只好惨败于垓下。就我军自身而言,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可能面对许多不同的作战对手,不同的作战环境,想要形成“招招制敌”的完美态势并不容易。俗话说,“打蛇打七寸”。 “庙算”之时,针对某些关键节点,营造在一个方面的压倒性优势,就很有可能实现一招制敌的绝对胜利。

以动态配合创造胜利条件。从全局的角度来看,一次战斗或是一场战争都包含有准备、实施、结束等过程,但是我们从时间的维度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工作的计划、安排和执行上给参战人员提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每场战争都会按照这样的程序“严丝合缝”地走下来。由于受长期“程序化”演训的影响,部分指挥、参谋人员甚至片面地认为,统帅机关在进行作战筹划时,其他单位只要隐蔽待机就行。但是,在信息高速融合流转的现代战场,作战的筹划与实施很有可能没有明显界限,而是相互作用、互为依托。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3机步师为了实现对巴格达的战略奇袭,指挥员一边在飞驰的装甲车里进行作战筹划,一边命令攻击直升机部队突袭巴格达外围的装甲目标,通过实时融合态势,指挥员也在利用不断产生的胜利条件修改作战方案。“庙算”之时,指挥、参谋人员要用动态的眼光审视战局,通过多种手段促使战场态势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最终达成作战目的。

3.“庙算”之后,做好对智慧成果的落实与转化工作

“庙算”既是谋划作战大计、预测战争胜负的活动,也是指挥、参谋人员展现谋略艺术、聚集智力攻关的过程。一次成功的“庙算”,其形成的智慧成果包括对敌情准确的分析判断、对我军合理的安排部署、对战法恰当的选择使用、对战局走势的理性推断等等内容。然而,要想让中军帐里“纸上谈兵”的结论变成战场上有丁有卯的现实,还必须做好这些智慧成果的落实与转化工作,否则不仅是对成果的严重浪费,而且还可能葬送胜利、功败垂成。

坚定不移地推进落实。从“庙算”自身的角度来看,在准备过程中搜集的情报信息客观全面,在谋划过程中运用的推理方法科学正确,那么得出的结论必然符合战场实际情况,所要采取的战法也一定能够克敌制胜。在一定的条件下,真正科学有效的“庙算”过程,几乎就是战局走势在图上的预演,一旦定下决心,就必须上下一心、勠力而为,既不能擅自篡改,也不能偷工减料。

塔山战役之前,东北野战军为保障主力攻打锦州,决心将国民党的东进兵团阻击在塔山一线。然而战斗开始不久,解放军就遭受了猛烈的打击,伤亡惨重。指挥员程子华向林彪报告战损情况,林彪却说:“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最终,解放军在塔山死守六天六夜,在取得塔山阻击战胜利的同时,也保障了我军主力成功拿下锦州。反观国民党方面,其统帅机关里也不乏黄埔军校的高材生,有许多指挥员经过抗日战争的历练,指挥艺术与谋略水平也不容小觑。然而,国民党军队里派系林立,“指东向西、不听招呼”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好的“庙算”也难以发挥作用,真的就成了“纸上谈兵”。

灵活巧妙地应机而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庙算”结果的科学性是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制约的,这些条件也很有可能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影响战局的因素纷繁复杂、变化多端,即便拥有强大的情报侦察和信息分析能力,也难以涵盖所有、面面俱到。正如一位军事家所言:“无论你怎样想尽办法去拨开战争迷雾,战争迷雾总会存在。”这就要求指挥员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审时度势,应机而变,促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改变并非是否定“庙算”的结果,也不是在抛开“庙算”之后的主观臆断,而是围绕作战筹划形成的科学结论和目的,结合战场上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灵活巧妙的调整,以期形成有利的战场态势,最终实现作战目的。1962年的瓦弄之战,担任山地进攻任务的昌都军分区独立营,遭到敌方地堡里重机枪火力的压制,进退两难。时任第130师师长的董占林得知情况以后,马上调正在执行对空警戒防护任务的一个高射机枪排前往增援。“别人的高射机枪大仰角打飞机,咱的高射机枪平射打地堡”,利用高射机枪的大口径穿甲弹、燃烧弹,敌人的地堡火力很快被消灭,为最终夺取瓦弄大捷扫清了障碍。

Some Thinking on “Making Calculations in the Temple”under the IT-based Conditions

Zhou Yi

In ancient times, making calculations in the temple was an activity launched to plan strategies and predicting outcome of the war in the temple before the war was started. Under the IT-based conditions, more factors have been added to “making calculations in the temple”, which also has been endowed with richer connotation. However, the position of making calculations in the war is still very important. To do the work concerning “making calculations in the temple” well, one should grasp the winning rules in the IT-based battlefield. This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up a warfare situation favorable to oneself and eventually realizing the warfare goal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he strategic level of the commanders.

The Art of War; Making Calculations in the Temple; Winning Rules

B22

A

2095-9176(2017)06-0068-04

2017-06-06

周一,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李兴斌)

猜你喜欢

战场胜利战争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坚持就是胜利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被风吹“偏”的战争
坚持
他们的战争
十九大胜利召开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