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音乐三弦使用举证

2017-01-28陈同军

北方音乐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三弦弹唱白族

陈同军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少数民族音乐三弦使用举证

陈同军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三弦,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普遍运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具有多样性的色彩乐器品种。

三弦;少数民族;普遍运用

三弦源于古时的弦鼗,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非常普遍。

三弦的使用一般体现在演奏、弹唱、歌舞和合奏乐的结合上。

一、与舞蹈结合

撒尼族的跳三弦,由于音色圆润柔和的三弦声,所以它常用于歌舞伴奏。如流行在红河一带的小三弦曲《苏萨》。苏茅地区的澜沧县等地的哈尼三弦的音调旋律多来自民歌,著名的乐曲有《出门调》《串姑娘调》等。

傈僳的三弦舞,它的表演时间及场合一般比较自由,无论节日、喜事、劳动之余,还是平素玩乐,都可以进行,但多数是青年男女集体在晚上或休息时跳。常说:“三弦响,脚心痒;三弦响,幸福长。”只要听到三弦声,青年男女就兴高采烈地集中起来,通宵达旦,甚至几天几夜地跳下去。跳三弦舞时由一男子弹小三弦领跳,有时女子也拿出自制的口弦边弹边跳。三弦舞以自制的小三弦为主奏乐器, 三弦舞曲调一般比较短小精炼,但也有同一曲调在速度上由慢到快,最后达到热烈的高潮而结束的。

玎戈是小三弦舞,一般在景颇族流行。“玎”是弦乐器的总称,它特指小三弦, 它的音乐成分和舞蹈从傈僳族借鉴并吸收,已经基本“景颇化”了,舞蹈时可以边舞边弹,舞蹈音乐段落较短小,三弦双音的弹奏使得舞蹈音乐丰富,但是重复演奏的遍数较多,节奏明快。

白族是西南少数民族,三弦也是最牵动白族人心的一种乐器。白族三弦有大、中、小三种,基本结构与汉族三弦大同小异,但音质和演奏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白族的大本曲的霸王鞭表演,三弦的大多数舞蹈歌曲中流行在剑川县的沙溪区一人击竹板 ,一人三弦伴奏,另一人手持霸王鞭起舞的叙事性“霸王鞭”。

彝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每逢彝族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称为“跳乐”。小三弦就是这种群众性歌舞活动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奏者常边弹边舞。大多数情况下由男子手持小三弦边弹边跳,女子则边舞边双手拍掌和用脚踏地。

彝族的咕嗻调是著名的跳歌调,它不做别的伴奏而完全独立彝族的咕嗻调,流传于楚雄州大部分的舞蹈歌,用笛子、三弦、二胡等组成跳脚音乐。他们的打歌调音乐中短笛与三弦的弹奏相伴,在这种群体活动中,乐器音高不同,含有多调性的结合现象,一般对弹奏者的演奏反应要求较高。

二、弹唱、独奏结合的三弦曲

一类是弹唱三弦类。

湖北长阳南曲的表演中自弹自唱的击板演唱,三弦伴奏的一人弹唱,二人弹唱和多人多唱,这种表演有走唱和坐唱的形式,定弦分南曲和北曲,与传统三弦无大异。还有就是云南白族大本曲三弦弹唱——“剑川白族调”。它的唱腔结束在3的较多,龙头三弦在其中间或加花,一般结束在6上。

第二类是三弦独奏使用类:

柯尔克孜族器乐三弦库姆孜,它的特殊演奏很有意思,多数情况下有举琴演奏、背后演奏、反手弹奏、及倒立演奏几种。人们每当放牧之余,往往选择在户外的帐篷里相聚演奏,他们之间常常进行成群或分开组别演奏或弹唱,甚至竞赛,获胜者一般获得羊群或银元。还有一部分是创作的曲目有的也谱了歌词,供演唱者参考。

独奏类的是佤族的小三弦,这与云南南部汉、拉祜、彝族、哈尼等民族的使用的小三弦形制相同,演奏时空弦和音走旋律。

三、合奏乐的三弦曲

丽江古乐的纳西族多为羽调式,在不同的曲牌中的乐曲的弹拨乐器声部根据需要的场合和情绪内容使用大或小三弦,三弦一般被人们称为文乐中的“颗粒音”。

民间吹打乐在壮族的百色、西林、德保、靖西等县较流行的八仙鼓,以唢呐为主,三弦在弦乐声部处于第二位,是衬托管乐队声部,听起来音调流动感鲜明。一般在乡里礼乐多用。

蒙古三弦与“阿斯尔”的合奏乐中强调节奏,烘托音乐气氛,体现了浓郁的蒙古族民族色彩。

四、与戏曲结合三弦

戏曲音乐中三弦在汉族较普遍,但在少数民族戏曲音乐中凤毛麟角,目前能够确认的是的吉林省满族新城戏和朱赤温的乐队使用大三弦,一般在刻画人物上起点缀作用。彝族三弦是元曲之主要伴奏乐器。元王实甫词清沈远曲之《北西厢弦索谱》即以三弦为伴奏乐器。

五、拿来主义的三弦

拉祜族的迪不属于它的传统乐器,但在群众中比较盛行,当地人称“土三弦”。著名的民间老艺人演奏人张老五常常根据不同乐曲改换定弦法。迪的类似三弦演奏法多是由男子演奏。

六、其他少数民族的三弦使用

1.普米族的小三弦是在兰坪县的族群中使用,小三弦是佤族喜爱的弹拨乐器,与云南省南部汉、拉祜、彝族、哈尼族使用的小三弦形制相同。主要流行在沧源、双江、镇康。西萌地区较少见。音色柔和清亮,演奏技巧丰富;四川凉山彝族三弦把乐器当做会说话的工具,以寄托和倾吐心声的生动说明。此外,在桂西的壮族也流传着形制和彝族相仿的三弦。

三弦少数民族弹拨乐中使用最广,不可忽略的乐种,在民族音乐的长河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却在汉族民乐的发展中不如少数在民族中发展的好,这确实应该引起民族音乐界的思考。

[1]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

[2]谈龙建.三弦自学入门与提高[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冯光钰,袁炳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三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王耀华.三弦艺术论[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J632

A

猜你喜欢

三弦弹唱白族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论弹唱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品味三弦渡乡音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南山赋
左手握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