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2017-01-28李昭颖

法制博览 2017年16期
关键词:转基因监管食品

李昭颖

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李昭颖

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为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与此同时,转基因食品所带来的诸多便利背后却蕴藏着巨大风险。文章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必要性的研究,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现行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的缺失,并通过借鉴国外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提出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议。

转基因食品安全;现状分析;保障缺失;完善建议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基因改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抗虫害、抗干旱的能力显著增强,因此产量更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口感和品质更加优良,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更漂亮的外观等。此外,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体现在食品上,转基因技术在医疗上治疗疾病以及解决能源问题,均具有显著意义。

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对于转基因食品具体对人类有何威胁仍没有得出结论,但是转基因食品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背后的风险问题不容小觑。这种风险概括出来包含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二是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可能具有毒性;二是可能造成营养结构发生变化;三是可能存在抗生素抗性的风险;四是具有使人体的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此外,由于转基因食品都是经过基因改良,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讲应归于“外来物种”,其不仅通过自我繁殖与近品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时间越长越还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一)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消费者若因购买的产品人身财产权利受到损害,享有向经营者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而转基因食品对消费群众生命健康具有巨大健康风险,因此,对其安全性进行法律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二)保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与知情权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消费者对其所购买的产品享有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因此,消费群众有权知悉自己所购买的食品是否属于转基因食品并在此基础上对是否购买作出选择。

(三)保护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存在与进步的前提条件,一旦生态系统被破坏,人类将陷入生存困境。尽管转基因食品确实给社会带来很多社会效益,可是其背后潜藏的对风险必须予以重视。

三、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现状的评论

(一)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现行法律保障机制

我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转基因食品同意适用本法。该法中对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价、记录、标识、追踪、召回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制,这些同样适用于转基因食品。此前,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一系列层级较低的法规。1996年,农业部颁布《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2年颁布三个办法,即《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卫生部为增大监管转基因食品力度,同年4月颁布对其卫生安全的管制办法,从而使广大消费群众的健康权与知情权得到充分保护。

(二)我国现行法律对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的缺失

1.缺少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专门立法

尽管我国《食品安全法》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但该法中保护转基因食品的规定太笼统,没有作全面细致规定,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2.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不健全

《食品安全法》仅用一般性制度来规制转基因食品安全,这样笼统粗略的规定不利于国家对其安全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仅规定对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以及转基因农作物的加工品等注明其属于转基因产品,没有标注其所含转基因成分有对人体健康产生怎样危害的风险,因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与健康权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此外,我国列入标签体系的转基因农产品仅5类17种。因此,我国对转基因食品标签的规范强度较弱,规范内容太窄。

3.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制度有缺失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规定只要是转基因食品就必须加以标识,仅当最终产品中不含转基因成分的情况下,可不予标明。即无论食品在制作、加工还是运输等环节中含转基因成分,只要终端产品中有转基因成分都属于转基因食品。这说明我国采取全面强制“零阈值”标识,这样严苛的安全评价制度带来的是践行上的困难。

4.责任机制不完善

我国法律主要对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规定法律责任,处罚力度也较轻,政府问责机制不完善。而对于涉及到公共利益维护上政府的责任更重大。政府应负责执行法律的规定,监督法律的执行状况。在强化政府监管职权的同时,也应加强政府责任。此外,对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太轻,导致生产者为了利益敢于以身试法。

5.行政监管主体权限划分不明

我国《食品安全法》坚持分段监管原则为主、品种监管原则为辅的多机构分阶段监管原则,这种监管机制在实践中却产生诸多问题。过细的分工造成各监管部门职能交叉、含混不清,既浪费了行政监管资源,同时也降低了行政监管效率。

6.食品追踪、召回等救济制度不完善

经营商需在转基因食品包装处标注转基因标志,含转基因成分不同的产品标注需不同,消费者在购买转基因食品时应留下个人信息,便于追踪含转基因成分不同的产品给购买它的消费者带去哪些影响。我国对食品追踪制度规定尚存缺失,而召回等救济措施属于食品追踪的后续程序,仍需加以完善。

四、国外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

(一)标识和可追溯制度

欧盟法律规定,不论终端生产出的食品中是否包含基因被改良的成分,只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包含改良基因成分,都必须予以明确标识和披露。当然,特殊情况为如果改良基因成分含量低于0.9%,要么终端食用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的产生非必然的,要么是从现有科技水平来看必然发生的,允许不作标注。

(二)违反相反规定的责任制度

欧盟相关制度规定了违反转基因食品安全相关规定的产品责任,如果与基因被改良生物相关各种经营活动对个体身体或者财产造成损害,权利受损方能够依法提起诉讼请求侵权方予以损害赔偿。

(三)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进行专门立法

日本颁布的《转基因食品检验法》规定:为了保证从国外进入本国的转基因食品的妥当性,须在其入境时进行检测;此外,日本当局又颁行关于标签制度的法律,其中有5种基因被改良产品被制定详细的标签方式。

(四)上市审批制度

日本法律规定:基因经改良食品最初应于封闭空间内开发,在上市流通前,须对其食用及环境安全性进行检测,经检测认证安全时,方得上市流通,否则,禁止进口或在日本销售,从而保障流通到市场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五、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

(一)制定一套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专门立法

我国需针对基因改良食品制定专门性法律,在《食品安全法》已存框架内对所存缺失作更加细致的规范。如建立完善的基因改良产品风险评估、标识以及监管机制,对基因改良产品的检测标准及妥当标准作统一规定。

(二)健全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第一,我国应对标识的具体内容予以规定,而不是仅标注某一食品属于转基因食品。如该食品所含转基因成分可能具有致敏性,从而更能使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及健康权得以保障;第二,由于我国仅有少量农业转基因生物被列入标识制度范围内,因此,我国应将标识范围拓宽,才有利于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三)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制度

第一,应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标准及检测标准作统一规定,建立上市审查制度,健全基因改良食品风险评价、安全监测体系;第二,标识转基因食品的“零阈值”标准过于严苛,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实现。我国应该借鉴欧盟0.9%的阈值规定,考虑到技术上免不了的非故意掺入的转基因成分,应允许少量转基因成分存在。

(四)完善问责机制

我国法律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规定惩罚措施,对于政府责任却鲜有规定。我国法律应当完善政府问责机制,对政府监管不到位的行为规定责任承担方式。此外,为提高基因改良食品安全度,法律应加大惩罚力度。

(五)行政监管体系的合理化

真正做到无缝监管并非监管部门越多越好,冗杂的监管部门会造成多头监管、职能交叉的局面。我国法律应设置统一协调机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精简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职责分配,使行政监管更加有效。

(六)完善食品追踪及召回等救济制度

完善救济制度是对基因改良后食品安全的进一步保障,并对其来源和去向进行完整记录的追踪制度,能很好地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形成信息链,便于发现并及时追回问题食品,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1]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转基因30年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

[2]黄锡生,许珂.论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完善[J].现代食品科技,2006(03).

[3]薛达元.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31.

[4]黄钰.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13(06).

[5]蒋慧.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和出路[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11(06).

[6]胡天龙.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J].中国经济报告,2014(01).

[7]陈俊红.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J].食物安全,2004(1).

D

A

2095-4379-(2017)16-0036-02

李昭颖(1993-),女,四川广元人,四川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转基因监管食品
探秘转基因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转基因,你吃了吗?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监管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