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遗产保护与遗产价值的发掘和宣传
2017-01-28田瑞媛
□ 田瑞媛
论文化遗产保护与遗产价值的发掘和宣传
□ 田瑞媛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通过有效的措施,全面合理的诠释遗产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将会有力促进保护、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文化遗产 价值 发掘 宣传
1985年11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中第一条第1点对于“文化遗产”的定义为:“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第二条第3点中对于自然遗产的定义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我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深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强调文化遗产的三大价值,即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深入发掘遗产价值和构成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文物”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最早见于战国初期《左传·恒公二年》中有“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的记载。到了唐代,杜牧诗:“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其中所称“文物”即指前代的遗物,其含义已接近现代所认识文物的概念。从宋代开始,往往将前朝器物统称之为“古器物”或“古物”。在民间,明代和清代初期比较普遍使用“古董”或“骨董”,到清代乾隆年间又有了“古玩”一词。
“文物”准确概念的产生是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的结果。诞生于近代西方的考古学,尝试用科学发掘和断代的办法获取古代遗存,并将那些古代遗存变成科学地复原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工具,这些古代遗存也就有了“文物”这一具有全新内涵和意义的词汇。在我国,20世纪初通过对古代遗存发掘和研究,而重建古代历史的现代考古学出现,才带来了现代意义上的“文物”的概念。这一概念改变了人们对待古代遗存的思维习惯和行文方式,对待古代遗存价值的认识也更多地从“物质”转到了“文化”。
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提升了文化遗产保护水平,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此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进一步扩展,从国家层面积极开展长城保护工程、编制大遗址保护国家项目库、制定工业遗产保护计划、进行乡土建筑的抢救、促进博物馆融入社会、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持续地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工作、加快新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批次、举办国家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等等。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责任,而且是每一个公民应该担负起来的责任,更是亿万民众的共同责任。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动员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民众既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人。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诠释
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深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强调文化遗产的三大价值,即历史价值、科学与艺术价值,其实,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评估是一套完整的科学操作系统和历史发展过程。构成文化遗产价值的主要概念包括:
历史价值:文化遗产作为过去的某一重要事件、重要的发展阶段和重要人物密切相关的线索与物证,能够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一个群体的文化史或一个地区的发展史的相关方面。
艺术价值:可以描述为某一文化遗产的设计构造、建筑情调带给人们精神上或者情绪上的感染,或者是它所展示的特殊的设计、风格、艺术上的进步和高水准的技艺。
科学研究价值:文化遗产能够给人类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社会价值:文化遗产在多大程度或者以什么方式向多数或者少数群体宣泄精神的、政治的、民族的或者其他的文化情绪,标志一个群体的精神认同,同时体现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任何一个文化遗产的价值都是多方面的,对其认识是具有科学性和体验性并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历史性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不同的人往往只关心或看到其价值的不同侧面。因此,在当前的文化遗产价值认识上应克服上述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并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中予以充分的体现,以便决策管理者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管理能够照顾到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
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全面评估一般被认为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情。但是,必须清楚认识到专家学者的知识局限性,特别是他们在作出价值评估时天然具有的人类学所界定的价值观察的客位视角(即外视角,相对于土著或者直接相关者的主位视角或是内视角而言)。因此,在建立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系统时应具有充分的开放性,提倡跨文化、多视角的交叉对话。同时也必须通过大众媒体的参与,通过沟通、宣传和普及活动,让这些价值为所有的相关者所认同和分享。此外,文化遗产具有非人工再造和破坏后的不可逆性,科技的进步无法提高它们的质量。文化遗产的价值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有一个不断丰富的呈现过程。它是动态的、发展的和不断积累的。未来的人民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了解到关于同一个文化遗产的更多信息和价值。因此,遗产的价值应该是跨代的;遗产应对一代代人发挥永续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关于文化遗产的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应当把文化遗产尽可能完整地传于子孙后代的原因。
三、文化遗产事业中宣传的新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宣传工作置身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传播手段革命的新媒体时代,面临着复杂的内外形势。
(一)宣传工作事关广大群众利益
《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负有保护文物的职责。文物工作开展得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高,能够体现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提升政府部门的形象。随着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的日益紧密,文化遗产领域少人问津的局面已被打破,文化遗产领域的社会关注度显著提高,常常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盘点近几年来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公众的关注已经明显地超出了对热点本身的质疑,而是对文物安全,文物管理、文物工作属性和方向等产生了疑问。文化遗产宣传工作担负着扩大文化遗产事业社会影响力和创造良好舆论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自觉把文物宣传工作摆到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和公众利益的高度,切实推进文物宣传能力建设。
(二)文化遗产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宣传工作开拓创新。
当前我们面临着文化遗产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创新正在积极推进。比如以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新中国特色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破解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矛盾为目标的大遗址保护理论和实践;以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推动我国博物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目标的博物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等。文化遗产事业的改革创新,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宣传工作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排头兵和主要窗口,必须不断创新理念和手段,在大力宣传文物事业改革发展先进经验的同时,加强与广大公众的沟通,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新媒体时代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并加强引导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和论坛、微博等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一个多媒体融合并存的媒体传播环境开始形成,并对社会日常运转发生深刻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传播速度快、传播主体多元化、过程不可控制。作为公共文化重要领域,全国文物系统应该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特征,加快提升运用新媒体、掌握新科技的能力,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
(四)社会需要文化遗产知识,宣传工作应当更加普及群众
目前文物工作正在突破行业界限,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时代正在到来。但是,在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场面之下,也存在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城市大量历史文化街区被破幻甚至拆除,农村大量优秀传统民居迅速消失,“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局面正在成为现实;大量具有鲜明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等珍贵实物正在迅速消失。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除了急功近利等观念影响,还与民众文物意识淡漠、文物知识欠缺,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认知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正视问题,在积极抓紧有关制度法规建设、加强依法管理的同时,着力加快文物专业知识的大众步伐,通过文物知识的普及教育,在民众心目中牢固树立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
四、结 语
正确宣传好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文化遗产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终极意义。除了长期工作当中个的培养和教育,更重要的是有科学有效的约束和管理机制,如:制定完善的宣传工作专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并坚决贯彻执行,这是技术保障;强化对遗产宣传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资质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从事遗产保护宣传工作的设计、实施单位,都必须取得相关专业资质,才能允许承揽文化遗产宣传保护项目和工程,这是组织保障;加大宣传工作舆论监督,完善奖惩机制,这是制度保障。实现以上三个保障,将会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文化遗产价值的正确诠释。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晋祠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