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科研思维融入中药炮制教学过程实践※

2017-01-28史辑高慧贾天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炮制中药思维

史辑 高慧 贾天柱

将科研思维融入中药炮制教学过程实践※

史辑 高慧 贾天柱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连1166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科研思维的形成更是科研能力的重要基础。本文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三方面对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融入科研思维进行探索和革新。以科普方式讲解理论课教学的难点,炮制原理解析过程,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考核方式采用综合性成绩评定方式等,不断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最终使学生科研思维形成,综合素质提高。

中药炮制学;教学;科研思维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历史沿革、炮制理论与原理、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为基础,以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为手段的,对中药的加工与炮制进行深入研究的综合型应用学科,本门学科实践性强,设计知识面广。中药炮制学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懂得传统炮制基本技术、炮制理论,又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炮制原理进行深入解析的综合人才,侧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中药炮制学内容多比较枯燥,需要学生背诵的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逐渐下降,这一直是教学难点。如何克服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教师将科研思维渗透进教学过程中,将科研过程中的实例引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重新构建具有中药学相关专业特色的中药炮制学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在新形势下的首要任务。

1 目前中药炮制学的教学现状

中药炮制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理论教学显得枯燥,大多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的记笔记,尽管今年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引入了PBL教学,在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但始终未能完全脱离“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从长期效果来看,采用这种教学法不利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另外目前中药炮制学的教材的教学内容也过分强调对已经形成的知识和结论的掌握,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中药炮制学是实践性相对较强的专业课,因此实验课至关重要。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传统的炮制方法、炮制技能,而且能够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去验证炮制原理。我校的炮制实验课分为传统和理化实验。而理化实验往往是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任课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过程,主动了解教材和学科之外的知识。

2 将科学研究的思维引入教学中

2.1 理论教学随着中医药领域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饮片行业的进步,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科学研究的进展,学生无法通过教材对当前饮片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引入课堂是极其必要的[1]。对于教师科研素质的要求不仅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还包含了教师对所讲授内容、领域的最新动态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的同时,还应及时查阅、检索文献,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进展,并把它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设计在课堂的适当环节,如炮制工艺研究、炮制的现代研究、炮制原理解析部分,教师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参加的学术报告及学术会议等途径获取的最新的炮制新工艺、最新的科学研究手段以及某味中药的炮制原理解析现状,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补充了教材内容的缺失和陈旧,同时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科研实例,将某味中药的炮制方法、炮制前后性状变化、药理药效变化情况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解释清楚后,不但使学生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而且学生在这样一个听故事的过程中,已经将科研思维深深印入脑海,有效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和科研理念形成[2]。

比如介绍地黄时,我们会首先提问学生生地和熟地的临床功效,然后给出二者的图片,并说明二者来源于同一植物,为什么性状和功效差别这么大呢?炮制方法是如何的?然后详细介绍其炮制方法,包括现代的加压蒸制方法。之后通过图片,再次强调熟地黄“黑如漆、甘如饴”的性状特点。然后提问同学们,为什么性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药性也由凉转温,由泻转补了呢?究竟是什么发生变化?接下来详细介绍地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化情况,如梓醇水解聚合过程是如何的?水苏糖等寡糖的变化过程?进而发生的美拉德反应?这些均在幻灯片中给出详细的反应过程,然后再通过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说明其颜色和味道发生变化的原因。在整个介绍的过程,教师先通过性状和药性变化,吊起学生胃口,然后慢慢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中药化学的知识,或者是分析化学、制剂分析的知识,明确炮制原理,将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应用到中药炮制学的学习中,就能够解释像地黄等中药在炮制过程中性状、药性变化的现象。

通过对这样重点药,如大黄、何首乌、酸枣仁、芥子、附子、半夏等的分析讲解,可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去探索未知领域,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教师做到“教”、“研”结合,学生则做到“学”、“创”结合[3]。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分享科研经验、科研成果,这也对任课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科研思维的引导和启发者,教师学术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科研水平的培养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对自身掌握的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将科研成果巧妙融入教学过程,授课时利用科学研究事实进行举例,向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想法、技巧和经验,科研成果有思路、有过程、有图片、有数据,比起书上大篇幅的知识,它更加鲜活、有吸引力,学生对其更好奇、更受启发、思考。这样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科研潜能[4]。

另外,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鼓励学生积极踊跃表达自己的科研想法和科研见解,教师在回答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对于有质疑的同学,也鼓励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双方还可以在教师的科研实验室进行实验来验证各自的观点。长此以往,学生将会逐渐养成缜密、严谨的思考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会丰富自己的科研思路,并不断拓展和深化,促进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

2.2 实践教学中药炮制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在中药炮制学的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在传统实验上,积极性非常高,兴趣很浓,基本能将常见的炮制技术掌握。但是我校的炮制理化实验课,多是重复和验证的实验,采用的实验手段相对比较落后,而且有时候实验结果不理想等原因,使学生的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按部就班操作,不加思考,敷衍了事。理化实验没有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

基于上述原因,本校中药炮制理化实验课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首先改变理化实验采用的分析技术手段,原有的滴定等分析方法更换为液相检测方法;其次增设一条龙实验,即学生自行炮制样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可行的分析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分析结果,数据处理,最终得出结论;最后每学期会为学生增开一次综合设计性实验,即自制、自验、自解的特色模式。让学生自行制备炮制品,设计相应的检测方法,分析实验结果,自己解析炮制原理,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因为炮制教研室开设这样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些本科阶段的学生主动找到任课教师,请求参加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接触大型仪器和设备的机会以及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

2.3 重新建立对学生考核方式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考核同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为重视的一个环节。既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期末考试成绩几乎成了教师考察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依据,这种方式过于单一,仅体现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科研思维能力方面并没有得到体现。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对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的改进。除了考勤、期末考试外,加入课上启发性问题的提问以及阶段性学习内容的综述撰写,具体分配情况如下:考勤10%,既考查了学生的出勤情况,又提高了其对本课程的重视度;考试成绩60%,以此方式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提问10%,这一部分有别于传统的点名式提问,在问题设置上,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斟酌和考虑,所提出的问题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紧紧抓住学生思路,同时要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其科研思维的目的;除了理论教学的笔试,实验教学成绩考核占20%比例的。实验教学成绩考核项目的设置包括,传统炮制方法的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在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表现等。这样通过考核既能了解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又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明显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向往[5]。

3 结语

随着中医药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对中药学人才需求量增多的同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面对中药学难题时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起始阶段就是科研思维的养成。通过对中药炮制学教学方式、理念、内容的改善,将启发式教学、教师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进展等新形式引入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思考增多,甚至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已成为一种习惯。通过改善中药炮制学实验模式,将学生带入教师课题,学生的科研思维进一步得到加强,创新意识大大提高。

[1]李俊松,陈丽华.科研活动与实验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5):82-85.

[2]张永青,李心沁,包华音.中药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措施[J].中医教育,2005,24(4):10-12.

[3]王晖,王艳,窦志英,等.开放型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中药炮制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实践[J].药学教育,2014,30(2):49-52.

[4]李越峰,刘峰林,吴平安,等.多模式教学法整合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2):121-124.

[5]梁泽华,金策,陈梦静.基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中药炮制学实验改革[J].药学教育,2013,29(6):53-55.

Educational Practices of Integrating Scientific Thinking in the Teaching of Processing Chinese MateriaMedica

SHI Ji,GAO Hui,JIA Tianzhu
(Department of Pharmacy,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aoning Province,Dalian 116600,China)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universit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research thinking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This paperbriefly introduced 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Processing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eaching process on the three sides:theory teaching,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Through explaining the processing principle with popular science method,introducing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able experiments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applie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we improved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optimized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eventually,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scientific think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Processing of Chinese MateriaMedica;teaching;scientific think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1.007

1672-2779(2017)-11-0014-03

:杨杰本文校对:林桂梅

2017-03-14)

辽宁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No.LNZYJG2015010】

猜你喜欢

炮制中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