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室资源的利用及构建
2017-11-03陈巧儿
陈巧儿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论教室资源的利用及构建
陈巧儿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课堂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途径,因此,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在分析学校各类型教室资源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教室使用以及各类型教室数量配置中的问题,并分析影响教室资源整合利用效率的因素,进而提出可行的意见和措施,以为参考。
教学创新;教室;配置;使用效率
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近几年来,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笔者所在学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创新的要求,认真研究各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全面开展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活动。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学校努力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整合利用教室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不断增强课堂育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课堂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课堂是学生创新精神成长的主要园地,是高校最基本的教学设施和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场地,是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首选孵化器。同时,课堂也是教师呈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对话、进行教学管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场所,是教师运用环境资源的重要场所,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资产。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1]。合理配置教室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室学习环境,才能提高教室利用效率,有效节约学校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我效能感,促进课堂教学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2]。
1 教室的建设发展现状
在实施课堂教学创新计划之前,笔者所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室也基本上按多媒体教室(平均容量50人)、阶梯教室(平均容量110人)、实训室、机房、语音室等来区分的,其中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60%以上。而多媒体教室由黑板、讲台、桌椅、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组成,学生座位采用秧田式的排列方式,50%的多媒体教室摆放固定的课桌椅,这种方式使桌椅设计、空间规划和教室色彩环境等相对统一,却比较单一,对教学组织的创新也带来诸多限制。[3]为优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行弹性学分制,优化教学方式,推广分层教学,营造重视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根据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学校对部分原有的多媒体标准教室进行了改造,形成了目前有如适合研讨的小班化教室(包括隔音设施比较好的的适合英语教学的小班化教室)、工作室(包括项目工作室、创意吧等)、实训(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等,多媒体教室数量占比从原来的60%下降到30.7%,小班化教室占比则上升到12.7%,专业实训室增至30.3%,目前创意教室正在规划筹建之中。小班化教室和工作室等的建设,一方面是为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也为推动学校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可借鉴的思路。
2 教室资源整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教室资源的整合利用,优化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设施条件,进一步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的创新工作,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各类型教室数量配置不均
各类型教室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建设和管理,因学校机构的调整,人员变动大,新手多,缺乏对学校教室资源总体利用与优化意识,导致各教室类型配置不匀。从学校教务处2016年学校各类教室统计数据显示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小班化教室、实训室、机房、语音室等学期周最大安排课时数分别为:35、34、20、20、36、14,各教室类型课时安排占比与教室数占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见表1)。按周课时36计,小班化教室、实训室、语音室、工作室平均利用率提升的空间较大,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机房配置较少,实训室和小班化教室配置较多,各类型教室数量配置不够理想。
表1 2016年各类教室课时安排统计数据
2.2 空间规划不合理,导致小班化教室及部分多媒体教室利用率低下
理论上说,教务管理人员在排课时一方面要考虑教室类型、班级规模等环境因素,另一方面又要尽量避免师生来回奔波,因此教室空间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室的使用。从学校教室实际分布状况来看,小班化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多分布在不同的教学楼,楼与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且课间休息时间较短,因此部分实行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课程直接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空间规划不够合理,导致小班化教室的利用率降低。从教务处对每个多媒体教室安排的课时数统计中还可以看出(见表2),部分教室因空间规划不合理,影响了师生的课堂行为,使用率偏低。
2.3 专业实训室个体利用率差异大,阶段性利用率较差
教室教学信息与设备设施环境则是教室里影响教学的信息与技术条件,是进行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信息丰富的现代信息与设备设施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能。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专业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教学信息与设施设备往往不太适合课堂教学创新的需求,出现部分实训室闲置和浪费的现象。而二级学院之间课程结构差异巨大,专业性强,导致教室资源阶段性利用率低下。从教务处对每个实训室的学时安排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见表3),2016年上半年有排课任务的为54个,空置率达27%,学时利用率最高的周排课61节;2016下半年有排课任务的为59个,空置率达20%,学时利用率最高的实训室周排课为46节,分别按教室总数和安排教学任务教室数计算教室利用率(按每学期15周,每周可安排36学时计),总体利用率不高。
表2 多媒体教室学期平均课时安排统计表
表3 2016年实训室安排统计数据
2.4 教室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不佳
为推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学校出现了如订单班教学、工作室化教学、项目包式教学、基地班教学、创业班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现代学徒制等不同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形态发生改变,需要布置不同的教室环境,才能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但从目前教室建设和使用情况下,不同的教学创新模式占用了不同的教室资源,教室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2.5 教室资源总体使用率不高
专家认为,教室心理环境是“教室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基本要素及状况的总和,包括班级心理环境和个体心理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学风和教风都影响教室资源的使用效率。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只有少量学生进教室自习,也只有少数教师会下教室辅导,导致学校教室整体使用效率不高。
2.6 现代化先进教学设施的教室建设速度缓慢
根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实施计划(2014—2016)的要求,要建设20个左右的智能化、理实一体化实训室,20个左右的研讨型小教室。但目前,除了小班化研讨教室建设进展较快外,其他如智能化、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研讨型小教室、情景模拟教室、创意工作室等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以满足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要。
3 相关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学校的顶层设计,合理配置各类教室
从整体出发,强化学校的顶层设计,强化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务处的管理与协调作用。教务处可按教学课时量分析法分析学校目前各类型教室配置的状况,调整全校各类型的教室配置。如2017年的全校各类型的教室配置,可以根据2016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类型教室安排的总学时数占全校总课数的比例乘以学校总的教室数量算出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类型教室配置数量,取两个数的最大值,算出最大比例乘以学校总的教室数量,得出最理想的各类型教室配置数量,详见表4。
3.2 强化综合的资源共享,创新改造实训室
针对实训室利用率低,个体差异大的问题,提出实训室建设原则。第一,实训室建设应遵循“资源共享、配置优化、利用高效”的原则,跨专业、跨学院统一规划,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第二,实训室建设首先要满足当前教学的最基本需要,同时要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不落后也不过于超前,应按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给合的原则进行。第三,根据目前学校的资源教室配置情况及课堂教学情况,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阶梯教室课时安排紧张,不宜再改造成实训室,可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整合、改造部分利用率低的实训室。
表4 各类型教室理想配置数量
3.3 强化学校的规划设计与落实,科学构建多媒体与小班教室
根据学校课堂教学创新计划,原有的播放、演示式多媒体教室构建影响了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在原有的教室基础上,以实用性、易用性为原则,构建更适合互动教学的多媒体小班化教室,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板互动教室、自动录播多媒体教室等。[4]对空间环境差、使用率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改造,重新规划设计,如将固定桌椅更换为变型桌椅,对上课效果差的部分C区教室重新调整结构,构建适合大班教学小班研讨型教室。根据教学改革进程,目前阶段增加部分小班教室容量,缓解多媒体教室课时安排紧张的矛盾,进一步优化教室环境,完善教室设备设施。
3.4 强化大数据的功能与效应,打造智慧型的新型现代化教室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形态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未来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将逐步被新型的教室形式所代替。基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将是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5]将传统教室改造成支持物联网覆盖的智慧教室,建设智慧教学平台,打造以“资源”、“备授课”、“互动”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室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
3.5 强化现代信息的作用与意识,进一步完善教室资源信息化管理
强化现代信息的作用与意识,加强各部门信息的沟通,进一步完善教室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教室资源基本数据库,包括各类型教室数量、容量、面积、设备配置、设施、教室状态等,使各部门、二级学院准确掌握教室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教室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6]
3.6 强化日常教学的过程监控与管理,进一步营造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氛围
优良的教风、学风能创造优良的教室心理环境,而优良的教室心理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室的使用效率,达到课堂的教学创新效果,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根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课堂教学创新实施计划(2014—2016)》,加强对课堂教学创新工作的领导,积极实施课堂教学创新项目,建立课堂教学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课堂创新考核和成果交流机制,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这些都是强化日常教学的过程监控与管理,进一步营造教风和学风氛围的重要举措。
[1]刘强,王连龙,杨杰.教室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6,(8):55-61.
[2]郭文革.再论在线学习的灵活性:教室将变成一种“轻”资产[J]. 中国远程教育,2017,(1):15-19.
[3]刘小琴.地方高校教室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基于河南大学的调查[D].开封:河南大学,2012.
[4]程敏.信息化环境中智慧教室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2):101-107.
[5]程丽敏.智慧教室数字化教学建设解决方案[J].技术与应用,2015,(3):93-96.
[6]王立达.面向互动教学的多媒体教室建构方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207-210.
【责任编辑:黄素华】
Uti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lassroom Resources
CHEN Qiao-er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Ningbo 315012,China)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primary wa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education.Therefore,the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cru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their innovative sprits.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classroom resources utilization,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 allocation and its utilization.The paper also probes into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utilization and proposes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eaching innovation; classroom; allocatio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G718.6
A
1671-9565(2017)03-089-04
2017-07-29
陈巧儿(1968-),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