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南族民歌分类初探

2017-01-28刘秋霞

北方音乐 2017年14期
关键词:毛南族情歌神话

刘秋霞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毛南族民歌分类初探

刘秋霞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毛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部分居住在桂西北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其民歌文化已成为毛南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毛南族民歌有多种形式和体裁,主要根据场合、内容、对象不同而定,本文主要从题材内容方面对毛南族民歌进行分类。

毛南族;民歌;分类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由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唐以前的僚,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现今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俗称“三南”或“毛南三乡”,少数散居河池、南丹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无文字,多通汉语和壮语,通用汉文。

毛南族民歌的内容丰富多彩,曲调轻快活泼、高亢嘹亮,具有鲜明的山乡特点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汇集了毛南族人民丰富的思想文化观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毛南族历史发展的过程,展现了其古朴的生活情趣、节庆风情和伦理观念。毛南族民歌有多种形式和体裁,主要根据场合、内容、对象不同而定,从内容上主要分为叙事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等。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毛南族先民的思想、愿望、生活画面和历史发展过程。

一、叙事歌

叙事歌又称古歌,是叙唱宇宙开辟和人类起源的歌,主要包括《创世歌》、《天地歌》、《女娲歌》、《说神欢》等反映毛南族先民对宇宙的形式、天地的开辟、人类的诞生、神灵的威力等神秘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毛南族人民为了生活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中,《创世歌》的内涵很宽广,包括开天辟地神话、物种神话、射日神话、洪水神话兄妹婚神话和男婚女嫁起源神话等等。与其他兄弟民族的盘古神话有所不同:其一,汉族神话盘古为开天辟地的一个神,毛南族口传散文体神话为洪水遗民盘哥、古妹两个神,古歌和散文体神话恰恰相反,说是盘妹、古哥;其二,散文体神话说洪水以后由盘、古二人创造人类,它却叙唱以为中心人物的五代神:第一代是“昆屯”(“浑沌”的毛南语音);第二代是“汉王”神;第三代是“天王神”和盘古”;第四代是“良吉”和“良漂”,“良吉”是情妹“良漂”是情哥;第五代是“环英”和“行加”。

二、劳动歌

毛南族的劳动歌是与劳动生产紧密配合,并在劳动中唱出的,是以反映劳动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民歌。其特点是节奏鲜明,与劳动节奏本身相适应。人们在劳动中唱民歌可以起到减轻疲劳、调剂情绪、协调动作、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如《季节歌》《打猎歌》《牧羊歌》《捡桐果歌》《采茶歌》《割草歌》等,主要传授农业生产知识,教育后人什么季节种什么农作物,是毛南族先民农业生产的经验之谈,诉说了劳动者的艰辛和苦难。

三、仪式歌

毛南人在交往中讲究礼仪并信仰道教,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特定习俗。仪式歌包括《婚礼歌》、《上梁歌》、《添粮补寿歌》、《吊丧歌》等,它们反映了毛南族民俗生活和祈福、祛灾的心理要求,有的代表的则是民族宗教色彩。

婚礼是人生的一件大礼,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了建立家庭、发展家庭的重要阶段;也是婚姻关系取得家庭与社会承认的礼仪。毛南族的《婚礼歌》包括婚礼中各个环节所唱的几种特定风俗歌。按照婚礼的顺序,婚礼当天,女方家举行折被仪式的时候一边折被女歌师一边唱《折被歌》,以表达母亲对女儿的疼爱。折被结束,女儿就要出门去婆家,这时母亲既是喜悦又是留恋,还有担心,生怕女儿年幼无知到了婆家会闹出不体面的事来。于是临别之际,女歌师又代表母亲唱起《叮嘱歌》表达了母亲的叮咛和教诲。当女儿出门下台阶就要与父母亲人惜别时,心中依依难舍,于是含泪唱起《比蹓几(出门下阶歌)》,这组歌表达了出嫁少女内心复杂的矛盾心情。新娘到新郎家的当晚,香火堂前摆起一张丰盛的宴席,桌上烛光闪闪,香烟缭绕,歌师端坐席前,开口启唱《欢吉晨(吉日敬神歌》。歌词委婉恳切,表达了主家对诸神和祖先的虔诚以及祈求婚筵平安的美好愿望。第二天吃过午饭,在新郎家的庭院里举行开被仪式,由男女歌师对唱《欢开被(开被歌》,每打开一张对唱一首,一赞一谦,一颂一扬,生动感人,娓娓入耳。

建新房,标志着儿女与父母分居、独创家业的开始。《上梁歌》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关怀和祝福,祝愿他们继往开来,兴旺发达;同时叮嘱他们分居后怎样创家立业,表达父母对儿女一颗慈爱的心。一般是在入新居的时候由外祖父演唱,演唱的好与不好代表了其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果不会唱或唱的不好,在众人心目中的身份地位就会大大降低,或者被认为是不知礼节的人,所以毛南族男子到了中年后都要学唱《上梁歌》。

“添梁补寿”是毛南族的一种风俗,也是一件喜庆的事。毛南族的人们认为每个人一生的口粮有定数,老人所余口粮不多,亲友为他补粮便可补寿,所以在为老人奉行“添梁补寿”仪式时,要请师公和歌师为老人唱《添梁补寿歌》,以表达儿女及宾客希望老人健康长寿的愿望。

《吊丧歌》掺有不少唯心主义和迷信的东西,但它反映了毛南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其中《吊丧歌》中的《开路歌》和《敬十杯酒》是召唤早逝的先祖返乡来接死者的亡灵和表现儿女对先辈逝去的悲痛的心情。曲调婉转细腻,歌词和逝者生前的事迹息息相关,使人听了不禁为之留下眼泪,激发亲属对逝者的怀念。表达了后辈对先祖的孝敬之情。

四、情歌

毛南族男女青年爱情生活中常常以歌传情,情歌在毛南族民歌中占的比例最大,其艺术也是最精湛的。历史上,毛南族的传统习惯是:男女青年可以自由对歌恋爱,这样情歌的数量自然而然就多了起来;但婚姻不能自主,这使一对对情侣不能如愿以偿,于是在对歌中就要倾诉表达他们在恋爱旅途中的酸甜苦辣的心情。其中,有咏唱表达对对方的倾慕之情的,有直抒初恋的羞涩之情的,有悲叹自己身世不幸之情的,有抒唱苦苦相思与炽热追求之情的,有控诉封建婚姻之情的,这些歌都含意深邃,感情真挚,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坦率真切。如情歌中《花竹帽儿伴我进入甜梦里》和《田里该种稻的就插秧吧》是体现男女热烈时的歌。

五、生活歌

生活歌是表现毛南族人民各种生活画面的一种歌。其中《敬酒歌》、《旱晴歌》是抒情长歌,含有“情歌”成分,但与分类中指定的“情歌”不同。分类中指定的“情歌”只能对恋人唱,不能让别人听,属“窃窃私语”的范畴。而生活歌中的抒情长歌可以在大庭广众中演唱,有的带赛歌娱乐性质,有的是教育后代夫妻之道,有的歌颂坚贞不移的爱情生活。这类题材受众人所喜爱和熟识,歌词中体现的都是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归为“生活歌”。

除了最常见的五种民歌类型之外,毛南族还有两种比较有名的民间音乐,叫“师公”和“道公”音乐, 主要用于宗教活动,同时也用于演唱民间故事。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师公音乐和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毛南戏,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和悲欢离合的爱情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受到群众的喜爱。

六、结语

毛南族民歌是毛南族特有的原始生态文化,也是毛南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蕴含着毛南族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善良、不怕困难的精神思想,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生活形态和毛南族的发展历程。它的存在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注重对毛南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近年来,毛南族民歌也逐渐得到推广走进大众的视野,如地方政府在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环江毛南族分龙节、南宁国际民歌节等活动中不断推出毛南族民歌作品,形成了毛南山乡的旅游新文化。2010年,河池市还在上海世博会广西馆展示了毛南族风情文化。这对传承和发展民歌以及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地方的经济发展产生着积极影响。

[1]韦秋桐,谭亚洲.毛南族神话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2]曾宏华.毛南族民歌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作用[J].大舞台,2012.

[3]张梅.毛南族民歌论述[J].艺术探索,1988.

[4]蒙国荣,谭亚洲.毛南族民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5]覃永锦.谭鹏星毛南族研究文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

[6]蒙国荣,王弋丁,过伟.毛南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J607

A

猜你喜欢

毛南族情歌神话
情歌的故乡是我家
爱情神话
民俗主义视域下的毛南族分龙节考察
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口述史研究——以贵州卡蒲毛南族乡田野调查及其启示为例*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彝寨情歌
七夕情歌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荒漠之路上的三首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