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慕课的中药学课程改革及教学评价的初探※

2017-01-28张金莲颜冬梅叶喜德钟凌云刘艳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药学中医药学习者

张金莲颜冬梅叶喜德钟凌云刘艳菊

(1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65;2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

基于慕课的中药学课程改革及教学评价的初探※

张金莲1,2颜冬梅2叶喜德2钟凌云2刘艳菊1*

(1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65;2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

高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慕课”的的使用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尝试思路及方法。本文围绕“慕课”,对我国中药学专业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初步探究基于“慕课”的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新模式和评价的方法。

慕课;中药学课程;教学评价

“慕课”是英文MOOC的译音,MOOC是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慕课”源于网络远程教育,但其具有大规模在线的特点,将课程的知识点以“微课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而学生可网上完成上课、作业及考试等传统教学需在教室内完成的全过程。

1 慕课的四个显著的特性

1.1 开放性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对该课程的学习需求,而且有网络,就可以选择所需的课程进行学习,没有任何的门槛,不管你是在校学生还是已毕业的学生,是小学生还是研究生,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你有学习的需求,均可以进行选课和学习。取消了地域、文化、时间的局限。

1.2 自主性选择学习“慕课”课程的主体可以自主的选择所需的内容进行学习的同时,还可根据自定的学习计划安排学习的课程和学习时间。对于不懂的地方及学习过程的体会,也可以通过“慕课”的平台反馈给“慕课”后台,进行互动。这样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者手中,避免了传统理论课堂的学生被动的听课的不足。

1.3 公平性“慕课”的课程的评价是在“慕课”上线之前就设定好的,同时在应用时在后台进行完善,总体的考核的指标是通过计算机编程设定好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作业、考核及考试时的成绩的判定是网络程序根据早已确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判,这个评价不再是哪一个或几个老师说了算的,也无法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同学进行照顾,可使成绩的给定更为公平公正的同时,而且更为明细化。

1.4 经济实用性“慕课”仅是在前期制作时需投入较多的视频、网页等制作所需的费用,一旦上线后,只需少数的老师完成后台的维护、管理和答疑就可应对少则几百,多则上百万人的在线学习需求,而且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开课,可用手机、电脑等等,无需教学的场地,也无需纸质的教材,确实是成本低,操作简便而实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对教师的教学职业提出了挑战,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1-2]。

“慕课”的开放、自主、公平、经济实用的特性,使得教学的成本降低,学习者获得知识的方式更为容易。这使得从事教学的工作者不得不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育的观念、教学的模式等进行改变,以适应学习者的需求。鉴于此,本文根据“慕课”的特点,从中药学课程教学的组织、形态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教育需求[3]。

2 慕课对本科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可发挥的作用

中药学专业的教学强调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同时,更看重对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其目标主要定位于药品的生产、研发、使用领域,中药学课程是本科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教学的教学效果对中药学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1 本科中药学课程教学现状

2.1.1 内容多学时少《中药学》课程详细介绍了中药的基础理论和常用550多味中药的基本知识,除了有四气、五味等药性理论的内容,也有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等。而且每一味中药均有产地、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现代研究等内容[4],它是《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药剂》、《中药分析》、《方剂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研习的基础环节[5],大多院校的中药学专业将这门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上,将课程放在《中医基础理论》之后,《药用植物》之前,而且没有设置实践课程,纯理论空洞难理解、难记住,且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特别多,要在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中药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光教师的辛苦,而且学生也广泛反映由于知识点多而散,讲得快,吸收慢,遗忘快。

2.1.2 中药学教学内容零散难以理解《中药学》课程涉及大量的中药,每一味中药均有基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成分、药理等内容,在授课时按功效进行分类依次讲解,从教学的方式上看,内容结合临床用药的需要,较系统、有层次,但是站在学生方面来看,药物的种类多、品种多,单是中药的名称就难记,如果需记住每一味中药的分类及其功效主治就更难了,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很难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到熟练的程度,难以实现《中药学》课程的终极要求,甚至会产生的学习就是为了学分考试,考前强背,考后就忘的现象。

2.1.3 理论教学仍占全部教学时间当今的高校教育一向直重申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中药学专业的《中药学》课程的教学安排,却未真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联合。《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安排实践教学学时,主要原因是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第7个学期有《中药鉴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其中有部分中药的性状鉴别的内容,在现实中并没有真正发挥中药学的实践教学对中药学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2.1.4 生源背景不同教学进度控制难度大中药学本科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有的来自于城市,有些来自农村,对于来自城市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药用动植物的机会少,而来自农村的虽然相对好些,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真正接触大自然的农村同学不多,部分农村的同学也是以电视、电脑、手机陪伴长大的,显示出中药学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的兴趣不浓。由于学习中药学课程的基础不一,兴趣不一,教师在教学时,教学进度就难以把握,

2.2 借力慕课促进中药学专业中药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将“慕课”教学方式的优势与本科中药学专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本科中药学课程适当地使用“慕课”的教学模式,以“慕课”为借力,施展其特长,这样不仅可开辟慕课作为传统教学的第二课堂,以补充教师课时不够的遗憾,而且可以利用慕课的资源多的优点,拉长拓宽中药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将通过使用慕课而节约出来的课时用于加强中药饮片性状识别与功效主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增强对学生的中药学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提升其中药合理应用技能[6-8]。

2.2.1 可拓宽中药学课程的学习方式将部分《中药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习者使用“慕课”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这样必然在一定水平上缓解《中药学》课程内容多、课时不够、抽象难理解的问题。网络教学的优点主要就是不受时空限定,可自己掌握研习进度,想何时学就何时学,想在什么地方学就在什么地方学,想多听几回就可以多听。既可提前预习《中药学》课堂外的相关知识,满足不同中药学背景学生的学习需求。

2.2.2 可以延伸中药学课程的学习进程与远程教学和网络公开课不同的是,远程教学和网络公开课仅是将传统课堂教学的录像放到网络上,而“慕课”要求的是将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构建,按照要求将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分解成许多个知识点,在中药的各论部分,通常是一个药作为一个知识点,或者相互比较的两个药作为一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制作成5到20分钟的录像、动漫等方式。学习者可随时随地根据个人的需求的知识进行选择性的学习,不仅可满足本课程的部分教学的须求,而且也可为其他课程提供相关的知识点作为补充。在本科中药学专业的教学中,《中药学》开在《中医基础理论》之后,《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开在《中药学》之后,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常常是有共同的地方,仅是侧重点的不同。例如,在中药的新药研究开发的工作不仅要做临床研究,还必须要完成药学研究,药学研究中就包括了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质量稳定性、药效学和毒理学等研究内容,仅处方研究就要求必须以中药辨证用药理论为指导思想,君、臣、佐、使配伍妥当,中药来源明确,用中医术语表述的功能主治等研究就涵盖了《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内容。而在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质量稳定性、药效学和毒理学等研究内容中除要用到《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的内容,也要用到《中药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中药基本知识。“慕课”的优点此时可以得以充分利用,学生可根据教学计划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点,这样可以让老师有较多的时间对需重点讲解的中药知识点进行讲授。

通过“慕课”的使用,可将《中药学》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中药的知识点通过及每一类中药的应用做成一个或若干个任务放在慕课的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学习到知识,也即常说的“做中学”。比如,解表药的学习,可将解表药中36味中药以重点独列,相似比较的方式制作慕课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采用结合实际生活用的不同类型感冒案例选药来进行表达,这些案例涉及诸多的中药学内容和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学习者在完成相关任务时,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所选知识点的内容。对于《中药学》本课程的学习人员来说,将所有的零散的知识点均完成,并有机的结合起来,便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9-10]。

3 基于慕课的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学课程评价

《中药学》课程作为本科中药学专业、中药制药专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内容多,教学学时需求量多,师资需求量大。“慕课”的丰富的资源放于网络上进行共享,这样可缓解本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严格的控制《中药学》“慕课”课程的质量,产出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并带动本课程的教学效率[11]。《中药学》“慕课”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对《中药学》“慕课”课程制作质量的评价以及课程教学成效的评价。

3.1 对中药学慕课课程本身的评价“慕课”在构建上不同于以往的网络课,如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远程教学他更强调并注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远程教学所不具有的互动性,即学习者学习时可随时提问或讨论,而课程的后台教师应立即作出回答。根据这种特点,对课程的本身评价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实现。一是直接通过系统收集在线人数及在线的时间。二是通过学习者对本课程的反馈意见、评价等[6]。

3.2 对中药学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中药学》教学效果评价应包括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两方面。一是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除了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互相评价。二是评价的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评价和综合评价,形成性评价是评价体系的核心部分之一,应占综合评价的30%~40%。形成性评价又可分为学生自评、互评、作业、讨论、考勤等方面,其中的自评、互评、作业、讨论等均可通过慕课来实现。因为在慕课的制作时,可在每个知识点设置预习、作业、讨论等教学环节,并对每个环节需设置一定的评分标准。比如,在学习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这一知识点时,在预习环节可设置四气、五味、归经、毒性、配伍等问题来提示学习的要点,在课后作业环节,学生可通过在线提供答题,甚或是学习的归纳总结报告。在讨论环节,可设置在线讨论,每个学习者可以发表意见,表达自已的观点,系统对每一个学习者的作业、讨论给出成绩。为确保《中药学》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估的真实性,“慕课”效果的评估还必须结合线下的课堂学习评价进行,“慕课”线上成绩的占形成性评价的50%~60%,传统课堂的线下成绩占形成性评价的50%~60%,这样才能使“慕课”与传统课堂的科学合理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随着我国首部传统中医药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并将于2017年7月1日开始施行,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加有法可依,以解决中医的“思维弱化、评价西化、学术异化、技术退化、特色优势淡化”等五化问题,使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科技的精华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中医药基本理念,符合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人类存续需要的“取法自然”、“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得以实现[12]。中医药事业正在迎来新机遇并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现存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懂中药”、“爱中药”、“中医中药不分家”、中医药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中药学》作为本科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既有理论知识的要求,又有实践应用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良的问题长期存在并困扰教学工作者。应用“慕课”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13]。但是,要使“慕课”图片、文宇、微视频等学习材料完善美好,学生反映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仍是需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摸索和总结。

[1]孙晓娟.基于“慕课”的高职课程改革及教学评价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4):236-237.

[2]聂小蓬.基于慕课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及教学评价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271-273.

[3]钱敏娟.中医慕课传播的优势与挑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 (19):142-143..

[4]孙必强.“发散风寒药”说课稿教法与学法的优化设计[J].光明中医,2009,24 (11):2217-2218.

[5]许南阳,马铁明,史冰洁,等.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专业认证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150-153.

[6]廖广辉.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中医院校非医专业《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3.

[7]张欣,尚坤,刘明军,等.基于微课与慕课理念的中医药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对课堂教学辅助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 101-102.

[8]黄俊玉.慕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88-94.

[9]王志兵,李杏清.基于MOOC(慕课)的《表面组装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6(9):154-156.

[10]杨佩,钟妮尔,王欢,等.电脑模拟人联合慕课教学模式在留学生诊断学教学的综合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7):21-23.

[11]吁娟,邓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20-23.

[12]李慎明.中医药立法:解决中医思维弱化等问题[J].法治与社会,2014(7): 46-49.

[13]王晓琴.试论慕课(MOOC)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1):266-267.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 of Chinese Pharmacy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pecialty Based on the MOOC

ZHANG Jinlian1,2,YAN Dongmei2,YE Xide2,ZHONG Lingyun2,LIU Yanju1*
(1.College of Pharmacy,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65,China; 2.College of Pharmacy,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4,China)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pharmacy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mainly to train high quality talents for the country,but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in Chinese medicine,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The"MOOC"attempts to use for problem solving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This paper focused on"MOOC",analyzing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network cours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and a preliminary study based on"MOOC"page making course teaching new mode and the methods of evaluation.

MOOC;the course of Chinese pharmacy;teaching evalu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1.014

1672-2779(2017)-11-0031-03

:杨杰本文校对:陈杰

2017-02-10)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No.2014jzyb-5】;江西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o.jzyjg-2014-02】

猜你喜欢

中药学中医药学习者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