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洛”
——从中心到边缘的位移

2017-01-28李慧敏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银川750021

名作欣赏 2017年27期
关键词:小辫子镜子现代化

⊙李慧敏[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银川 750021]

“塔洛”

——从中心到边缘的位移

⊙李慧敏[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银川 750021]

在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明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在不知不觉中被解构,对民族身份的追索及对现代人境遇的关注成为一个时代性问题。影视作品《塔洛》把视角引入了这个普遍性的焦点。展现了“塔洛”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被边缘化的遭遇和心路历程,具有一定的文化指向和启示意义。

《塔洛》 符号 现代化 位移 边缘

2016年,在中外大片以强大的魅力风靡全球时,少数民族电影的幽谧芬芳却在逐渐散发。《塔洛》是由万玛才旦的同名小说改编并由他亲自执导的,是一部展现当下西藏变迁的影片,是西藏文化的寓言。近年来,在传统文明面临现代化冲击、原生态文化体系被日益解构的形势下,影片以高度的时代敏感性,表达了对生存境遇的思考,而不再是对民族神话、传奇、风情民俗的缅怀,使影片具有人文关怀和历史使命感。这表明影视作品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展现文化和表达情感的宣泄口。

影片的情节是,塔洛自幼成为孤儿,因其超强的记忆力以替人放羊为生,是原生态藏地子民。在“现代化”的需要下,他必须有一张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身份证”。在进城办理身份证的时候,他偶遇理发店女孩杨措,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在塔洛的内心掀起了波澜,并逐渐迷失了自我。在一次狼灾后,塔洛卖掉所有的羊准备追求幻想中的生活,而现实恰恰相反,他面临的是比狼灾更可怕的灾难。原来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幻想的生活也破灭了,他成为一个彻底的“边缘人”。他的命运将何去何从?这不仅是藏区所要探寻的问题,也是现代化的一种普遍境遇,正如导演万玛才旦所说:“塔洛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故事,我希望没有族群之分,每个人都能从塔洛联系到自身,希望这是一部超越地域性质的电影。”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影片开头以黑白影像展示了塔洛熟练地背诵毛泽东语录《为人民服务》的镜头,对于当下追求时尚和快餐式文化消费的观众来说,这样长达3分15秒的镜头可能会使人感到乏味,但是如果受众对中国“文革”时期的背景足够了解的话,我们就能体味到其背后所蕴含的哲思。黑白影像的呈现以及内心深处对《为人民服务》深信不疑的信仰,折射了塔洛精神世界的单纯和人生信条,好人死后“重于泰山”,坏人死后“轻于鸿毛”,他兢兢业业为人民放羊就是希望以后能够成为像张思德一样的人。当他为了追求爱情把所有的羊卖掉后,他认为自己再也不能成为张思德那样的人,他的死也将“轻于鸿毛”。随着精神信仰的坍塌,他再也不能熟练地背出《为人民服务》。影片以背诵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塑造了一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在现代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迷失自我、寻找身份的孤独形象。

二、回不去的家,进不去的城

“边缘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Kurt·Lewin,1890—1947)提出来的,指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处于群体之间的人。当个体从一个生活环境突然转移到另一个生活环境时,由于以前的种种生活习性或者思维方式等一时间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环境,因此个体会产生紧张、失落等情感。社会地位变化、城乡居住环境的转变、城市移民等都可能导致边缘人的出现。塔洛就是从中心(原本能够给予塔洛自由、拥有归属感的藏区生活)滑入边缘的,这使他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边缘人”。

西藏地处偏远的西部,不可否认,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不论在文化还是经济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现代化进程的浪潮中出现了一大批向大城市进军的“逃离者”,面对现代化这个大都市,他们真的能够放弃自己的家园,在城市中寻找到一片立足之地吗?

在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中,表现现代化进程下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所面临困境的作品越来越多,包括自我情感的困惑、个人身份的丢失等方面。藏族女作家白马娜珍的《拉萨红尘》、阿来的《尘埃落定》、张承志的《黑骏马》等都对现代化下少数民族的困境进行了探讨。

影片《塔洛》通过塔洛的遭遇揭示了现代化下个人身份的变化。塔洛从小生活在充满神秘气息的藏区,这里远离大都市的喧哗,受现代化的影响比较小,塔洛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比较单纯。当塔洛由草原突然闯入都市时,他的生活和精神都失去了控制。杨措的出现使他的生活不再平静,他开始去卡拉OK、唱情歌拉伊、抽香烟、喝酒等等,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在遭到雇主一记耳光的侮辱后,他选择了放弃牧羊生活,但随之而来的初恋经历带给他精神上的打击,城市环境的险恶,最终导致了其精神世界的坍塌。他该何去何从?影视的最后把塔洛置身于公路的拐弯处,远看有雾,山上有一层白雪,这象征着此时的塔洛处于既非山上也非山下、既非牧场又非城市的中间地带,是对塔洛回不去的家园、进不去的城的悲惨结局的暗示。塔洛像一个“边缘人”在迷失的精神世界中孤独地徘徊,传递出人性深处的迷茫,耐人寻味。

三、“小辫子”的异化

解读影片《塔洛》可以发现其中具有象征性意味的符号,这些符号孕育于藏区的平凡事物,通过塑造成为了代表身份、赋予民族内在精神的具有独特意义的符号。这些符号的消失与出现可以折射出人物的生活状态及精神世界的微妙变化。

塔洛被称作“小辫子”,《塔洛》文本的开头有这样的描述:“塔洛平常都扎着根小辫子,那根小辫子总是在他的后脑勺上晃来晃去的,很扎眼。时间长了,人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辫子’,甚至都忘了他原来叫什么名字。”塔洛是谁?这使塔洛陷入了“我是谁”这个颇具哲思意味的问题,也象征着塔洛身份的迷失。在作品中,“小辫子”这个称号是作为塔洛较有代表性的特征出现的。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小辫子”这个叫法,而“塔洛”只是为了使自己能有一个合法身份,能够让别人知道“我是谁”的一个符号而已。当看到留着短发的女孩杨措时,他说这是他见到的第一个留着短发的藏族女孩。在他心中,西藏——这个属于他世界的中心的地方天生适合他的“小辫子”,这是他民族和身份的标志。当塔洛准备和杨措一起去追求所谓爱情的时候,杨措提出让他再做最后一件事——剪掉“小辫子”。可以说“小辫子”的剪去,象征着民族信仰和自我身份的丢失,从此,他,成为一个“异类”,虽然具有了和现代人一样的外表,却失去了自己民族身份的符号,更没能跻身于现代化的潮流之中,反而落入了边缘地带。“小辫子”这个具有隐喻意义的特殊符号成为推动影视情节发展的线索之一。

影片情节的发展是由塔洛需要办理身份证而引发的。身份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和象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小辫子”通过办理身份证拥有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身份后,却永远地丢失了真正的身份。这样隐含深刻意味的情节显示了万玛才旦电影叙事艺术的成熟与发展。在塔洛照相的时候,电影通过塔洛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对藏族青年夫妇拍照的全过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背景的设置。背景转换由“布达拉宫”到“天安门”再到“纽约城”,这象征着现代化的进程。“布达拉宫”是民族文化的标志,“天安门”是政治变革和少数民族地区翻身解放的标志,“纽约城”象征着现代化进程中整个中国的变化,暗含着在现代化冲击下,传统的藏族地区面临的困境。这不仅是藏族的问题,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四、《塔洛》中的特殊隐喻——镜子

镜子是影片中具有隐喻功能的道具之一,无论在美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特殊作用,是一种叙事手段,镜子代表着虚幻。古代庄子曾用镜子来比喻人的心境,在民间,百姓想象出“照妖镜”来辨别人与妖,官府用“明镜高悬”象征执政清廉,乐黛云先生认为,“西方诗学都用镜子做比喻,作为镜子,首先被强调的特征是逼真……逼真地反映内在心灵”,“中国诗学通常不是用镜子来比喻作品,而是比喻作者的心”。《塔洛》抓住了镜子意象的特殊性并巧妙地运用于影片中,形成了具有象征意味的镜头。

在影片中,镜子的出现绝非偶然。镜子的呈现主要出现在杨措与塔洛的镜头中,这象征着他们的感情如镜子般虚幻,暗示了他们不可靠的恋人关系。当塔洛带着钱回到理发店时,镜子中的两人就像神游于警幻仙境般,这预示了两人即将破裂的关系,展现了现实与虚幻的割裂。当杨措失踪时,晃动的镜像预示着迷失的心境。此外,影片还利用了镜子的反向性特征,用字体的颠倒进行隐喻,在“为人民服务”以倒向呈现时,塔洛不能熟练地背出《为人民服务》,他的精神世界也彻底被颠覆。影片通过镜子的使用推动故事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藏区面临着剧烈的文化渗透与碰撞。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宗教与世俗等成为绕不过的时代性问题。这些关乎藏区命运的困惑,电影也许无法回答,更无法解决,但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关注了这个问题。影片摆脱了以往表现藏族地区一以贯之的蔚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皑皑的雪山、神圣的经幡等景象,采取经典的黑白影像,用冷静深邃的视角展现西藏的历史变迁。通过小人物的遭遇折射传统与现代冲突下西藏民众心灵历程和处境的变化,使影片具有了观照现实的价值,这也许就是《塔洛》得到观众共鸣并取得成功的原因。

[1]乐黛云.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J].文艺研究,1991(5).

[2]万玛才旦,刘伽茵,江月.或许现在的我就是将来的他——与《塔洛》导演万玛才旦的访谈[N].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5).

编 辑:

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作 者:

李慧敏,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小辫子镜子现代化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神奇的镜子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空镜子
高悬的镜子
小辫子
卖水的小女孩
尾巴和小辫子
陌路相逢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