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校内外报道的娱乐化解析
2017-01-28杨瑞泽
杨瑞泽 崔 松
1.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00;2.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湖北 武汉 430000
体育校内外报道的娱乐化解析
杨瑞泽1崔 松2
1.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00;2.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湖北 武汉 430000
本文从体育校内外报道娱乐化的表现入手,着重分析了体育校内外报道娱乐化的成因并探索了体育校内外报道娱乐化的合理策略。
体育;校内外报道;娱乐化
在信息技术影响下,大众传播媒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和很大的变化,体育新闻应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门,无论是电视、网络、报刊等传播部门还是高校都十分正是体育新闻的报道。但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体育报道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很多媒体都以娱乐化的方式来报道体育新闻,以取悦新闻受众。并且,很多体育报道都与体育运动员的隐私、恋情、绯闻等内容为主。但是,从客观的方面来说,体育报道娱乐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拓宽受众范围,但是体育报道过度娱乐化严重影响了体育报道内容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报道娱乐化受到传媒界与体育界的高度关注。研究体育校内外报道娱乐化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报道质量,而且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体育校内外报道娱乐化的表现
(一)报道内容娱乐化
首先,很多校内外报道媒介主要报道刺激性较强的竞技赛事,以吸引体育爱好者的兴趣。并且,体育竞技的刺激性与悬念性激发了受众关注报道的欲望;其次,很多校内外报道以体育明星为焦点进行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并没有报道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或体育竞赛的情况,而是大量的报道体育明星的隐私生活或感情状况;最后,很多校内外报道以体育相关产业为亮点进行报道。
(二)报道形式娱乐化
首先,校内外报道单位在报道体育新闻的时候喜欢使用使人眼前一亮的标题,通过具有吸引力的标题来吸引受众;其次,很多校内外报道单位在体育报道的过程中喜欢使用极尽煽情的导语,将新闻受众引入到具体的体育运动情境之中。但是,过度煽情会导致新闻受众情感透支,使体育报道内容看起来华而不实,失去了新闻的客观性;再次,很多校内外报道单位在体育报道的过程中喜欢使用具有感官刺激的图片,以吸引新闻受众的眼球;最后,很多校内外报道单位在体育报道的过程喜欢使用多样化的叙事方式,采用细节材料、故事性元素、故事背景等对新闻内容进行包装。
二、体育校内外报道娱乐化的影响因素
首先,政治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体育事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我国体育事业在与国外体育事业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引进先进的体育理念,体育的政治功能逐渐弱化,体育功能增强。并且,体育报道娱乐化能够让新闻受众将注意力集中在政府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上,保持新闻受众对政治问题的热情;其次,经济因素影响。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人们开始重视文化和体育的发展,十分关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并且,消费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希望通过消费获得娱乐性的体育消息来环节生活和工作压力;再次,文化因素的影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的,大众文化越来越流行,为体育报道的娱乐化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包容了体育报道中的娱乐化元素,让娱乐化的体育报道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最后,受众需求的与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青睐娱乐新闻,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人们希望通过娱乐新闻来放松心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娱乐新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校内外报道单位为了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选择一些具有娱乐性的体育新闻进行报道。
三、体育校内外报道娱乐化的合理策略
(一)防止体育报销的娱乐化泛滥
体育校内外报道应积极防止体育新闻报道的色情化,扭曲体育运动中女性和男性的原始性感,以性为卖点进行体育报道;体育校内外报道应积极防止体育新闻报道的过度商业化,防止部分报道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选择低俗趣味的体育内容进行报道,导致体育报道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相背离;内外报道体育报道应树立正确的体育娱乐观,把握好娱乐化的尺度,避免娱乐化的泛滥。
(二)肯定体育报道娱乐化的积极意义
相关管理部门应正确认识体育报道娱乐化的产生原因,并肯定体育报道娱乐化的积极意义,充分认识到娱乐化的体育报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将娱乐化的体育报道视为人们生活的调剂。相关管理部门应在肯定体育报道娱乐化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规范体育报道的娱乐化发展。
(三)创新体育报道的方式
在体育报道娱乐化的背景下,校内外报道单位应积极创新体育报道的方式,坚持体育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明确体育报道和娱乐新闻之间的界限,避免体育报道的恶意炒作和虚假新闻。并且,校内外报道单位应积极规范记者的产品,根据体育报道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报道内容和报道风格。除此之外,校内外报道应积极抓住社会转型的机遇,探索体育报道的实践差场所,变革体育报道的理念和报道方式,找到一条适合我国体育报道娱乐化健康发展的道路,增强体育报道的创新性。
[1]陈治.消费主义文化视域下对体育新闻报道的审视与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G
A
2095-4379-(2017)16-0297-01
杨瑞泽,男,汉族,北京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法律、传媒、新闻、体育报道宣传等;崔松(1975-),男,汉族,河南邓州人,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正高职高级经济师,注册会计师,国际内部审计师,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