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歌剧教学在艺术高职院校中的模式优化探讨

2017-01-28湖南艺术职业学院410012

大众文艺 2017年11期
关键词:歌剧声乐民族

彭 沛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410012)

民族歌剧教学在艺术高职院校中的模式优化探讨

彭 沛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410012)

艺术高职院校要结合办学特色、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声乐表演人才。民族歌剧教学对声乐表演人才进行声、台、形、表等有针对性的复合训练,以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艺术高职院校;民族歌剧;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教学模式

本论文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级一般课题论文。课题名称《艺术高职院校中的中国民族歌剧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HY1504010803

一、 研究艺术高职院校民族歌剧教学模式的合理性

目前国家根据社会需要已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我们的教学内容,形成我们的教学模式。

综合全国艺术教育情况看,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音乐表演声乐艺术人才上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优势在于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好,因此在教学上更偏重于“唱”也就是“声”的训练和理论的掌握,而对于学生的表演、形体却触及的不深,即便有些院校开设了这样的课程也无非是常态化的舞蹈训练或话剧式的表演训练,没有与声乐表演很好的结合,以至于有很多音乐院校的毕业生“能听不能看”一到舞台上塑造人物就差很多,连起码的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放。这是很多音乐院校毕业生的共同毛病。高职院校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特色就是要弥补这一不足,而对民族歌剧课教学模式的探索能很好的带动我们教学思想的实现。

二、艺术高职院校民族歌剧教学模式探讨

艺术高职院校的民族歌剧教学模式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做到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教学模式要实用,以“练”为主“讲”为辅;教学手段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延展教学空间创造教学实践平台。

(一)课程设置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

民族歌剧作为综合性学科囊括了声乐、表演、形体、台词四门艺术课程,它对表演者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我国艺术高职院校的民族歌剧教学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课程的安排和设置没有针对性。民族歌剧教学中存在着各学科间课程设置没有相互链接与配合,缺乏整体安排,教学全靠歌剧老师从表演到唱腔一手抓,这样既不科学也没有效率。因此,在民族歌剧教学中应注重所涉分支课程的教学改革,围绕着上好民族歌剧课的专业要求来确定分支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务必做到“实际、实用、实践”原则,加强对学生专业艺术修养的培养。我认为,高职院校的民族歌剧教学原则1.重视传统,特别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唱、念、做、打”在民族歌剧中的运用。2.重视实用,在课程开设上要贯彻声乐、表演、舞蹈形体、台词为民族歌剧教学排练服务3.重视实践,让学生将所学、所练运用到实践中,全方位打造民族歌剧各个艺术要素最终展现民族歌剧的魅力。

(二)教学模式的实用性

民族歌剧教学实用性强,学生可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立即融入到实际歌唱表演之中。因此,在民族歌剧教学中应秉承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的教学模式,老师多示范、学生多操练,实践出真知。在民族歌剧学习的入门阶段,老师可对什么是歌剧,歌剧的艺术特征,中外歌剧发展等知识点做简要的讲解,并引出歌剧排练类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交代剧情背景,待等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开始加大相关科目基础训练,让学生通过剧目排练和高强度的练习塑造歌剧人物,提高艺术综合素养,并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歌剧的艺术魅力,最终达到培养优秀歌唱演员的目的。

(三)启发式教学为主

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的角色“创造”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内部体验和外部体现的相结合。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动性,对角色表演的主动创造是民族歌剧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歌剧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对歌剧角色特征的模仿训练,要强调学生对歌剧角色外部特征的自我创造。现在学生在人物创造中过分依赖教师手把手的教授、填鸭式地接受有关声乐、台词、形体等方面的知识,但并没有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创造力。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从而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参与思考,主动表达,这样学生会自觉的将声、台、形、表等专业知识运用到人物的创作中。

(四)延展教学空间创造教学实践平台

民族歌剧教学连贯性是十分重要的,保证教学的连贯需要延展教学空间,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能更好的获得教学效果。尤其是民族歌剧这历史悠久的国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泥于常规的教学模式,增加多媒体等新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多种方法介绍民族歌剧相关的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将学生带出课堂,给学生多一些演出汇报机会,让专业课程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和深化。学校可与演艺机构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训练基地和表演舞台。根据国家关于高职办学方针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来确定教学方针,培养多元化的、有特色的民族歌剧表演人才。

三、民族歌剧教学相关课程配置与要求

民族歌剧教学所涉及的专业门类较多,并且需要各专业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在各子专业教学上围绕着民族歌剧教学这一大目标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

1.形体课:民族歌剧在表演上的最大特点是加入了许多中国戏曲表演元素,特别是现代戏中的一些程式化的表演动作被改良简化到了民族歌剧的表演中。因此,在民族歌剧教学的系统课程中对形体课的内容安排上一定要有戏曲的“手”“眼”“身”“法”“步”的教学内容。

2.表演课:表演课的内容不能等同于话剧表演和小品表演的写实性风格。要将写实性的表演与戏曲写意性的表演相结合,创造一种“虚”“实”结合、“形”“意”交融的表演形式。可学习戏曲中道白与形体动作相结合这一表现形式。

3.台词课:首先掌握正确的发音吐字;再根据规定情景、人物心理念台词,用语言来体现人物。台词要加入戏曲的道白练习,把道白与戏曲身段表演相结合。

4.声乐课:声乐老师根据每学年歌剧排练的不同剧目与内容,调整声乐教学曲目。歌剧排练老师根据学生情况选定曲目和剧目后,与适合该剧目和曲目学生的专业老师对接,歌剧排练老师提出曲目、唱段要求,由该声乐老师配合曲目教学。在声乐教研活动中加入歌剧独唱、对唱、重唱曲目的声乐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合奏课:器乐合奏课与歌剧排练课的合作是紧密相关的,歌剧老师要将本学年的歌剧所有音乐提前交于器乐合奏排练老师进行排练,将歌剧音乐的排练内容作为器乐合奏课的年度教学重要内容,为歌剧专业结业汇报做好音乐上的准备。

6.合唱课:歌剧中所涉及的合唱唱段要作为合唱课的教学内容纳入合唱教学计划。

四、结语

民族歌剧教学应与时俱进,教学模式优化改革中应做到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教学模式的实用性、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延展教学空间创造教学平台,从而促进高职类艺术院校民族歌剧教学的优化和歌剧表演人才的全面培养。

[1]汤红娜.《民族歌剧教学探讨》[J].艺术教育,2012(7):101.

[2]李玉昆.《“歌、表、舞”复合型教学模式下中国民族歌剧演员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1):18—20.

猜你喜欢

歌剧声乐民族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