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7-01-28刘霞

中小学电教 2017年3期
关键词:铁罐信息技术语文

☆刘霞

(和龙市八家子镇上南小学,吉林和龙133505)

浅谈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刘霞

(和龙市八家子镇上南小学,吉林和龙13350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的交流媒介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电子信息的引领下,视野开阔了,心态开放了,思维也在不断地创新。语言的基础是语文,语文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饶有兴趣、自觉主动地汲取知识,提升能力。

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它图文结合、色彩鲜艳、直观形象的特点,彰显出较强的表现力,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在语文教学的课堂里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学习交流的积极性,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语文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直观演示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天性好动,自我约束力差,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而大量的识字任务又要求他们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单靠教师的一本教材和一支粉笔怎能较好地引领学生读准字音、认熟字形、了解字义呢?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幻灯片和PPT课件,通过小精灵的提示和生字宝宝的动态变化,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目光,不仅能把抽象的字形变得生动形象,还能较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字形演变的过程,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形成表象的过程中深化认识,加深记忆。如讲解“休”,根据字形出示图画,一个人倚在一根木头上,说明他干活累了,需要歇一歇,由此记住了“单人旁”加“木”就是“休”,“休”的意思就是累了歇一歇。在讲解会意字和象形字时,把字形的演变用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多媒体的屏幕上,通过动画的演示和简要的说明,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知不觉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音频的渲染能引起共鸣、激活思维

音乐对于情景具有很好的渲染作用,它能较好地带动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入情入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积极表达。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除了声情并茂地朗读,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相应的乐曲,在学生展示读或教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以音乐相配合,借以烘托气氛,陶冶情感。写景的课文以轻快明朗的音乐相伴,会使学生产生心旷神怡、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叙事的课文结合内容伴以或舒缓或激昂或悲壮的乐曲,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中感悟深刻的道理,受到相应的教育。

3.直观的画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语文教材中,也会有一些少见的、学生感觉较为生疏的说理性文章,旨在指导学生透过表面领悟深刻的道理。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仅仅通过文字性描述,对于事物的认识和人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这时如果能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效果。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制作PPT课件,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了陶罐和铁罐的样子,动画的演示让学生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变化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的道理、而在学习唐诗《望庐山瀑布》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庐山瀑布从高山上飞泻而下的壮观场面,在课前收集瀑布飞泻的画面,通过声音与图像的结合,给学生展现出宏伟的气势。学生在观赏了画面以后,明白了李白为何以“飞流直下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夸赞庐山瀑布,再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表达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知识积累

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里都安排了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从天文到地理,从历史到现代,从国家到世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旨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和能力,更好地拓展积累知识。这样的学习任务,如果能借助信息技术,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从网络上收集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电脑中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并自己动手制作幻灯片,在展示活动中积极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调查了解的兴趣,使他们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对语文学习的帮助,也训练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好地丰富了课外知识的积累。

三、重点更突出,难点易解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读代讲。因此,抓住关键词句和语段,细细研读品味,成为了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课前,教师根据教学重点,把文中的关键部分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现在屏幕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置不同颜色的文字、不同形状的符号,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时时点击鼠标、变换颜色、圈圈点点、反复呈现,使学生不仅有文字的理解,还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使重点更加突出,难点也易于解决。

总而言之,教育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成果,它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还要积极探索,加强研修,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编辑:庄丰源]

G434

A

1671-7503(2017)01/03-0040-02

猜你喜欢

铁罐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对话显“品格”
《陶罐和铁罐》告诉了我们什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