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文化馆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2017-01-28朱云芳大理州群众艺术馆671000
朱云芳 (大理州群众艺术馆 671000)
县级文化馆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朱云芳 (大理州群众艺术馆 671000)
如何以更大的力度和更有力的举措,大力繁荣文化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让人民在文化的沐浴下生活得更加幸福是基层文化馆(站)面临的新挑战。笔者以大理州剑川县文化馆为例,对基层文化馆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现状、重要性进行探索及思考。
县级文化馆;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八大报告为推进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而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人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如何以更大的力度和更有力的举措,大力繁荣文化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让人民在文化的沐浴下生活得更加幸福是基层文化馆(站)面临的新挑战。然而基层文化馆(站)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宣传、组织、示范和引导的作用。笔者以大理州剑川县文化馆为例,对基层文化馆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现状、重要性进行探索及思考。
一、剑川县文化馆现实状况
1.剑川历史文化背景
剑川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南端,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界兰坪、云龙,北靠丽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大门。全县国土面积2250平方公里,2015年全县总人口18.18万人,有白、汉、彝、回、纳西、傈僳等世居民族,白族占总人口的90.16%以上,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自元代起,剑川文风大开,人才辈出,杨朝栋、何可及、段高选、赵藩、周钟岳、赵式铭、张子斋、欧根等一批白族知识分子,先后走出这个边陲弹丸之地,或入朝为官,或参加革命,为国为民,在群星璀璨的中华民族历史人物史册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剑川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很大程度地保留了本土文化的原生性,有传统的白族打歌、霸王鞭、滇戏、白曲、本子曲、被誉为古代音乐活化石的“阿吒力”乐舞、道腔。文化的多元性必然带来宗教的多元性,来自藏区的大乘佛教、中原的道教和本土的本主教这三大主流宗教和儒家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和睦相处,实属不多见。
2.剑川文化馆历史背景、人员构成
1979年4月,剑川县文化馆图书室从该馆分离,文化馆、图书馆分设。剑川县文化馆人员构成为:正、副馆长3人,工作人员10人。其中,副高职称(副高)1名,馆员(中职)8人,助理馆员(初职)4人。多年来,剑川县文化馆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抢救、整理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成绩显著,多次受到文化部、省州文化部门的表彰,通过云南省文化馆、站达标检查团的验收,于1993年12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标准文化馆”,被省文化厅评为云南省“先进文化馆”。1998年,县文化馆被省文化厅评定为“一级文化馆”,2015年文化部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剑川县文化馆经评估被评定为“国家三级文化馆”。
2011年剑川县重新组建了阿鹏艺术团,该艺术团是剑川县唯一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是在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情况下组建的,由剑川县文化馆馆长主持艺术团工作,副馆长担任艺术团艺术顾问,剑川阿鹏艺术团的组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剑川县文化馆职工少、职工老龄化、创新能力不够等一系列问题。
剑川县文化馆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认真辅导基层业余文艺队开展各项文艺活动,并积极参加省、州各项文艺比赛。每年积极下乡辅导各乡镇业余文艺队开展文艺活动,仅2016年培训农村文艺队队长及骨干60人次,为农村文艺队伍编创节目18个;平均每年固定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达八次以上。
二、剑川县基层文化工作的现状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基层文化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搞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在剑川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剑川县各乡镇群众性文化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全县普遍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剑川阿鹏艺术团开展“三下乡”、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仅2016年下乡演出120余场。同时根据每年的节假日组织开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如每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二月八”民俗文化系列民俗民间文艺展演活动、石宝山歌会节以及中秋、国庆、州庆等节假日期间的系列文化活动。二是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城乡群众自办文化方兴未艾。全县辖五镇三乡,有88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391个自然村,目前统计在册的有328支村级业余文艺队,每个村积极组建多支业余文艺队开展文艺活动,基层文艺活动十分活跃。三是全县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成为城乡群众性文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剑川县活跃着相当一批民族民间文化队伍,每逢重大传统节日如春节、“二月八”太子会、石宝山歌会节、中秋、国庆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普遍担当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角色。经过多年来的传承和保护,剑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剑川石宝山歌会和剑川木雕、剑川白曲分别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剑川白族布扎、石龙霸王鞭、东山打歌被分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金华镇梅园村白族石雕之乡被列为省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沙溪镇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列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本子曲、白族阿吒力佛教科仪音乐、白族纸扎、白族泥塑等被列入大理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县级文化馆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县(市)级文化馆,它们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事业单位,处于群众文化工作的最基层和最前沿。文化馆在文化建设领域起着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组织和实施群众文化活动的枢纽作用,以及专业研究、创作、普及与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规模和活动水平的职能作用。文化馆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大局。
然而,近年来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虽在蓬勃发展,但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群众性文化活动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虽逐年有所增加,但投入渠道单一,满足不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需求。二是剑川县文化馆人员编制少、从业人员老龄化,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剑川县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少,村级业余文艺队数量多,仅仅靠县文化馆有限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做到基层群众文化全覆盖,导致群众性文化活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组织和指导,层次难以提高,显得单调、贫乏。
四、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
1.合理有效地利用“以文养文”这种文化消费方式,逐步缓解基层文化建设中经费紧张问题,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文化传统,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例如举办节庆系列活动、特色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等基层群众有较大参与度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基层文化由原来的单调、枯燥和乏味转变为积极、健康和向上,引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内容,同时以“以文养文”的方式,做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带动辐射性的文化消费,缓解基层文化建设中所产生的经费欠缺的问题。
2.积极开展好剑川县“三区”人才下乡培训工作,并及时上报文化人才需求
根据云南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计划认真开展全县的“三区”人才支持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每年“三区”人才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实施办法、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根据专业选派人员名单,做好专业技术人员选派工作,并组成人才支持队伍到乡镇文化站或行政村开展志愿服务。同时针对“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注重结合当地需求开展对口支援的特点。每年年初通过项目申报报送剑川县文化人才需求,州级文化体育局按基层需求综合考虑派送州级文化工作者开展对口支援。
3.不断加强县级文化馆(站)文化活动设施建设
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应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全县的整体规划,分清轻重缓急分步实施。重点建设好县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在选址、立项、投入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还应继续抓好社区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4.组建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
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的开展,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文化站中,开展各乡镇文化活动培训,选出其中一部分业余文艺队骨干组成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扩大对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辐射面。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业余文艺团体和民间文化队伍。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制度,把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等县级学会的业余文化队伍组织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办文化发展,发挥专业文艺团体退休人员和民间艺人的作用,对在各类文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邀请州级文化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培训,有力的推动剑川县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朱云芳,女,出生年月:1984年出生,民族:白族,籍贯:云南大理,学历: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助理馆员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工作单位:云南省大理州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