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2017-01-28谢淑雯集美大学福建厦门361021
⊙谢淑雯[集美大学, 福建 厦门 361021]
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谢淑雯[集美大学, 福建 厦门 361021]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朴实、细腻、优美、清新,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颇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与风格。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从内容到形式都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也成为后代语文教学课本历久不衰的范本。作为散文大师,朱自清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朱自清 散文 艺术风格
朱自清,生于1898年,卒于1948年,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时代和毕业后在江、浙等地中学任教期间,他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以后,他的创作转向散文。他的散文大多写于此后的十年间。他曾说自己“近几年诗意枯竭,搁笔已久”“觉得小说非常难写”“至于戏剧,更是不敢染指”,但“也不免有话要说”,所以“自然而然采用了(散文)这种体制”。他的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早在1924年出版的诗与散文合集《踪迹》中,也收有好几篇散文。他的散文在当时文坛上有很大的影响。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认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二是以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小品。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
一、结构缜密,构思漂亮
散文同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抒情上表现出来。而朱自清先生便是这一方面的典范,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文风。叙事的细腻,描写的具体生动,令人称快。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在文章的结构上更是一绝。他对景物观察细致,描写入微,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情感和景物交织糅合在一起,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同样,他的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中,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但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无不显得真实感人、催人泪下。
(一)注重设定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或者一景一物。唯有“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有虚实;唯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严整。朱自清的写景名篇《春》,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此文中先生从景到人,妙笔生花,逐渐写出“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就是本文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没有粉饰,却又有最佳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活力、春的明亮以及人们对春的美好追求。散文《绿》,一开头就写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在朱自清的笔下,这种绿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绿了,它被赋予了灵性,因为作者情感的投入,使这片绿有了动感。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等景色进行了简单明了的描写。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与描写中心相照应。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
(二)构思漂亮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构思上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如《荷塘月色》,全篇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丝毫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行云流水,做到了“形散神聚”。在精心结构的同时,笔者精心剪裁和巧妙安排,没有平均使用笔墨,详细结合。有的使用大的涂抹,绘制一个粗糙的线条,如第二段;有的细致地进行描述,如月光下的荷花池。
作者根据观察的角度,从近到远的空间顺序,选择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自然景物进行生动的描述。先写荷花,次写月光,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和风景,很有层次地描绘了一片恬静的月光下安静的荷花池场景,对比作者忧郁孤独和沮丧的心情。
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谈一下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名作《背影》,只要认真读过《背影》这篇文章的人不难发现,“背影”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虽然每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是思想感情则是一脉相承。第一次,在文章开头,旨在开篇点题“背影”,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以笼罩全文;第二次,在车站告别的场景,作者给出了父亲的“背影”的具体描述,这是写作的重点。他的身上,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着穿过铁道路,艰难地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第三次,父亲和儿子告别,儿子的眼睛看着父亲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感动得流泪了;第四次,在文章的最后,儿子正读着父亲的一封信,在泪水中再次浮现父亲的“背影”,这样的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线索,表现得含蓄而深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三)运用叠字,富有音韵美
叠字叠句,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朱自清先生是巧用叠词的高手,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似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重复得自然,能增加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清脆悦耳的声音,容易让人记住,令人目不暇接,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如荷花池在月光下“曲曲折折”,令读者无限想象。作者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用“层层”描绘荷叶的深度。“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反映树木错落有致,开放和有立体感。因此,叠字产生了独特的视图效果;同时,朗读起来又有丰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淡淡”的月光,“静静”的月光,与安静的气氛,为作者带来了淡淡的悲伤。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两个字,写着雾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
先生运用叠词,描述了一幅精彩的画面,所有的爱与平静的心情,淡淡的哀愁,命运多舛的担忧,都融入文字之中。
在《春》中,“偷偷地”写草不知不觉地出现,不知不觉地生长,活泼可爱。“嫩嫩的”纹理和“绿绿的”颜色准确地写早春草的特点。
而在《绿》中,“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这种声音,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微微”的云,“闪闪”的绿色,“汪汪一碧”的潭水,“滑滑”的亮绿色,给人以细腻、透明的质感,也表现出欢快的节奏和明朗的风格,真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读起来朗朗上口。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叠词运用丰富十足,像一条水晶项链镶有蓝宝石,耀眼、非凡、高贵典雅。叠词不仅有现实的静态场景,还有动态的描写,再加上朗朗上口的声律,反复吟诵,令人难忘。
二、比喻新鲜,独具匠心
比喻是人们说话和写作时使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朱自清先生在《山野掇拾》中说,观察得仔细,目的在于要从对象身上辨别出“新异的滋味”,从而取得“独得的秘密”;又说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平常身历之境,也有惊异之感”。因此,先生的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以新颖的设喻。
在《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却赋予了荷叶动态的美。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欲舞一般。另外,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说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把荷花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突出其晶莹闪亮、隐约闪烁的特点;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以歌声比喻香气,以名曲的声音来比喻光与影的旋律,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此外,先生又把月光比作流水,无形的月光给人以有形的实感,月光不仅能看得到,似乎还能触摸到。
先生在《绿》这篇文章中,用了二十几个新颖贴切的比喻句。将阴雨湖比喻为一张极大的荷叶。运用博喻多角度、多侧面地显示绿色的特点,从视觉、触觉、感觉等几个方面形象地表示绿色的嫩嫩的、明亮的、温柔的、纯净的特征。
此外,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朱自清先生信手拈来,写到文章里,用活了,见新了。如《春》写花朵多样,花色艳丽,连用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写地上的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但写出铺满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从不同侧面写出春雨的紧密、闪亮、细长的特点。春是空灵之物,属难写之景,但作者“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作者抓住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他笔下的春天给人以质感、实感。三个比喻句分别突出了春天的新鲜、美丽、有力度三个特点,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再如,先生在《威尼斯》的第一自然段就连用了四个比喻:“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一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这些比喻把威尼斯河网之密充分显示出来,貌写陆地而实写水域,突出了此城的“别致”。
朱自清在散文中常常对情感加以节制和调控,将情深藏于文字之中,通过叙述、描写隐隐地表达了自身的感情,让阅读的人慢慢地渐进地领悟到那一种蕴含的情趣。他很擅长用之前非常传统的手法于不经意间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让读者自行领悟。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朱自清在他的早期散文中很注重“感觉”。朱自清本人认为“道”自然的意义,“荒诞”是为显示兴趣。朱自清的散文,叶圣陶概括为“有趣到一个适当的程度”。香港董桥认为朱自清的散文,是一个“消极的老学者的花和植物”的概念。这经典的美总是无法摆脱“春秋”的太阳。这种从审美的角度看美的审美观,是东方的传统美。
在朱自清的笔下,自然是人性,是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肖像。不明写“明亮的月光”,写光线昏暗的月光下,整个世界像一个蓝色的薄雾覆盖着纱笼,这种感觉总是温柔和忧郁的。秦淮河“桨声和照明光,水和月光交织”的夜晚,象征着一种幻灭的感觉。
在他的散文中,忧郁的气质也充满了古典的魅力。在《哀韦杰三君》《背影》《给亡妇》《儿女》《冬天》等篇章中表达了真挚的感情,写“爱”的深层的悲伤和痛苦,有时传统,有时隐性,适度东方伦理,细腻而委婉。特别是在《背影》上,他四次流下了眼泪,这是典型的传统文人的眼泪。
三、朴素自然,感情真挚
这是先生散文的一大重要特点,正如李广田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国外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作风。”这在《背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但作者不直接抒情,而是通过质朴的叙事来抒情。全篇采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全是平平实实的叙述,由表及里、栩栩传神地塑造了父亲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表示强烈抒情的抽象现成的字眼,作者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比如说去送人的那部分:“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悉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了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火车做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那颗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背影》篇幅很短。它之所以能够传达出感人的力量,是因其诚实和充满感情的表达。这看似简单和质朴,但实际上可以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是最能代表朱先生的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也代表了他的为人。难怪有人评价先生散文的特有美感:“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他的早期散文意境是古典的宁静与和谐。古人认为,诗在画中,是高层次的有诗意的一幅画。画面是散文形象的基本单位,直接关系到散文意境的创造,也是表达情感的手段。朱自清是一位风景画大师。他是一个谨慎的人,在观察对象上,一丝不苟,善于用各种各样的技巧描绘各种自然风景。
他用绘画技巧,从四个角度写月光,光线灵活,色彩丰富,而且还比喻为“水”和“牛奶”,创造一个朦胧的美丽的意境。写荷塘的月色、光与影的相互对比,并利用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写月光的变化是非常具体和细腻的。
朱自清笔下的山水自然之美与丰富的乡村风格,总是那么的温柔、和谐,没有工业化带来的人的异化和鞭打。他在英国学习,写了很多关于欧洲文化、遗产、风俗和人的文章,但朱自清在两本关于时间旅行的异国风光的中国诗集中,让人感受到欧洲的场景,是中国人眼中的景象,他的文章具有丰富的民族风味。他描述的图像,是一种典型的东方魅力。
朱自清也主张散文要充满诗意。他称赏俞平伯《燕知草》中的散文,写杭州的有意义的诗歌,写诗意忧郁的南方城市。郁达夫赞扬了朱自清的散文《满是诗意的诗歌》,朱自清的思想与诗人的触角一样,“随着一些颜色,有些声音,有些香气,有些味道,也可以有一定的诗意”。无论是抒情或是叙事,都呈现了诗意的柔情之美。
在他的诗和散文中,创造出丰富的诗意的意境,诗意是他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形象之间的联系。这种意境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来。他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达一种美丽而优雅的气氛。他的《绿》和《荷塘月色》,不只是意境的创造。在《荷塘月色》中就用“荷塘”的“静”来反衬内心的不平静。而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就隐隐显示出他微妙的思想:历史与现实的厚重的忧伤,平静的心与美丽的风景如画的秦淮河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古典的庄严与和谐的美。
四、结语
朱自清的散文意境隽永,简单清新。纵观朱自清的散文,可以发现其前后时期文风的差异。早期的写景抒情散文,善用华丽多彩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后来或议论或叙事抒情的作品,风格朴素自然,但不排除有意而为。文学的首要要素是语言,先生注重语言创新,他一生都为了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和文学,为祖国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有着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同他善于吸收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吸取西方语言及句式,提炼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自然朴实的散文语言是分不开的。
[1]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3]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4]付德岷.散文艺术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5]范培松.中国现代散文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6]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朱自清散文艺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7]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8]陈孝全.朱自清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9]吴周文.散文审美与解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10]刘晶雯.朱自清中国文学批判研究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1]郭智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12]姚育明.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朱自清卷)[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8.
作 者:谢淑雯,集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