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族声乐教学中问题的深入思考

2017-01-28

北方音乐 2017年2期
关键词:声乐民族教材

郭 莉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600)

关于民族声乐教学中问题的深入思考

郭 莉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600)

关于民族声乐艺术的探讨历来备受社会关注,民族声乐艺术需要个性发展、需要鲜明特色,这是其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在促进声乐艺术特色发展、持续创新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当下如何发展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成为首要任务。但纵观当下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各种问题逐渐暴露,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发展。故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探索出可行性的优化路径。

关于;民族声乐教学;存在问题;深入思考;创新路径

民族声乐艺术扎根于我国民间音乐艺术,它是在我国传统戏曲、曲艺、民歌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草根性”、“民间性”、“通俗性”等特征使其拥有了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百姓青睐。诚然,高校在培养民族声乐艺术家、推动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方面确实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民族声乐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民族声乐教学才能推动民族声乐艺术茁壮成长,繁荣昌盛。

一、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往往重“美声唱法”轻“民族声乐”

随着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的迅猛发展,一大批优秀的声乐艺术家源源不断地诞生,这使得我国声乐艺术发展表现出“锦绣纷呈”的现象。但在优异成绩的光环之下,确实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最突出的便是,一些高校往往只重视“美声唱法”而忽视了“民族声乐”。也就是说,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在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上倾向于“美声教学”,而对于传统古典的“声乐教学”却不加重视,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声乐教学陷入了永久性发展困境。

(二)教材建设、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有待优化

首先,教材建设。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科学而具有权威性的民族声乐教材。但就目前来说,高校在教材选择、教材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颇多。例如,教材种类过于单一、教材内容不够丰富、教材未能很好体现民族特色、教材无法更好地推动民族声乐教学发展。其次,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民族声乐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基本课时较少,不能满足学习要求;师资力量不够完善,很多教师被“美声唱法”承包,民族声乐师资力量较薄弱。总之,民族声乐教学要想突破困境,解决教材、课程设置和师资问题尤为重要。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难以体现“学生主体”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受西方思想影响,很多学生对“美声唱法”十分感兴趣,而对于原汁原味的古典民族声乐艺术则兴致不高,这一方面与自身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民族声乐教学联系密切。也就是说,目前高校声乐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未能体现“学生主体”的地位,未能完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甚微。一般来说,教师均以枯燥讲解和反复训练为主要教学模式,这导致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其自主学习、创新探究、个性发展等无法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因此,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显得十分迫切。

(四)民族声乐教学的“艺术性”并未得到凸显

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教师过分重视对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的传授,但是却忽略了声乐艺术本身的“艺术性”。更详细来说,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投放在丰富学生民族演唱技巧、发声方法方面,却忽略了歌曲所承载的厚重感情以及整个歌曲所表达的艺术效果。这样一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初衷便被淹没,不利于民族声乐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民族声乐教学的可行性优化路径

(一)优化民族声乐教学观念,并彰显教学“艺术性”

随着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作为新时期民族声乐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多元化、新型、灵活性的教学观念。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转变教学观念:第一,强化对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视,科学处理民族声乐教学与美声唱法教学的关系。教师要重视美声教学,不应忽视民族声乐艺术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树立各民族音乐价值、音乐意义平等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懂得美声艺术,更懂得民族声乐艺术的全能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多途径体现教学的“艺术性”。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蕴含着优秀的古典民族文化,教师要在教学时从基本理论、演唱技巧、民族背景等中挖掘潜在的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既要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的创设,又要重视民族音乐本身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总之,教师要优化教学观念,并能够使民族声乐艺术教学体现“民族性”与“艺术性”。

(二)强化民族声乐教材与课程建设,丰富师资力量

首先,强化民族声乐教材与课程建设。在教材方面,一方面,重视教材选择。学校要基于学生兴趣、学习能力、当地音乐特色等选择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等的优秀民族声乐教材。另一方面,重视教材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开发校本课程,将一些古典民族音乐曲目编进教材,另外,还可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体现时代意义的民族音乐曲目收录其中,不断丰富发声技巧、演唱技巧、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的教学素材。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人体发声器官结构、发声原理等编进声乐理论教材,丰富教材内涵。在课程建设方面,设立专业必修课以及全校性的选修课,适当增加课时量,增加并拓展学生民族声乐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其次,强化师资力量建设。第一,强化对高校声乐学院教师的系统培训。一般来说,民族声乐教师需要不断参与各类培训以改善自身知识结构,丰富教学素质,获得更高效的教学法。第二,学校要引进民族声乐教学人才。可将优秀民族歌手聘请为教师传授给学生经典、原汁原味的民族声乐发声法与歌唱法;专门引进素质高、技能好、经验丰富的民族声乐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三)完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科学化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对构建高效的民族声乐课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故教师要完善与创新声乐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一直以来,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均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即“一对一辅导”,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学生永远只能在一个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进行学习,而这将直接导致教学方法单一、视野狭窄、学生厌倦、学习思维固定、缺乏新颖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兴趣,改善教学现状,有必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需要再进一步增加“集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公开课”、“民间音乐艺人演出”等多种教学模式。也就是说,要实现以上教学模式的完美融合,这样不仅坚持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开阔了学生视野,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优秀的民间音乐艺人来学校进行民族音乐表演,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表演结束之后,学生可以提问题,请艺人来回答。很显然,这种互动的模式很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运用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打造活跃课堂氛围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活跃、温馨与高效的前提,故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创新、灵活、动态与新型的教学法,打造生机活跃的民族声乐教学课堂。详细而言,教师可运用以下教学方法:第一,赏识教学法。民族声乐教学相对枯燥,难度较大,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再者,赏识教学法可强化师生互动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消学生“畏师”的心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第二,多媒体教学法。民族声乐教材中大都是枯燥的理论知识素材,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将这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色彩化,为学生营造趣味生动的声乐课堂,继而改善学生学习现状。第三,教师垂范教学法。对于民族声乐初学者来说,无论是发声位置、发声方法,还是咬字吐字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困难,这时,如果教师能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不厌其烦的发声垂范,这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改善将大有裨益。第四,比赛法。在练习环节,教师可采用比赛法来激发学生潜在的竞争因素,让学生在小组竞赛中轻松习得理论知识,获得实践技能。第五,教师要做到“课堂”与“舞台”有效衔接。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理论更要重视实践,给予学生真正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平台。

综上所述,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障碍。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声乐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与教材建设,更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师还要做到“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有机结合,打造一支民族声乐艺术素养和教学技能高的教师队伍。唯有做到以上几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才能逐渐迎来发展中的春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与创新发展。

[1]李晓雅.从龚琳娜“新风格”音乐看民族声乐教学[D].信阳师范学院,2012.

[2]王鸿立.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02.

[3]李英霞,强巴才让.对民族声乐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猜你喜欢

声乐民族教材
我们的民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