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首 语
2017-01-28
卷 首 语
以积极创新推动学术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每一门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学术传统,其有关研究对象、方法取向等方面内在的规定性,是保证该学科之所以持续存在的重要基础。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学科原有的传统,又都可能遭受种种新的挑战。例如,传统研究对象的改变、衰落乃至消亡,必然会促使一门学科就是否重新思考和定位相应的视角与方法做出抉择。事实上,从许多学科的历史来看,那些根据新的时代要求适时进行自我调整的学科,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相反,那些固守过去的理念不愿改变的学科,则往往会处在日渐衰微的状态。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民俗学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被视为学科传统对象的“古老”或“传统”民俗的不断减少或消亡,另一方面,是各种假“民俗”之名新发明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地涌现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这种状况,主流民俗学者在经历了猛烈抨击“伪民俗”并哀叹“民俗”的痛苦挣扎之后,又逐渐开始正视现实,以包容的心态来观察和理解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再生产,并通过“民俗主义”“民俗过程”等新创立的概念,既为认识民俗文化在“去语境化”之后“再语境化”的“生命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又为民俗学拓展学科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本期前沿话题,主要讨论的是有关“神话主义”的问题。同“民俗主义”一样,“神话主义”这个概念,也是在学术反思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要对以往相对僵化、偏执的神话研究进行重新纠正,从而积极参与当下,并以包容的心态理解和对待当前出现的各种与神话相关的文化现象。面对鲜活的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究竟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于过去的学科领地,还是充分利用学科长期累积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把新的文化现象与传统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的观察和思考?这可以说是关系到学科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正如“民俗主义”及“民俗过程”等概念的发明者那样,“神话主义”概念的倡导和运用者,通过以积极姿态介入现实生活,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鲜明的答案:直面当下、积极拓展研究范畴并参与相关讨论,相比于固守传统规范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做法,显然更具活力,更有生命力。
“神话主义”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来的概念,但在上述意义上来讨论并运用这一术语,却是中国学者的发明。这种新的创造和发明,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神话研究或神话学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范围起到推进和拓展的作用,也能够为解释当前社会文化领域内相关的复杂现象提供一个有益的分析工具。因此,尽管这一概念还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的地方——例如,在聚焦于当代现象的同时,还应该将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类似现象纳入其中一并考察——它在学科发展方面的推进意义却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钟敬文教授曾经呼吁,中国民俗学应该走出“描红格子”的状态、到了创立自己的学科体系的时期了。2017年8月9日,在比利时列日市举行的首届世界人文学术大会民俗学分论坛上,由中国民俗学会、美国民俗学会和日本民俗学会联合发起的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正式宣布成立,三国民俗学会的代表分别发表学术报告并担任了联合会的临时负责人。从这一历史性的事件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民俗学者在学术视野、理论储备、研究方向和语言能力等许多方面,已经达到了可以与美国、日本同行平等对话的水平,中国民俗学朝着走出“描红”的状态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归根溯源,这种进步的取得,同长期以来中国民俗学者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而有关“神话主义”的讨论,其实只是这种精神在某个具体方面的一种集中体现。
本刊主编 安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