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进程下的文学思考
——评《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2017-01-28张叶叶金世玉辽宁大学文学院沈阳110136

名作欣赏 2017年24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转型作家

⊙刘 巍 张叶叶 金世玉[辽宁大学文学院, 沈阳 110136]

本期推荐

历史进程下的文学思考

——评《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刘 巍 张叶叶 金世玉[辽宁大学文学院, 沈阳 110136]

中国文学思想理论的研究与历史现实的发展密不可分,尤其在历史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往往引起了文学思想的转变。而把握住历史转型期,将其作为时间节点来研究文学思想本身是《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即对此书的重要观点进行了评析与研究。

历史转型期 文学思想理论 社会意识形态

历史的转型与进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和文学思想理论的推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意识源自社会存在,但有时会超前或落后于社会存在,这是现实现象对精神本质的影响。同样,文学思想来源于现实生活,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改变及其引发的相关思潮,直接影响到文学的发展历程。历史转型也是历史的分层、过渡,文学在此时的作用不单单是总结时代发展规律与反映历史现象,更应当对人类精神进步的走向做出有依据的判断。这就需要我们对文学思想发展本身的规律性和合理性,做出在历史佐证下有理有据的探究——这也正是《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一书的意义所在。该书面向过去也面向未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民主体的话语表征、作家生存哲学、作家创作理念、社会观念的嬗变、文学创作体式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等六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该书不单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更对当下的学术思维和学术氛围产生了良性的推动作用。历史的车轮在不停歇地前进,而历史转型时期则是主要矛盾中的特殊矛盾,文学的断层与接续、文学的体制与改革,往往是在历史的转折期才愈发强烈地显现出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推动下的政治文化结合得尤为紧密,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诉求、对人性的关怀和文化的再定义呈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特点。从新中国成立(1949)到“文革”结束(1976),中国在曲折中站稳了脚跟,但仍然难以脱离满身的乡土气息,经济发展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制约,速度缓慢。这一时期的文学政治功利性强,作家的生存艰难、思想僵化,表达方式受限。随后,中国当代的第二个主要历史阶段,即1978年改革开放起始的拨乱反正,这一时期的人们还未从十年浩劫的灾难中完全复活,文学在迷茫中慌乱地找寻自己的定位,对伤痕的揭露、过往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是文学思想的主流。然后是1992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至今,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无论是文学的题材还是作家的生存都得到了长足的改善,有着前所未有的繁荣。文学与历史既合拍又有变化,前行中仍存有各自的轨迹和心路历程。

一、始终如一的人民主体地位及话语表征

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为当代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和评价准绳,《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一书证明了这样的观点: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人民主体性思想贯穿了当代文学思想的始终。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实现共产主义,人民是生产的主力军,人民的劳动创造了社会共有财富。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中提出了人民主体性的基本观点,即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整个文学生产的过程都离不开人民。人民不单单是创造主体,同时也是文学的表现主体和接受主体。在《讲话》指导思想下,“十七年文学”期间涌现了一大批红色经典小说,如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和柳青的《创业史》等。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作为当代文学的经典,突出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真实地根植于农村生活,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品质。与此相类,“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这类红色经典的普及也在人民接受过程中,对接受者的精神生活起到了提高和丰富的作用。囿于其时形势之需,在《讲话》思想的指导下,政治性是第一性,文学性是第二性。所以这一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是从政治角度出发而评定的,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也符合历史文化语境。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文学与文艺创作仍带有鲜明的革命性与政治性印记,战时文艺思想被成功移植到和平时期,局部扩延至全国。随之而来的“十七年文学”和“文化大革命”,人民依旧在革命斗争与阶级斗争中占据主体地位,鲜明的政治性和单一的文学创作让文学发展陷入了僵化的创作模式。新时期到来,党对文艺政策进行了积极地调整。邓小平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的观念,人民主体性自此摆脱了简单僵化的政治主体地位,而真正从文学本质上实现了主体性。这一适时的调整是与相应的历史转型时期密切相关的,是改革开放的文学会战。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从人民主体性的创造维度、表现维度、接受维度和精神向度四个层面,在横向上剖析了中国历史转型过程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与时间纵向发展的空间合流。从《讲话》开始的七十年文艺发展进程中,党的文艺思想始终弘扬人民主体性,从未动摇。《讲话》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指出文艺的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性——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新时期以来的人民主体性,在文艺上,就是表现人民精神品质,表现人民生活的真实的文学创作。此时的人民主体性已从政治主体转向了精神主体,人民真正拥有了历史话语权。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以人为本”的概念依然被多次强调,充分体现了这一文艺政策的正确性。

二、时代观念变革下作家与作品理念嬗变②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经济转型、新世纪中国崛起,作家的生存哲学与他们的创作理念深受外部环境的感召。文学曾经为政治导向深深桎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政治管控达到巅峰。在政治第一性的文艺思想影响下,作家缺乏自主性,作家群体完全存活于意识形态话语模式内,缺乏艺术自觉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革命现实主义写法占据了创作主流,文学作品中模式化、概念化以及对政治的图解化痕迹严重,政治价值和历史价值仍然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战斗诗歌与样板戏等文学形式,“根本任务论”和“三突出原则”的创作理念以及专制的文化评价体系对作家的生存和创作构成了严重损害。一部分作家选择了顺应政治潮流明哲保身,而一部分作家仍然坚持着文学傲骨。这就形成了公式化的“文革”文学和敢于说真话的抽屉里的文学两个主要创作潮流。后者虽然存在,但其形状宛如被大雪压低的蜡梅,须拨开云雾乃见真容,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表象未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当时代前进的脚步逐渐使文学回到正轨之后,人民的文学生活虽然开始复苏,“但这种转折首先仍然表现在社会结构的表层形态中,而从精神意识和心理思维层次来说,‘转折’的到来显然要艰难得多”。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上下“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全国范围的思想论争宣告了文艺思想春天的到来。在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提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随后,《人民日报》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口号。开明的文艺政策让压抑已久的作家能够自由地释放满腹的情绪,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乃至后来的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思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

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文革”还是新启蒙,都是紧随着时代和政治的脚步的,正如书中所说,历史转型对作家的生命指征、内涵诉求以及创作理念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在历史的鞭策下,作家的自觉意识也在养成。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回到文学自身”“文学自觉”与“文学的主体性”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作家由“惯性写作”真正地走向了“自觉写作”。这种“自觉”是作家回归自身位置和生存于世的价值所在,也是当代文学自由觉醒、顺应时代历史发展的核心文学价值观。

三、特殊的文学体式与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文学的体式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也一样发生了变化,对黑暗痛苦生活的揭露和对民族觉醒的呼喊转化为对美好新生活的放声歌颂、对革命历史的骄傲回顾以及对人性的暗自思考。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颂歌体、战歌体、对话体等多种文学体式,体式的变化正是当代文学由政治导向到文学自觉的体现。极具特色的政治抒情诗便是中国特殊的抒情语境下出现的诗歌体式。诗歌以激昂的口号式的短句构建全篇,让读者、听者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和欲望,这是为鼓励生产的经济发展初期量身定做的文学体式。诗歌讲究政论性和激情的结合,必须为抽象的政治理念寻找形象的、诗意的外衣,必须为激越的政治豪情寻找一种与之相适宜的节奏。“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作主人翁。”文体的创造背后是深刻的艺术主张,而非作家要创造什么文体,是作家的某种思想感情、艺术想象必须以什么样的文体来表达。政治抒情诗取材强烈的政治性、时事性,直接表现诗人对时代、对社会斗争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评价。当然,这也并非诗人的自主选择,而是其精神上的资源来自于对社会历史的“统一叙述”——面对整体,拒斥个人历史中的细小声音和视角。

与之相类,“十七年文学”中诞生了一大批思想进步的“高大全”似的英雄人物形象,如梁生宝、林道静、卢嘉川、焦裕禄等等。他们的形象塑造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国家意识需求,但在细节处是粗糙而禁不起推敲的。作品将他们塑造成了一类刚出生就具备社会主义建设一切本领的英雄,是为了鼓舞人民,树立榜样。而20世纪80年代后的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虽然脱离了浅显的类型化,但性格各异的“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文革”的伤痕和思想的桎梏。直至20世纪90年代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商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学的意识才有了新鲜的原动力。这一时期的人物形象已完成了多元化和复合化的过程,从类型化的简单英雄形象中找到了自我。文学体式的变更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与时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当代文学的本质就是正确全面地反映社会风貌、时代发展和人性思考。

“当代”还在延伸,“启蒙”还在继续,我们依然在这条路上艰难却充满收获地前行着。《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的价值之一就是给我们指引一个方向,让我们在“当代文学思想”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每一个文学人,每一个写作者、阅读者、评价者也只有真正关注着、思考着自身以及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命运,进步才会成为可能,未来才会充满阳光。

①吴玉杰等:《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②王岳川:《中国百年学术思想嬗变的基本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③ 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作 者:

刘 巍,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张叶叶,辽宁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金世玉,辽宁大学文学院研究实习员,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编 辑:

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

本文系辽宁大学第六批教改立项一般课题“中国当代文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JG2016YB002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转型作家
作家的画
重磅!证监会表态:支持房企转型!支持民营房企融资!
作家谈写作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反思与追问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