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民艺创新与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1-28李香会李睿煊李朝晖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16034

大众文艺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艺民间艺术辽宁

李香会 李睿煊 李朝晖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116034)

辽宁民艺创新与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香会 李睿煊 李朝晖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116034)

民艺创新与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高校教育体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吸纳,在传承、弘扬、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方面意义重大,同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辽宁民艺创新为例,提出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创新、更新教学方法、校企结合等方面,加强辽宁民艺与高校创意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与途径。

辽宁民艺;创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项目:2017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以辽宁民艺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课题编号:2017lslktqn—026

作为民间艺术的发源地的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有更新标准、更高要求,辽宁省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已不适应这种飞速发展的需要。相较于以前辽宁民间艺术在全国艺术节取得的辉煌成绩,当下辽宁民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人才的培养方面严重滞后,振兴理论研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辽宁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产业振兴的当务之急。

一、辽宁民艺的实践价值

一直以来,辽宁的民艺,如布艺、农民画、面塑、泥塑、木偶、辽南皮影、刺绣、庄河金州的剪纸等都名扬四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从政府到私人机构,对辽宁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也都比较重视。近年来,民间艺术资源与创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整合与实践,日益受到地方高校的关注,例如大连工业大学2007—2008年学校创办了民间艺术语言研究所,该研究所在申请课题、理论研究、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及为我校引进民间艺术资源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许多民艺形式符号成为老师和学生的创作主题。学校多次邀请民间艺术家为学生做民间技艺的专题讲座,尤其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还进行现场制作、展示。这些活动促进了传统艺术与文化创意、现代艺术的结合,为学生了解民间艺术、拓展艺术创意思维提供了机会。

目前,民艺的实践方面影响比较大的是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的成立。本山艺术学院是由著名艺人赵本山领导的辽宁民间艺术团与辽宁大学合作建立的,她是全日制艺术类本科学院,并经辽宁省教育厅正式批准,目的在于培养融合民族传统、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导演、编剧等方面的高级人才。本山艺术学院通过近五年的办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弥补了编剧、导演以及表演人才的断层,促进了辽宁省文化艺术的发展。此外,葫芦岛市民协,也尝试发扬葫芦、工艺美术、剪纸、根雕、奇石、篆刻印石、硬笔书法、收藏、雕塑、民俗、秧歌、陶艺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都有待传承和发展,与市场接轨。在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中,传拓技艺由于其艺术形式和创新应用的独特性,在对学生的开放式宣传、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各地物质文明越来越趋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在逐渐减弱,保护和传承地域民艺尤为重要。但由于新生代对民间艺术的懵懂和不重视,辽宁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正在逐渐流失消亡。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的地方高校,在创新、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民艺创新的产业价值与教育价值

传承民间技艺,需要积极探索民间艺术资源的创新发展之路,拓展非物质文化产业。从目前状况来看,相较于民间艺术在产业化道路上取得的成绩,民间艺术研究和实践人才的培养明显薄弱,所以需要从业者通过发掘、提炼民间艺术中的精华,对地区的造型艺术、工艺和人才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和利用,建立一整套区域民间艺术资源和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和实施方案,促进理论研究和创意人才的培养,从而振兴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艺术产业,也为高校教育提供新的源泉1。

如何将民间艺术资源与高校应用型人才教学相整合,对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以及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大多数高校的文化创意类相关学科教育一直采用西方教育方式,注重技巧的培养,较少关注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作用,出现了课程体系相似、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象。如果将辽宁民间艺术如风筝、葫芦、工艺美术、剪纸、根雕、奇石、篆刻印石、硬笔书法、收藏、泥塑、民俗、秧歌、陶艺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高校艺术文化创意教学中,使之能在更深层次上与创意产业教学相结合,既可以使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高等院校多元教育模式。所以,希望通过发掘辽宁传统民间艺术,并对其民间工艺、装饰、造型等民艺资源进行创新、开发和利用。以辽宁民艺为研究核心,提炼民间艺术中的精华,使之成为高校文化创意教育的新源泉之一。

同时,不可否认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给民艺创新赋予了新的希望、提供了新的活力,从而使民艺创新具有市场功能和时代意义,更容易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中去。通过创新传统的民间艺术,并使其与当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接,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拓展到民间艺术这个宝藏中,通过发挥区域艺术资源优势,汲取乡土艺术精华,丰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突出高校文化创意专业学科特色,这将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使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辽宁民艺创新融入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教学的途径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与实践能力,是改变原有事物的形态、模式,应用新思维去创造新的事物。然而,在当代,如何创新和发展是民间艺术面临的主要难题。日本学者三木清在他的《哲学笔记》中曾经提到过,传统意味着流传与被继承,彻底死了的东西不能称为传统,只能称为遗物。传统的现代意义包含着与未来的联系,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使过去的传统与现代、未来相结合。将传统的民间艺术融入高校教学中,是其获得生命力的重要途径。

民间艺术资源与高校文化创意教学可以通过人才培养的理念、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师资培养等方面相互结合,形成体系化的培养模式,才有可能将二者有效整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现代艺术、文化教育一直借鉴西方自包豪斯以来的教学理念,很少融入中国本土的教育艺术观念,所以更新教育理念是首要的。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以知识为基础,强调能力,强调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所以,改变陈旧的人才培养理念,更多地融入新的资源,探寻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是当务之急。譬如,高校教育可使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结合,这样才可提高设计行业内部的竞争和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让中国创意人才走向世界。

2.关于课程体系创新与改革。确立地方院校的文化艺术教育定位和办学思路,将民间艺术列入教学计划。各地方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当地民间艺术状况来安排课堂教学,以此创建具有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制定的教育体系满足高校创意人才培养的需要。

3.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民艺实践考察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在教学上,老师可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考察、欣赏、学习,或在校外建立民间艺术实习基地,尤其在地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进行多次考察。在学生使用教材上采取吸纳民间艺术资源,把民间艺术作品编入教材中。多带学生出外实地考察,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并结合国内外的文化创意活动以及设计竞赛,创新民间艺术作品2。

4.将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意、艺术创作相整合。在实地课堂教学中,老师结合商业市场具有文化特色的实际项目,挖掘民间艺术资源,指导学生注重传承、提升民间艺术,使其现代化。寻找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定位,再现和创作优秀民间艺术作品,从而促进当地艺术产业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如广州文化公园中的《红魂——形与影》雕塑,由艺术家吕胜中创作,他采用民间剪纸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运用民间剪纸符号,进行三维立体转化,将传统剪纸人的形象符号的二维属性三维化,既传承历史,又极具创新,表达了关于人性的深厚的文化意蕴3。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新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培训。具体措施: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家都是优秀的手艺传承者,可将他们请进课堂,加强师资力量;注重教师的民间艺术理论研究,从民间艺术观念、知识、技能、创作等方面对在编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将地方民间艺术作为科研、教研的重点。创编特色教材,将民间艺术调研成果编写成教材,录制声像资料,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合格人才。

6.校企结合。发挥“产学研”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中的基础作用。需求决定行为,当今,企业急切需要文化创意人才,一方面企业可发挥自己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实践、孵化作用,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条件,文化产业企业可以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吸纳、大胆创新民间艺术资源,建立文化创意研发机构或文化创意培训基地,鼓励创意人员多实践。在此基础上,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并根据企业对文化创意的需要,集合多方面的知识力量,形成文化创意的合力。当前,有些地方学校院系已在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实现无缝对接,这种亲密对接不仅仅是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对企业和市场的适应,从文化心理方面更应该加强融合。

四、结论

当前,文化产业人才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瓶颈,地方高校应该把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作为教育目标之一,把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作为教育战略中最重要的战略,加大培养力度,满足市场需求。民艺创新是艺术文化创意的重要社会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归根到底要从自己的历史、本土文化中生根发芽,遵循自有的特殊生态环境,创造适合自己的文化模式和成果。作为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应在各自的工作中保持这份清醒的文化自觉性,才可能使民间艺术重新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服务于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艺术需求。

注释:

1.左汉中著.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45-46.

2.寻胜男,彭婉玲著.新民艺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2-35.

3.任文东.传统民间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问题,2013(8):35.

李香会(1974-),女,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副教授。

李睿煊(1973-),男,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副教授。

李朝晖(1975-),男,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民艺民间艺术辽宁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民间艺术篇
辽宁舰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爱民艺的小集市开张啦!
我们为什么关注民艺??
民艺是什么
民艺记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