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信息选择机制

2017-01-27李炳林刘卫东李汶珈

唐都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廉政价值观建设

李炳林, 刘卫东, 李汶珈

(1.西安文理学院 政治学院,西安 710065 ,2.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部,西安 710077)

【历史文化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信息选择机制

李炳林1, 刘卫东1, 李汶珈2

(1.西安文理学院 政治学院,西安 710065 ,2.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部,西安 710077)

高校是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必须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传播为灵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播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为重要内容、以我党廉政建设思想及其成果的传播为主线的新媒体信息选择机制。

廉政文化;价值观;传统文化;信息选择与控制机制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首次提出。通常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它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为一体,颠覆了传统传播环境,为社会个体提供了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从而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的精英话语权,导致“把关人”角色的弱化。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严格限制,实现对个人意见的自由表达。在我国高校中,如果任由各类信息不加“把关”地迅速蔓延,必然影响到高校教育目标以及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地把廉政文化与高校文化理论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廉政文化建设模式与新媒体结合起来,探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媒体信息选择与控制机制就成为紧要的课题。

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廉政文化素养,提高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积极预防和遏制高校腐败,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在新媒体语境下,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传播为灵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播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为重要内容、以我党廉政建设思想及其成果的传播为主线的新媒体信息选择机制。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灵魂

廉政文化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生成的关于廉政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评价的总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旨在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金钱、权力和地位,形成崇尚廉洁、诚实守信、勤奋进取、无私奉献的高校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

“价值”是指客体对于特定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观念则是主体以其需求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形成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综合地体现了主体的愿望要求、利益需要、理想信念等等。马克思主义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不仅为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先进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信仰。

18世纪末19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无产阶级的“非人”的处境更加艰难,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的罢工斗争。这种斗争形式表明无产阶级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根源。为了把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从自发斗争引向自觉,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所处的“非人”的处境,同时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得出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科学论断。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从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1]唯有如此,人才成其为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的人,真正获得了个性自由发展、有着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的人。可见,马克思主义是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观的核心,为人类提供了终极价值追求,即共产主义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价值观和信仰趋于多样化。极端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滋长和蔓延起来,导致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价值观的偏差和信仰缺失。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教条化理解甚至是错误理解。比如,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地理解为“暴力革命”或“阶级斗争学说”,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简单化地理解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或者将马克思在特定条件下得出的个别结论当成普遍原理,而没有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最终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核心与精髓,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信仰的怀疑。因此,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传播作为灵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觉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对金钱和物的崇拜”的负面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播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

荣辱观是人们受特定社会的风尚、习俗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形成的对“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恩格斯指出 :“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关于“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关于“荣与辱”问题的道德评价体系与道德评价标准。胡锦涛同志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讲话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的基础上,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重大而紧迫问题提出的。它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本质要求,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回答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是非问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对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道德现实问题具有导向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社会的崛起,西方意识形态的涌入,导致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发展,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革,导致新旧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教育体制等出现共存局面,从而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一方面,热爱祖国、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科学文明、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风尚成为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主流;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严重的错乱。他们荣辱不辨、善恶不明、美丑不分,诚信缺失,甚至颠倒黑白;一些大学生崇尚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道德观念,视金钱、权力、地位为人生追逐的终极目标。如果任由这些价值观念不断侵蚀青年大学生的心灵,就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根基,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播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标准,进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廉政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丰富廉政文化思想,既构成了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又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

在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长卷中,对清廉政治的追求贯穿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全过程。早在夏商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已经开始探讨世袭制国家政权的自身建设问题,初步形成了“礼法并用”的政治规范,标志着中国传统廉政制度的萌芽。《周礼》提出了对官员考核的“六廉”标准 :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巨变,出于富国强兵、争霸称雄的需要,诸子百家经过理论的碰撞和践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廉政统治思想逐渐脱颖而出。《论语·为政》中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德政、廉政思想,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气节的廉政精神。适应新型国家政治统治的需要,秦汉王朝在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及专制君主对官僚集团的控制过程中,力图强化国家政权对自身政治行为的约束控制,建立了包括职官设置、官吏选用、官吏管理等在内的一整套廉政制度,对官吏奉职守法、政绩效能、恤政惠民、禁抑奢侈、惩治贪赃、限制特权等做了明确规定。中国传统廉政制度由此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有效的治国理政之道,对后世历代王朝的廉政建设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隋唐以后,随着统治集团政治经验的丰富,国家政权自我控制约束、自我调适能力的不断增强,统治者的廉政努力更为自觉,廉政规范更为完备,中国传统廉政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中国历代王朝在完善廉政制度、加强廉政建设的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遗产。比如在治国理念上,强调“以民为本”、施行“仁政”、任贤使能、“以法治吏”等基本理念。在从政道德规范上,崇尚“仁”“贤”“忠”“公”“正”“诚”“俭”“勤”的政治道德标准。欧阳修在《廉耻论》中更是将公正清廉作为“士君子之大节”。明代郭允礼撰写的《官箴》,则系统提出了“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吏不敢慢,廉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对“公廉”做了最为后世称道的经典阐释,对我国廉政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制度建设上,形成了包括“节用”“慎刑”“精简”“惩贪”“倡廉”等一套相对稳定的政策模式。中国传统廉政文化遗产不仅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它不仅充实了中华传统道德人文精神中的积极内涵,也是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精神文明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从而构成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四、以我党廉政建设思想及其成果的传播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线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把廉洁从政作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经过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我党把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身道德修养、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严惩腐败行为三者相结合的廉政建设思路。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当自律、自警、自省、自励,克服贪占、侥幸心理,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

1934年针对中央苏区存在的“贪污浪费、任用私人、以权谋私”等问题,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 :“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1944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又强调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再次强调要警惕敌人糖衣炮弹的攻击,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思想理论,不仅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倡廉的高度重视,也为新中国的廉政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以往廉政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特点,提出了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法律、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等新举措,并将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和重大命题。1986年,邓小平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提出了“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重要论断。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指出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经济犯罪,这两手都要硬”。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障,监督是关键”的反腐新理念。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强化党风和廉政建设,党中央先后在全党掀起了“三讲”教育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学习、“两学一做”教育学习等集中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强化了党员的服务意识与廉政意识,也强化了我党廉洁的党风。为了将廉政文化的教育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全社会,中央要求廉政文化要“进机关(科室)、进学校、进家庭”,致力于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培育。在强化制度与法律反腐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依纪依法严惩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 :“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4]在健全监督机制方面,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法律惩处力度。温家宝指出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腐败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5]这些举措,意味着我党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我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新的重要理论成果,应作为高效廉政文化建设的主线。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5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251.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10-15.

[4] 习近平.依纪依法严惩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M]∥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1.

[5] 温家宝.加强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制度执行能力[EB/OL].新华网,2010-03-28.

[责任编辑贾马燕]

ConstructionofanHonestandCleanAdministrationCultur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ContextofNewMedia

LI Bin-li1, LIU Wei-dong1, LI Wen-jia2

(1.SchoolofPolitics,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2.Xi’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Xi’an710077,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knowledge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culture inherit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an honest and clea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a’s construction of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the establishment of information selec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in higher institutions should be oriented torwards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hina’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as well as its achievements.

culture of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value system; traditional culture; information selec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G641

:A

:1001-0300(2017)04-0124-04

2017-03-26

西安文理学院2016年廉政研究专项课题(lz1610)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炳林,男,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 刘卫东,男,河南巩义人,西安文理学院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廉政价值观建设
我的价值观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为新任村干部廉政课叫好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