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折射
——光在伦勃朗油画语言中的思考
2017-01-28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41000
李 锐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041000)
心灵的折射
——光在伦勃朗油画语言中的思考
李 锐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041000)
《圣经•马太福音》中写到:“在黑暗中开黎明。”这句话阐释了光的本质,它从黑暗中来,却用来给我们指示光明。它的出现将世间的一切事物得以显现并且被赋予鲜活的生命。我们在欣赏西方绘画时,可以从光线交错这个角度来体会绘画中的艺术内涵。光线的折叠运用造就了立体空间感,搭建出形状,丰富了色彩语言。在西方绘画中光线的运用则集中体现在写实性艺术之中,尤其是伦勃朗,可以说是将17世纪西欧的绘画艺术带向又一个艺术的高峰。
在西方传统绘画中,画家常常借助形与意来承载自己的信仰与精神寄托。对光线的运用不仅在视觉语言与艺术语言方面影响重大,而且它能够使整个画面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本文着重通过对《夜巡》这一幅油画来欣赏学习伦勃朗的绘画语言。
伦勃朗;《夜巡》;光
一、油画作品中的光
(一)《夜巡》图中光的运用
伦勃朗作品中对光线的基本运用大部分都是在人物正前方向上和向侧面各45°角的位置打光。尤其是他在处理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夜巡》图时,其构图便是以对光的明暗色调上的变化运用为主来安排画面。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特别光亮的两个人物,集中了整张画面将近九成的光源,清晰明了勾勒出油画版面的重要角色。再辅以复杂的次光过渡渐变描绘周围人物,带领着我们的目光由近及远,虚实变幻的跳动着。因而他作品的画面节奏变化显得十分丰富。光线的分布上,他是从直觉上慢慢做到把阳光分解为光线和光的成分,再通过他们铺在画面上的宏观的整体和谐去重新组合统一,又使得画面效果简洁、一目了然,凸出并加强了视觉冲击。光线的强弱将不同人物分割开来同时又紧密联系,人物之间画面和谐但又不冲突,表情动作自然且活灵活现,而且每个人之间又相对统一,这使得画面生动且十分具有戏剧性。
(二)《夜巡》中的情感表达
全画的色调是典型的伦勃朗风格,在其黯淡深沉的背景中,因光线的射入,整个画面呈现出了一种生命的色彩,而对光线的运用也是他创作的主要内容。在这幅画面中,光线虽然很集中,但大部分的面积却是由暗影部分所占,一束光仿佛像是从舞台顶部泼洒下来似的,使得画面的立体感更加强烈。画面中的大部分人物安排在较为暗色调中,同时与较强光线交叉搭配,在中、后景中清晰地展示出画面中的背景时代及所处环境。
伦勃朗对光的大胆运用,光线强度的徐徐过渡,巧妙的边缘化,纹理不再明显,画风也更加的自然。也就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伦勃朗之光”绘画风格。
二、光在画面中的表达
(一)光与体积感的表现
在光线绘画艺术之前,用不同纹理的笔触堆叠或与暗色调的对比来增加空间立体感。文艺复兴之后,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更加注重科学性,因此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更加注重科学合理的画面感,因而伦勃朗在处理光线与色彩方面更加严谨,这些从《夜巡》中的人物上就可以看出。
利用光线强弱来刻画空间,而物体形体轮廓在其中又是重中之重,形体不能变形,不能夸张。这样人体物体写实才能更加的准确。形体结构与光线强弱相对统一,物体密集光线相应的减少,这样更容易将物体与人物和谐,从而也就更加的生动形象。
(二)光与透视、空间感的表现
在对光的运用的绘画中,着重点放在光线强弱对比来反映出横向,纵向和深度表现。所描绘的对象之间是有距离感的,但他们又没有孤立存在,因此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承上启下式的彼此联系,且缺一不可。由此共同烘托出艺术家的意境和想要营造的氛围环境。
想要营造一种具有真实感的空间,对物体在现实世界中的位置及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光线作用到物体上所导致的明度的变化以及物体与物体间的明暗关系变化,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画面的立体感及空间感。
(三)光与画面构图的表现
构图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在构图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光象征着生命,将人与物之间相连为一个整体,结合艺术家表达的思想就能使艺术作品有更强烈的视觉表现力。构图上,人物景能统一布局是衡量艺术家绘画技巧之一。
一副绘画上,光线发射的角度,覆盖范围,强度大小能将构图更多元化,既能平衡色调,也能突出主题。光线的直观表现就是黑白程度,利用黑和白的色块进行划分和组织版面,配以色调进而构成风格的基本因素。
光线和阴影的摆放经过艺术家的精心设计,构成不同视觉效果呈现出来,并且还研究出对角线构图,三角构图等多种表现搭配手法。伦勃朗绘画代表中,聚光灯下将两人的细节表现出来,透视下,暗部的轮廓渐渐模糊,人物明暗色调过渡般推进,画风表现出的人物表情、动作丰富多彩又别具一格。明暗手法来表现空间感不是首选,光线分布组合更具形式美。
(四)光与整个画面气氛、情感的表现
光线能将周围绘画意境平稳,光线不仅能够调节画面气氛而且还可以传达画面的意境。光至强则躁,与阴影相补,不失神秘。光线的运用,可以在画面中产生不同的气氛,或是压抑、或是安静、或是激荡等,同时也更容易与悲喜的情感激起共鸣。因此,在处理画面效果时,可以以适当的明暗来渲染画面所要烘托的氛围。所以,对光的运用就一定要有个人的主观性。伦勃朗就是将这种主观性有意识的运用在画面中,他将欣赏者的目光吸引到最现眼的地方,乍眼一看部分隐藏起来,再细细观看被忽略的又有一种戏剧性的气息。
三、我对光的理解
光是产生视觉艺术现象的基础,光线与体积感、空间感、透视以及画面构成的搭配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油画创作过程中,绘画作品的视觉表现与光的强弱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艺术家关注的形式与色彩问题,更多的是表现在如何对光线的运用上。通过对光线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以此来揭示其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因此,对光的使用可以反映出艺术家个人独特的审美理念与风格特征。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需要光来表现,对光的合理运用则为艺术家在绘画表现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艺术家通过对光的运用来表现不同的思想与艺术形式。艺术家运用光使物体形象更加理想化,从而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而我所理解的对光的运用则是,在画面中,在光线所及的范围内,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光来塑造形体,需要光来表现生命的存在,而在光线所及的范围之外,则什么也不存在。这是因为有了光,便有了色,有了色,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了,这样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便能给大众呈现出多样的艺术作品、各种的艺术风格、各类的艺术思想,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与思维,不断推进绘画艺术的发展进程。
[1]侯文娟.伦勃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徐庆平,卫衍贤译 雷蒙·柯尼亚.现代绘画词典[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张晓凌,冻月.外国绘画大师画风系列-鲁本斯 伦勃朗画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李锐(1991.9- ),女,汉族,山西省曲沃县人,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职务:2015级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