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運書札四通考釋
2017-01-28李保陽
李保陽
致鄭文焯書一通
除寄呈審定各本外,尚有乙稿《袖墨》、《蟲秋》二集、庚稿《庚子秋詞》(合《春蟄吟》爲一卷)、辛稿《南潛集》(《南潛》雖有手稿,而塗抹不堪入目),敝處皆無副本,無從寄政。敬祈費神。將寄呈各稿,可存者爲加標識。古微所録重目已寄去,請各獨出手眼,不必問渠意云何。古微云夏間當開雕,并希早日閲訖擲下爲荷。
寄奉各稿,在敝人爲較佳之作,乙爲少作,辛則退筆書之。
(録自上海圖書館藏《校夢龕集初定稿本》内封)
附録鄭文焯覆書
半唐先生詞長,前於四月半臨來滬前三日得手書,並囑訂雅詞,謹如戒泚筆,頗不負諉諈,已携入行篋,早料及有此奇緣良會矣(若至誠前知)。書至,距躍三百,已竟夜不寐,正在和清真《蘭陵王》,至四解之多,待録稿寄索嘉藻耳。少選即飛詣共謀食,此時稍蚤也。此遇信有天合天聲,不翅天際真人下凡塵也。狂喜萬狀,不知所云。公枵腹相待,下走亦不合眼相看。妙哉奇也!此地群仙畢集,焦生老約西湖之遊,愈晚愈佳。‘王’字押亦帶來,容面呈,以示久要不忘之義。甲辰六月。(録自《詞學季刊》第三卷第三期頁七一。)
考釋
此信寫在上海圖書館藏《校夢龕集》稿本封面内葉。此本係光緒庚子(光緒二十六年,一九)正月王鵬運録出的一個清稿本。該本書衣左上方題‘校夢龕集初定稿本’,右側居中有王鵬運墨筆題記一行‘庚子正月録出,半塘僧鶩題記’,卷端鈐有‘鶴記’閑章一枚,書眉及作品内容有大量校改痕跡,有些作品還被特意標出不同的字符。該本最末一葉的末行底端有鄭文焯的一段題記: ‘甲辰五月廿六日辰刻,忽值老人與海上,遂持報。叔問并記。’鈐有與卷端同樣的一枚‘鶴記’朱文閑章。根據王鵬運信所云請鄭氏删選校訂詞集,以及鄭文焯在《校夢龕集》中留下之題記、六月寫給半塘的回信,可以推知此信當作於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四月中旬。
從此信的内容可以知道: (一)上海圖書館藏《校夢龕集》稿本中的校改内容,係出鄭文焯手筆〔一〕;(二)鄭氏校改時間是在半塘逝世的當年(一九四)春夏間;(三)上海圖書館藏《校夢龕集》稿本是王鵬運當日寄給鄭文焯請其校改審定的若干詞集之一,其目的是徵求鄭文焯的意見,以確定《半塘定稿》選目;(四)《南潛集》本來是有一個‘塗抹不堪入目’的稿本存世。這封信歷來很少引起研究半塘及四大家的重視。然而恰是這封信,給了我們一把認識《半塘定稿》成書的鑰匙: 即《半塘定稿》之選編並非王鵬運——或者説並非王鵬運一人——的選録意見,朱祖謀與鄭文焯——尤其是朱祖謀——對半塘身後影響最大的《半塘定稿》之參與程度相當之高,甚至他們的意見決定了《半塘定稿》的選目,王鵬運本人可能只是參與其中者之一。
致屠寄書一通
驪筵餞别,荷雅貺之申頒。鱗序頻更,緬新猷之丙著。恭維敬山仁兄大公祖大人勛華集祜,景茀凝厘。鹺政風清,得鴻施於兩浙;綸音露湛,迓鳳詔於□霄。引企釣儀,式殷忭頌。弟雲司逐隊,雪敘聯班。承憲命以隨轅,近有西行之役;奉簡書而戒道,更懷南指之鍼。謹肅丹函布謝,敬請勛安!恭賀任喜,統維藹照,不莊!□愚弟王鵬運頓首。
(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藏原稿)
考釋
屠寄(一八五六—一九二一),字敬山,一作景山,號結一宧主人。江蘇常州人。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舉人。十四年(一八八八),入張之洞幕府,任廣東輿圖局總纂、廣雅書局編審,與繆荃孫整理《宋會要》稿本,主修《廣東輿地圖》。十八年(一八九二)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淳安知縣、工部候補主事、京師大學堂副總教習等。二十一年(一八八五)赴黑龍江,任黑龍江輿圖總纂,繪製黑龍江六城草圖。二十六年(一九)離黑。二十八年(一九二),出任儀董學堂(今揚州中學)第一任總教習。著有《蒙兀兒史記》、《黑龍江驛程日記》、《結一宧駢體文》、《結一宧詩略》等。《詩略》中有《宋李户部慈銘赴天津》等,可知屠寄與王鵬運有共同的友人李慈銘。王鵬運於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辭官南下,寄眷於開封,當年應聘揚州儀董學堂教職,則當是應屠氏之聘。王鵬運與屠氏之交集當在京師大學堂副總教習任上及候補工部主事時。信中謂‘承憲命以隨轅,近有西行之役;奉簡書而戒道,更懷南指之鍼’,則當時鵬運或有西行之計劃(由上海到武昌,事見繆荃孫日記),次年初半塘即受聘揚州,則知此信當寫於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五月從上海動身赴武昌之前,次年初鵬運即應儀董學堂聘。
致張建勛書一通
季端仁兄大人閣下:
接奉手畢,並登嘉貺。承在遠之不遺,蓋望風而增感。比唯星軺安謐如頌爲慰。囑交友琴信件,已如約送往,將其復字並回摺□來並寄呈,希詧入。都門入夏以來露霾沉冱。秋風送爽,天宇廓清。然人事推移,於局勢不無稍損。兼之外侮相逼而來,竟有不可終日之勢。瞻言俯仰,時艱之補,正未易言耳。弟碌碌如恒,無可稱述。掖垣之轉,近有三缺,似可望忝進一堦。然無術匡時,徒滋内疚。今年夏間,連喪新婦、猶子,情抱之劣,尤不可言。知當坿陳,餘候續布。即復請軺安。愚弟王鵬運稽首上。十月十三日申刻。
(録自廣州梁基永先生藏王鵬運手札)
考釋
張建勛(一八四八—一九一三),字季端,號愉谷,一號愉廬,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工詩文,尤善書。光緒五年(一八七九)舉人,十五年(一八八九)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出任雲南鄉試主考,二十三年(一八九七)任雲南學政,二十五年奉旨回京。三十二年(一九六),以侍講授道員,督學黑龍江。張建勳自幼受到詩書影響,且贊同辛亥革命。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卒於北京。工詩文、善書法。〔二〕
此信當寫於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考證如下: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六月,王鵬運掌江西道監察御史〔三〕,次年(一八九五)六月奉滿候選〔四〕,八月初四日,奉旨遵例録用。〔五〕這些都和信中言‘掖垣之轉,近有三缺,似可望忝進一堦’的説法可以互相印證。又王鵬運轉任江西道監察御史時,正直中日甲午之戰,王鵬運上任後,至次年(一八九五)四月《馬關條約》簽訂之時,先後上書給朝廷反對議和、請罷李鴻章父子等十數次。七月,王鵬運因爲反對議和,力圖變革,加入强學會〔六〕,這些又都和信中‘外侮相逼而來,竟有不可終日之勢。瞻言俯仰,時艱之補,正未易言耳’可互相發明。張建勳於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出任雲南鄉試主考官,此後長期任職於西南邊地,並於二十三年(一八九七)任雲南學政。這與信中的‘復請軺安’可相互印證。軺即星軺,使者的車子,這裏是指外任雲南的張建勛。
致佚名論《文殊師利碑》書一通
……弟處衹有《文殊師利》一大紙,及彌勒四種佛,他皆無之。尊處乃多得‘中正’四字,字之大小,以意揣如此。其布置高下略似之。然《萃編》如此行列,又於‘普憘’二字下云‘在武平元年’右,不知前武平與後也。彌勒佛云在文殊東面,則文殊又未云面何方,殊顢頇。‘文殊利師白佛言(共若干行,即原紙大,以後至“古今”,字即漫漶,不悉録。)般若波羅蜜(五字大徑寸)經主(二字小)冠軍將軍梁父縣令王子椿(凡行列,《萃編》皆平書,今約略高下著之。)武平元年僧齊大衆造維那慧遊普憘(此二字向未識,述菴司寇載之,始識。)’彌勒佛。阿彌陀佛。觀世音佛。大空王佛。中正胡賓。武平元年。
(録自南京王文揚先生藏王鵬運手稿)
致佚名代轉書信函殘句
如夢湘先生、劍秋信來,乞先生轉寄泰興慶雲寺隔壁南蘭陵劉康劉秋水。
(録自南京王文揚先生藏王鵬運手稿)
考釋
此信當係半塘離京前寫給京中友人書信之殘本,疑與《致官將之江西,留别都中舊同好,兼柬次山同年》詩箋爲同一封信,托請友人代轉信函。當是半塘離京前寫給京中友人者,時間當在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左右。但《致官將之江西,留别都中舊同好,兼柬次山同年》用八行花箋,此信寫在無行格花箋上,書法風格也差異較大,姑别録於此。俟考。
〔一〕孫克强、楊傳慶輯校《大鶴山人詞話》(南開大學出版社二九年版)將這些批校文字作爲鄭文焯詞論收録。
〔二〕黄繼樹《桂林歷史文化叢書: 桂林狀元·重教倡文的狀元張建勛》,中央文獻出版社二六年版,頁一九七。
〔三〕《清代官員履歷檔案》王鵬運條: ‘(光緒)二十年六月,轉掌江西道監察御史。是月,奉旨稽查北新倉。’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下同。
〔四〕《清代官員履歷檔案》王鵬運條: ‘(光緒)二十一年六月,俸滿截取。’
〔五〕《清代官員履歷檔案》王鵬運條: ‘(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初四日,吏部帶領引見,奉旨著照例用。’
〔六〕湯志鈞《戊戌變法人物傳稿》卷四: ‘(二十一年)七月,京師强學會議起,鵬運亦列名其中。’(《王鵬運研究資料》,灕江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