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是商人赫斯特
2017-01-28王旻譞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100024
王旻譞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100024)
当我们是商人赫斯特
王旻譞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100024)
艺术美学是当下时代人文发展的一种呈现。此刻艺术商业化的现象也是作为商品社会必然出现的结果。艺术需要商业推动,同时商业也需要艺术来繁荣。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商业运作,是一个社会需要,商业供给的过程,在这个环节里,艺术所担任的是一个精神指标。如何将社会导向正确的精神指标,使艺术与商业进行融合,产生新的运动,是当下艺术家和商家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达米恩•赫斯特;当代艺术;品牌合作;艺术品交易
当今欧洲艺坛身价最高,被称之为不列颠艺坛鬼才的青年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是目前在世艺术家中最富有的,如今其和净资产已预计高达3.5亿美元。尽管青年的他既酗酒又吸毒,在母亲眼里是个病态而古怪的人。然而,这一切都不妨碍他在41岁之前成为当代最有名、最富有、最成功的艺术家。
一、艺术商人赫斯特
关于他和他的作品,是从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开始的,当时欧美当代艺术中出现了许多饱含争议的”恐怖“艺术作品,艺术家们将血和尸体抛开在大众的视线内,激起公众强烈的抗议。最典型的例子是YBA(YoungBritishArtists)的展览——“感性”,展览中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观众的愤怒,每一次展出都轰动一时。自从杜尚1920年的小便池和卡尔•安德烈(CarlAndre)70年代在泰特美术馆展览砖头以来,没有哪种艺术引起过媒体如此大的兴趣,也没有哪个展览在观众中引起如此大的争议,而“感性”展览中,却涌现了一大批这样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其中就包括如今已闻名世界、家喻户晓的达米恩•赫斯特。至此,YBA的出现使英国甚至全世界的当代艺术进入全新阶段。同时,赫斯特也成为了英国当代艺术主要的代表之一。
作为一个艺术家,没有任何判定标准,对于赫斯特而言,艺术品就是商品。但这并不是指他时常带着功利性去创作。他早期代表作有两类,斑点画和医药柜。赫斯特曾经说过,他的斑点画就像是通过想象的望远镜画出的作品。它令人联想到文明的秩序感和商业社会带给人的感官愉快。然而,人的身体结构与商业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一样,都体现着某种等级制度。另外,在“现代医药”展中,赫斯特的作品——《我想成为我自己》直接诉出整个展览的主题:现代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过分的依赖于体制的管理和以往的经验,而离现实的生存经验和自己的本性越来越远。不难看出,他的作品总在揭示和反应当下人类社会和现实生活,而此刻他所处的这个当下,正是商业文明发展迅速、商品市场横行的时候。于是,他赋予艺术品一个新的定义:商品。他的行为也诉说着这一点,他创造了多个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第一,把艺术创作发展成庞大的产业。
达米恩•赫斯特在当代的艺术发展中的商业化越发显著。2003年,赫斯特将一件名为”慈善“的雕塑以100万英镑的高价卖出,在世艺术家的单一作品能卖出如此高价,这在英国历史上还是首次;2004年11月,赫斯特开的餐馆“药房”倒闭,他为餐馆所设计的家具和装饰物品在伦敦索斯比拍卖行轻而易举地以1100万英镑的高价打包拍出;2005年,美国对冲基金经理人史蒂夫•科恩花了650万英镑价格卖下他的作品《在活人思想中死亡的物理不可能性》;2007年,在佛罗伦斯展出的《献给上帝之爱》高达5000万英镑;2008年是他的巅峰时期,这一年他创下了历史,成为首个在苏富比拍卖行直接卖出一整个展览的当世艺术家,整个展览共卖出1.98亿美元的高价。如今,赫斯特的作品屡创艺术品价格之最,成为世界富人的收藏热点。即便是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也没有像他这般在主流社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至此,赫斯特能够像今天这样富有并且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与他“借用”商业的力量和作用有着很大的关联。
二、艺术家借用商业力量
当代艺术圈,推动的是商业元素,艺术在商业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形成一个产业链。此话并不是说艺术已死,引用黑格尔的一个论点:艺术美学是当下时代人文发展的一种呈现。此刻的现象也是作为商品社会必然出现的结果。艺术需要商业推动,同时商业也需要艺术来繁荣。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商业运作,是一个社会需要,商业供给的过程。在这个环节里,艺术所担任的是一个精神指标,每当社会缺失或者对一个精神指标开始表现出失望时,人们就迫切需要并期盼一个新的精神指标出现,以过渡和扩展被不断更新的时代束缚的旧事物。此时,寻找和建立起这一切供给过程中,最有执行力的就是商业。人们需要精神,而艺术家创造精神,商业传递精神。如此一来,一个供给需求的环节就形成了,甚至开始形成行业。于是,画商和画廊相继出现,遍地开花,艺术圈也就形成。
目前,存在一个有些残酷但不容忽视的现实,也是作为一名艺术学习者不太愿意承认的事实,就是在当代,一件艺术品可以在社会里带起多少经济效益和利益价值,成为衡量这件艺术品的价值甚至成就高低的标尺。不可否认的是,当下艺术品创作和商业运营早已经分不开了。甚至乎说,没有商业运营就没有所谓的艺术圈,正是商业造就艺术市场的兴起。而其实,现在意义上的艺术家,俨然是个职业了。以前,艺术家是“以艺术为生”--以艺术为生命,而今是以艺术为生活。艺术家们开始寻找最合适的出路,一方面要拿起艺术的饭碗吃饭,另一方面要将自己的艺术延续下去而去赋予其新的涵义、产生新的运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投入筹划举办个人展览、拍卖作品的事情。而且,不乏有艺术家与品牌合作的案例,品牌邀请艺术家合作纪念款,让艺术融合到商业中来,不仅提升品牌的精神和层次也是对艺术本身的价值体现。这个结合可以做得很小,也可以做的很丰富,取决于品牌是如何看待艺术、艺术家是如何理解品牌的。达米恩•赫斯特也曾为英国奢侈品牌亚历山大•麦昆合作推出一款限量版围巾系列,设计图案的创意灵感来自他的昆虫几何图案。赫斯特在此之前也有涉足高档时尚行业,并且他的设计被奢侈品TheRow借用于一款鳄鱼皮背包,售价高达3.5万美元。总之品牌在恰当的时候切入到这样的领域做这样的一件事情,绝不是单纯为了推广而给品牌贴上一个艺术的标签,在长远看来,这对双方都是绝对有回报的。
三、艺术家塑造个人标签
迄今为止,好的创作纷繁乱眼,依靠作品带给艺术家的回馈此一时彼一时,很多情况下,对于艺术家来说,能给他带来长久发展的关键的在于构建自身价值,并非再简单的去用作品吸引大众。赫斯特的作品之所以能换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艺术商圈行走自如,也并不纯粹是因为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批评家朱利安•斯波尔丁曾认为赫斯特根本算不上艺术家:”在泰特画廊举办的达明安作品回顾展可能会吸引一些人来看,但是那些作为的作品根本没有任何美学意义,甚至称不上是艺术品,更谈不上值得投资了。“并且《金融时报》记者汉娜•古奇勒也曾说:”展览时间选得真是‘恰到好处’——在赫斯特的作品价格在下跌的时候,也是关于他那闻名于世的‘动物死尸泡在甲醛中’和‘圆点画’作品话题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是的,尽管赫斯特一再强调他的作品是在讲述生命,歌颂爱,但他大部分的作品一眼看上去就是死亡,给人过震惊,更多时候让人感到抗拒。赫斯特的作品“红极一时”,但价格开始在走下坡路了,现在藏品市场更愿意把资产投入收购精良的艺术画作,因为藏家精斟细酌后觉得从长远来看画作比装置艺术更为保值。可以说赫斯特这些高价卖出的作品,很多都并不是特别能让人感到审美愉悦的作品,能在一段时间内展览得如此成功,并且对其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有影响,很大程度是因为人们在为艺术家本身已经创造的个人价值也就是“个人标签”买单。
四、结语
现在,国内艺术商圈发展的如火如荼,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越来越急功近利,艺术在商业环境中变得有些失真。随着画廊行业的发展,相关从事者为一级市场的成长做出了许多努力,画廊协会的成立包括制定画廊从业的规范,艺术区形成后,群众与艺术作品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也迅速增多。然而,与画廊做出的规范努力相比,拍卖行以另一种方式占据着市场的大部分资源。相比画廊对艺术家的长期培养,拍卖行的某个专场和某件拍卖品总能获得更多的群众关注和媒体报道,相关的艺术类媒体报道多是使用“天价”“破纪录”等博人眼球的词汇。现在,大众对当代艺术的看法是:只知道贵,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贵。有不少藏家从不去画廊只在拍卖会上买东西,这也让拍卖行被寄予更大的期望,怎样思量好自己的每一个举动,不在为疯狂的市场现象上火上浇油,而是正确引导藏家的趣味,去关注一些真正能代表当下的艺术作品。
作为从事广告行业的人来说,我们是一个联系者,负责结合商业和艺术,并作为两者在社会的传播者。那么在这一系列的需求以及供给的线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第一个要想到的,是社会需要什么。广告创意中的商业元素的定位通常是比较明确的,因为商业元素都是配合着所需要服务的对象而设定的,也就是所谓说要“注重用户体验”,但艺术层面,则是按照社会确切存在的需求而提出的。我认为,在策划一个广告案例时,应该是努力导向造成一种社会现象为好,而造成社会现象就是在塑造一个精神层面的指标,在这一层面里,选择一个正确的艺术方向作为蓝本去塑造,那么艺术价值在整个案例里的地位就显而易见。
[1]邵亦杨.《后现代之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周晓.《把握当代艺术市场的进化节奏》[N].北京商报,2014-8-1.
王旻譞,女,1992年10月生,湖北武汉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设计艺术系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广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