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普通高校研究生奖助学金的管理

2017-01-28李涤非陶垠霖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奖助学金助学金奖学金

李涤非 陶垠霖 王 卫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浅析普通高校研究生奖助学金的管理

李涤非 陶垠霖 王 卫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高校的人才培养已然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对研究生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有关研究生教育培养和奖励制度的政策,曾提出,研究生在缴纳学费之后,国家需要完善研究生的奖励制度。研究生的奖励制度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起到了很大的鼓励作用。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奖励制度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进行创新。我们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奖助学金的管理体系。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实践过程中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奖助学金管理;问题分析;优化对策

从上世纪开始,国家已经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制度。因为奖助学金不仅能够帮助到一些贫困的学生,更对研究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而研究生教育与我国人才培养、科教兴国等方面息息相关。所以,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地进行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高等学校的奖助学金制度正是实现公平教育的重要举措。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制度在不断地完善,每一次改革都是基于实践。

1 研究生奖助学金的种类

我国奖助学金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一是国家助学金。在实行研究生缴纳学费的政策之后,我国决定从2014年秋季的学期开始,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改为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的基本生活开支,资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00元,全国所有在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考生均能享受到。二是学业奖学金。同样是从2014年秋季的学期开始,我国为研究生专门设立了学业奖学金,主要用来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很好地完成学业,按照规定,研究生每人每年8000元,按照在校人数的一定比例划分。三是国家奖学金。该政策的颁布时间同上。国家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在科研成果、社会公益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全日制研究生,选拔出来后每人每年可获2万元奖励。四是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高校要按规定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原则上,助研津贴主要通过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列支,助教津贴和助管津贴所需资金由高校承担。五是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针对贫困生进行的,符合条件的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并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1]助学贷款原则上不能超过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的总和。

2 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的价值分析

2.1 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从高校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制度确实解决了大部分贫困生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助学金的发放,帮助了很多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近几年来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对高校学生的资助经费中,用于直接资助学生的经费就占了90%以上。由此可见,助学金的管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助学金的管理做到科学、透明,才能真正解决贫困生的现实问题。

2.2 激励研究生学习

奖助学金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在激励研究生努力学习,这主要说的是奖学金制度。虽然研究生大多进行自主学习,自由研讨,但是奖学金制度依然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起到了正面的引导与激励作用。[2]

2.3 教育趋向公平化

我国的教育制度根据社会的变化也不断调整着,最明显的是教育源、教育对象逐渐公平化。虽然目前教育资源和教育对象尚未能达到完全的公平,那是因为在全民奔小康的社会中,贫富差距间接导致了教育的不平等,大部分人需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奖助学金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公平竞争,自主学习。因此,高校的奖助学金制度的实行,不仅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激发学习动力,更是在某种程度上使教育趋于公平化。

3 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研究生奖助学金的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研究生奖助学金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3.1 奖学金评定标准不够细化

研究生的奖学金包括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奖学金的分配由各个高校自主决定,现行的国家奖学金发放政策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详细的条例,高校内部的管理办法也参差不齐。根据实践结果显示,奖学金的发放条件依旧存在不明确的地方,在具有相同条件的学生之间作何选择等仍然存在概念不清晰、标准不一致的问题。[3]

3.2 助学金评定标准比较笼统

首先,助学金的申请条件比较笼统,缺乏清晰的概念。比如申请的基本条件中常常出现“家庭经济困难”或“生活俭朴”等,这无疑使助学金的发放成为了难题;其次,贫困生认定的标准无法统一。部分学校按照成绩的排名和是否持有低保证、残疾证等相关证件来选出贫困生,但这些条件都不是助学金发放的必然前提。

3.3 缺少专门的评定单位

虽然各个高校内部都在进行奖助学金的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但是很少能够专门设立一个主体单位来系统的操作。评定单位的缺失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首先,没有统一的单位来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的公信力是个问题;其次,没有主体单位就意味着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实践操作,其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障。

3.4 操作程序简单

一是对于申请奖助学金的同学上交的材料没有进行仔细收集,导致一些同学浑水摸鱼或者材料上交不及时等现象发生;二是贫困生的档案没有完全建立,增加了工作量;三是没有专门的评定单位,工作缺乏计划性;四是没有进行事后的跟踪调查,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五是奖助学金的发放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联系得较少。[4]奖助学金的发放本身很难直接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而且不能把学习奖学金和贫困助学金混为一谈。

4 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的优化对策

4.1 明确申请条件,制定客观的评定标准

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必须在奖助学金的申请问题上做到细致入微,使研究生申请奖助学金时参照的标准更加具体、清晰。如申请者在符合国家奖助学金的申请条件之外,还需要根据学校对于奖助学金的评选规定进行核实。学校和学院都需要对学生的成绩和参与集体活动等情况给出明确要求,同时结合年级大会、班级大会、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让研究生明确申请条件。[5]

4.2 完善贫困生的认定方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贫困生的认定标准相对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贫困生的认定方法还有待完善。首先,要优先考虑的是贫困生的家庭状况,这是最直接并最有效的认定方法之一。但是单凭学生提供的材料很难客观评定出真实的情况。所以对于贫困生的认定方法需要单独提出。我们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争取做到没有偏差。其次,根据个人消费等进行民主选择,并结合对学生在校消费情况的调查,最终认定出符合评定标准的学生。

4.3 设立专门的奖助学金评定单位

建立专门的奖助学金评定单位势在必行。当然,奖助学金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是有素质的、接受过培训的教师。他们需要从前、中、后三个时间段把研究生奖助学金的管理工作做好。在评定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制度进行优化,力求给学生最明确的标准,还要对相关学生进行实际情况的调查;在评定期间,应该随时与各学院进行沟通,接受监督和信息反馈;发放奖助学金的名单之后,接受学校或各学院的审核,尽最大努力服务于学校和学生。

4.4 强化教师队伍,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首先要加强研究生的励志教育。奖助学金的评定大部分以学业为主,再结合集体活动等方面。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研究生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多参加或组织传播正能量的活动。其次要加强研究生的诚信教育。在助学金的申请上,应教会学生学会考虑他人,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得到帮助,不做缺失诚信的人。最后要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正确引导学生,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

[1]凡勇昆,王帅.我国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改革的思考[J]. 高教与经济,2008,(3):33-35.

[2]李正平.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与对策建议[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刘金玉.现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实施效果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4]赵晓蓉.对研究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思考[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5]吴慧玲,冷嘉璐.全面收费政策下研究生资助体系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3):145-147.

【责任编辑:黄素华】

A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of Scholarships amo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LI Di-feiTAO Yin-lin WANG Wei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national attention.In recent years,the state has continued to introduce policies about the education and reward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e state needs to perfect the reward system for post graduate students after they pay tuition fees.The reward system will not only guarantee the students’ study and life on campus, but also play a great encouragement role.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reward system of post graduate students need to be innovat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mand of talents.We need to find ou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holarships.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graduate student scholarships and offers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scholarship management; problem analysis;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G643

A

1671-9565(2017)03-055-03

2017-08-30

李涤非(1979-),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研究;陶垠霖(1993-),男,辽宁营口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方面研究;王卫(1991-),男,山东青岛人,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奖助学金助学金奖学金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高职院校奖助学金的评审如何更科学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中国银行:云南首个自行研发奖助学金代发系统落地
现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高校要优化奖助学金的惠民效果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