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明代文言小说《觅灯因话》

2017-01-28王有景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名作欣赏 2017年2期
关键词:郭氏公子文言

⊙王有景[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略论明代文言小说《觅灯因话》

⊙王有景[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明代隆庆万历时期,文学艺术受市民意识影响较深,文言小说流行,《觅灯因话》最具有代表性。小说中赞扬奇行美德,描写浪荡骄奢的败家子,鞭笞见利忘义之徒的丑恶灵魂。其所描写的正面人物的事迹生动真实,非常感人;所批判的人和事,能够引发人的深深思考,同时善于用平易素淡的语言来说明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

明代 文言小说 《觅灯因话》

在明代隆庆万历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势力的壮大,文学艺术受到了市民意识的较深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一部分以前被瞧不起的文学样式小说,开始被重视了起来。在市民群众中,盛行的还主要是通俗小说,但文化修养较高的知识阶层和上层市民,则更关注既有娱乐性又较雅致含蓄的文言小说。因此,文言小说的创作在当时也是比较流行的。其中,《觅灯因话》是隆庆万历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文言小说。

《觅灯因话》是由邵景詹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撰写,共两卷八篇。关于作者邵景詹的生平并没有详细的资料可考,只从作者自撰的《小引》中获知,其别号为自好子,书斋名为遥青阁。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这部小说是受《剪灯新话》的启发而作。书的名字,是因为作者在夜晚熄灯之后,听友人所谈之事深有感触,于是“呼童举火,与客择而录之”。这部小说虽然涉及因果报应、传统礼教,但客观而言,其所描写的正面人物的事迹生动真实,非常感人;所批判的人和事,确实值得批判,也能够引发人的深深思考。作者所描述的“幽冥果报”可以说既是一种劝惩手段,也是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方式。《觅灯因话》共八篇,根据内容可分为三类。

一、鞭笞见利忘义之徒的丑恶灵魂

这主要指《桂迁梦感录》和《丁县丞传》。这类文言小说实际上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的故事情节大致都是:某个不重信义的人,对情谊深厚的友人干了亏心事,虽一时得利,但产生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心理失常,甚至招致飞来横祸,预感将会遭到更为严重的因果报应,于是悔过自新,洗心革面,恢复平静的内心,最终摆脱应得的惩罚。

《桂迁梦感录》是写得最细致、最深刻的一篇。它以元朝大德年间为故事背景,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道德的堕落。作者一方面想借小说故事讽喻世人;另一方面是想借桂迁梦果报的意境描写,拯救世间忘恩负义之人的卑劣灵魂。在小说故事中,施济是一个仗义疏财之人,他将桂迁从穷困潦倒,几乎妻离子散的逆境中解救出来,不但为其还清了二十锭银子的债务,还将自家的十亩庄田和若干株桑树送给桂迁安家谋生。桂迁十分感激,愿意将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从此为施济效劳,然施济坚决不要人质。谁料,桂迁却将施济父亲埋在桑树下的一窖银子据为己有,偷偷地在其他地方购置了产业,并成为巨富。施济病故后,留下孤儿寡妻,于穷困中投奔桂迁。桂迁却忘恩负义,故意怠慢,还说要有债券为凭才能还钱,施济的妻子在伤心愤怒中病死。桂迁为了摆脱赋役负担,捐五千两托刘某求官,但是刘某却将此重金为自己买了官爵。桂迁愤怒至极想刺杀刘某,靠着街边休息的瞬间,梦到自己变成狗,在向施济摇尾乞怜,又向施济的妻子蹲足求食而受杖,回过头看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已变成狗。噩梦惊醒后,桂迁意识到了自己的忘恩负义之罪,于是忏悔改过。为了报施氏之恩,将施济的儿子招为自己的女婿。

实际上,在当时的明朝社会,像桂迁这样见利忘义、以怨报德的势利之人非常多见。在本篇小说中,作者通过两个场面描写,深刻地剖析了桂迁夫妇丑恶的内心世界。第一个场面是桂迁发掘施家的银子时夫妻的对话,作者抓住桂迁夫妇贪财昧心的性格特点,逐步展开情节,情态刻画逼真,充分揭露了他们卑劣的灵魂。第二个场面是施家孤儿寡母投奔桂迁求助的场面。作者通过这一场面的描写进一步剖露了桂迁夫妇灵魂深层的丑恶本质。在这一场面中,施家母子由满怀希望到悲痛感慨、忍耐等待以至激愤惊骇的心理活动过程,写得非常生动形象。

桂迁的梦境从艺术构思方面来讲,是照应之前桂迁愿做犬马报效施家的誓言的兑现;从行为心理方面来讲,变成狗向主人摇尾乞怜,实际上是桂迁心理上的恐惧感产生的幻觉。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桂迁正是“因情而梦”。当他花重金买官而受骗时,除了愤怒,还有深深的恐惧,因为他不自觉地会认为这是忘恩负义的报应,并预感到自己会遭遇更为可悲可怖的报应。作者在掌握人物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幻化成梦境来表现,这种借梦幻以劝世的做法发人深省。

二、赞扬奇行美德

书中《孙恭人传》《贞烈墓记》《翠娥语录》《唐义士传》等篇,主要是通过描写平凡人做出的不平凡之事,来体现崇高的精神力量,艺术感染力非常强。

《贞烈墓记》是这类小说中最出色的一篇。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二已载有此文,不过是作为笔记而存在,文字较简略。邵景詹根据此文进行润饰加工,写成了文言小说,着力来刻画人物性格。在小说故事中,郭雉真与旗卒从小结发,情意深重。由于郭氏长得非常漂亮,本卫千夫长李奇起了觊觎之心。但郭氏对旗卒的爱情坚贞节烈,忠诚不渝。

作者主要通过层层推进的艺术手法,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尖端来展现人物的心灵之美。例如,为了占有郭氏,李奇派遣旗卒远出戍守,进而将旗卒陷害入狱,并阴谋尽快处死旗卒,使郭氏断绝对丈夫的一线希望。郭氏虽处绝境,但能坚贞自重,使李奇的奸计不能得逞。这就使郭氏对爱情的忠贞上升了一个层次。接着,她又以死拒绝狱卒伪善的关怀爱护,坚守了自己的人格意志。后来,狱卒“情若手足”的伪善手法打动了旗卒的心,使得旗卒以为狱卒是可以托付妻子儿女的善良人,亲自劝郭氏嫁狱卒。这就把悲剧的矛盾冲突推向了顶峰。郭氏经过周密的考虑后,认为只有她先死,丈夫的冤狱才有可能解脱,因而她果断地选择以自己的死换取丈夫的活。于是,她在安排好儿女生计,与丈夫泣别后,毅然投水而死。这就不仅充分表现了郭氏爱情的崇高之美和人格的尊严以及智慧的力量,也歌颂了郭氏坚贞壮烈的行为。

作者借助于神异奇妙的艺术想象,使郭氏之死既富有传奇色彩,也更震撼人心。她不是一般的投水溺死,而是在仙人渡溪水中“危坐而死”,尽管水势险恶,尸体“竟不为冲激倒仆”,以至“人以为奇”“倾动城邑”,更表明其冤仇之深重、反抗精神之强烈,在她怀里留下控诉李奇罪行、申诉丈夫冤情的状纸,终于使李奇得到惩罚,旗卒的冤案得以昭雪,一个坚贞、刚烈、宁死不屈的妇女形象,鲜明地浮现在读者的脑海里。

三、描写浪荡骄奢的败家子

主要指《姚公子传》。这类小说不落俗套,别开生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姚公子传》写的是世家子弟的败落潦倒,原是小说、戏曲中带有传统性的题材,但它在艺术构思上与《李娃传》《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作品不同。传统作品中的公子大多都是因嫖妓钱财荡尽而落难的,之所以有好转,关键在于多情妓女的帮助。而《姚公子传》中的主人公姚公子把巨大家业败尽,不是嫖妓,而是“自倚富强,不事生产,酷好射猎,交游匪人”,最终沦为乞儿奴仆,再也不得翻身。在封建的旧时代中,这种人物更具有典型意义。

在这篇小说创作中,作者紧紧扣住姚公子豪侠阔绰、恣意挥霍的性格特征,围绕着关于他的一些中心事件,对他荒唐透顶的败家方式及过程进行了细致描写。这里作者运用写实的手法和犀利冷峻的笔触,描绘了姚公子产业荡尽之后所见到的人情世态:往日趋附他周围、借以渔利之徒,都发财致富、气势显赫,但是看到饥寒交迫的他后,全然不顾,还进行嘲笑。这就非常形象化地对封建社会末期的世风与人际关系进行了反映。与败家子回头、重振旧业、夫荣妻贵的老套路相比,这篇小说描述的姚公子的结局更为现实,更贴合实际,也更为深刻。在姚公子穷极无计之时,竟征得岳父的同意将妻子卖掉,随后又将自己卖身为奴,苟延残喘,毫无人格尊严地活着。

在思想内容方面,《觅灯因话》充分代表了这一时期文言小说创作的水平,在语言艺术方面来看,《觅灯因话》也有其显著特点,这就是朴素雅洁,不假雕饰,自然无华。它虽是传奇体文言小说,但是文不甚深,朴素而不失于粗俗。《剪灯新话》和《剪灯余话》中的有些作品,穿插诗词韵语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故事性和人物的个性化,《觅灯因话》则除《唐义士传》等个别篇目以外,大都不穿插诗词,而是以平易素淡的语言来说明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

[1](明)邵景詹.觅灯因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

作 者:王有景,文学硕士,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唐前志怪小说研究(14XZW041);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白居易对元明清通俗文学的影响研究(15JK1256)

猜你喜欢

郭氏公子文言
郭皇后的后宫戏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太皇太后要跳楼?
一场宫斗引发的倒霉剧
弟子规
弟子规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五公子抢位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