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常书写视阈下的“文人书法”

2017-01-28刘国忠肇庆学院文学院526061

大众文艺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书家文人书写

刘国忠 (肇庆学院文学院 526061)

浅谈日常书写视阈下的“文人书法”

刘国忠 (肇庆学院文学院 526061)

“文人书法”是中国书法美学思想体系中的一种内容和风格形式都相对鲜明的概念,是中国书法风格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代以来,中国书法的发展主要是沿着文人书法的传统和思路发展,在书法创作中力图表现出文人气质也是书家所关注的问题,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书法革新思潮也都是与文人书法之间存在或演变或抵触的关系,书法文人化一方面繁荣和深化了书法的内涵,一方面在某些时期极大的减弱了书法的表现力,降低了传统书法的审美格调。因此,本文从日常书写的角度出发,从文人、书家、书写、书法之间的关系入手,着重探讨日常书写在文人书法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文人书法的书写性特质。

日常书写;文人;文人书法

文人书法是中国传统书法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其独特的内在精神和审美品格。宋代以后的书法发展过程中,书法与文人的个人品味、艺术造诣、文化修养、人生态度等因素产生了紧密地联系,通过对书写内容、格调、个人情感等各种要素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追求,形成了与“文人画”旨趣相近的美学思想体系。文人书法以其独特的思想性得以比肩庙堂书法并成为宋代以后书法发展的主流。那么,何为“文人书法”,其独特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成为本文要讨论的首要问题。卢振华在《中国古代文人书法艺术》一文中认为:“从广义上讲,一切文化人所写的字,都可以称之为文人书法;从狭义上讲,一切学识渊博、人品高尚、情趣高雅并有一定文学成就的人所写的字,都可以称之为文人书法。1”

在传统社会中,书法被认为是文人所掌握的一门精英艺术。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书写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序》中说:“若夫尺牍叙情,碑版叙事,惟其笔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俱传;或其缪恶,则旋即弃掷,漫不顾省,与文俱废”;其二是体现文人的精英意识,从这个方面来说,文人书法不单体现的是技巧的熟练程度,更看重的是文人本身的修养,才学,性情等方面的综合考量。苏轼认为成为一个优秀书家的前提是一须天资高,二靠用功勤,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这也就是为何文人不计其数,而真正成为书家的却屈指可数。然而,当我们面对一件古代文人手迹的时候,如果忽略其文本信息,最先联想到的便是书法,在作者其他方面诸如政治、学术、文艺、道德等方面的干扰之下,会从技法之外的各个角度进行解读,从而模糊了我们对于文人手迹与文人书家书法之间的分野和区别。

在当代书法论著中,文人书家的定义较为宽泛。朱天曙编著的《中国书法史》中“文人书家兴起”一节中,认为东汉末年灵帝为了与太学对垒而设置“鸿都门学”中收罗和培养的善书人士称为文人书家2;徐利明编著的《中国书法风格史》中,将魏晋时期的书家称为士大夫文人书家3;自汉魏时期书法艺术走向自觉以来,历代的书法发展都不乏文人的参与,以宋代为分界线,书家群体的构成较以往具有不同的特点。按照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假说,唐代为中古之结束,宋为近世之开始;钱穆认为唐宋与以前的最大变动是从封建社会,门第社会发展到科举社会。虽然唐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很发达,但门第观念依然很严重,真正从门阀贵族向平民贵族的转变是在宋代。宋代开国之初即已实行右文政策使文人的社会地位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门阀的衰落和文人的兴起使社会的主流审美观念也由以前的世族阶层逐渐向文人士大夫阶层转移。在书法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是书家群体的构成上由原来的世族书家或者职业书家向文人书家转变,其次在书法学习和创作的目的上也由原来的“当彼之时,士以不工书为耻,师授家习,能者益众”以及“取用科第”变为文人日常消遣和表达审美趣味的一种方式。对书法中新意、学养、格调等因素的强调使文人书法的特征得以确立,并成为后世据以推崇的一种新标准。

日常书写是传统文人展现书法的主要途径,纵观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日常书写是书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每一种新书体的诞生和演变都是建立在对前期日常书写梳理和规范的基础之上。按照汉字由繁复趋向简约的发展规律,每个朝代在正体字通行的同时,总是会有一些相对简约易写的字体相间流行,这些辅助性的字体随着使用面的扩展,逐步成为下一阶段的正体字或者社会普遍承认的字体,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行、草等书体的发展演变历程来看皆是如此。

近年来随着西方美术研究视野对中国书法研究领域的介入,书家的创作环境和日常文化生活的关注成为了书法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当代书法史论的研究群体当中,对古代文字和书法发展过程中日常书写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代民间为了应对各种日常事务的实用书写,以自清末以来出土的各种汉魏以来的简牍、残纸、造像记为主;其二是书法家日常生活中无意于书法表现的书写,以日记、文稿、书信和其他具有实用性的书写等为主。邱振中对日常书写的定义是:“日常书写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为各种事务的需要而进行的书写,与此相对的是以书写自身为目标的书写。日常书写的特点,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作者不加有意识的控制,它随时发生,数量巨大,但由于书写中各种微小差异的存在,这些书写的字迹永远不会重复”4。白谦慎在《为什么晚清的官员会写那么多书法》的视频讲座中,将官员的日记、诗稿、信札、药方等实用书写排除在书法创作的范围之外。日常书写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其他人认知其书写水平和书法成就的主要途径。传世的书法名迹多为古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书写,文人书法之所以在众多的风格类型中独树一帜,其根本原因在于文人的生活趣味、文艺观念、追求自我的艺术精神所附加给书法的影响。

在日常书写视野下,文人书法的表现途径较之以往均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文人一方面遵从儒家“游于艺”思想和受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思想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充分肯定书法的抒情和教化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对待书法的态度史比较含蓄的,不愿以专业书家自居的同时又通过书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格调,同时以书法为中心形成一个相对自我的文化圈以互相品评和激赏,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人文内涵的文人书法观。与此同时,文人书法的审美和品评标准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即更加强调书者的学养、品德、旨趣等,对书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由凝神静虑意在笔先的着意书法行为转变为书者自身综合素养的自然流露。黄庭坚评苏轼的书法时说“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便是从文人书法批评的独特视角出发。苏轼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在他看来,精心的准备刻意的经营并不一定能产生好的艺术效果,相反,信手拈来的书写才有可能成为佳书,从他的尺牍中可以看到,风格统一而面貌多变。日常书写丰富了文人书法的表现方式和内涵,深化了书法的理论基础,对文人书法的形成、发展及延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注释:

1.卢振华.《第六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538页.

2.朱天曙.《中国书法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67页.

3.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4.邱振中著.《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猜你喜欢

书家文人书写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文人吃蛙
书写要点(十)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书写春天的“草”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