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族民间唱法的发展之路

2017-01-28李淑红刘黎明

北方音乐 2017年14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美声唱法唱法

李淑红 刘黎明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我国民族民间唱法的发展之路

李淑红 刘黎明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民族唱法在民族民间唱法的基础上,借鉴美声发声技巧,得到了发展,并在近几年演唱实践中与美声、通俗唱法相融合。

民族唱法; 民族民间唱法; 融合

我国的歌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在历史的发展中,经过长期的歌唱实践、结合民族语言特点、歌唱习惯、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华夏声乐艺术。在近几年的综艺舞台上,许多著名的民族歌唱家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与流行唱法、美声唱法相结合,进行“跨界”演唱。比如民族歌唱家龚琳娜老师,以民族唱法为基础加入西方音乐文化元素,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演唱了《忐忑》、《金箍棒》等经典神曲;以口碑和情怀在一众综艺节目中突出重围,成为2017年第一季度综艺黑马的音乐节目《耳畔中国》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获得本次冠军的民族女高音歌唱家龚爽在第170407期节目中用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演唱了歌曲《送别》,得到专业学者的一致好评。

随着生活的富足,民众对艺术的需求也日渐增加,声乐作为表达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重要形式,自然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作为一名声乐专业的研究生,自然对目前这种唱法的融合陷入了思考。

民族民间唱法也称为民歌唱法,以演唱民歌为主,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种演唱形式。声音听起来很甜美,吐字清晰,气息讲究,音调多高亢。我国有56个民族,各有丰富多彩的民歌。目前已形成了歌曲系列有:茉莉花系列歌曲、摇篮曲系列歌曲、送情郎系列歌曲、山歌系列歌曲、号子系列歌曲等。在风格处理上,北方民歌要豪放悍犷一些,南方民歌要委婉灵巧一些,高原山区民歌要高亢嘹亮一些,平原地区民歌要舒展自如一些。

目前提到的“民族唱法”与“民族民间唱法”存在着差异性。“民族唱法”是在“民族民间唱法”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声唱法科学严谨的理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这种唱法为我国民歌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为歌者打开了思路。

一、民族唱法的发展

我国民族民间唱法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大致经过了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唱法都有其鲜明的特点。

在20世纪40年代至新中国的成立,是民族民间唱法的形成期。此时期的艺术特点有两个:完全使用真声;缺乏气息支持,流动性不够。代表人物是王昆、郭兰英,代表曲目是《农友歌》、《白毛女》。

此时期,以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为主的解放区文工团与以专业美声唱法为主的专业音乐院校之间产生了艺术的碰撞,并展开了所谓的“土嗓子”与“洋嗓子”大讨论,这就是声乐界的“土洋之争”。“土洋之争”是“土嗓子”与“洋嗓子”的一场对决,虽然在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分歧,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健康发展,都是为了给中国的歌唱艺术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从而建立起中国新的歌唱艺术。

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是民族民间唱法发展的发展期,此时期的艺术特点是以民族唱法为基础,结合运用美声胸腹式呼吸方法,吸气量足易于控制,高音区主要以头腔共鸣为主,增加了真假声的混合,发出来的声音亮丽集中、穿透力强。以适当地运用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增大音量,加大民族声音的震撼力和艺术表现力。使高音区不但亮丽,更有美声学派金属般的声音。歌唱中,三个共鸣腔往往配合着使用,而不用美声乐派的混合共鸣的方法,其目的突出民族性。代表人物有马玉涛、郭颂、胡松华等,代表作品有《马儿啊!你慢些走》、《乌苏里船歌》、《赞歌》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艺术发展进入成熟期,此时期的艺术特点是“中西结合”的发展与继续,表现在声音圆润、流畅;高音通畅并带有泛音;作品更具有表现力等等,代表人物有蒋大为、阎维文、宋祖英等。代表作品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希望的田野上》、《小白杨》、《小背篓》等。

现如今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结合西方美声唱法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与创新,更加注重歌唱的呼吸、共鸣,音响等。

二、民族唱法的融合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虽然在呼吸、共鸣、喉位、声音走向、咬字部位甚至是各种唱法所要求的音域上有所不同,但是三种唱法在近几年的舞台演出、声乐比赛上都出现了唱法的融合。

(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

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通过多年的声乐系统训练、并以自身过人的天分,掌握了演唱中国民族作品与外国声乐作品两种不同风格歌唱能力,是我国第一位以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方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由于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清澈优美的音色、高超的演唱技巧以及在两种唱法之间的驾驭能力,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夜莺”。

(二)民族唱法与通俗唱的融合

曾为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的谭晶,是一位掌握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民通”歌唱家,在民族唱法的声乐技术功底的基础上,融入流行自然亲切的风格,让听众感觉耳目一新。在演唱技巧上,她具有收放自如和细腻的控制能力,也具有雄浑高亢的演唱气势。在音乐风格上,既可以演唱如《远情》一样的民歌,也可以演唱如《在那东山顶上》的流行歌曲,她独特的演唱风格,适应了现在多样化的观众的需求,深受大家的喜爱。

民族唱法与其他唱法的融合适应了我国声乐的发展,是我国声乐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唱法”在我国之所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仅是其唱腔、唱词能够“感化人、打动人”,更重要的是民族唱法的发展之路一直与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固然,“民族唱法”是在“民族民间唱法”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又在新时期借鉴美声唱法,然而,它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展示自身的艺术魅力,使其真正融入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传统艺术与科学的声乐艺术有机的结合,得到创新与发展。

[1]何巍厦.论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尝试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5.

[2]刘蕊.美声、民族与通俗三种唱法融合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4.

[3]朱丽纳.“民族唱法”与“民族民间唱法”风格异同与结合途径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0(03):121-122.

J616

A

李淑红,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黎明,兰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美声唱法唱法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