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虚无主义”批判
2017-01-27成海鹰
成海鹰
(长沙理工大学 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长沙 410004)
【哲学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虚无主义”批判
成海鹰
(长沙理工大学 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长沙 41000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宏篇巨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用全书的2/3篇幅,对当时最典型的虚无主义者施蒂纳进行了批判。如今,在“虚无主义”已经构成一种庞大而复杂的现象席卷全球,并造成令人忧虑的严重问题的现实中,认识和克服“虚无主义”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面对“虚无主义”盛行的趋势,梳理、整饬书中相关的思想资源,厘清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基本思路,以提供令人审视、反思并超越“虚无主义”的观点和视角,是理论的需要,也是实践的要求。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虚无主义”批判;施蒂纳
当这个世界有饥饿、贫困、压迫、剥削时,马克思主义是有吸引力的;当这个世界因为财富骤增有更大的不公、不义,更普遍的困顿、餍足、厌倦时,马克思主义更有吸引力。在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中,人们总是最关心那些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时代、那些与自我的存在有着密切相关性的主题。马克思曾经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引用“伊索寓言里的故事说 :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跃吧。这里有玫瑰花,就在这里跳舞吧。”他要求人们注意时代、生活本身出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今天,“虚无主义”已经构成一种庞大而复杂的现象,席卷全球,在当代中国也造成令人忧虑的严重问题。因此,认识和克服“虚无主义”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宏篇巨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曾用全书的2/3篇幅,对当时最典型的虚无主义者麦克斯·施蒂纳(Max Stirner,1806—1856)进行了批判。面对“虚无主义”盛行的趋势,梳理、整饬相关的思想资源,厘清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基本思路,以提供令人审视、反思并超越“虚无主义”的观点和视角,是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实践的要求。
一、施蒂纳哲学的“虚无主义”内涵
“虚无主义”源自拉丁文nihil(虚无,什么也没有)。一种主张没有可信的东西和没有有意义的区分的理论[1]。这样一种怀疑主义的哲学,有不同的形态 :形而上学虚无主义、伦理虚无主义、政治虚无主义及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虚无主义”的集中表现是生存论的虚无主义,这种学说认为人类生存无目的、无意义和无价值,最终容易导致极端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这种学说在东西方的文化发展及走向中都不鲜见,但成为一种典型的理论和学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开始向世界范围传播,与德国哲学密切相关,其中施蒂纳哲学尤其有代表性。
在早期西方哲学向中国传介的学术发展史上,施蒂纳是颇有影响力的一位德国哲学家,但中国学术界对他由最初的误读到后来的忽视,以至于对他所代表的、典型的“虚无主义”影响力是认识不够的。在“虚无主义”成为严重现实并应加以批判性省思的现实中,重新认识和重视施蒂纳哲学思想有两重意义 :第一,施蒂纳哲学是理解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个关键环节。第二,施蒂纳哲学是“虚无主义”思想的典型表现,也是深入认识“虚无主义”的一个哲学样本。的确,我们今天在现代文明的发展史上亟待反思和批判的“虚无主义”,是与他的名字相连的。在他的文本中,无论是认识论的“虚无主义”、道德的“虚无主义”还是生存论的“虚无主义”,都有很详备的阐述。马克思也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批判施蒂纳的“虚无主义”立场和思想,阐释了他对待“虚无主义”不同表现形态的基本立场。
施蒂纳哲学最醒目的特征,如他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前言中所宣称的 :我把无当作自己事业的基础。他批判、质疑、否定一切,包括神、人类、真理、自由、人道、正义、人民、君主、祖国,一切的一切,只承认“自我”。他反对各种主义,强调不能屈服于任何事物,认为一切权威都是不存在的,只有“自我”是一切,要求从“我”出发去对待一切。施蒂纳是哲学史上真正的利己主义者。从其策略来看,他把其他一切虚无化,其目的就是确立自己的“实有”,成就自己。以此来看,在利己主义者的“我”之外什么也没有,“我”即真理,也是“唯一者”。他割裂了“我”与世界的关联,其实也就否认了“我”的价值,因为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存在物,置身于意义的荒漠中,自我的价值是无从确立的。
施蒂纳所说的这个“唯一者”作为经验主体,近代以来,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命名 :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称为“思想者”,康德(Kant,1724—1804)曰“理性者”,费希特(Fichte,1762—1814)说是“行动者”,马克思赞为“劳动者”或“实践者”。这些命名,凝聚着哲学家对人的存在和使命的理解。在施蒂纳生活的时代及之前,对欧洲知识界而言,怎么认识人已经是一个伟大且引发普遍兴趣的课题。如卢梭(Rousseau,1712—1778)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的序言中说 :“我觉得人类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敢说,戴尔菲城神庙里唯一碑铭上的那句箴言的意义,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2]那句箴言就是“认识你自己”。哲学家对自我、对人的认识在西方文化史上是意义深远的。在《实用人类学》中,康德进一步指出 :“在人用来形成他的学问的文化中,一切进步都有一个目标,即把这些得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人世间,但在他能够把它们用于其间的那些对象中,最重要的对象是人,因为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3]他把世界看成一个伟大的游戏场,每个人都是生命之伟大游戏的参与者。参与是指人知道与其他人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类生活中如何发生。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以人的生存为目标的活动,包含着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拥有世界,前者意味着人仅仅是理解了他所旁观到的游戏,后者却是参与了这一游戏。马克思继承了这一思路,在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最后一条即是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57“改变世界”是马克思最有兴趣的主题。他本人就身处一个不断变化,并且不断被改变的世界,转瞬即逝的改变涵蕴着“虚无主义”产生的因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出了他对这一点的认识,揭示了其中所包含的“虚无主义”因素以及他作为个体的体验 :“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4]275从这段话可以看到,在认识人以及对这种认识进行表达的过程中,“虚无主义“问题出现了。马克思不仅准确描绘了“虚无主义”给生活带来的野蛮破坏,即“一切固定的都烟消云散”,而且对此感到震惊,即“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正因为如此,当施蒂纳发表其作品,并且在书中表示信奉“对于从根底上考察了世界的人来说,如此有吸引力和辉煌的世界本质只不过是空虚,空虚即是世界的本质。”[5]43显然,施蒂纳以“虚无主义”命名自己所有的思想,并对此津津乐道。马克思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有力的批判。
二、施蒂纳“唯一者”和“最终者”的“虚无主义”特征
“虚无主义”作为术语或者说概念,是马克思这一代人创制出来的。一般的研究都会注意到,在关于“虚无主义”的研究中,俄国文学和德国哲学贡献卓著。俄国作家屠格涅夫(Тургенев,1818—1883)在《父与子》一书中用“虚无主义”标明激进的主人公巴扎罗夫的价值观,陀斯妥耶夫斯基(1821—1881)在《地下室手记》(1864)、《罪与罚》(1866—1867)中进一步加以阐明。后来,这一名词及其所包含的思想受到德国哲学的重视,到尼采(Nietzsche,1844—1900)于1888年完成《权力意志》一书,他把“虚无主义”界定为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在这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德国哲学作为源头本身中所包含的“虚无主义”意识和相关阐述尤其应当受到重视。
在德国哲学与“虚无主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以马克思为中心,前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Hegel,1770—1831)、叔本华(Schopenhauer,1788—1860),同时代有费尔巴哈(Feuerbach,1804—1872)、施蒂纳,后有尼采、海德格尔(Heidegger,1889—1976)、雅斯贝斯(Jaspers,1883—1969)。可以说近三百年中,“虚无主义”是德国哲学中的文化基因,“虚无主义”在德国哲学中得到了充分表达,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都谈“虚无”。特别是费希特,把“自我”作为一切的出发点,既充满怀疑主义色彩,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宿命论基调,最后把“自我”归结为它所是的一切,或“虚无”或“根本不存在”。费希特常常用到的“虚无”这个概念,多指消失不见。他的“虚无主义”思想从这样的思考和认识中来,他说 :“你怎么知道——你的一位祖先在产生你的直系亲属之前,不会因为冻饿或酷热死亡了呢?要是这样,你就根本不会存在,你现在做的或将来想做的一切也都会由于一粒砂处于另一位置而化为乌有。”[6]这种观念和思想没有仅仅停留在思想领域,而是作为思想传播的过程向各方面渗透。最初是必然性锁链中的一个环节的自我意识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他认为人来到世上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人应当被置于怀疑主义的视角下加以审视。对生活在19世纪的人来说,其所继承的文化传统依然有浓郁的怀疑主义色彩并逐渐演变为“虚无主义”,而且开始向外扩展。当时许多人自称“虚无主义者”,他们否定一切阻碍激进改革的信念和行为,其中不乏作恶多端的不良之徒,所以招致了普遍的反感。马克思在批判施蒂纳哲学时,不仅对政治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更重要的是预见到了价值层面上“虚无主义”的兴起,成为尼采所说“重估一切价值”的先声。可见,把“虚无主义”视为欧洲的历史运动,并非始自尼采,是在马克思的研究视域中基本成型的。哲学史上,马克思对“虚无主义”的第一次批判及与“虚无主义”的第一次论战,都是针对施蒂纳哲学发起的。可以说,施蒂纳是思想史上以“虚无主义”问题与马克思相遇的第一人,研究和批判“虚无主义”思潮,要重视施蒂纳哲学思想。马克思极其敏锐地意识到了施蒂纳哲学的荒谬性和危害性,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拉开批判“虚无主义”的战幕。到今天,“虚无主义”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遏制“虚无主义”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事关存在的意义,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只有了解了施蒂纳哲学,才能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虚无主义”作为思潮的来龙去脉。
从施蒂纳哲学来看,德国哲学中的“虚无主义”意味着在道德层面上的幻灭感,中国学界所以对此情有独钟,这一点可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很好的解释。一直以来,存在层面对人生的幻灭感,是中国古典文学很常见到的一种情绪表达,最有代表性的是《红楼梦》中“好了歌”的通俗化阐释。在提倡“新文学”“新道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西学东渐的观念传播史上,鲁迅、郁达夫、朱谦之等学者都对施蒂纳推崇备至。他们被施蒂纳哲学中表现出来的对什么都不相信,尤其是对以往的历史包袱完全抛弃的决绝以及振奋、乐观、强劲的气息所吸引。施蒂纳信奉的“唯一者”取代了上帝,他只相信自己、自我,当下即是的存在。对“我”作为独一无二存在的确信,使人被赋予了意义,应该说这也是施蒂纳写作的动机。他论述人时引用了费尔巴哈的名言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从这一点来说,个人存在受到重视,个人的独特性才被发现。但在他的哲学思想中,人成为孤独的个体,人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生活都被忽略或扭曲,他看不到这些内容对人性形成的意义。
人的确是一种个体性的存在,但是还要注意的是关于人存在的另一个事实,就是人通过语言和文字能够建立起广泛的社会联系,人在关系中存在,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是相互需要、依靠,相互交往的存在物,如果这种社会性不能满足,人难免孤独。人在这种孤立化、封闭化的状态中,会感到自己渺小、丑陋、卑微,有的人就会自甘堕落,这是社会存在中的异化。更糟糕的是,人会因此失去自我完善的力量,所导致的情况就不仅是上帝死了,人也死了。在施蒂纳哲学中,其他一切都不存在,只有一个被无限放大的“自我”,我是唯一者、最终者,“我”之外什么也没有,人在失傍与无依中,不可避免地走向虚无。
三、马克思主义对施蒂纳“虚无主义”的批判及其历史意义
施蒂纳的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会凭空消失,它既有对欧洲哲学传统的继承,也开启了后来哲学发展的新源流。施蒂纳甚至被视为存在主义的先驱,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因此把“我”这个经验主体命名为“存在者”,这种唯我主义因此也合理地发展出了“他人即是地狱”的认识;施蒂纳还被人们看成是尼采哲学的某一出处,因为“虚无主义”作为社会思潮、哲学思想、价值观,它颠覆现在的一切,主张抵制、抗拒、暴力破坏。施蒂纳“虚无主义”思想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道德“虚无主义”是最复杂、最容易感知和认识的一种类型。同时,还是一种在现实中最容易激发个体主观认同或趋附的一种消极思想,表现为非道德虚无主义、道德主观主义和自我主义。这些都是马克思集中批判的思想内容。
非道德主义的核心思想是“非道德”,这种论调反对一切道德原则,否认一切道德生活。道德主观主义的主要特点是认为一切道德判断皆从人的主观意志出发,是任意自发的。自我主义则把自我的存在和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我们应该看到,人的独特具有个人性和唯一性,这只是归结为人这种存在的属性,而不能等同人本身,并且这种个人性和唯一性可以从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来理解。自然方面,是指我们作为生命个体自然特质的独特与唯一,社会方面则取决于时代和环境。个体性和唯一性只是特质认定,不涉及价值评价。如果在价值意义上被获知,往往决定于社会存在。正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的价值评价往往取决于社会关系、社会承认和社会支持,这是个性实现的必然前提。施蒂纳之所以从客观事实出发得出错误结论,马克思指出 :施蒂纳把“社会性加给个人的偶然性说成是他的个性。”[7]508而且,施蒂纳从道德上的“虚无主义”走向了存在论的“虚无主义”,从而判断人的存在是无足轻重的,也是荒谬的。“虚无主义”导致的挫折和失败,主要是心理层面和意识层面的,进而也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道德和社会关系构成的混乱。当施蒂纳宣称 :“对我来说,我是高于一切的!”[5]5马克思指出这句话是其哲学和全部理论的实质,是这个虚无主义者的宣言书,而且是毫无掩饰地表述了个人无限膨胀的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在这样的世界观支配下,马克思按照施蒂纳的思路指出其所包含的荒谬性 :“某人不是按照我原来的样子看我,而仅仅注意我的财产、我的特性,并且只为了我的财产而和我结婚,似乎某人是和我所拥有的东西结婚,而不是和我本人结婚。”[7]477。施蒂纳的确如此,他即使爱一个人,也是用利己主义的意识去爱,因为爱使他幸福 :“我的心在你那里找到养料、满足了我的需要。”[5]45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在我看来,你只不过是一种食品,正如你把我当作食品并加以利用一样。我们彼此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即相互有利、相互有用、相互有益的关系。”[7]395施蒂纳的思路是一个偷换概念的过程,人的思维到我的思维再到利己主义的思维。对利己主义而言,马克思指出 :“在我看来,任何人也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甚至连我的亲人也是如此,任何人都只和别的东西一样,只是我所关心或不关心的对象,有意思或者没意思的对象,有用或者无用的主体。”[7]416这一思想的结果是可怕的,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概括了“虚无主义”作为一种观念和思潮的表现 :第一,资产阶级时代,一切封建的、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都被破坏。第二,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第三,一切神圣的光环被抹去。第四,生产不断变革,社会状况不停动荡。这样,所有各式各样的人类的相互关系都会归结为唯一的功利关系,个人在相互交往中的一切活动,例如谈话、爱情等都被描写为功利关系和利用关系。虚无的情绪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和扩大,它导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马克思预见到了的“虚无主义”肆虐横行致人类生活所处的困境,马克思相信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虚无主义”的危害,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才可以对此加以克服。这也是尼采所相信的 :“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在一个比我们这个腐朽的、自疑的现代更为强盛的时代,那个怀有伟大的爱和蔑视的人,那个拯救世界的人,那种创造精神,还是会来临的。……这个未来的人就这样把我们从迄今所有的理想中拯救出来了……从虚无主义拯救出来了。这一正午的报时钟声,这一使意志重获目标、使人重获希望的伟大决定,这个反基督主义者、反虚无主义者,这个战胜了上帝和虚无主义的人——他总有一天会到来。”[8]
纵观当今社会,经济愈发达,社会生活愈商品化。人的“物化”“异化”“拜物教”,还有日益严重的享乐主义与“虚无主义”,正在使生活失去价值和意义。“虚无主义”的幽灵徘徊在“异化”了的人身旁或之间,异化的生活更是“虚无主义”的领地。时代深受“虚无主义”之苦,终结“虚无主义”对现代人心灵、情感、精神的箝制,要重视马克思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马克思批判施蒂纳所代表的“虚无主义”的有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对现代生活的意义,美国学者伯曼(Marshall Berman,)在他的著作中表达得很清晰,他说 :“我一直在论证,我们之中最不满意现代生活的人最需要现代主义,以便向我们表明,我们身在何处,我们能够从哪里开始改变我们的环境和我们自己。为了寻求一个起点,我回到了最早的最伟大的现代主义者之一卡尔·马克思。我论述他的思想,与其说是寻求他的答案,不如说是寻求他提出的问题。在我看来,他能够给予我们的宝贵礼物,不是一条摆脱现代生活的矛盾的出路,而是一条更加有把握更加深入的进入这些矛盾的道路。”[9]现代生活的矛盾,现代主义最大的摧毁正是来自“虚无主义”的破坏力和它所造成的分崩离析的局面。伯曼充分肯定了马克思所表现出来的比他同时代的思想家更深刻的洞察力和非比寻常的分析能力,他用形象化的描述使人们去正视“虚无主义”对现代生活的破坏和吞噬。其实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在“虚无主义”价值观的统领下,施蒂纳之类的哲学无论以怎样激昂的态度表达,内里的孱弱无力。这种对现象观察的敏感与锐利,对批判“虚无主义”作为思潮和理论来说,无疑是必要的。
[1] 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K].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679.
[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2:62.
[3] 康德.实用人类学[M].邓晓芒译.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1.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金海民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9.
[6] 费希特.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13.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8]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M].周红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74.
[9]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155.
[责任编辑王银娥]
CritiqueofNihilisminTheGermanIdeology
CHENG Hai-ying
(ResearchCenterofSocialGovernanceInnovation,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sha410004,China)
InTheGermanIdeology, Marx and Engels devoted two thirds of the pages in their masterpiece to criticizing Stirner, the most typical nihilist. While nihilism, at present, has become a complex and universal phenomenon with ever-growing threats, never before has being aware of and getting rid of nihilism been more urgent and necessary. Faced with its prevalence, it is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ort out and rectify the basic and relevant thoughts in this book so as to provide viewpoints and perspectives to reflect, rethink and surpass it.
TheGermanIdeology; Marx; Critique of Nihilism; Stirner
A11
:A
:1001-0300(2017)04-0051-05
2016-11-16
湖南省社科基金:“马克思尊严与异化理论研究”(14YBA011);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虚无主义研究”(16A01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虚无主义’批判研究”(XSP17YB22121)
成海鹰,女,湖南衡阳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哲学博士,台湾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研究。